1. 柳州钢铁集团的相关背景
柳钢“十五”、“十一五”期间投入一系列重点技改项目,大大提高了设备和工艺装备水平,优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质量。现已具备铁、钢两个1200万吨以上、钢材1350万吨以上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广西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广西唯一以中厚板、棒材、高线、中型材、热轧带钢、冷轧带钢为主的、品种齐全的钢铁生产基地。柳钢创名牌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柳钢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螺纹钢)曾是广西唯一一家获得国家免检证书产品,生产的船用钢板和钢带获得了CCS(中国)、GL(德国)、DNV(挪威)、BV(法国)、LR(英国)、NK(日本)、ABS(美国)、KR(韩国)等八国船级社的工厂认可。还有多个产品获得广西区名牌产品和用户满意产品荣誉称号,通过了产品实物质量认定。目前执行国际一般水平标准和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钢材产品产量占钢材总量85%以上。
柳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淘汰了低效高耗、污染严重的生产设备,积极引进清洁生产工艺,强化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柳钢先后投入20亿元巨资治理污染,建成一大批技术先进的环境保护设施,大幅削减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改善厂区的环境质量,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为实现再次创业的目标,柳钢将按照“优化产品结构,优化操作水平,优化技术指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精细管理,降本降耗增效”的三十六字方针以及“求变、求进、求强”的柳钢精神,加大技术创新,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服务,充分利用正在构筑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金色通道,努力把柳钢建设成为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最具竞争力的钢材精品基地.
柳钢技术中心
1999年1月由技术能源处、安全环保处(环保部分)、钢铁研究所三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0044838万元。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柳钢工艺技术管理、能源管理、新产品开发、技措能措、标准管理、环保管理治理和监测、非钢科技项目管理、理化检验、《柳钢科技》编辑等等。1999年7月被确认为自治区级技术中心。2001年11月获得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社会实验室认可。 技术中心现有职工118人.所涉及的技术专业有:炼钢、炼铁、压力加工(轧钢)、煤化工(焦化)、机械、电气自动化、环保(环境工程)、计算机应用、热工、金属材料(精密合金、热处理)、化学、工业分析、耐火材料(非金属材料)等专业。主要科研检测设备 200多台(套),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四球摩擦机、自动闪点仪等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电脑量热仪、运动粘度测定仪、60t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红外碳硫仪、水中油份浓度分析仪、微电脑烟尘平行采样仪、高温物性测试仪、微机控制全自动压力试验机、全自动高温抗折试验机、平板法导热系数测定仪、高温热膨胀仪等一批设备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开展的检测试验项目有:钢铁、铁合金、铁矿化学分析;钢铁产品力学性能、金相检验及分析;耐火材料及相关非金属的检验试验及分析研究;煤、焦、油分析检验;焦碳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工业废水、废气、粉尘、厂界噪音等监测分析;钢材、金属备件的超声波探伤以及耐热、耐磨铸钢件的生产试验。 技术中心经过几年来的运转,逐步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组织各种技术攻关,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并通过大力开展技术经济指标追赶全国同行前三名工作,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组织开发符合实际的新工艺、新技术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以产品为龙头,带动相关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的研究,尤其是对引进技术、成果或自行开发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并积极推广;以钢铁领域为主,同时抓好与钢铁有关的环保、节能以及新材料等其他技术的开发研究。 企业名称: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GUANGXI LIUZHOU IRON AND STEEL(GROUP) COMPANY 通信地址: 广西柳州市北雀路117号 邮政编码: 545002
