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銹鋼材料中的各種元素有什麼作用及其作用
不銹鋼材料中的各種元素及其作用:
1.鉻——是構成不銹鋼的基本元素。 鉻是決定不銹鋼耐腐蝕性能的最基本元素。在氧化性介質中,鉻能使鋼的表面很快形成 一層實際為腐蝕介質不能透過和不溶解的富鉻的氧化膜, 這層氧化膜很緻密, 並與金屬基本 結合得很牢固,保護鋼免受外界介質進一步氧化浸蝕;鉻還能有效地提高鋼的電極電位。當 含鉻量不低於 12.5%原子時,可使鋼的電極電位發生突變,由負電位升到正的電極電位。因而 可顯著提高鋼的耐蝕性。鉻的含量越高,鋼的耐蝕性能越好。當含鉻量達到 25%、37.5% 原子時,會發生第二次第三次的突變,使鋼具有更高的耐腐蝕性能。
2.鎳——單獨不能構成不銹鋼 鎳對不銹鋼耐腐蝕的影響,只有它與鉻配合時才能充分顯示出來。因為,低炭鎳鋼要獲 得純奧氏體組織,含鎳量需達 24%;要使鋼在某些介質中的耐腐蝕性能顯著改變,含鎳量 需在 27%以上。所以,鎳不能單獨構成不銹鋼。而在含鉻 18%的鋼中加入 9%的鎳,就能 使鋼在常溫下獲得單一奧氏體組織,並可以提高鋼對非氧化性介質(如:稀、、磷酸等)的 耐蝕性,並能改善鋼的焊接和冷彎等的工藝性能。
3.錳和氮——可代替鉻鎳不銹鋼中的鎳 錳和氮在不銹鋼中有鎳相仿的作用。錳的穩定奧氏體作用為鎳的二分之一,而氮的作 用比鎳大很多,約為鎳的 40 倍左右。因而錳和氮可代鎳獲得單一的奧氏體組織。但錳的加 入會使含鉻低的不銹鋼耐蝕性降低。同時,高錳奧氏體鋼不易加工。因此,在不銹鋼中不單 獨使用錳,只用部分代替鎳。
4.碳——在不銹鋼中具有兩重性 碳在不銹鋼中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不銹鋼的性能和組織:一方 面碳是穩定奧氏體元素,並作用的程度很大,約為鎳的 30 倍,含碳量高的(馬氏體)不銹 鋼,完全可以接受淬火強化,從而在機械性能方面可大大提高它的強度;另一方面由於碳和 鉻的親和力很大, 在不銹鋼中要佔用十七倍碳量的鉻與它結合成碳化鉻。 隨著鋼中含碳量的 增加,則與碳形成碳化物的鉻越多,從而顯著降低鋼的耐蝕性。所以,從強度與耐腐蝕性能 兩方面來看,碳在不銹鋼中的作用是互相矛盾的。在實際應用中,為了達到耐腐蝕的目的, 不銹鋼的含碳量一般較低,在大多在 0.1%左右,為了進一步提高鋼的耐腐蝕能力,特別是 抗晶間腐蝕的能力,常採用超低碳的不銹鋼,含碳量在 0.03%甚至更低;但用於製造滾動 軸承、彈簧、工具等不銹鋼,由於要求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而含碳量較高,一般均在 0. 85~1.00%之間。如 9Cr18 鋼等。
5.鉬和銅——能提高某些不銹鋼對某些介質的耐腐蝕性能 鉬和銅能提高不銹鋼對、醋酸等腐蝕介質的耐蝕能力。鉬還能顯著提高對含氯離子的介 質(如)以及有機酸中的耐蝕能力。但含鉬的不銹鋼不宜在硝酸中應用,含鉬的不銹鋼在沸 騰的 65%硝酸中的腐蝕速度比不含鉬的增加一倍;銅加入鉻錳氮不銹鋼中,會加速不銹鋼 的晶間腐蝕。 鉬對鋼獲得單一奧氏體組織有不利影響,因此在含鉬鋼中,為了使鋼在熱處理後具有單 一的奧氏體組織。鎳在錳等元素的含量要相應的提高。
6.硅和鋁——能提高不銹鋼的抗氧化能力 硅對提高鉻鋼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很顯著,含 5%鉻及 1%硅的鋼,抗氧化的能力可與 12% 鉻鋼相等。如使鋼在 1000℃能抵抗氧化,含 0.5%硅時需要 22%的鉻,如加入 2.5~3%的 硅以後,只需要 12%的鉻就可以了。有資料還介紹,向 Cr15Ni20 的鉻鎳鋼中加 2.5%的硅, 抗氧化性能可相當 Cr15Ni60 的鉻鎳合金。 向高鉻鋼中加鋁也能使抗氧化性能顯著提高,它的作用與加硅的功能相仿。 向高鉻鋼中加硅和鋁的目的: 一是為了進一步提高鋼的抗氧化性能, 二是為了節約用鉻。 硅和鋁對提高鉻鋼抗氧化性能的作用雖然很大,但也有很多缺點。最主要的是它使鋼的 晶粒粗化和脆性傾向增大。
7.鎢和釩加入鋼中,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鋼的熱強性。
