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氬弧焊的知識
氬弧焊又稱氬氣體保護焊。 就是在電弧焊的周圍通上氬弧保護性氣體,將空氣隔離在焊區 之外,防止焊區的氧化。氬弧焊簡介氬弧焊技術是在普通電弧焊的原理的基礎上,利用氬氣對金屬焊材的保護,通過高電流使焊材在被焊基材上融化成液態形成溶池,使被焊金屬和焊材達到冶金結合的一種焊接技術,由於在高溫熔融焊接中不斷送上氬氣,使焊材不能和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從而防止了焊材的氧化,因此可以焊接銅、鋁、合金鋼等有色金屬。 氬弧焊分類 氬弧焊按照電極的不同分為熔化極氬弧焊和非熔化極氬弧焊兩種。 1.非熔化極氬弧焊 工作原理及特點:非熔化極氬弧焊是電弧在非熔化極(通常是鎢極)和工件之間燃燒,在焊接電弧周圍流過一種不和金屬起化學反應的惰性氣體(常用氬氣),形成一個保護氣罩,使鎢極端頭,電弧和熔池及已處於高溫的金屬不與空氣接觸,能防止氧化和吸收有害氣體。從而形成緻密的焊接接頭,其力學性能非常好。 2.熔化極氬弧焊 工作原理及特點 :焊絲通過絲輪送進,導電嘴導電,在母材與焊絲之間產生電弧,使焊絲和母材熔化,並用惰性氣體氬氣保護電弧和熔融金屬來進行焊接的。它和鎢極氬弧焊的區別:一個是焊絲作電極,並被不斷熔化填入熔池,冷凝後形成焊縫;另一個是採用保護氣體,隨著熔化極氬弧焊的技術應用,保護氣體已由單一的氬氣發展出多種混合氣體的廣泛應用,如Ar 80%+CO220%的富氬保護氣。通常前者稱為MIG,後者稱為MAG。從其操作方式看,目前應用最廣的是半自動熔化極氬弧焊和富氬混合氣保護焊,其次是自動熔化極氬弧焊。 氬弧焊特點 1.熔化極氬弧焊與鎢極氬弧焊相比的特點 (1)效率高 因為它電流密度大,熱量集中,熔敷率高,焊接速度快。另外,容易引弧。 氬弧焊(2)需加強防護 因弧光強烈,煙氣大,所以要加強防護。 2.保護氣體 (1)最常用的惰性氣體是氬氣。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在空氣的含量為0.935%(按體積計算),氬的沸點為-186℃,介於氧和氦的沸點之間。氬氣是氧氣廠分餾液態空氣製取氧氣時的副產品。 我國均採用瓶裝氬氣用於焊接,在室溫時,其充裝壓力為15MPa。鋼瓶塗灰色漆,並標有「氬氣」字樣。純氬的化學成分要求為:Ar≥99.99%;He≤0.01%;O2≤0.0015%;H2≤0.0005%;總碳量≤0.001%;水分≤30mg/m3。 氬氣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保護氣體,比空氣密度大25%,在平焊時有利於對焊接電弧進行保護,降低了保護氣體的消耗。氬氣是一種化學性質非常不活潑的氣體,即使在高溫下也不和金屬發生化學反應,從而沒有了合金元素氧化燒損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氬氣也不溶於液態的金屬,因而不會引起氣孔。氬是一種單原子氣體,以原子狀態存在,在高溫下沒有分子分解或原子吸熱的現象。氬氣的比熱容和熱傳導能力小,即本身吸收量小,向外傳熱也少,電弧中的熱量不易散失,使焊接電弧燃燒穩定,熱量集中,有利於焊接的進行。 氬氣的缺點是電離勢較高。當電弧空間充滿氬氣時,電弧的引燃較為困難,但電弧一旦引燃後就非常穩定。 3.氬弧焊的缺點 (1)氬弧焊因為熱影響區域大,工件在修補後常常會造成變形、硬度降低、砂眼、局部退火、開裂、針孔、磨損、劃傷、咬邊、或者是結合力不夠及內應力損傷等缺點。尤其在精密鑄造件細小缺陷的修補過程在表面突出。在精密鑄件缺陷的修補領域可以使用冷焊機來替代氬弧焊,由於冷焊機放熱量小,較好的克服了氬弧焊的缺點,彌補了精密鑄件的修復難題。 (2) 氬弧焊與焊條電弧焊相比對人身體的傷害程度要高一些,氬弧焊的電流密度大,發出的光比較強烈,它的電弧產生的紫外線輻射,約為普通焊條電弧焊的5~30倍,紅外線約為焊條電弧焊的1~1.5倍,在焊接時產生的臭氧含量較高,因此,盡量選擇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施工,不然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 氬弧焊的應用: 氬弧焊適用於焊接易氧化的有色金屬和合金鋼(目前主要用Al、Mg、Ti及其合金和不銹鋼的焊接);適用於單面焊雙面成形,如打底焊和管子焊接;鎢極氬弧焊還適用於薄板焊接。 