2. 广西直缝钢管厂家
1、沧州友成管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业生产双面埋弧焊螺旋焊管、直缝焊管、保前御谈温钢管、涂塑钢管的大型钢管企业。友诚管业位于中国钢管生产基地,盐山县南部,河北省盐山市南部普瓦工业开发区,占地150亩。东部是黄骅港,北部是北京和天津。205国道、104国道、京沪铁路穿境而过,国内交通十分便利。此外,距天津新港仅200公里,为出口业务和发达的通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2、河北崇盛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以生产直缝焊管、直缝焊管、大直径直缝焊管、q235直缝焊管、大直径直缝焊管、q235直缝焊管而闻名。公司引进全自动焊接设备和国际生产的高端品质德国JCOE大口径厚壁直缝钢管成型技慧碰术,专业生产四条直缝钢管生产线,科技含量高,工艺先进。公司拥有先进的理化实验室、X射线工业电视、超声波探伤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成套的化学分析仪器,能满足各种产品标准,承接钢管的各种理化检测试验,拥有超声波探伤、水压试验、X射线探伤等齐全的检测设备,能满足钢管的标准检测和实验要求。3、无锡杰西特殊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小直径冷拔焊管、焊管、拆大方管、矩形管、低合金方管和无缝钢管。是集钢材贸易、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流通服务商。公司一直秉承“以诚信服务大众,以质量赢得市场”的经营策略,这是一路指引公司发展的方向。无锡杰西特殊钢有限公司位于经济发达、交通发达的无锡。是中国钢铁重要的钢铁基地,公司为国内外客商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3. 钛业的前景如何
一、钛工业的发展
钛及其合金由于密度小(4.51g/cm3)、强度高(有的达到1000MPa)、比强度大、高低温性能优异,因此首先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成为军事工业不可或缺的结构材料。除此之外,钛及其合金在很多化学介质中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及其它综合性能,又被石油、化工、医药、体育等民用行业广泛接受,逐步取代各种金属材料,在短时间内跃居金属材料使用的第三位。
钛元素发现于1789年,1908年挪威和美国开始用硫酸法生产钛白,1910年在试验室中第一次用钠法制得海绵钛,1948年美国杜邦公司(DUPONT)才用镁法成吨生产海绵钛,这标志着海绵钛即钛工业化生产的开始。
反应过程如下: TiO2+Cl2 → TiCl4
TiCl4+Mg → Ti
可见钛材生产过程中涉及剧毒化学介质氯气(二战中的化学武器哦)和贵金属镁,而且反应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这就是钛材昂贵的原因。这个过程冶炼出来的钛材还不能用于生产,因为它还是多孔疏松状的,形似海绵,称为海绵钛,海绵钛将被置于真空自耗电弧炉中冶炼出钛锭,用于板材、棒、管子及其他形式钛材的生产。
我国钛资源丰富,矿产比较集中,换算成TiO2总储量达90亿多吨,为世界第一。钛矿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其中攀枝花地区的蕴藏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5%。然而,同世界主要钛矿产地相比,我国的天然金红石(TiO2)资源少,易开采利用的砂矿少。钛矿多为钛钒铁共生岩矿,选冶起始成本高。说到这里还有必要提及一个故事,当初攀枝花钢铁集团冶炼钢材后的矿渣堆放在攀钢集团的一角,很久也没有发现这种矿渣里面竟然含有贵金属钛。后来日本人对攀钢考察的时候提出要购买我们的矿渣,这才让我们的国家注意上了攀钢矿渣的具体真面目,当然回绝了日本。
中国钛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开始进行海绵钛制备工艺研究,1956年国家把钛当作战略金属列入了12年发展规划,1958年在抚顺铝厂实现了海绵钛工业试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绵钛生产车间,同时在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钛加工材生产试验车间。
