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五尺相當於多少米
5尺 = 1.6667米
『貳』 5尺是多少厘米
1米=3尺,5尺是166.666665厘米。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
『叄』 5尺等於多少米
5尺=
1.6666666666667米
『肆』 5尺等於多少米
一米等於三尺
五尺=5/3米=1.667米
請採納!您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也能給你帶去財富值……
『伍』 5尺是多少公分多少厘米
5尺=5/3米=5/3*100公分=166.7公分
一公分就等於1厘米.
公分是我國解放後所定的標准,改革開放後,為了和國際接軌,就改成厘米了.正式文獻中,都是以厘米來代表公分.
『陸』 1米等於3尺 5尺等於多少米
一,五尺大約等於1.67米
二,名詞解釋: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英國有「英尺」。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有時我們把像尺的東西也叫做「尺」例如:鐵~(古代俠客用來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場所或教育機構用來體罰學員使之更加虔誠刻苦的器械)。
三,圖示:
『柒』 5尺等於多少米
5尺等於1.524米。
5尺是一個古代的長度單位,它曾被廣泛使用,直到20世紀早期才逐漸被公制單位取代。
在中國古代,5尺大約相當於1.52米,而在日本也有一個名為「五尺」的長度單位,它大約相當於1.6米。
『捌』 5尺等於多少米
5尺=1.67米。
因為1尺=0.33米,5尺就是5*0.33=1.67米。
『玖』 5尺是多少公分多少厘米
5尺是166.67厘米,1公分就是1厘米。厘米和公分是一回事。公分是舊稱。 只是說法不同,通常書寫的時候和學生比較正規,叫做厘米。
『拾』 5尺是多少米
5尺是1又3分之2米。
尺的由來:一英尺就是一個成年男子一隻腳的長度,由於腳的長度因人而異,在使用時有必要規定一個標準的腳長。到了16世紀,德國人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解決了此事,他們在一個禮拜日,讓從教堂里走出來的16個男子站在一起,然後將其左腳的長度加在一起,除以16。
英寸的由來:英寸在荷蘭語中的本意是大拇指,一英寸就是一節大拇指的長度,當然人的大拇指的長度也是長短不一的。14世紀時,英皇愛德華二世頒布了標准合法英寸,其規定為從大麥穗中間選擇三粒最大的麥粒並依次排成一行的長度就是一英寸。
尺寸測量方法:
1、頭尺寸
這個正確的測量方法其實是拿皮尺測量圍繞眼睛眉骨上方兩側骨頭點的長度,用來購買帽子時就是參考這個尺寸的。但實際上帽子的尺寸不僅僅是參考頭尺寸,因為帽子有個調節扣。
2、身高
這個從小到大體檢都會測量的內容,有時候購買衣物就直接按照身高作為參考依據。就是在人的雙腳並攏站直,腰背挺直,測量從腳到低的高度,但是標準的應該是脫去鞋襪,赤腳測量的高度。
3、臂長
不等同於手臂長度,因為測量的臂長是用來參考衣服的,因此測量臂長時,雙手叉在腰部。讓手臂呈彎曲角度,然後拿皮尺先測量從頸部到手臂彎曲點的長度,再測量從手臂彎曲點到手肘部的長度,兩者相加的長度才是臂長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