氬弧焊右圖即為 氬弧焊結構示意圖 1—填充細棒 2—噴嘴 3—導電嘴 4—焊槍 5—鎢極 6—焊槍手柄 7—氬氣流 8—焊接電弧 9—金屬熔池 10—焊絲盤 11—送絲機構 12—焊絲 鎢極氬弧焊安全規程 1)焊接工作場地必須備有防火設備,如砂箱、滅火器、消防栓、水桶等。易燃物品距離焊接場所不得小於5m。若無法滿足規定距離時,可用石棉板、石棉布等妥善覆蓋,防止火星落入易燃物品。易爆物品距離焊接所不得小於10m。氬弧焊工作場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固定的機械通風裝置,減少氬弧焊有害氣體和金屬粉塵的危害。 2)手工鎢極氬弧焊機應放置在乾燥通風處,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操作。使用前應對焊機進行全面檢查。確定沒有隱患,再接通電源。空載運行正常後方可施焊。保證焊機接線正確,必須良好、牢固接地以保障安全。焊機電源的通、斷由電源板上的開關控制,嚴禁負載扳動開關,以免形狀觸頭燒損。 3)應經常檢查氬弧焊槍冷卻水系統的工作情況,發現堵塞或泄漏時應即刻解決,防止燒壞焊槍和影響焊接質量。 4)焊人員離開工作場所或焊機不使用時,必須切斷電源。若焊機發生故障,應由專業人員進行維修,檢修時應作好防電擊等安全措施。焊機應至少每年除塵清潔一次。 5)鎢極氬弧焊機高頻振盪器產生的高頻電磁場會使人產生一定的頭暈、疲乏。因此焊接時應盡量減少高頻電磁場作用的時間,引燃電弧後立即切斷高頻電源。焊槍和焊接電纜外應用軟金屬編織線屏蔽(軟管一端接在焊槍上,另一端接地,外面不包絕緣)。如有條件,應盡量採用晶體脈沖引弧取代高頻引弧。 6)氬弧焊時,紫外線強度很大,易引起電光性眼炎、電弧灼傷,同時產生臭氧和氮氧化合物刺激呼吸道。因此,焊工操作時應穿白帆布工作服,戴好口罩、面罩及防護手套、腳蓋等。為了防止觸電,應在工作台附近地面覆蓋絕緣橡皮,工作人員應穿絕緣膠鞋。 氬弧焊打底 採用氬弧焊打底工藝,可以得到優質的焊接接頭。氬弧焊打底焊接工藝在鍋爐的水冷壁、過熱器、省煤器等焊接中,接頭質量優良,經射線探傷,焊縫級別均在Ⅱ級以上。 1.氬弧焊打底優點 (1)質量好 只要選擇合適的焊絲、焊接工藝參數和良好的氣體保護就能使根部得到良好的熔透性,而且透度均勻,表面光滑、整齊。不存在一般焊條電弧焊時容易產生的焊瘤、未焊透和凹陷等缺陷。 (2)效率高 在管道的第一層焊接中,手工氬弧焊為連弧焊。而焊條電弧焊為斷弧焊,因此手工氬弧焊可提高效率2~4倍。因不需清理熔渣和修理焊道,則速度提高更快。在第二層電弧焊蓋面時,平滑整齊的氬弧焊打底層非常利於電弧焊蓋面,能保證層間良好地熔合,尤其在小直徑管的焊接中,效率更顯著。 (3)易掌握 手工電弧焊根部焊縫的焊接,必須由經驗豐富且較高技術水平的焊工來擔任。採用手工氬弧焊打底,一般從事焊接工作的工人經較短時間的練習,基本上均能掌握。 (4)變形小 氬弧焊打底時熱影響區要小得多,故焊接接頭變形量小,殘余應力也小。 2.工藝簡介 (1)焊接實例 省煤器、蒸發段管束、水冷壁及低溫過熱器用材為20號鋼,高溫過熱器管為12Cr1MoV。 (2)焊前准備 焊接前,管口應做30°的坡口,管端內外15mm范圍內應打磨出金屬本色。管道對口間隙為1~3mm。實際對口間隙過大時,需先在管道坡口一側堆焊過渡層。搭建臨時避風設施,嚴格控制焊接作業處的風速,因風速超過一定范圍,極易產生氣孔。 (3)操作 使用WST315手工鎢極氬弧焊機,焊機本身裝有高頻引弧裝置,可採用高頻引弧。熄弧與焊條電弧焊不同,如熄弧過快,則易產生弧坑裂紋,所以操作時要將熔池引向邊緣或母材較厚處,然後逐漸縮小熔池慢慢熄弧,最後關閉保護氣體。 對於壁厚3~4mm的20號鋼管材,填充材料可用TIGJ50(對12Cr1 MoV,可用08CrMoV ),鎢極棒直徑2mm,焊接電流75~100A,電弧電壓12~14V,保護氣體流量8~10L/min,電源種類為直流正接。
2. 指紋鎖應該怎麼選
指紋鎖應該怎麼選
指紋鎖應該怎麼選,隨著現在科技的發達,技術的創新,很多新型的東西進入我們的生活,就比如說門鎖吧,以前的老式鐵鎖已經被現在的指紋鎖逐漸的代替了,那麼指紋鎖應該怎麼選?