1980年前后,我国海绵钛产量达到2800吨,然而由于当时大多数人对钛金属认识不足,钛材的高价格也限制了钛的应用,钛加工材的产量仅200吨左右,我国钛为业陷入困境。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海绵钛的年产能力为4000吨,其中遵义钛厂3000吨(扩建项目2005年基本上完工,年产可超过5000吨),抚顺钛厂1000吨。由于近年来我国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对钛材的需求旺盛,上述两厂均能满负荷生产,2003年的总产量也是4000余吨,2004年达到4809吨。
2002年,我国进口海绵钛2147吨,出口11吨,净进口2136吨;2003年1-11月份,我国进口海绵钛2609.9吨,出口72.7吨,净进口2534.2吨。
2002年我国生产海绵钛3328吨,实际销售3079吨;2003年我国生产海绵钛4112吨,销售4128吨。可是由于国际大化工、航空航天业的规模发展,已经让国际钛材走向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从2002年来我国钛材疯狂上涨的局面。
2002年我国主要钛加工材企业的钛材生产量在不同领域的销售分配见下表:
我国主要钛加工材企业的钛材生产量在不同领域的销售分配(%)
钛加工材的产能决定于钛锭的生产能力,也就是国家拥有真空自耗电弧炉的总体吨位。我国基本具有了20000t/a的钛锭生产能力。以70%可转化成钛材计,基本具有了14000t/a的生产能力。
据初步统计,2003年我国实际生产钛材约6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0%左右。可见中国的钛加工工业还不是很发达,需要时间和投入。
目前,我国钛加工及其制造业在地理上体现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以宝鸡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这个地区以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及其控股的宝鸡钛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了我国专业化程度最高、加工设备最系统化、产品规格最多的钛加工及其制造业基地。西北地区的钛材主要供给给国家的军事生产部门,民用的设备生产部门,部分出口到波音,麦道,罗-罗等著名公司。
以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抚顺特钢板材有限责任公司、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等单位为主形成了东北钛加工及设备制造集团,该地区中小企业多,钛设备制造颇为活跃,由于东北是我国的老重型工业基地,人才是不缺的,缺的就是强化的管理和综合组织能力,尤其是在地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也将形成一定的气候。
以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南京宝钛中惠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宏大钢管厂等单位为主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钛加工及其设备制造集团。长三角地区的有色金属的设备的加工能力已经可以体现我国在这个方面的实力,每年在有色方面的设备大量出口,质量可靠,已经有部分质量,管理比较成功的企业走进了军工制造的大门。虽说没有大规模的军品生产,但也能充分说明我们的制造能力和钛材在军事上的应用的前景。
在2005年前后,我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的单厂产能达到年产5000吨的基本经济规模,加上振兴东北计划中的5000吨/年海绵钛项目,基本上能实现我国几代钛业工作者的宿愿,上一个大台阶,必将使我国成为钛工业的强国。
世界上能完成钛矿山—冶金—加工—钛设备制造及科研—设计—应用两个完整体系的国家只有四个:美国,苏联/俄罗斯,日本,中国。这也是现代冶金工业的典范。下表就可以体现出近来世界上一些主要钛材料生产商的情况。
由上表可见钛生产大国都是发达国家和前苏联的国家(除中国外),钛生产工艺的特殊性让资金不雄厚的国家进退两难。作为主导世界航空工业的金属,钛材料正成为一些国家谋求世界航空主导权的工具,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近期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合并俄罗斯数大飞机制造商,成立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的事情,这只是老毛子谋求航空主导权的第一步,紧接着俄罗斯媒体透露,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正在与钛合金巨头阿维斯玛公司进行股权收购谈判,这表明俄罗斯在当今的国际形式下不仅大打能源排,利用“安大线”和“安纳线”把中国和小日本拴在一起玩弄,而且把爪子伸向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稀有金属领域,企图为俄罗斯的崛起创造人为的条件!
