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不銹鋼發黑處理及處理效果
在工業生產中,表面處理有兩種,一種物理處理工藝,一種化學處理工藝。不銹鋼表面發黑屬於化學處理方面的一種常用的工藝。原理:通過化學處理方法,在金屬表面產生一層氧化膜,通過氧化膜來達到表面處理目的。這種表面處理工藝,所利用的原理是讓金屬表面在相應設備的作用力之下,產生一層能夠隔絕金屬和外部環境直接接觸的氧化膜。簡單講,表面發黑工藝指的就是一種化學表面處理方法,利用金屬表面產生的氧化膜,來實現相應的表面處理目的工藝。
1常用方法
第一類:.酸性著色法
(1)熔融重鉻酸鹽法。將不銹鋼件放在重鉻酸鈉熔融鹽液中浸漬,進行充分攪拌20~30min形成黑色氧化膜。取出冷卻後水洗即可。熔融鹽的溫度在450~550℃,低於這個溫度時,不能進行充分地氧化,達不到黑色效果。
(2)鉻酸鹽黑色化學氧化.法此膜層顏色變化的過程是由淺到深,當從淺藍往深藍(或純黑)變化時,其時間間隔僅0.5~1min,錯過這個最佳點就會又回到淺棕色,只能退除後重新著色。經固化處理能提高耐磨性。配上顏色定位儀,能得到勻均的黑色氧化膜。操作要求嚴謹。此法也叫因科法,已有幾十年歷史,英國人發明。工藝經改良後,已得到廣泛應用,效益顯著。目前我國與先進國家相比,主要差距是著色的電子監測設備。國外已將這種設備用於工業生產,可以得到重復的顏色,而國內尚未見報導使用,所以研製著色用電子監測設備是當務之急。
2.硫化法可得到美觀的黑色膜,氧化前需用王水酸洗.
3.鹼性氧化法 鹼性氧化是用氫氧化鈉配製的溶液,氧化時間10-15分鍾,黑色氧化膜的耐磨性很好,無需固化處理。鹽霧時間一般在600-800小時。能保持不銹鋼不銹的優秀品質。
第二類:電解氧化法
溶液配製:(重鉻酸甲20-40g/L硫酸錳10-40g/L硼酸10-20g/L/PH3-4).著色膜在25C的1O%HCI溶液中浸泡,5min內膜層無顏色變化、無脫落現象,說明膜層的耐蝕性較好。經過電解法對1Crl7鐵素體不銹鋼著黑色,發黑速度快,再經過硬化處理後,得到黑色氧化膜色澤均勻、富有彈性,又有一定的硬度。特點是工藝簡單、發黑速度快、著色效果好,有著較好的耐蝕性能,適用於各類不銹鋼的表面發黑處理,因而頗具有使用價值。
第三類:QPQ熱處理法.
在專用的設備中進行,膜層牢固,耐磨性好;但由於不銹鋼,特別是奧氏體不銹鋼,經QPQ處理後還不會有原來不做處理的防銹能力好。 原因在於奧氏體不銹鋼的表面的鉻含量遭到了破壞導致的。因為在QPQ的前道工藝也就是氮化過程中會有碳氮的含量滲入,導致表面組織遭到破壞。容易生銹,鹽霧差的只有幾小時就生銹.因存在這一弱點,實用性不大.