8.硼 高鉻鐵素體不銹鋼(Cr17MO2Ti)中加 0.005%的硼,可使鋼在沸騰的 65%醋酸中的耐 腐蝕性能提高;奧氏體不銹鋼中加入微量(0.0006~0.0007%)的硼,可使鋼的熱態塑性改 善;硼對提高鋼的熱強性有良好的作用,可使不銹鋼的熱強性顯著提高;含硼的鉻鎳奧氏體 不銹鋼在原子能工業中有著特殊的用途。 但不銹鋼中含硼會使鋼的塑性和沖擊韌性降低。
9.除以上元素外,有些不銹鋼中還分別加入稀有金屬元素和稀土元素以改善鋼 的性能。 以上談到了構成不銹鋼的基本元素——鉻,和影響不銹鋼組織、性能的重要元素——碳, 以及改善不銹鋼性能和組織的添加元素——鎳、錳、氮、鈦、鈮、鉬、銅、硅、鋁、鎢、釩、 硼等十多個元素。 在工業上實際應用的不銹鋼, 很多鋼中同時存在著幾種至十幾種合金元素, 當幾種元素共存於不銹鋼這一統一體中時,決定不銹鋼組織的是各種元素影響的總和。 各種元素對不銹鋼組織的影響,根據其共同性,概括起來,基本上分屬於兩大類:一類 是形成或穩定奧氏體的元素,它們是碳、鎳、錳、氮、銅、以碳和氮的作用程度最大;另一 類是形成鐵素體的元素,它們是鉻、鎢、鉬、鈮、硅、鈦、釩、鋁等,這一類元素形成鐵素 體的作用,如以鉻為 1 來加以比較,其他元素的作用都比鉻大。 這兩類元素共存於不銹鋼中時,不銹鋼的組織就取決於他們互相影響的結果。如果穩定 奧氏體的元素的作用居於主要方面的話, 不銹鋼的組織就以奧氏體為主, 很少以至沒有鐵素 體; 如果他們的作用程度還不能使鋼的奧氏體保持至室溫的話, 這種不穩定的奧氏體在冷卻 時即發生馬氏體轉變, 鋼的組織則為馬氏體; 如果形成鐵素體的元素的作用成為主要方面的 話,鋼的組織則以鐵素體為主。 不銹鋼的性能除工藝因素外,主要取決於其內部組織的構成,而構成不銹鋼組織的是各 種合金元素在鋼中的總和。因此說,不銹鋼的性能,歸根到底主要是由合金元素決定的。 只含有鉻元素的不銹鋼,人們通常稱它為「不銹鐵」,工業上稱它為「鉻不銹鋼」。這類鋼都 具有磁性,他們的金相組織為鐵素體、馬氏體或鐵素體、馬氏體為主體的復相組織。這類鋼 具有抵抗大氣及弱腐蝕介質的能力,或有更高的耐腐蝕性能與抗氧化性能,或可淬火使用。 但他們的機械性能或工藝性能較差, 幾乎沒有焊接性能等等的不足之處。 這類鋼遠不能滿足 工業用鋼的特殊要求。 在鉻級不銹鋼的基體中,加入適量的鎳元素。如在含鉻 18%的低炭(0.12%以下的炭) 的鐵素體鋼中加入 8%的鎳後,在常溫下可獲得最理想的純奧氏體組織,這種鋼就是人們通 常所稱的無磁性的不銹鋼。這類鉻鎳不銹鋼與相同含鉻量的鐵素體或馬氏體耐酸不銹鋼比 較, 不僅具有更高的耐腐蝕性能, 更重要提他們具有良好的冷變形使之硬化的性能和焊接性 能,在常溫或低溫下均具有很高的塑性和沖擊韌性,不具磁性等等的優良性能。這類不銹鋼 的缺點是機械性能比較低, 對晶間腐蝕及應力腐蝕比較敏感, 但通過適量的合金添加劑或工 藝措施,就能改善或消除。 在鉻級不銹鋼的基本中,添加以錳為主要合金元素的不銹鋼。就是人們通常所講的「鉻錳 氮」不銹鋼。這類不銹鋼除強度比鉻鎳鋼為高外,其他如耐腐蝕性和工藝性能等都不如鉻鎳 奧氏體不銹鋼好。生產這類不銹鋼除個別情況下,主要是為了節約昂貴的鎳元素,所以這類 鋼又叫節鎳不銹鋼。
B. 碳鋼是不是包括不銹鋼呢
碳鋼不包來括不銹鋼。這個結論不源是受不銹鋼的含碳量影響而決定的,而是因為不銹鋼中存在的其它金屬元素決定的。不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最大不超過1.2%,有些鋼的Wc(含碳量)甚至低於0.03%(如00Cr12)。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鉻),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鋼才有耐蝕性。因此,不銹鋼一般Cr(鉻)含量至少為10.5%。不銹鋼中還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碳鋼也叫碳素鋼,指含碳量Wc小於2.11%的鐵碳合金。有時也稱為普碳鋼或碳素鋼。碳鋼除含碳外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