由于阿维斯玛公司全球飞机制造业的最大材料供应商(供应波音35%的钛材和空客50%的钛材),除每年要供应波音25~45万吨产品(含镁合金),还要增加深加工产品的份额,同时俄罗斯还和波音和空客都有合作项目(新型飞机研发制造公司),不难看出俄罗斯想把材料的优势变成技术转让的筹码的野心,此其一,二则是俄罗斯总统已经下令设计制造新型飞机,欲与波音/空客试比高!并已经给苏霍伊公司下了贷款担保,确保后者的RRJ型支线飞机的研制计划顺利进行,本人觉得对一个支线飞机如此兴师动众,十有八九不是针对中国的ARJ21来的,就是俄罗斯大战前的练兵行为,可见老毛子的崛起之心是很强烈的。
二、钛在国防工业上的应用
(1).我国国防工业使用钛的情况
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其钛材主要应用于飞机制造业和造船业。近年来,我国这两个领域发展很快,不断有新型飞机量产,在研的项目也很多,估计这两个领域的用钛量将会大幅增加,而且也有报道说明我们的F10上也使用了较多的钛合金,前段时间还有网友在铁血网站上贴出了我国新型的钛合金发动机罩和强5战机的机翼钛合金连接件的图片。可见我国在钛合金使用上面早已成熟,假以时日,我们的钛合金的应用也能让航空航天工业飞跃。在航天领域,中国第一台大型全钛紫外太空望远镜也已经制造并实验完毕,钛合金在太空领域的应用前途光明(见下图)。
每种钛合金都有各自的用途。飞机制造和航天工业运用钛合金大家已经十分了解,在社会生活及在机械业中的使用更是多多,象眼镜架啊,高尔夫球杆啊,超级运动自行车啊,等等。但在陆军和海军中的使用我们却是知之甚少,而且相关的文章和说明也不是很多,下面就列举一些我国高性能钛合金在国防工业的应用情况。
1.发动机业:
钛5Al2.5Sn高强钛合金—齿轮套、发动机外壳、叶片罩
钛8Al1Mo1V高温钛合金—发动机叶片、陀螺仪导向罩、内蒙皮
钛6Al4V(抗拉强度≥895MPa)热处理强化钛合金—核心机叶片及叶轮
2.航空业:
钛6Al2Sn强化钛合金—紧固件、导向装置、重要结构
钛4AlMo1V钛合金—飞机骨架
钛Sn5Zr1Mo钛合金—起落架、飞机承重架、紧固件
3.航天业
钛合金1M1315—火箭机盘、导弹基座构件
钛合金1M1550—导弹动力叶片套
钛合金T-A6V—飞船主用材料
4.陆军业
我国已经研制成功了83-1型和83-2型两种迫击炮。83-1型82迫击炮广泛采用了钛合金,把全炮重量降低到18.1公斤,极其方便班、排这样的小单位的袭扰战的开展。
钛A7D—新型装甲车辆力学分析锻件
钛A6Z5W—反坦克火箭(导弹),地空导弹罩等抗蠕变性要求高的部件
钛1M1551—某装甲车辆火力高速旋转部件
5.海军业
LT41钛合金—舰船大面积蒙皮
3.7114钛合金—可焊性优良,成型性好适合各种水密隔层
钛V13CA钛合金—蜂窝状舰身,承重框架
钛合金在舰船上使用是很有前途的。这跟钛合金的强度、韧性有关系,还有就是耐腐蚀性,海水中的钛是极其稳定的,基本上可以认为船体是不会腐蚀的,这样既可以减少维护的费用,也可以减轻船体的重量,对舰艇来讲是莫大的好处啊。除此之外,还有必要提及两点:第一个钛是无磁性的,对抗磁性探测有很大的帮助,至于什么磁性水雷啊,不值担心。二是跟先进的舰船复合材料涂层有天生的融合性,未来将使用的隐身复合材料有个缺点,就是跟以前舰船使用的高强特种钢起反应,由于电位差容易在海水中产生电偶,加快腐蚀,这种事情在052上曾经试验过,不用多久就会锈蚀斑斑,但这些涂料跟钛合金能完美整合。
(2)其他国家国防工业使用钛的情况
世界上已经退役的,正在服役的或者在研武器装备中,很多都使用了钛及其合金的结构件,随着现代化战争模式的转变,要求现代化的军队的快速机动能力十分突出,所以对于陆军来说必须依仗运输机的能力来达到快速的机动,这就要求陆军本来粗重的装备尽量的轻型化,比如现在各国都希望自己的炮兵能快速有效的迅速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达到战略或者战术上的目的,这必然使钛合金在火炮领域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象美国的M777轻型榴弹炮,由于使用了钛合金外壳,战斗全重下降到了3.175吨,可以使用V22或者C130空运,达到快速机动的能力。类似的还有英国的UFH超轻型155毫米火炮,不到4吨的重量里面使用了1吨的钛合金。在空军和海军装备的领域则更是如此,下面就简单的介绍钛合金成功应用的典型事例:
