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相學的金相學源淵
在1808 年首先將鐵隕石(鐵鎳合金) 切成試片,經拋光再用硝酸水溶液腐刻,得出的組織。鐵隕石在高溫時是奧氏體,經過緩慢冷卻在奧氏體的{111}面上析出粗大的鐵素體片,無須放大,肉眼可見。四種取向的鐵素體在中都可以觀察到,其中三種是針狀,夾角為60°,另一種是片狀,平行於紙面。
運用印刷技術,首先用腐刻劑將鐵隕石中的鐵素體腐蝕掉,使奧氏體凸出。拋光腐刻的鐵隕石本身就是一塊版面,塗上油墨,敷上紙張,輕施壓力,將凸出的奧氏體印製下來,圖片之清晰可與近代金相照片媲美。
但是,試驗的更為深遠的意義還是在科學方面,這不僅是宏觀或低倍觀察的開端,也是顯微組織中取向關系研究的起始。盡管主要試驗結果當時並未發表(直到1820 年才由其合作者發表),但已在集會上宣布並廣為流傳,鐵隕石的研究風行一時。在這之後的幾十年用各種化學試劑處理金屬切片表面的試驗就在各處流行起來,對宏觀金相觀察的發展有意義的幾樁工作是: ⑴ 1817 年J. F.Daniell 發現鉍在硝酸中浸泡數日後表面出現立方的小蝕坑,建立了用蝕坑法研究晶粒取向的技術。
金相學--低倍檢驗技術
⑵ 1860 年在低碳鋼拉伸試樣表面上觀察到腐蝕程度與基體不同的條帶,並正確解釋這不是偏析而是由於局部的不均勻切變引起的。
⑶ 1867 年H.T resca 用氯化汞腐蝕顯示金屬部件中的流線,說明金屬在加工形變過程中內部金屬的流動情況。上述試驗奠定了宏觀腐刻及低倍檢驗技術,在今天仍然是金屬研究和生產檢驗中常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