看外表。
塑料材質的指紋鎖一般表面較為光滑,色澤艷麗,而鋅合金稍微粗糙和亞色一點,不銹鋼最粗糙和亞色。 敲:如果很難「看「出指紋鎖材質,我們可以用「敲「加以判斷。
用手指輕輕敲鎖體的側邊,如果聲音渾濁不清或較為空曠,那麼一般來說是塑料製品的可能性較大,不銹鋼指紋鎖敲擊起來聲音比較尖銳集中,沒有太大的擴散感,穿透力比較好,而鋅合金鑒於兩者之間,聲音沒有不銹鋼尖銳,但比塑料製品清新明朗許多。 掂量:塑料制鎖與鋅合金或者不銹鋼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差別,掂一掂就知分曉了。
首先,測試指紋開鎖的反應速度及精準度,解析度越高,辨識越精準,反應越快,安全性也越好。先讓店員錄入你的指紋,錄指紋時,觀察一下店員錄入指紋的難易度,如果一個指紋錄入多次都不能識別,幾乎可以判斷此指紋鎖的解析度不高。
錄入指紋後,隨機測試指紋鎖對正確指紋的辨識及反應速度,如果指點即開,那麼它的反應速度就快,反之則慢。反應速度越快說明解析度越高,鎖的性能越好。同理,如果能快速識別真假指紋,那麼其精準度就好,反之則差。測試時最好多試幾次,只有多測試幾次才能更好的辨認其優劣。
看材料:
插芯的材質與外殼一樣分為塑料、合金、不銹鋼三種。行業內一般插芯內部採用不銹鋼,但是插芯外殼卻採用合金或者塑料,這樣的插芯不但抗暴力能力弱,而且防火性能也很弱,不利於安全性。 看鎖點:指紋鎖插芯的鎖點主要分為單舌與多鎖點兩種。單舌鎖芯的安全性比多鎖點的差,防撬防爆等性能也較差,
看功能:
現在市場上的插芯一般分為酒店鎖插芯,上提插芯、大方舌自動彈出插芯以及多鎖點自彈插芯。酒店鎖插芯可用卡片撬開,安全性能差;
使用上提插芯,關門時需上提一下把手才能將門鎖死,易使人忘記上鎖,不符合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大方舌自動彈出插芯,解決了上提插芯的缺點,但仍然不能自動控制天地桿;而作為第四代鎖體的多鎖點自彈插芯是迄今為止最為優越的插芯,防盜功能最強,使用起來也最方便。
1、選對鎖芯。
指紋鎖再智能它的作用也是防盜,鎖具防盜看的就是鎖芯。
目前鎖芯有A、B、C三個級別,C級鎖很難被破解,B級鎖次之,A級鎖最差,建議選擇C級鎖芯,電商渠道選購時商品都會標注鎖芯級別。
這里捎帶說一下真插芯和假插芯,真插芯的意思是鎖芯貫穿鎖體,鑰匙孔在面板上;假插芯的鑰匙孔在指紋鎖底部,鎖芯並不貫穿鎖體。
有一種觀點認為假插芯防盜差,理由是它的鎖芯沒有貫穿鎖體,如果面板被撬開就失去了防盜能力,這個理由聽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是部分商家為了宣傳誇大其詞。
真假插芯只是設計理念不同,假插芯隱藏鑰匙孔是為了讓外觀更好看,防盜能力並不受影響。
因為指紋鎖內外兩部分安裝後是一體的,外部面板拆除只能暴力破解,但真要到了暴力破解的地步,真假插芯又有什麼區別呢?
用開鎖師傅的話說,只要時間和方式不限,銀行金庫都能開!
所以選哪一種插芯看個人最外觀設計的喜好,而不是道聽途說!