2處理效果
顏色:不銹鋼發黑處理的顏色為黑亮色或啞光黑。表面沒有碰傷,顏色均勻。
膜層厚度:1.5-2.5微米,不影響產品精密度,高於或低於1.5-2.5對產品尺寸影響較大,屬不良品。
耐腐蝕效果。抽2件去做中性鹽霧試驗,鹽霧試驗能通過600-800中性鹽霧試驗為好,如果不能達到600小時為差,
表面干凈,整潔,無黑灰,膜層牢。
3工藝步驟
清洗;保持產品表面整潔、干凈。
脫脂:工件必須完全浸入脫脂液中;脫脂液濃度ph值12-14,處理時間10-30min,每過3-5分鍾上下抖動幾次,葯液濃度低於ph12時補充脫脂粉;
水洗;
酸洗:酸洗液濃度ph值2-4,處理時間5-10min;
水洗;
發黑:池液濃度ph值2.5-3.5,處理時間10-12min;
水洗;
吹乾
上油。
『貳』 不銹鋼電鍍問題
不銹鋼電鍍,因為不銹鋼的還原電位問題,需要增加沖擊鍍鎳,然後才可以再進行電鍍鎳/銀/金/錫,等
『叄』 電鍍黑鉻有哪幾種方法
黑色具有莊重感,被稱為有永久魅力的色調。黑鉻鍍層與黑鎳鍍層比較起來,其耐蝕性、耐久性和對太陽能選擇吸收性都要好。黑鉻鍍層的硬度雖低,為HVl30~350,但其耐磨性卻與一般的鍍鉻層相仿。黑鉻鍍層不是純粹的金屬鉻,而是無定形的氧化物結晶。據分析,其金屬鉻含量只佔鍍層的50%~75%左右,其餘為鉻的氧化物,其氧化物主要以三氧化二鉻水合物形式存在(Cr203· xH2O)。文獻中有一例分析黑鉻鍍層的化學成分,其結果為:
鉻(Cr)56.1%、氮(N)0.4%、碳(c)0.1%、氫(H)1.25%、氧(O)>26.0%
黑鉻鍍層結晶疏鬆,呈現樹枝狀的結構,因此可以完全吸收光波而呈現出黑色。業已證明,隨著太陽能的利用開發,黑鉻鍍層是所有黑色電鍍層和塗層中選擇性吸收最為優秀的。黑鉻鍍層吸收率 a和反射率y之比可大於10,因此它在太陽能吸收器、武器、光學儀器儀表和照相機上廣為應用;由於黑色比較莊重,所以近來在汽車、日用輕工業品的裝飾件等方面應用也越來越多。
黑鉻鍍層除鋁外,對其他常用基體金屬的結合力都很好。黑鉻鍍層的熱穩定性高,加熱到480℃外觀不發生變化。黑鉻鍍層的耐蝕性雖優於普通鍍鉻層,但該鍍層一般都需有基體的打底鍍層,雖然在銅和黃銅基體上能直接鍍黑鉻,的確也有這樣做的;我們避開電化學腐蝕不算,就是從物理因素考慮這樣做也是不合理的;因為黑鉻鍍層與銅或黃銅的熱膨脹系數差距很大,如果不用底鍍層,則日久黑鉻鍍層就會開裂,並從基體上脫落下來。因此黑鉻的抗蝕性主要還是取決於基體鍍層的質量,較合理和較常用的底鍍層為鍍鎳層。不銹鋼鍍黑鉻也較多,但不銹鋼由於表面是嚴重鈍態的,所以不銹鋼上鍍黑鉻,應該先在高氯化物的鍍鎳槽中鍍沖擊鎳,如果黑鉻層還有外表較光亮的要求,則還需鍍上一層光亮鎳層,然後在光亮鎳鍍層上再鍍黑鉻。
鍍黑鉻的配方很多,有硝酸鈉型、醋酸型、氟化物型和釩酸型等。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商品的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多是組合型的,添加起來比較方便,同時穩定性也較好。
『肆』 304不銹鋼電鍍表面有哪些處理方式
