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鋁型材表處理粉末噴塗和電泳的主要流程是什麼
材料表面有油污和氧化層,最完整的工藝是:除油-水洗-除銹-水洗-鋁材磷化處理-水洗-烘乾-上漆。
這得根據現實情況,有些工序可以省略。
電泳原理:電泳是電泳塗料在陰陽兩極,施加於電壓作用下,帶電荷之塗料離子移動到陰極,並與陰極表面所產生之鹼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積於工件表面。
四個過程:
(1)電解(分解)
在陰極反應最初為電解反應,生成氫氣及氫氧根離子 OH
,此反應造成陰極面形成一高鹼性邊界層,當陽離子與氫氧根作用成為不溶於水的物質,塗膜沉積,方程式為:
H2O→OH+H
(2)電泳動(泳動、遷移)
陽離子樹脂及 H+
在電場作用下,向陰極移動,而陰離子向陽極移動過程。
(3)電沉積(析出)
在被塗工件表面,陽離子樹脂與陰極表面鹼性作用,中和而析出不沉積物,沉積於被塗工件上。
(4)電滲(脫水)
塗料固體與工件表面上的塗膜為半透明性的,具有多數毛細孔,水被從陰極塗膜中排滲出來,在電場作用下,引起塗膜脫水,而塗膜則吸附於工件表面,而完成整個電泳過程。
5.電泳表面處理工藝的優缺點:
電泳漆膜具有塗層豐滿、均勻、平整、光滑的優點,電泳漆膜的硬度、附著力、耐腐、沖擊性能、滲透性能明顯優於其它塗裝工藝。
其最大的缺陷在於,電泳的顏色比較單一,只有幾種顏色(銀白、香檳、金黃、黑色、仿不銹鋼色)。其次,電泳色容易產生色差。
下面介紹一下靜電粉末噴塗
(一)靜電噴塗工藝原理:
用靜電噴粉設備把粉末塗料噴塗到工件的表面,在靜電作用下,粉末會均勻的吸附於工件表面,形成粉狀的塗層;粉狀塗層經過高溫烘烤流平固化,變成效果各異的最終塗層;噴塗效果在機械強度、附著力、耐腐蝕、耐老化等方面優於噴漆工藝。
(二)靜電粉末噴塗的基本過程
(1)表面預處理:
對於板金沖壓件可採用化學前處理法。即:去油→去銹→清洗→磷化(或純化)等。大部份銹蝕或者表面較厚的工件,採用噴砂,拋丸等機械方法去銹,但機械除銹後應確保工件表面清潔,無法垢。
(2)噴塗:
工件通過輸送鏈進入噴粉房的噴槍位置准備噴塗作業。靜電
發生器通過噴槍槍口的電極針向工件方向的空間釋放高壓靜電(負極),該高壓靜電使從.噴槍口噴出的粉末和壓縮空氣的混合物以及電極周圍空氣電離(帶負電
荷)。工件經過掛具通過輸送鏈接地(接地極),這樣就在噴槍和工件之間形成一個電場粉末在電場力和壓縮空氣壓力的雙重推動下到達工件表面,依靠靜電吸引在
工件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的塗層。
(3)烘烤固化:
噴塗後的工件通過輸送鏈送入180~200℃的烘房內加熱,並保溫相應的時間,(15-20分鍾)使之熔化、流平、固化,從而得到我們想要的工件表面效果。(不同的粉末在烘烤溫度和時間上是各不相同的)
。這是在固化工序上應注意的。
(三)靜電粉末噴塗的優缺點
粉末塗裝的優點是:
(1)高效節能:由於是一次性成膜,可提高生產率30-40%,降低能耗約30%
(2)污染少:無有機溶劑揮發(不含油漆塗料中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氣體)
(3)塗膜性能好:一次性成膜厚度可達50-80μm,其附著力、耐蝕性等綜合指標比較優異。
(4)色彩多樣,可根據客戶要求做出各種顏色,且產生色差的
缺點:
(1)比較鮮艷的顏色容易褪色
(2)表面處理不好的型材表面容易產生橘皮、甚至脫粉
最後介紹一下氟碳噴塗
(一)氟碳噴塗的基本過程:
前處理流程:鋁材的去油去污→水洗→鹼洗(脫脂)→水洗→酸洗→水洗→鉻化→水洗→純水洗
噴塗流程:噴底漆→面漆→罩光漆→烘烤(180-250℃)→質檢
多層噴塗工藝以三次噴塗(簡稱三噴),噴底面漆、面漆及罩光漆和二次噴塗(底漆、面漆)。
(1)前處理的目的:在鋁合金型材
、板材進行噴塗前,工件表面要經過去油去污及化學處理,以產生鉻化膜,增加塗層和金屬表面結合力和防氧化能力,有利於延長漆膜的使用年限。
(2)底漆塗層:作為封閉底材的底漆塗層,其作用在於提高塗層抗滲透能力,增強對底材的保護,穩定金屬表面層,加強面漆與金屬表面的附著力,可以保證面漆塗層的顏色均勻性,漆層厚度一般為5-10微米。
(3)面漆塗層:面漆塗層是噴塗層關鍵的一層,在於提供鋁材所需要的裝飾顏色,使鋁材外觀達到設計要求,並且保護金屬表面不受外界環境大氣,酸雨,污染的侵蝕,防止紫外線穿透。大大增強抗老化能力,面漆塗層是噴塗中最厚的一層漆層,漆層厚度一般為23-30微米。
(4)罩光漆塗層:罩光漆塗層也稱清漆塗層,主要目的是更有效地增強漆層抗外界侵蝕能力,保護面漆塗層,增加面漆色彩的金屬光澤,外觀更加顏色鮮明,光彩奪目,塗層厚度一般為5-10微米。三噴塗層總厚度一般為40-60微米,特殊需要的可以加厚。
(5)固化處理:三噴塗層一般需要二次固化,鋁材進入固化爐處理,固化溫度一般在180℃-250℃之間,固化時間為15-25分鍾,不同氟碳塗料生產廠家
,都會根據自己的塗料,提供最佳的溫度和時間。氯碳噴塗廠(鋦油廠)也有的根據自己經驗把三噴時的兩次固化改為一次固化。
(二)氟碳噴塗的優缺點
優點是:
(1)耐候性—具有抗紫外降解,抗粉化性強,長期保持具有顏色和光澤
(2)耐化學品性—具有抗酸和液態鹼的侵蝕及不受空氣污染、酸雨的侵襲
(3)耐腐蝕性—空氣中腐蝕粒子的滲透率低,能長期承受惡劣的環境面不腐蝕
(4)機械性能——具有級佳的抗沖擊性、耐磨性及優良的漆膜柔性
『貳』 鋁材的常見缺陷有哪些
一、流痕和花紋
外觀檢查:鑄件表面上有與金屬液流動方向一致的條紋,有明顯可見的與金屬基體顏色不一樣的無方向性的紋路,無發展趨勢。
1. 流痕產生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模溫過低
2)澆道設計不良,內澆口位置不良
3)料溫過低
4)填充速度低,填充時間短
5)澆注系統不合理
6)排氣不良
7)噴霧不合理
2. 花紋產生的原因是型腔內塗料噴塗過多或塗料質量較差,解決和防止的方法如下:
1)調整內澆道截面積或位置
2)提高模溫
3)調整內澆道速度及壓力
4)適當的選用塗料及調整用量
二、網狀毛翅(龜裂紋)
外觀檢查:壓鑄件表面上有網狀發絲一樣凸起或凹陷的痕跡,隨壓鑄次數增加而不斷擴大和延伸。
產生原因如下:
1)壓鑄模腔表面有裂紋
2)壓鑄模預熱不均勻
解決和防止的方法為:
1)壓鑄模要定期或壓鑄一定次數後,應作退火處理、消除型腔內應力
2)如果型腔表面已出現龜裂紋,應打磨成型表面,去掉裂紋層
3)模具預熱要均勻
三、冷隔
外觀檢查:壓鑄件表面有明顯的、不規則的、下陷線性型紋路(有穿透與不穿透兩種)形狀細小而狹長,有時交接邊緣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斷開的可能。
產生原因如下:
1)兩股金屬流相互對接,但未完全熔合而又無夾雜存在其間,兩股金屬結合力又很薄弱
2)澆注溫度或壓鑄模溫度偏低
3)澆道位置不對或流路過長
4)填充速度低
解決和防止的方法為:
1)適當提高澆注溫度
2)提高壓射比壓縮短填充時間,提高壓射速度
3)改善排氣、填充條件
四、縮陷(凹痕)
外觀檢查:在壓鑄件厚大部分的表面上有平滑的凹痕(狀如盤碟)。
產生原因如下:
1)由收縮引起