2、指紋頭的選擇。
指紋頭是指紋解鎖的關鍵,目前分為光學指紋採集和半導體指紋採集兩種。
光學採集指紋鎖是利用光反射記錄指紋,再通過演算法去識別,類似於指紋打卡機。
它的缺點是識別速度慢、臟手指、淺指紋時指紋識別率低,此外對假指紋的識別不夠准確;優點是耐用性比較好,壽命長且價格相對便宜。
半導體採集指紋鎖是利用電容、電場、溫度、壓力的原理實現指紋圖像的採集,iphone之前的解鎖就是這種類型。
它的優點是徹底杜絕假指紋,即便手指有些臟也可以解鎖;缺點是使用時間久了採集靈敏度會衰減,另外就是價位相對高一些。
我建議選擇半導體採集指紋鎖,使用體驗會非常好,靈敏度衰減問題不用擔心,現在廠家優化了表層材質,耐磨性已經大大提升。
3、推拉式和按壓式的選擇。
當你在電商網站查看指紋鎖產品時,會發現指紋鎖外觀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其中最大差異就是把手,有把手的被稱為按壓式,沒有把手的指紋鎖被稱為推拉式。
按壓式就是咱們傳統的開門方法,解鎖後按壓把手開啟,這里的解鎖指的是電機驅動離合器跟鎖舌相結合,驅動鎖舌的力量來自於手的按壓力,在按壓的同時會驅動天地鉤;
推拉式是完全依靠內部電機來驅動鎖舌,推拉的作用力只驅動最小的鎖舌,因為驅動力不夠無法驅動天地鉤,所以多數推拉式都不支持天地鉤。但得益於電機驅動鎖舌它可以做到全自動,開門關門即走,全自動上鎖,要注意全自動很費電!
總的來說按壓式和推拉式各有優劣,根據個人喜好選擇。
有的.用戶擔心沒有天地鉤不安全,其實沒什麼影響,因為天地鉤是依附於鎖芯的,偷盜時鎖芯破壞了天地鉤也沒啥用了,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天地鉤容易反鎖,我就被天地鉤反鎖過一次。
4、關注實用功能。
①虛位密碼。
這個功能主要是為了防窺,舉個例子:你設置的密碼是123456,在周圍有人的情況下你擔心密碼泄露,可以在前後隨便按數字,只要中間出現過連續的123456即可解鎖。
②開啟方式。
目前指紋鎖基本上標配指紋解鎖、卡片解鎖、藍牙解鎖、密碼解鎖、鑰匙解鎖,個別機型還有人臉識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我個人不建議選人臉識別的指紋鎖,因為容易被破解。
③關於電磁防干擾。
選購指紋鎖一定要有這個設計,可以防止被特斯拉電圈(小黑盒)破解。
之前小黑盒3秒開啟智能鎖就是利用電磁干擾,讓指紋鎖誤判指令導致,因此指紋鎖是否有這個設計很重要。
5、最後說一下指紋鎖的材質。
指紋鎖的材質從好到次分別為銅、不銹鋼、鋅合金、鋁合金和鐵,按個人預算購買,選購時無需過度在意。
銅的綜合性能強,但價格最為昂貴;
不銹鋼穩定性好,但款式和顏色較單一;
鋅合金成型容易,款式繁多,是常見的性價比較高的材料。
總結一下:
指紋鎖要選C級鎖芯;
指紋頭選半導體識別;
真插芯和假插芯不重要;
按壓式和推拉式選擇看個人喜好;
虛位密碼位數越多越好、電磁防干擾設計一定要有。
什麼樣的指紋鎖最好
1、C級鎖芯才是王道
首先大家要知道,能被小偷幾十秒開鎖是因為鎖芯的防盜標准太低,國家現在規定的鎖芯安全標准中分為A、B、C三個等級,C級安全標准最高,如果是技術開鎖,C級鎖芯的開鎖時間長達270分鍾,可以有效防止技術開鎖。
2、會看家護院才是好鎖
一把好鎖能夠防止技術開鎖就可以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出現被盜情況,一把好鎖一定是會主動防禦的,科徠尼AI智能鎖A81加入AI人工智慧技術,幫助智能鎖走進主動防禦時代,不管小偷是暴力開鎖、技術開鎖亦或者密碼嘗試,都能輕松應對。
科徠尼智能鎖搭載人體生物場的探測技術,可以勘查門口異常情況,如果有人在門前0.3米處停留超過3分鍾,就會發出預警,並且還會向用戶發送警報信息;針對暴力開鎖情況,還會發出高分貝聲音警示,持續報警並推送消息至用戶手機。
3、尾隨脅迫也不怕
小偷尾隨用戶偷窺密碼也是盜竊手段之一,科徠尼智能鎖針對這方面問題,設計虛位密碼,只要中間六位數正確即可,並且在5次指紋失敗或3次密碼失敗後會進行3分鍾鎖定,並發出警示。
指紋鎖應該如何選擇
市面上指紋鎖產品可以見到的解鎖方式很多,總結其中更為實用,切實為大家生活帶來便利的開啟方式有這些:指紋開啟、密碼開啟、手機對應app開啟、鑰匙開啟幾類。
判斷是全自動鎖還是半自動鎖