總體上來說不銹鋼水槽一共有5種表面處理方式:1.珍珠面。有人也叫珍珠銀面,啞光面,珍珠啞光面等。是由化學電解液進行表面處理而成(說白了也就是和電鍍差不多)。這種表面處理在所有的生產中,工藝最簡單,技術含量小,生產成本低。製造出的產品價格也較低。目前全國近2000家中有9成多的生產廠家完全採用這種工藝生產。許多一線品牌也用這種工藝的產品搶占低端市場。但是這種表面的最大缺陷就是不耐劃,表面容易用劃痕,嚴重的會出現塗層脫落。所以許多規模企業逐步用其他工藝取代這種工藝。2.磨砂面。也叫珠砂面。是用細小的沙粒均勻高速砸向水槽表面,使其表面均勻形成一個個及其細微的小凹槽(人眼很難看的出),並提高了水槽表面的硬度也就提高了,也就提高了它的耐劃性能。原理相當於機械加工中的噴丸處理。這種處理一般要求板材的壁厚不能太薄,一般整體拉伸的水槽採用這種方式比較多。3.拉絲面。也叫絲光面。就是採用一種拉絲的設備在水槽的表面反復拉制(相當於機械加工中的磨床加工)。使其表面形成一道道細微的絲痕,而且表面及其光滑。手感和視覺上有著極強的清和力。因為是在水槽表面直接拉絲,所以對板材的要求極高。國產板材拉絲有時會在表面有細小的顆粒出現而影響外觀。因此一般拉絲的板材大多選用進口的板材。4.壓紋面。就是在水槽的表面壓出有規則的花紋或是直接採用壓紋板材壓制(相當於馬路上人行天橋上使用的花紋鋼板),然後採用珍珠面處理方式進行表面處理。壓紋面的視覺效果也不錯,但是在廚房中長期的油煙會在花紋中積垢,難以清理。5.鏡面。就是在水槽的表面反復拋光,使其表面形成象鏡子一樣的效果。這種處理一般家庭並不適用。使用過程中及其容易形成劃痕。
『伍』 不銹鋼工件需要鍍鉻 亞光 塗黑 怎麼處理
鍍鉻很簡單,有很多電鍍廠可以鍍鉻、鍍鎳、鍍金、鍍鋅等都可以的,你可以找當地的專電鍍廠,找他們電屬鍍就可以了,至於亞光是加工的問題,塗黑就更簡單,那不是塗黑,是防腐處理,如果是不銹鋼件最好鍍鉻、其餘的反而不好,失去了事物本身的優點。
『陸』 不銹鋼電鍍亮鉻怎樣才能達到鏡面一樣的效果
拋光--除蠟--除油--活化--(鹼銅--酸銅--)亮鎳--鉻。
對一能鍍銅的產品不做鹼銅--酸銅工序,但對鎳溶液要求高
『柒』 怎樣洗掉不銹鋼上的鎢鍍層
1、粉塵 製作經常是在有粉塵的場地進行,空氣中常帶有許多粉塵,它們不斷地落在設備表面。它們可以用水或鹼性溶液去除掉。不過,有附著力的塵垢需要高壓水或蒸氣進行清理。
2、浮鐵粉或嵌入的鐵 在任何錶面上,游離鐵都會生銹並使不銹鋼產生腐蝕。因此,必須清除。浮粉一般可隨粉塵一起清除掉。有些粘著力很強,必須按嵌入的鐵處理。除粉塵外,表面鐵的來源很多,其中包括用普通碳鋼鋼絲刷清理和用以前在普碳鋼,低合金鋼或鑄鐵件上使用過的砂子、玻璃珠或其它磨料進行噴丸處理,或在不銹鋼部件及設備附近對前面提到的非不銹鋼製品進行修磨。在下料或吊過過程中如果不對不銹鋼採取保護措施,鋼絲繩、吊具和工作檯面上的鐵很容易嵌入或玷污表面。 訂貨要求和製作後檢查可以防止並發現游離鐵的存在,ASTM標准A380[3]規定了檢查不銹鋼表面鐵或鋼微粒的鐵銹試驗法。當要求絕對不能有鐵存在的時候,應該使用這種檢驗方法。如果結果令人滿意,應用干凈的純水或硝酸對表面進行洗滌,直到深藍色完全消失。 正如標准A380[3]指出的如果鐵銹試驗溶液不能全部清除干凈,不推薦在設備的工藝表面,即用來生產人類消費品的直接接觸表面採用這種試驗方法。比較簡單的試驗方法是在水中暴露12~24小時,檢查是否有銹斑。這種試驗靈敏性差,而且耗時。這些都是檢測試驗,不是清理方法。如果發現有鐵存在,必須用後面介紹的化學和電化學的方法進行清理。