C. 不銹鋼中含有什麼成分和元素
不銹鋼中含有什麼成分和元素
鐵、鉻、碳,其中鐵為主要元素,
鉻含量不低於11%(主要作用就是防銹)
D. 誰知道碳鋼、鍍鋅鋼、不銹鋼的區別
簡單的講一下,不去翻書了。
碳鋼是除C外,而沒有人為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鋼,當然C也是控制在一定的程度,硬度比純鐵大。一般不具有什麼耐腐蝕的能力。
鍍鋅鋼也就是在鋼的表面鍍了一層鋅,如家裡用的鐵桶,用來抵抗腐蝕,其腐蝕機理是在發生腐蝕時首先發生電化學腐蝕表面的鋅從而保護鐵基。
不銹鋼指含Cr量大於等於13%,在大氣中不銹的合金鋼。不銹鋼的種類很多,有鐵素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等。不同的不銹鋼抵抗腐蝕的能力不同,對不同介質的抗腐蝕性也不同。
三者可以加以區別,碳鋼就不說了吧?看一下就看的出,鍍鋅鋼的表面是鋅,不是鐵,表面是白色,不銹鋼也是白色。
在磁性方面也不同。碳鋼和鍍鋅鋼沒什麼區別,不銹鋼一般不具有磁性,但也不絕對,奧氏體的沒有磁性,但鐵素體的有,但也比較弱。
好了,慢慢琢磨吧。
鋼,是對含碳量質量百分比介於0.02%至2.04%之間的鐵合金的統稱。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只含碳元素的鋼稱為碳素鋼(碳鋼)或普通鋼;
在實際生產中,鋼往往根據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錳、鎳、釩等等。
含碳量小於2%的鐵碳合金,根據成分的不同,又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根據性能和用途不同,又可分為結構鋼,工具鋼和特殊性能鋼。
碳鋼主要指碳的質量分數小於2.11%而不含有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的鋼。有時也稱為普碳鋼或碳素鋼。碳鋼不含有有效的合金元素,是以鐵,碳,錳為主要元素的合金。機械性能通常不如合金鋼。
碳鋼就中常說的碳素結構鋼。按含碳量可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碳含量在0.2-0.7%甚至更高。碳鋼一般不具有耐腐蝕性,由於價格低廉(相對於不銹鋼)用於各種結構中。
不銹鋼是指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和酸、鹼、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合金鋼。不銹鋼的耐蝕性取決於鋼中所含的合金元素。不銹鋼基本合金元素還有鎳、鉬、鈦、鈮、銅、氮等。
不銹鋼隸屬於合金鋼范疇,一種高合金鋼,含有大量的鉻,還有的含有大量的鎳和一定量的鈦。鉻的作用就是讓鋼具有耐腐蝕性,鎳的作用是降低不銹鋼的奧氏體化溫度。合金元素的總含量達到10~28%,所以它是高合金鋼。
常見的不銹鋼多為奧氏體不銹鋼,比如0Cr18Ni9。含碳量較低,但合金元素含量卻在20%以上,其中鉻在18-20%,Ni含量在8-10%,還有釩、鉬、鈦等元素,
以上這些合金元素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抗氧化能力、熱穩定性,但這些合金都屬於貴重的金屬。所以價格也很貴。
不銹鋼用於腐蝕性較強的介質中,特別是對環條件要求較高的食品,制葯、日用化工化妝品等行業中,多數使用。當然化工行業用途也較廣。但奧氏體不銹鋼怕氯離子,對使用環境中的水的氯離子控制很嚴格。
碳鋼的成本低,容易生銹,使用時間較短,而不銹鋼不易生銹,使用時間長,表面光滑。
不一樣的東西,不銹鋼是專業術語,不銹鋼是算是純鋼,是含碳量在一定比例的鋼。
鍍鋅鋼算是鍍膜復合材料,是靠鍍鋅層防銹,可以防銹,但是不能叫不銹鋼,不銹鋼是術語,防銹只是功能
不銹鋼耐腐蝕,鍍鋅稍微遜色一些,但是不銹鋼價格比鍍鋅的高了三倍不止