①飞机用钛数据(未注明均指毛坯用量)
国际钛协会2002年10月在美国奥兰多举办的年会上公布了下列飞机用钛新数据:
1. 计划于2004年问世的第一架超大型客机—空客A380,用钛量为45t/架-65t/架;(见下图)
2. 波音客机,用钛量占其总重的15%-17%(净重);
3. F15战斗机,结构用钛5.75t,2台喷气发动机用钛5t;(见下图)
4. F22战斗机(正在开发中),结构用钛36t,2台发动机用钛5t;(见下图)
5. 联合开发的F35战斗机,结构用钛10t,单台发动机用钛5t;(见下图)
6. F18舰载战斗机,用钛量占其总重的12%-13%(净重);(见下图)
7. C-17大型运输机,用钛量占其总重的10%(净重);(见下图)
8. 欧洲EF2000,将减少用钛量,改为复合材料。(见下图)
由此可见钛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发动机制造,机体制造方面更是如此。
上文提到俄罗斯有意加强对战略稀有金属钛进行控制,已经引起了美国的注意,毕竟美国下一代战机的用钛比例很大,如果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控制了阿维斯玛公司的大部分股权的话,国际钛合金的价格上扬将不可避免,这样F-22和F-35的项目将有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所以近期美国最大的钛材商Timet已经来到中国寻求潜在的合作伙伴,希望在中国的市场上找到类似俄罗斯的供应商或者可以合资建厂,把中国生产的钛材用在美国的项目上,在价格上很有优势,而且质量可靠,可以说对未来美军F-22和F-35的项目很有帮助。(让偶郁闷啊~~~)
某一种全球性材料供应如此突出的影响国防工业,很少见,这也是自二战钢铁紧缺以来的第一次,所以F-22和F-35的价格将取决于未来钛的供应情况。
现今全球经济已经逐步走出低谷,国际航空业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国际钛材行业也随着这个大潮迎来快速增长的新时期,中国企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悲还是喜啊?)
近几年是第四代战斗机的换代的起始,随后的很多年里面,每年将有很多新型战斗机进入军队。新型战斗机在选材上很有讲究和前瞻性,在未来很多年内,军事和航空工业必然是钛材的第一大用户。
霉菌近期又公布了一种新型的潜艇携带的“鸬鹚”无人攻击机的概念。“鸬鹚”无人机的长度为5.8米,翼展4.86米,属于多次重复使用的无人战斗机机。“鸬鹚”是由著名的洛-马公司臭鼬工厂提出概念设计的,因为其出入的通道主要是海水,因此全机为钛合金制成,以防止腐蚀的产生,总起飞重量不超过4吨,可携带453千克的有效载荷,考虑使用方式主要是从俄亥俄级核潜艇的战略导弹发射筒发射,主要用于摧毁近海岸目标。该机的进气口位于机头部位,呈三角形。由于采用了钛合金,其机体强度极高,可承受150英尺水深的压力。并且为了防止外压失稳的发生,机体的内部不必要的空间一律使用特殊的塑料进填充。为了增加飞行的隐蔽性,其外形也采用了复杂的隐身设计。“鸬鹚”的最大飞行速度预计将达到88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为550千米/小时,最高飞行高度10.7千米,作战半径达926千米,可持续飞行3个小时。钛的优良品质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啊!(见下图)
②海军方面的钛应用情况
海军上面钛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主要应用大国就是苏联/俄罗斯的潜艇。
“阿库拉”级(Akula)攻击核潜艇:“阿库拉”级采用水滴型、双壳体,里面一层为钛合金制造。由苏联著名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设计,共青城船厂和北德文斯克船厂制造。(见下图)