壓鑄件設計不當壁厚差太大
澆道位置不當
壓射比壓低,保壓時間短
壓鑄模局部溫度過高
2)冷卻系統設計不合理
3)開模過早
4)澆注溫度過高
解決和防止的方法為:
1)壁厚應均勻
2)厚薄過渡要緩和
3)正確選擇合金液導入位置及增加內澆道截面積
4)增加壓射壓力,延長保壓時間
5)適當降低澆注溫度及壓鑄模溫度
6)對局部高溫要局部冷卻
7)改善排溢條件
五、印痕
外觀檢查:鑄件表面與壓鑄模型腔表面接觸所留下的痕跡或鑄件表面上出現階梯痕跡。
產生原因如下:
1. 由頂出元件引起
1)頂桿端面被磨損
2)頂桿調整長短不一致
3)壓鑄模型腔拼接部分和其他部分配合不好
2. 由拼接或活動部分引起
1)鑲拼部分松動
2)活動部分松動或磨損
3)鑄件的側壁表面,由動、定模互相穿插的鑲件所形成
解決和防止的方法為:
1)頂桿長短要調整到適當位置
2)緊固鑲塊或其他活動部分
3)設計時消除尖角,配合間隙調整適合
4)改善鑄件結構使壓鑄模消除穿插的鑲嵌形式,改進壓鑄模結構
六、粘附物痕跡
外觀檢查:小片狀及金屬或非金屬與金屬的基體部分熔接,在外力的作用下剝落小片狀物,剝落後的鑄件表面有的發亮、有的為暗灰色。
產生的原因如下:
1)在壓鑄模型腔表面有金屬或非金屬殘留物
2)澆注時先帶進雜質附在型腔表面上
解決和防止的方法為:
1)在壓鑄前對型腔壓室及澆注系統要清理干凈,去除金屬或非金屬粘附物
2)對澆注的合金也要清理干凈
3)選擇合適的塗料,塗層要均勻
七、分層(夾皮及剝落)
外觀檢查或破壞檢查:在鑄件局部有金屬的明顯層次。
產生的原因如下:
1)模具剛性不夠在金屬液填充過程中,模板產生抖動
2)在壓射過程中沖頭出現爬行現象
3)澆道系統設計不當
解決和防止的方法為:
1)加強模具剛度,緊固模具部件,使之穩定
2)調整壓射沖頭與壓室的配合,消除爬行現象
3)合理設計內澆道
八、摩擦燒蝕
外觀檢查:壓鑄件表面在某些位置上產生粗糙面。
產生的原因如下:
1)由壓鑄型(模)引起的內澆道的位置方向和形狀不當
2)由鑄造條件引起的內澆道處金屬液沖刷劇烈部位的冷卻不夠
解決和防止的方法為:
1)改善內澆道的位置和方向的不善內澆當之處
2)改善冷卻條件,特別是改善金屬液沖刷劇烈部位
3)對燒蝕部分增加塗料
4)調整合金液的流速,使其不產生氣穴
5)消除型(模)具上的合金粘附物
九、沖蝕
外觀檢查:壓鑄件局部位置有麻點或凸紋。
產生的原因如下:
1)內澆道位置設置不當
2)冷卻條件不好
解決和防止的方法為:
1)內澆道的厚度要恰當
2)修改內澆道的位置、方向和設置方法
3)對被沖蝕部位要加強冷卻。
十、裂紋
外觀檢查:將鑄件放在鹼性溶液中,裂紋處呈暗灰色。金屬基體的破壞與裂開呈直線或波浪線形,紋路狹小而長,在外力作用下有發展趨勢。
鋁合金鑄件裂紋產生的原因:
1)合金中鐵含量過高或硅含量過低;合金中有害雜質的含量過高,降低了合金的可塑性;鋁硅合金、鋁硅銅合金含鋅或含銅量過高;鋁鎂合金中含鎂量過多
2)留模時間過短,保壓時間短;鑄件壁厚有劇烈變化之處
3)局部包緊力過大,頂出時受力不均
解決和防止的方法:
1)正確控制合金成分,在某些情況下:可在合金中加純鋁錠以降低合金中含鎂量;或在合金中加鋁硅中間合金以提高硅含量
2)提高型(模)具溫度;改變鑄件結構,調整抽芯機構或使推桿受力均力
3)加大拔模斜度,局部使用強力脫模劑
4)增加留模時間、增加保壓時間
『叄』 鋁材牌號L2M是什麼意思是純鋁的還是合金鋁的
l2m在中美鋁合金的牌號對照表裡沒有,如果這個是鋁合金牌號的話,l應該代表鋁,即材質;2應該代表合金成份,應該是現在的1系列的鋁合金;m可能代表一種(熱處理或者冷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