全自動鎖,在識別成功後自動處在開啟狀態,推門既入,一步操作,省力省心。而半自動鎖,在識別成功後要旋轉門把手或者推拉把手,需兩步操作。
看外觀是否和裝修風格協調美觀
智能指紋鎖的選擇上,要注意外形設計是否美觀耐看,與裝修風格是否協調一致。
電機外置還是內置,能否驅動天地鉤
選擇智能指紋鎖,電機部分也很重要。很多商品房社區自帶門或自購的安全門,為了更好的安全防護,往往帶有天地鉤配置。大部分電機內置的鎖具由於扭力太低,無法拉動天地鉤,在安裝時會拆掉天地鉤,喪失了原本的安全作用。而外置大扭力電機的鎖具,是可以驅動天地鉤的。
電池續航能力如何
選擇智能指紋鎖,本身是期待更加安全省心。這時候就需要關注指紋鎖是否配置大容量或可充電的電池,有沒有低電量提醒功能,讓大家用的舒心放心。
有無內把手,能否做到貓眼防盜
有些開、鎖工具可以從門的「貓眼」伸進去,然後撥動門把手,很容易把門打開。而門內無把手設計的鎖具,可以做到貓眼防盜,更加安心。
3. 什麼叫焊接技術
焊接作為工業「裁縫」是工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加工手段,焊接質量的好壞對產品質量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那麼,焊接技術未來的發展究竟如何呢.
一、行業前景
隨著生產的發展,焊接廣泛應用於宇航、航空、核工業、造船、建築及機械製造等工業部門,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焊接技術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焊接是製造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且發展迅速,因此給焊接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水電焊、氬弧焊、數控等技術類工種在就業日趨艱難的大形勢下仍是一枝獨秀。
目前我國每年消耗鋼材3億噸(焊接結構約1.2噸),需要焊機約75萬台,焊接行業將在今後8~10年會持續保持增長,市場上很多優秀的焊工月薪都過萬,薪資也十分可觀。
二、優勢
.1、在這個專業在社會當中並沒有多高的地位,但是這個專業在未來還是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的。
2、這個專業是非常適合男生的,對於女生來說是非常不適合的,因為女生的力氣達不到要求
三、專業前景
焊接專業前景非常好,焊接廣泛應用於宇航、航空、核工業、造船、建築及機械製造等工業部門。在中國的製造業中,焊接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但當前焊接人才的數量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用工需求,特別是電弧焊、二氧化碳保護焊、氬弧焊等方面的人才極度缺乏,這樣造就了焊接技能人才需求量大、需求急、待遇高的現狀。
4. 鋅合金和鋁合金哪個好
鋅合金的特點 1. 比重大。 2. 鑄造性能好,可以壓鑄形狀復雜、薄壁的精密件,鑄件表面光滑。 3. 可進行表面處理:電鍍、噴塗、噴漆。 4. 熔化與壓鑄時不吸鐵,不腐蝕壓型,不粘模。 5. 有很好的常溫機械性能和耐磨性。 6. 熔點低,在385℃熔化,容易壓鑄成型。 使用過程中須注意的問題: 1. 抗蝕性差。當合金成分中雜質元素鉛、鎘、錫超過標准時,導致鑄件老化而發生變形,表現為體積脹大,機械性能特別是塑性顯著下降,時間長了甚至破裂。 鉛、錫、鎘在鋅合金中溶解度很小,因而集中於晶粒邊界而成為陰極,富鋁的固溶體成為陽極,在水蒸氣(電解質)存在的條件下,促成晶間電化學腐蝕。壓鑄件因晶間腐蝕而老化。 2. 時效作用 鋅合金的組織主要由含Al和Cu的富鋅固溶體和含Zn的富Al固溶體所組成,它們的溶解度隨溫度的下降而降低。但由於壓鑄件的凝固速度極快,因此到室溫時,固溶體的溶解度是大大地飽和了。經過一定時間之後,這種過飽和現象會逐漸解除,而使鑄件地形狀和尺寸略起變化。 3. 鋅合金壓鑄件不宜在高溫和低溫(0℃以下)的工作環境下使用。鋅合金在常溫下有較好的機械性能。但在高溫下抗拉強度和低溫下沖擊性能都顯著下降 物質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物質的性質。