“塞拉”级攻击核潜艇:俄罗斯的“塞拉”(Sierra)级(也称S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可以说是俄罗斯庞杂的核潜艇家族中最神秘的一位。主要是因为“塞拉”级艇采用钛合金双壳体,它的大潜深、高航速、强火力与良好的隐身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造价非常昂贵,绰号“金鱼”,只建造了4艘。(见下图)
而钛材在潜艇上的颠峰之作,本人还是觉得应该授予台风级:苏联共建造了6艘“台风”级潜艇,“台风”号是其中的第一艘。“台风”级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一套完整的鱼雷、导弹、动力装置等独立航行和作战系统;采用双壳体结构,储备浮力约32%,两层壳体间有3米多的间距,增强了耐水下爆炸和冲撞的能力。每艘台风级的用钛量约9000吨,相当于现在我国一年的钛产量总和!可见苏联时期在军事上的投入是多么的庞大。(见下图)
苏联/俄罗斯用钛壳体的核潜艇还有如阿尔法级等等,但都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就不再叙述。潜艇上的钛除了使用在壳体上外,就是使用在潜艇的管道和冷凝器上,现在几乎所有的潜艇和水面舰艇上的冷凝器都是用的钛材做的,可以说在潜艇和舰艇的寿命内,一般情况下不用更换钛冷凝器,一来可以节省维护费用,二则不会因为冷凝器故障的问题降低出勤率。
因为材料价格和产量的原因,其他国家的潜艇很少有报道说采用了钛壳体的情况。
钛及其合金的性能无庸质疑,各种钛合金的冶金过程对大国来说也是很常规的东西,只是考虑成本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防上的特殊要求也有能力去保证了,所以说钛及其合金在未来的民用和军用领域都将迎来快速的发展。同时钛及其合金也将大大提升部分特殊装备的性能。
钛及其合金的前途不可估量!
4. 钨的作用是什么
钨的主要用途 钨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光源工业。用于制造各种照明用灯泡,电 子管灯丝使用的是具有抗下垂性能的掺杂钨丝。 掺杂钨丝中添加铼。由含铼量低的钨铼合金丝与含铼量高的钨铼合金丝制 造的热电偶, 其测温范围极宽(0~2500℃), 温度与热电动势之间的线性关系好, 测温反应速度快(3 秒),价格相对便宜,是在氢气氛中进行测量的较理想的热电 偶。 钨丝不仅触发了一场照明工业的革命,同时还由于它的高熔点,在不丧失 其机械完整性的前提下, 成为电子的一种热离子发射体, 比如作扫描电(子显微) 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源。还用于作 X 射线管的灯丝。在 X 射线管中, 钨丝产生的电子被加速,使之碰撞钨和钨铼合金阳极,再从阳极上发射出 X 射 线。为产生 X 射线要求钨丝产生的电子束的能量非常之高,因此被电子束碰撞 的表面上的斑点非常之热,故在大多数 X 射线管中使用的是转动阳极。 此外大尺寸的钨丝还用作真空炉的加热元件。 钨的密度为 19.25 克/厘米 3 ,约为铁(7.87 克/厘米 3 )的 2.5 倍,是周期 系最重的金属元素之一。基于钨的这一特性制造的高密度的钨合金(即高比重钨 合金)已成为钨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采用液相烧结工艺, 在钨粉中同时加入镍、 铁、铜及少量其他元素,即可制成高密度钨合金。根据组分的不同,高密度钨 合金可分为钨—镍—铁和钨—镍—铜两个合金系。通过液相烧结,其密度可达 17~18.6 克/厘米
所谓液相烧结是指混合粉末压坯在烧结温度下有一定量 液相存在的烧结过程。其优点在于液相润湿固相颗粒并溶解少量固体物质,大 大加快了致密化和晶粒长大的过程,并达到极高的相对密度。比如对通常在液 相烧结时使用的镍铁粉而言, 当烧结进行时, 镍铁粉熔化。 尽管在固相钨(占 95% 的体分数)中液态镍铁的溶解度极小,但固态钨却易于溶解在液态镍铁中。一旦 液体镍铁润湿钨粒并溶解一部分钨粉,钨颗粒则改变形状,其内部孔隙当液流 进入时立即消失。过程继续下去,则钨颗粒不断粗化和生长,到最后产生接近 100%致密且具有最佳显微组织的最终产品。 用液相烧结制成高密度钨合金除密度高外还有比纯钨更好的冲击性能,其 主要用途是制造高穿透力的军用穿甲弹。 碳化钨在 1000℃以上的高温仍能保持良好的硬度,是切削、研磨的理想工 具。
