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是哈工大博士,鈦合金研究方向的,簽了中船重工725所,不知道那裡面博士的前景咋樣交流QQ286085719
725所本身就是搞海軍工程材料的。最近十來年的科研搞得的確很不錯,即使是在中船重工旗下20多家研究所中,目前也是數得著的(2010年中船重工頒發科技創新獎的時候,725好像位於研究所第一位)。
鈦合金產品近年來一直是725科研的主攻方向之一(前幾年為了大力提升鈦合金產品,好像還從外面挖回來一個科研團隊?),從前幾年普通的民用鈦合金產品,到近年來海綿鈦、以及醫用鈦合金產品等等,科研步伐和技術轉化速度都不算慢了。
既然是哈工大的材料博士出身,又是鈦合金方向的,應該算是標準的專業對口吧。至於博士待遇,這個就不是很好說了,你也知道搞研發的靠那點工資還不得餓死?這幾年725的研究項目很多,鈦合金方向的聽說也不少,總體上前景很好。
就看你去了以後,個人的運氣、活動能力、研究能力、人際關系等等怎麼樣了。
更具體的情況不得而知,好久沒和那裡的同學、朋友們聯系了。
『貳』 李伯龍博士李伯龍
李伯龍,男,博士,2003年7月畢業於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2003年至2006年,在日本大阪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目前,李伯龍為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的副教授。
李伯龍主要研究領域為ARB(accumulative roll-bonding)超大塑性變形方法,通過此方法制備出大塊納米/亞微米組織結構金屬材料。已成功制備出了FCC結構的鋁及鋁合金、銅及銅合金,具有HCP結構的鎂合金、工業鈦,超純鐵及IF鋼,以及OFHC-Cu/IFsteel的金屬基復合材料。
此外,李伯龍還擅長利用背散射衍射花樣取向分析技術(EBSD/EBSP)及透射電鏡對材料的微觀組織結構及微織構演變進行定量統計分析。
在研究領域之外,李伯龍還研究稀土微合金化對高強高溫鋁合金在熱機械形變過程中微觀組織及宏、微觀織構的影響規律,優化高強高溫鋁合金力學性能的影響因素。同時,他還對航空用高強高韌高損傷容限鈦合金在等溫模鍛過程中微觀組織控制方面開展了研究工作。
綜上所述,李伯龍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有著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涵蓋了材料的制備、微觀結構分析以及材料性能優化等多個方面,對推動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