3、劃痕 為了防止工藝潤滑劑或生成物和/或污物積留,必須對劃痕和其它粗糙表面進行機械清理(如干噴砂,磨料用玻璃珠)。
4、熱回火色和其它氧化層 如果在焊接或修磨過程中不銹鋼在空氣中被加熱到一定的高溫,焊縫兩側、焊縫的下表面和底部都會出現鉻氧化物熱回火色。 熱回火色比氧化保護膜薄,而且明顯可見。顏色決定於厚度,可呈見彩虹色、藍色、紫色到淡黃色和棕色。較厚的氧化物一般為黑色。它是由於在高溫或長時間在較高度下停留所致。當出現任何一種這類氧化層時,金屬表面的鉻含量都會降低,造成這些區域的耐腐蝕性降低。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消除熱回火色和其它氧化層,還應對它們下面的貧鉻金屬層進行清理。
5、銹斑 製作前或製作過程中有時會看到不銹鋼產品或設備上生銹,這說明表面受到嚴重污染。設備投入使用前必須把銹清除掉,徹底清理過的表面應通過鐵試驗和/或水試驗進行檢驗。
6、粗糙的研磨和機加工 研磨和機加工都會造成表面粗糙,留有凹槽,重疊和毛刺等缺陷。每種缺陷也可能使金屬表面損傷到一定深度,以至於受損傷的金屬表面無法通過酸洗,電拋光或噴丸(如干噴砂,磨料用玻璃珠)等方法清理掉。粗糙表面能夠成為發生腐蝕和沉積生成物的發源地,重焊前清理焊縫缺陷或清除多餘的焊縫加強高都不能用粗磨進行研磨。對後一種情況,應再用細磨料研磨。
7、焊接引弧斑痕 焊工在金屬表面引弧時,會造成表面粗糙缺陷。保護膜受損,留下潛在的腐蝕源。焊工應在已經焊好的焊道上或在焊縫接頭的側邊引弧。然後將引弧痕跡熔入焊縫中。
8、焊接飛濺 焊接飛濺與焊接工藝有很大關系。例如:GTAM(氣體保護鎢極電弧焊)或TIG(惰性氣體保護鎢極焊)沒有飛濺。但是,採用GMAW(氣體保護金屬電弧焊)和FCAW(帶焊劑芯的電弧焊)兩種焊接工藝時如果焊接參數使用不當會造成大量飛濺。出現這種情況時,必須調整參數。如果要解決焊接飛濺的問題,焊接前應在接頭的每一邊塗上防濺劑,這樣可以消除飛濺物的附著力。焊完後可以很容易地將這種防濺劑及各種飛濺物清理掉,可不損傷表面或帶來輕微損傷。
9、焊劑 利用焊劑進行焊接的工藝有手工焊,帶焊劑芯電弧焊和埋弧焊,這些焊接工藝都會在表面留下細小的焊劑顆粒,普通的清理方法無法將它們清除掉。這此顆粒將是縫隙腐蝕的腐蝕源,必須採用機械清理方法去除這些殘留焊劑。
10、焊接缺陷 焊接缺陷如:咬邊、未焊透、密集氣孔和裂紋不僅降低接頭的牢固性,而且還會成為縫隙腐蝕的腐蝕源。改善這種結果進行清理操作時,它們還會夾帶固體顆粒。這些缺陷可通過重新焊接或修磨後重焊進行修補。
11、油和油脂 有機物質如:油,油脂甚至指印都會成為局部腐蝕的腐蝕源。由於這些物質能起屏障作用,它們會影響化學和電化學清理效果,因而必須徹底清理掉。ASTM A380有一種簡單的斷水(WATERBREAK)試驗檢測有機污染物。試驗時,從垂直表面的頂部澆下水,在向下流的過程中水會沿著有機物質的周圍分開。熔劑和/或酸性化學清洗劑可清除油跡和油脂。
