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鐵和鐵的合金都屬於金屬材料嗎
鐵和鐵的合金都屬於金屬材料。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鐵合金是由一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非金屬與鐵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合金,鐵合金是金屬材料,而是作為鋼鐵生產和鑄造業的脫氧劑,還原劑及合金添加劑的中間原料。
⑵ 什麼是有色金屬它們有特點
在目前已知的107種元素,對於其中的金屬元素,各國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有的分為鐵金屬(ferrous meta-ls)和非鐵金屬(non-ferrous metals)兩大類:鐵金屬系指鐵及鐵合金;非鐵金屬則指鐵及鐵合金以外的金屬元素。有的分為黑色金屬(чёрные металлы)和有色金屬(цветные металлы)兩大類。有色金屬是指鐵、鉻、錳三種金屬以外所有的金屬。中國在1958年,將鐵、鉻、錳列入黑色金屬;並將鐵、鉻、錳以外的64種金屬列入有色金屬。這64種有色金屬包括:鋁、鎂、鉀、鈉、鈣、鍶、鋇、銅、鉛、鋅、錫、鈷、鎳、銻、汞、鎘、鉍、金、銀、鉑、釕、銠、鈀、鋨、銥、鈹、鋰、銣、銫、鈦、鋯、鉿、釩、鈮、鉭、鎢、鉬、鎵、銦、鉈、鍺、錸、鑭、鈰、鐠、釹、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鈧、釔、硅、硼、硒、碲、砷、釷。
在歷史上,生產工具所用的材料不斷改進,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歷史學家曾用器物的材質來標志歷史時期,如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等。到17世紀末被人類明確認識和應用的有色金屬共 8種。中華民族在這些有色金屬的發現和生產方面有過重大的貢獻(見冶金史)。進入18世紀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促進了許多新的有色金屬元素的發現。上述的64種有色金屬除在17世紀前已被認識應用的 8種外,在18世紀共發現13種。19世紀發現39種,進入20世紀,又發現4種。
能源、信息技術和材料被稱為當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是現代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能源及信息技術的關系十分密切。按1981年世界資料統計,銅、鋁、鉛、鋅、鎳、錫、金、銀 8種有色金屬的產量雖僅為鋼產量(7億噸)的5.4%,但其產值則達到鋼產值的50%以上。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現代金屬材料體系。
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人民日常生活及國防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材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都離不開有色金屬。例如飛機、導彈、火箭、衛星、核潛艇等尖端武器以及原子能、電視、通訊、雷達、電子計算機等尖端技術所需的構件或部件大都是由有色金屬中的輕金屬和烯有金屬製成的;此外,沒有鎳、鈷、鎢、鉬、釩、鈮等有色金屬也就沒有合金鋼的生產。有色金屬在某些用途(如電力工業等)上,使用量也是相當可觀的。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工業發達國家,競相發展有色金屬工業,增加有色金屬的戰略儲備。
有色金屬工業包括地質勘探、采礦、選礦、冶煉和加工等部門。礦石中有色金屬含量一般都較低,為了得到1噸有色金屬,往往要開采成百噸以至萬噸以上的礦石。因此礦山是發展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基礎。有色金屬礦石中常是多種金屬共生,因此必須合理提取和回收有用組分,做好綜合利用,以便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許多種稀有金屬、貴金屬以及硫酸等化工產品,都是在處理有色金屬礦石或中間產品以及礦渣、煙塵的過程中回收得到的。有色金屬生產過程中通常產生大量廢氣、廢水和廢渣,其中含有多種有用組分,有時含有有毒物質,一些有色金屬也具有毒性。因此,在生產有色金屬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此外,與鋼鐵的生產相比,一般說來,有色金屬生產需要的能量是比較多的。據統計,如從礦石生產每噸鋼能耗以100計,鎂為 1127,鋁為767,鎳為455,銅為352,鋅為206。因此,在有色金屬工業中,降低能耗問題非常突出。