由於鋁有多種優良性能,因而鋁有著極為廣泛的用途。 (1)鋁的密度很小,僅為2.7 g/cm,雖然它比較軟,但可製成各種鋁合金,如硬鋁、超硬鋁、防銹鋁、鑄鋁等。這些鋁合金廣泛應用於飛機、汽車、火車、船舶等製造工業。此外,宇宙火箭、太空梭、人造衛星也使用大量的鋁及其合金。例如,一架超音速飛機約由70%的鋁及其合金構成。船舶建造中也大量使用鋁,一艘大型客船的用鋁量常達幾千噸。 (2)鋁的導電性僅次於銀、銅,雖然它的導電率只有銅的2/3,但密度只有銅的1/3,所以輸送同量的電,鋁線的質量只有銅線的一半。鋁表面的氧化膜不僅有耐腐蝕的能力,而且有一定的絕緣性,所以鋁在電器製造工業、電線電纜工業和無線電工業中有廣泛的用途。 (3)鋁是熱的良導體,它的導熱能力比鐵大3倍,工業上可用鋁製造各種熱交換器、散熱材料和炊具等。 (4)鋁有較好的延展性(它的延展性僅次於金和銀),在100 ℃~150 ℃時可製成薄於0.01 mm的鋁箔。這些鋁箔廣泛用於包裝香煙、糖果等,還可製成鋁絲、鋁條,並能軋制各種鋁製品。 (5)鋁的表面因有緻密的氧化物保護膜,不易受到腐蝕,常被用來製造化學反應器、醫療器械、冷凍裝置、石油精煉裝置、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等。 (6)鋁粉具有銀白色光澤(一般金屬在粉末狀時的顏色多為黑色),常用來做塗料,俗稱銀粉、銀漆,以保護鐵製品不被腐蝕,而且美觀。 (7)鋁在氧氣中燃燒能放出大量的熱和耀眼的光,常用於製造爆炸混合物,如銨鋁炸葯(由硝酸銨、木炭粉、鋁粉、煙黑及其他可燃性有機物混合而成)、燃燒混合物(如用鋁熱劑做的炸彈和炮彈可用來攻擊難以著火的目標或坦克、大炮等)和照明混合物(如含硝酸鋇68%、鋁粉28%、蟲膠4%)。 (8)鋁熱劑常用來熔煉難熔金屬和焊接鋼軌等。鋁還用做煉鋼過程中的脫氧劑。鋁粉和石墨、二氧化鈦(或其他高熔點金屬的氧化物)按一定比率均勻混合後,塗在金屬上,經高溫煅燒而製成耐高溫的金屬陶瓷,它在火箭及導彈技術上有重要應用。 (9)鋁板對光的反射性能也很好,反射紫外線比銀強,鋁越純,其反射能力越好,因此常用來製造高質量的反射鏡,如太陽灶反射鏡等。 (10)鋁具有吸音性能,音響效果也較好,所以廣播室、現代化大型建築室內的天花板等也採用鋁。 鋅合金比鋁合金更適合來做手機殼,兩者材質不同談不上有鋁合金取代鋅合金的趨勢
5. 什麼是焊接
世界焊接發展史話
公元前3000多年埃及出現了鍛焊技術。
公元前2000多年中國的殷朝採用鑄焊製造兵器。
公元前200年前,中國已經掌握了青銅的釺焊及鐵器的鍛焊工藝。
1801年:英國H.Davy發現電弧。
1836年:Edmund Davy 發現乙炔氣。
1856年:英格蘭物理學家James Joule 發現了電阻焊原理。
1959年:Deville和Debray發明氫氧氣焊。
1881年:法國人 De Meritens 發明了最早期的碳弧焊機。
1881年:美國的R. H. Thurston 博士用了六年的時間,完成了全系列銅-鋅合金釺料在強度與延伸性方面的全部實驗。
1882年:英格蘭人Robert A. Hadfield發明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奧氏體錳鋼獲得了專利權。
1885年:美國人Elihu Thompson 獲得電阻焊機的專利權。
1885年:俄羅斯人 Benardos Olszewski 發展了碳弧焊接技術。
1888年:俄羅斯人H.г.Cлавянов 發明金屬極電弧焊。
1889—1890年:美國人C. L. Coffin首次使用光焊絲作電極進行了電弧焊接。
1890年;美國人C. L. Coffin提出了在氧化介質中進行焊接的概念。
1890年:英國人Brown 第一次使用氧加燃氣切割進行了搶劫銀行的嘗試。
1895年:巴伐利亞人 Konrad Roentgen 觀察到了一束電子流通過真空管時產生X射線的現象。
1895年:法國人 Le Chatelier 獲得了發明氧乙炔火焰的證書。
1898年:德國人Goldschmidt發明鋁熱焊。
1898年:德國人克萊菌.施密特發明銅電極弧焊。
1900年:英國人Strohmyer發明了薄皮塗料焊條。
1900年:法國人 Fouch 和 Picard製造出第一個氧乙炔割炬。
1901年:德國人Menne 發明了氧矛切割。
1904年:瑞典人奧斯卡.克傑爾貝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電焊條廠—ESAB公司的OK焊條廠。
