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銹鋼304電阻怎麼計算
電導率是物質傳送電流的能力,是電阻率的倒數。表示導電能力(80%、90%等等)
電導L的單位用姆歐又稱西門子。用S表示,由於S單位太大。常採用毫西門子
溫度對電導的影響
溶液的電阻是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即溶液的濃度一定時,它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其增加的幅度約為2%℃-1。另外同一類的電解質,當濃度不同時,它的溫度系數也不一樣。在低濃度時,電導率的溫度之間的關系用下式表示: L1=L0[1+α(t-t0)+β(t-t0)2]由於第二項β(t-t0)2之值較小,可忽略不計。在低溫時的電導率與溫度的關系可用以下近似值L1=L0[1+α(t-t0)]表示,因此實際測量時必須加入溫度補償。 1 ( z* `1 b$ s
㈡ 1.2的不銹鋼板折一個r為30的圓弧如何算刀數和弧長有沒有公式謝了
「1.2的不銹鋼板折一個r為30的圓弧」
看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厚度為1.2毫米的不銹鋼回薄板,有一定答寬度,長度不限,要折一個半徑為30毫米的彎,這樣的理解對么?
如果理解無誤,則這是個鈑金工的操作,沒有如何算刀數和弧長的問題。
㈢ 數控車床車外圓80的不銹鋼,轉數和走刀量分別是多少!吃刀量是2個左右
一般不銹鋼用的刀片,粗車經濟線速度在100-120米每分的樣子,80直徑的話,也就是專400-500轉左右。不銹鋼屬車削的進給率要比碳鋼稍低,F0.2到0.25吧。不銹鋼導熱能力差,高轉速加工的話刀片壽命會很感人。
㈣ 車不銹鋼的螺紋時每次進刀量怎樣分配
車鑄鐵和有色金屬及用機夾刀具時最大0.6左右,車鋼件及較硬材料或用普車刀時最大0.4左右。內切削容量逐漸減少.最後一刀精車0.1左右。可以消除錐度提高粗糙度.
車不銹鋼刀片一般用YW1、YW2 用數控車,一般第一刀進刀量大,在0.6-0.8 然後依次減少,最後在不進刀的情況下,原刻度上光幾刀。
㈤ 在cimatron編程中!刀間距怎麼算,尤其是球刀,還有精加工盤面時!
一般就是刀直徑的4分之3 牛鼻刀再減R
㈥ 不銹鋼切削加工參數
1 不銹鋼切削加工的實際特點
1.1 具有很強的加工硬化趨勢,極易磨損刀具
大部分不銹鋼材料(馬氏體類不銹鋼例外)具有很強的加工硬化趨勢,同時,因為加工硬化層具有很高的硬度(通常高於原有硬度2倍左右,表面硬度HV能夠達到
400-570kg/mm 2)。不同的切削條件與不銹鋼工件材料,會讓加工硬化層深度從數十μm 一直深入到數百μm(通常為100μm-200μm)。
1.2 切屑不易折斷或者捲曲
切削過程中切屑不易捲曲和折斷。特別是鏜孔、鑽孔、切斷等工序的切削過程中,排屑困難,切屑易劃傷已加工表面。在數控機床上切削不銹鋼時,斷屑與排屑是重點考慮的問題。
1.3 切屑具有很強的粘附性,極易造成刀瘤
不銹鋼材料具有很高的韌性,尤其是對其它金屬材料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加工過程非常容易造成刀瘤。
㈦ 不銹鋼管電阻的計算
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電阻率,l為材料的長度, S為面積。可以看出,材料的電阻大小與材料的長度成正比,而與其截面積成反比。
20℃,316L不銹鋼電阻率0.71 Ω·mm^2·m^-1,R=0.71*1/(3.14*(6-0.5)*0.5)=0.0822(歐姆)
不過不同廠家生產的鋼管電阻率不盡相同,計算可能會有誤差,如果想要精確的阻值,實驗測量應該更可靠一些
㈧ 不銹鋼板折彎計算
圖為材質不銹鋼304、6個厚。
原來我還有畫畫的天賦..
㈨ 肖先生您好!請問分條0.2至0.5的不銹鋼帶,兩邊刀間隙各留多少才好
鋼硬一點比如3系列的單邊取12%,軟一點的比如4系列的取10%
㈩ 數控加工不銹鋼304切削參數如何選擇
在編程時,編程人員必須確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選擇切削用量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影響切削的各種因素,正確的選擇切削條件,合理地確定切削用量,可有效地提高機械加工質量和產量。影響切削條件的因素有:機床、工具、刀具及工件的剛性;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進給率;工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刀具預期壽命及最大生產率;切削液的種類、冷卻方式;工件材料的硬度及熱處理狀況;工件數量;機床的壽命。
上述諸因素中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進給率為主要因素。
切削速度快慢直接影響切削效率。若切削速度過小,則切削時間會加長,刀具無法發揮其功能;若切削速度太快,雖然可以縮短切削時間,但是刀具容易產生高熱,影響刀具的壽命。決定切削速度的因素很多,概括起來有:
(1)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不同,允許的最高切削速度也不同。高速鋼刀具耐高溫切削速度不到50m/min,碳化物刀具耐高溫切削速度可達100m/min以上,陶瓷刀具的耐高溫切削速度可高達1000m/min。
(2)工件材料
工件材料硬度高低會影響刀具切削速度,同一刀具加工硬材料時切削速度應降低,而加工較軟材料時,切削速度可以提高。
(3)刀具壽命
刀具使用時間(壽命)要求長,則應採用較低的切削速度。反之,可採用較高的切削速度。
(4)切削深度與進刀量
切削深度與進刀量大,切削抗力也大,切削熱會增加,故切削速度應降低。
(5)刀具的形狀
刀具的形狀、角度的大小、刃口的鋒利程度都會影響切削速度的選取。
(6)冷卻液使用
機床剛性好、精度高可提高切削速度;反之,則需降低切削速度。
上述影響切削速度的諸因素中,刀具材質的影響最為主要。
切削深度主要受機床剛度的制約,在機床剛度允許的情況下,切削深度應盡可能大,如果不受加工精度的限制,可以使切削深度等於零件的加工餘量。這樣可以減少走刀次數。
主軸轉速要根據機床和刀具允許的切削速度來確定。可以用計演算法或查表法來選取。
進給量f(mm/r)或進給速度F(mm/min)要根據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刀具和工件材料來選。最大進給速度受機床剛度和進給驅動及數控系統的限制。
編程員在選取切削用量時,一定要根據機床說明書的要求和刀具耐用度,選擇適合機床特點及刀具最佳耐用度的切削用量。當然也可以憑經驗,採用類比法去確定切削用量。不管用什麼方法選取切削用量,都要保證刀具的耐用度能完成一個零件的加工,或保證刀具耐用度不低於一個工作班次,最小也不能低於半個班次的時間。
不銹鋼的加工
不銹鋼的強度和硬度與中碳鋼相近,但塑性大,加工硬化嚴重,使切削抗力增大,消耗功率多,加上不銹鋼導熱性差,使切削區和刀具的溫度高,刀具易磨損。此外,不銹鋼的塑性大,粘附性強,容易粘刀而形成積屑瘤,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切切屑不易捲曲和折斷,造成排屑困難。因此,切削不銹鋼的刀具材料,應選擇熱硬性、耐磨性、導熱性、抗粘接性能好的刀具材料。
車刀宜採用較大的前角和較小的副倒棱,在保證切削刃強度的條件下,盡可能使切削刃鋒利,以減輕加工硬化。車刀的前刀面和後刀面應仔細研磨,以保證加工表面獲得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