在有色金屬的開采、選礦、冶煉、加工及再生回收過程中,有多種提取方法可資選用。就冶煉過程而言,通常分為火法冶金、濕法冶金和電冶金。火法冶金一般具有處理精礦能力大,能夠利用硫化礦中硫的燃燒熱,可以經濟地回收貴金屬、稀有金屬等優點;但往往難以達到良好的環境保護。濕法冶金常用於處理多金屬礦、低品位礦和難選礦;電冶金則適用於鋁、鎂、鈉等活性較大的金屬的生產。這些方法要針對所處理的礦物組成選擇使用或組合使用。為了強化有色金屬的冶煉加工過程,發展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設備,如高壓浸取、流態化焙燒、有機溶劑萃取、離子交換、金屬熱還原、區域熔煉、真空冶金、噴射冶金、等離子冶金、氯化冶金以及連續鑄軋、等靜壓加工、擴散焊接、超塑成型等,大大豐富了冶金學的理論和工藝,不斷推動了有色金屬生產的發展。
有色金屬大多是加工成材後使用,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生產性能良好、物美價廉的有色金屬材料以取得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於有色金屬材料在數量、品種、質量及成本等方面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不僅要求提供更好性能的結構材料、功能材料;而且對其化學成分、物理性能、組織結構、晶體狀態、加工狀態、表面與尺寸精度以及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總的說來,有色金屬材料的生產正向大型化、連續化、自動化、標准化方向發展,這就需要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工藝、裝備、控制技術與成品檢測技術。一些新材料,如半導體材料、復合材料、超導材料,新技術如粉末冶金、表面處理等已經形成或者正在發展成為一個新的技術領域。
中國有色金屬資源的一個特點是復合礦多,而且有的品位較低,不但多種有色金屬常共生在一起,而且有些鐵礦中也含有大量的有色金屬,如攀枝花鐵礦中含有大量的釩、鈦;包頭鐵礦中含有大量的稀土和鈮,因此研究適合中國資源特點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逐步建立適合中國情況的有色金屬材料體系是今後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
中國有色金屬資源豐富,品種比較齊全。就目前所知,鎢和稀土等 7種金屬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鉛、鎳、汞、鉬、鈮 5種金屬的儲量也相當豐富。在礦產資源中,有色金屬是中國的一大優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十分落後,無論礦山或工廠,其設備規模都很小,只能生產金、銀、錫、銻、銅、鉛、鋅、汞等,許多有色金屬都不能生產。自1949年以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很快,已經形成了從常用有色金屬到稀有金屬,品種比較齊全,工藝比較完善的生產體系。中國各種有色金屬的采礦、選礦、冶煉、加工工廠都具有相當規模,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較,還有一定的差距。為此,在進行有色金屬新礦山、工廠建設的同時,還面臨現有礦山、工廠的技術改造任務,以充分發揮中國有色金屬資源優勢,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⑶ 什麼是黑色金屬 黑色金屬的介紹
1、黑色金屬主要指鐵及其合金,如鋼、生鐵、鐵合金、鑄鐵等。
2、黑色金屬定義:黑色金屬材料乃工業上對鐵、鉻和錳的統稱。亦包括這三種金屬的合金,尤其是合金黑色金屬鋼及鋼鐵。與黑色金屬相對的是有色金屬。事實上純凈的鐵及鉻是銀白色的,而錳是銀灰色。由於鋼鐵表面通常覆蓋一層黑色的四氧化三鐵,而錳及鉻主要應用於冶煉黑色的合金鋼。所以才會被「錯誤分類」為黑色金屬。
3、黑色金屬的分類也有其意義,因為這三種金屬都是冶煉鋼鐵的主要原料,而鋼鐵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亦是衡量一國家國力的重要標志。黑色金屬的產量約佔世界金屬總產量的95%。
⑷ 什麼是黑色金屬
黑色金屬主要指鐵及其合金,如鋼、生鐵、鐵合金、鑄鐵等。
黑色金屬定回義:
黑色金屬材料答乃工業上對鐵、鉻和錳的統稱。亦包括這三種金屬的合金,尤其是合金黑色金屬鋼及鋼鐵。與黑色金屬相對的是有色金屬。事實上純凈的鐵及鉻是銀白色的,而錳是銀灰色。由於鋼鐵表面通常覆蓋一層黑色的四氧化三鐵,而錳及鉻主要應用於冶煉黑色的合金鋼。所以才會被「錯誤分類」為黑色金屬。
黑色金屬的分類也有其意義,因為這三種金屬都是冶煉鋼鐵的主要原料,而鋼鐵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亦是衡量一國家國力的重要標志。黑色金屬的產量約佔世界金屬總產量的95%。
(4)鐵及鐵合金稱為什麼金屬材料擴展閱讀:
有色金屬[Metallurgy]non-ferrous metal,狹義的有色金屬又稱非鐵金屬,是鐵、錳、鉻以外的所有金屬的統稱。廣義的有色金屬還包括有色合金。
有色合金是以一種有色金屬為基體(通常大於50%),加入一種或幾種其他元素而構成的合金。有色金屬通常指除去鐵(有時也除去錳和鉻)和鐵基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屬。有色金屬可分為重金屬(如銅、鉛、鋅)、輕金屬(如鋁、鎂)、貴金屬(如金、銀、鉑)及稀有金屬(如鎢、鉬、鍺、鋰、鑭、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