1904年:美國人Avery 發明了攜帶型鋼瓶。
1907年:在美國紐約拆除舊的中心火車站時,由於使用氧乙炔切割節省工程成本的20%多。
1907年:10月 瑞典人O. Kjellberg 完善了厚葯皮焊條。
1909年:Schonherr 發明了等離子弧。
1911年:由Philadelphia & Suburban氣體公司建成了第一條使用氧溶劑氣焊焊接的11英里長管線。
1912年:第一根氧乙炔氣焊鋼管投入市場。
1912年:位於美國費城的Edward G. Budd 公司生產出第一個使用電阻點焊焊接的全鋼汽車車身。
大約1912:年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為了生產著名的T型汽車,在自己工廠的實驗室里完成了現代焊接工藝。
1913年:在美國的印第安納波利斯 Avery 和 Fisher完善了乙炔鋼瓶。
1916年:安塞爾.先特.約發明了焊接區X射線無損探傷法。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電弧焊修理了109艘從德國繳獲的船用發動機,並使用這些修理後的船隻把50萬美國士兵運送到了法國。
1917年: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Webster & Southbridge 電氣公司使用電弧焊設備焊接了11英里長、直徑為3英寸的管線。
1919年:Comfort A.Adams組建了美國焊接學會(AWS)。
1924年美國焊接協會活動時紀念照片
1919年:C.J.Halslag發明交流焊。
1920年:Gerdien發現等離子流熱效應。
1920年:第一艘全焊接船體的汽船 Fulagar號在英國下水。
大約1920年:開始使用電弧焊修理一些貴重設備。
大約1920年:使用電阻焊焊接鋼管的生產方法(The Johnson Process)獲得了專利。
大約1920年:第一艘使用焊接方法製造的油輪Poughkeepsie Socony號在美國下水。
大約1920年:葯芯焊絲被用於耐磨堆焊。
1922年:Prairie 管道公司使用氧乙炔焊接技術,成功地完成了從墨西哥到德克撒斯的直徑為8英寸,長達140英里的原油輸送管線的鋪設工作。
1923年:斯托迪發明堆焊。
1923年:世界上第一個浮頂式儲罐(用來儲存汽油或其他化工品)建成;其優點是由焊接而成的浮頂與罐壁組成象望遠鏡一樣可升高或降低的儲罐,從而可以很方便的改變儲罐的體積。
1924年:Magnolia 氣體公司使用氧乙炔焊接技術建成了14英里長的全焊結構的天然氣管線。
1924年:在美國由H.H.Lester首先使用X光線照相術,為Boston Edison 公司的發電廠檢驗蒸汽壓力為8.3Mpa的待安裝的鑄件質量。
1926年:美國Langmuir發明原子氫焊。
1926年:美國Alexandre發明CO2氣體保護焊原理。
1926年:由美國的A.O.Smith公司率先介紹了在電弧焊接用金屬電極外使用擠壓方式塗上起保護作用的固體葯皮(即手工電弧焊焊條)的製作方法。
1926年:鉻鎢鈷焊材合金獲得了第一份關於葯芯焊絲的專利。
1926年:美國人M.Hobart和 P.K.Devers獲得了使用氦氣作為電弧保護氣體的專利。
1927年:由Lindberg單獨駕駛Ryan式單翼飛機成功地飛過了大西洋,該飛機機身是由全焊合金鋼管結構組成的。
1928年:第一部結構鋼焊接法規《建築結構中熔化焊和氣割規則》由美國焊接學會出版發行,這部法規就是今天的《D1.1結構鋼焊接規則》的前身。
1930年:Georgia 鐵路中心為了在兩條隧道中鋪設鐵路採用了連續焊接的方法。焊接軌道在兩年後線路貫通時投入使用。
1930年:前蘇聯羅比諾夫發明埋弧焊。
1931年:由焊接工藝製造全鋼結構組成的帝國大廈建成。
1933年:第一條使用電弧焊工藝焊接的接頭採用無襯墊結構的長輸管線鋪成。
1933年: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懸索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建成通車,她是由87750噸鋼材焊接拼成的。
1934年:巴頓焊接研究所成立。
巴頓所創始人葉夫金·奧斯卡洛維奇·巴頓