12、殘余粘合劑 撕掉膠帶和保護紙時,粘合劑總有一部分殘留在不銹鋼表面。如果粘全劑還沒硬,可以用有機熔劑去除。但是,當曝露在光和/或空氣中時,粘全劑變硬,形成縫隙腐蝕的腐蝕源。然後需要用細磨料進行機械清理。
13、油漆、粉筆和標記筆印 這些污染物的影響與油和油脂的影響相似。建議用干凈的刷子和干凈的水或鹼性清洗劑進行洗滌,也可以使用高壓水或蒸汽沖洗。 硬態301不銹鋼
在使用狀態下以鐵素體組織為主的不銹鋼。含鉻量在11%~30%,具有體心立方晶體結構。這類鋼一般不含鎳,有時還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這類鋼具導熱系數大,膨脹系數小、抗氧化性好、抗應力腐蝕優良等特點,多用於製造耐大氣、水蒸氣、水及氧化性酸腐蝕的零部件。這類鋼存在塑性差、焊後塑性和耐蝕性明顯降低等缺點,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爐外精煉技術(AOD或VOD)的應用可使碳、氮等間隙元素大大降低,因此使這類鋼獲得廣泛應用。
2
『捌』 不銹鋼鏡面模板鍍硬鉻出現吊底如何處理
鍍硬鉻工藝及故障處理方法鍍硬鉻工藝:
鍍硬鉻工藝流程除蠟→熱浸除油→陰極→陽極→電解除油→弱酸浸蝕→預鍍鹼銅→酸性光亮銅(選擇)→光亮鎳→鍍鉻或其它除蠟→熱浸除油→陰極→陽極→電解除油→弱酸浸蝕→半光亮鎳→高硫鎳→光亮鎳→鎳封(選擇)→鍍鉻
鋅合金鍍硬鉻工藝流程除蠟→熱浸除油→陰極電解除油→浸酸→鹼性光亮銅→焦磷酸銅(選擇性)→酸性光亮銅(選擇性)→光亮鎳→鍍鉻
不銹鋼直接鍍硬鉻工藝;
a.電化學除油→熱水洗→冷水洗→浸酸活化(1ml/L+HCL、10ml/L+H2SO4,室溫,半分鍾;適用於自動線上不銹鋼鍍鉻,不宜鍍銅或鎳)→水洗→鍍鉻。
b.陰極電化學除油→清洗→陽極活化(10A/dm2)→直接鍍鉻。
c.化學除油→清洗→陽極電化學除油(0.5A/dm2)→清洗→浸酸活化(1ml/L+HCL、10ml/L+H2SO4,室溫,45S)→清洗→鍍鉻
鍍硬鉻工藝注意事項
1.須嚴格控制液溫、電流密度、極距等操作條件;
2.均一性差,對復雜形狀鍍件需適當處理;
3.電流效率很低,須較大電流密度;
4.陽極採用不溶解性陽極,鉻酸須通過鉻酐補充;
5.電鍍過程中不許中斷;
6.形狀不同鍍件不宜同槽處理,須用不同的掛具;
7.鍍件預熱與液溫一致,附著性才會好;
8.鍍件要徹底活化,有時要帶電入槽,附著性才良好;
9.需用沖擊電流(大於正常50-100%+)在開始電鍍較復雜形狀鍍件,約2-3分鍾而後慢慢降至正常電流密度范圍內。
鍍硬鉻工藝的影響因素
1.CrO3濃度與導電性關系:在鉻酐小於450g/l的情況下,鉻酐濃度越高,導電性越好
2.溫度與導電性的關系:溫度高,導電性好
3.CrO3濃度與電流效率的關系:鉻酐濃度高,則電流效率下降
4.硫酸濃度的影響:濃度低時,低電流密度下電流效率高,反的電流效率低
5.三價鉻的影響
(1)三價鉻很少時,沉積速率減慢
(2)三價鉻很高時,鍍鉻層變暗
(3)三價鉻增加,則導電度降低,需較大電壓
(4)三價鉻愈多,光澤范圍愈小
6.電流密度及溫度的影響(鍍液溫度升高,電流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