1923 年德国的施罗特尔(Schroter)正是利用 WC 的这一特性才发明 WC-Co 硬 质合金的。由于 WC-Co 硬质合金作为切削刀具及拉伸、冲压模具带来了巨大的 商机,很快在 1926~1927 年便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简单地说,先将钨粉(或 W03)与碳黑的混合物在氢气或 真空中于一定温度下碳化,即制成碳化钨(WC),再将 WC 与金属粘结剂钴按一定 比例配料,经过制粉、成型、烧结等工艺,制成刀具、模具、轧辊、冲击凿岩 钻头等硬质合金制品。
目前使用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大体上可分为碳化钨—钴、碳化钨—碳化钛 —钴、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钽(铌)—钴及钢结硬质合金等四类,在当前全球 每年约 5 万吨钨的消费量中,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约占 63%。据最近的消息,全 球硬质合金的总产量约 33000 吨/年,消耗钨总供应量的 50%~55%。 钨是高速工具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耐热钢和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用于生产特种钢的钨的用量很大。
钨可以通过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等方法实现合金化,借以提高 钨材的高温强度、塑性。通过合金化,钨已形成多种对当代人类文明有重大影 响的有色金属合金。 钨中加入铼(3%~26%)能显著提高延展性(塑性)及再结晶温度。某些钨铼 合金经适当高温退火处理后, 延伸率可达到 5%, 远较纯钨或掺杂钨的 1%~3% 为高。
钨中加入 0.4%~4.2%氧化钍(ThO2)形成的钨钍合金,具有很高的热电子发 射能力,可用作电子管热阴极、氩弧焊电极等,但 ThO2 的放射性长期未得到解 决。 我国研制的铈钨(W-CeO2)合金及用 La2O3 和 Y203 作弥散剂制成的镧钨、钇钨合 金(氧化物含量一般在 2.2%以下)代替 W-Th02 合金, 均已大量用作氩弧焊、 等离 子焊接与切割及非自耗电弧炉等多种高温电极。
钨铜、钨银合金是一种组成元素间并无反应因而不形成新相的粉冶复合材 料。钨银、钨铜合金实际上不是合金,故被视为假合金。钨银合金即是常提及 的渗银钨。此类合金含 20%~70%铜或银,兼有铜、银的优异导电导热性能与 钨的高熔点、耐烧蚀等性能,主要用作火箭喷嘴、电触点及半导体支承件。国 外一种北极星 A-3 导弹的喷嘴就是用渗有 10%~15%银的钨管制造的,重量达 数百千克的阿波罗宇宙飞船用的火箭喷嘴也是钨制造的。
钨钼合金具有比纯钨更高的电阻率、更优异的韧性,已用作电子管热丝、 玻璃密封引出线。钨作为合金元素,在有色金属合金中要提及的还有超合金。 上个世纪 40 年代为适应航空用涡轮发动机对高温材料的需要,在隆隆的炮火中 诞生了超合金。超合金由镍基、钴基、铁基三类特种结构合金组成。它们在高 温(500~1050 ℃)下作业时仍能保持极高的强度、抗蠕变性能、抗氧化性能及 耐蚀性。此外,它们在长达数年的使用期限内,可保证不会断裂,也就是具有 耐高周期疲劳和低周期疲劳的特性。这类性能对人命关天的航空航天产业万分 重要。 目前使用的知名超合金共有 35~40 个牌号,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主成分之一 为钨
5. 钽铌矿价格
如果其他指标不超的话,24000美金/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