歐洲最大的全焊接第涅伯河上鐵橋—巴頓橋
1934年:非加熱壓力容器規范由API—ASME合作出版發行 。
1935年:美國的Linde Air Procts公司完善了埋弧焊技術。
1936年:瑞士Wasserman發明低溫釺焊。
1939年:美國Reinecke發明等離子流噴槍。
1940年:第一艘全焊接船Exchequer號在美國的Ingalls 船塢建成下水。
1941年:美國人Meredith 發明了鎢極惰性氣體保護電弧焊(氦弧焊)。
1941年:二次世界大戰時艦艇、飛機、坦克及各種重武器的製造採用了大量的焊接技術。
1943年:美國Behl發明超聲波焊。
1943年:飛機的製造者們首次使用原子氫焊、埋弧焊和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焊接飛機鋼制螺旋槳的空心葉片。
1944年:英國Carl發明爆炸焊。
1947年:前蘇聯Bopoшeвич(沃羅舍維奇)發明電渣焊。
1949年:第一台使用弧焊和電阻焊工藝製造的全焊結構的FORD牌汽車下線。
1950年:美國人Muller,Gibson和Anderson三人獲得第一個熔化極氣體保護焊噴射過度的專利。
1950年:德國F.Buhorn發現等離子電弧。
大約1950年:在前蘇聯首次把電渣焊用於生產。
1953年:美國Hunt發明冷壓焊。
1953年:前蘇聯柳波夫斯基、日本關口等人發明CO2氣體保護電弧焊。
1954年:自保護葯芯焊絲在美國Lincoln電氣公司投入生產。
1954年:第一艘採用焊接工藝製造的核潛艇The Nautilus號開始為美國海軍服役。
1954年:貝納德發明了管狀焊條。
1955年:美國托姆.克拉浮德發明高頻感應焊。
1956年:中國成立了哈爾濱焊接研究所
1956年:前蘇聯楚迪克夫發明了摩擦焊技術
1957年:法國施吉爾發明電子束焊。
1957年:前蘇聯卡扎克夫發明擴散焊。
1957年:《焊接》創刊,這是中國第一本焊接專業雜志。
大約1957年:美國、英國和前蘇聯都在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短路過度工藝中使用了CO2作為保護氣體。
1960年:美國Maiman發現激光,現激光已被廣泛的應用在焊接領域。
1960年:美國的Airco 推出熔化極脈沖氣體保護焊工藝。
1962年:氣電立焊的專利權授予了比利時人Arcos。
1962年:電子束焊接首先在超音速飛機和B-70轟炸機上正式使用。
1964年:熱絲焊接方法和協調控制熔化極氣體保護焊接方法的專利權授予了美國人Manz。
1965年:焊接而成的Appllo 10號宇宙飛船登月成功。
1967年:日本荒田發明連續激光焊。
1967年:世界上第一條海底管線在墨西哥灣鋪設成功,它是由美國的Krank Pilia公司使用熱螺紋工藝及焊接工藝製造而成的。
1968年:在芝加哥的 John Hancock 中心的22層以上焊接而成了世界上最高的銳角形鋼結構,高度達到1107英尺。
1969年:美國的Linde公司提出熱絲等離子弧噴塗工藝。
1970年:晶閘管逆變焊機問世。
1976年:日本荒田發明串聯電子束焊。
1980年左右:半導體電路和計算機電路被廣泛的用來控制焊接與切割過程。
1980年左右:使用蒸汽釺焊焊接印刷線路板。
1983年:太空梭上直徑為160英尺的瓣狀結構的圓形頂部是使用埋弧焊和氣保護焊方法焊接而成的,使用射線探傷機進行檢驗的。
1984年:前蘇聯女宇航員Svetlana Savitskaya在太空中進行焊接試驗。
1988年:焊接機器人開始在汽車生產線中大量應用。
1990年左右:逆變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結果使得焊接設備的重量和尺寸大大的下降。
1991年:英國焊接研究所發明了攪拌摩擦焊,成功的焊接了鋁合金平板。
1993年:使用機器人控制CO2激光器成功的焊接了美國陸軍 Abrams型主戰坦克。
1996年:以烏克蘭巴頓焊接研所B.K.Lebegev院士為首的三十多人的研製小組,研究開發了人體組織的焊接技術。
2001年:人體組織焊接成功應用於臨床。
2002年:三峽水輪機的焊接完成,是已建造和目前正在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水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