近幾年來人們對鍍鋅鋼格板的采購量越來越多,鍍鋅鋼格板一般是用Q235材質,在生產出來以後要進行防銹處理,鍍鋅分為熱鍍鋅和電鍍鋅兩種。熱鍍鋅的價格相對電鍍鋅較高,熱鍍鋅的最新標準是:GB/T4001.1-2007。不銹鋼鋼格板材質分為:201、304、310、316L、316S等,不銹鋼鋼格板的表面不用噴漆或者鍍鋅處理,它只需要表面拋光除掉焊接的時候留下來的焊渣和痕跡就行;不銹鋼的材質韌性也非常好,在國外的工程項目和工廠里廣泛應用.相比鍍鋅鋼格板承重能力更大,只要焊接的時候不出問題,可以用幾十年不出問題。
鍍鋅鋼格板和不銹鋼鋼格板在生產流程上沒有什麼大的不同,都是用扁鐵焊接生產成的,它們的規格和型號基本一樣,區別就是材質上的不同和應用領域的不同,一般鍍鋅鋼格板可以用的地方不銹鋼鋼格板都能替代,但是很少有可以用不銹鋼鋼格板,原因就是因為成本太高,一般是鍍鋅鋼格板的3-5倍。
鍍鋅鋼格板之所以能夠廣泛應用就是因為它的價格優勢,各項指標也能達到用戶的要求,所有近幾年采購量一直上升,很多用戶都把它用作踏步板、平台鋼格板、地溝蓋板、樹池蓋等
不能。
焊條與母材材質不同,焊縫與母材根本不能熔合。
鍍鋅管通常是 Q195 Q215 Q235 三種低碳鋼材質,與任何不銹鋼焊條焊縫都無法熔合。焊縫沒有強度可言,肯定不結實。
沒有抗銹能力。單純不銹鋼焊縫焊接完畢,也要拋光,打蠟處理焊縫的,否則也會出現晶間腐蝕。
晶間腐蝕,局部腐蝕的一種。沿著金屬晶粒間的分界面向內部擴展的腐蝕。主要由於晶粒表面和內部間化學成分的差異以及晶界雜質或內應力的存在。晶間腐蝕破壞晶粒間的結合,大大降低金屬的機械強度。而且腐蝕發生後金屬和合金的表面仍保持一定的金屬光澤,看不出被破壞的跡象,但晶粒間結合力顯著減弱,力學性能惡化, 不能經受敲擊,所以是一種很危險的腐蝕。通常出現於黃銅、硬鋁合金和一些不銹鋼、鎳基合金中。不銹鋼焊縫的晶間腐蝕是化學工業的一個重大問題。
不銹鋼護欄防腐蝕能力更強一些,而且外觀漂亮,但價格昂貴,熱鍍鋅護欄也有較強防腐蝕能力,價格適中,使用范圍最廣
朋友你好: 不銹鋼: 不銹耐酸鋼簡稱不銹鋼,它是由不銹鋼和耐酸鋼兩大部分組成的,簡言之,能抵抗大氣腐蝕的鋼叫不銹鋼,而能抵抗化學介質腐蝕的鋼叫耐酸鋼。一般說來,含硌量Wcr大於12%的鋼就具有了不銹鋼的特點 不銹鋼按熱處理後的顯微組織又可分為五大類:即鐵素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及沉澱碳化不銹鋼文字 不銹鋼通常按基體組織分為: 1、鐵素體不銹鋼。含鉻12%~30%。其耐蝕性、韌性和可焊性隨含鉻量的增加而提高 , 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優於其他種類不銹鋼。 2、奧氏體不銹鋼。含鉻大於18%,還含有 8%左右的鎳及少量鉬、鈦、氮等元素。綜合性能好,可耐多種介質腐蝕。 3、奧氏體 - 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優點,並具有超塑性。 4、馬氏體不銹鋼。強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 碳鋼 主要指力學性能取決於鋼中的碳含量,而一般不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的鋼,有時也稱為普碳鋼或碳素鋼。 碳鋼也叫碳素鋼,指含炭量WC小於2%的鐵碳合金。 碳鋼除含碳外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 按用途可以把碳鋼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易切削結構鋼三類,碳素結構鋼又分為建築結構鋼和機器製造結構鋼兩種; 按冶煉方法可分為平爐鋼、轉爐鋼和電爐鋼; 按脫氧方法可分為沸騰鋼(F)、鎮靜鋼(Z)、半鎮靜鋼(b)和特殊鎮靜鋼(TZ);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鋼分為低碳鋼(WC ≤ 0.25%),中碳鋼(WC0.25%—0.6%)和高碳鋼(WC>0.6%); 按磷、硫含量可以把碳素鋼分為普通碳素鋼(含磷、硫較高)、優質碳素鋼(含磷、硫較低)和高級優質鋼(含磷、硫更低)和特級優質鋼。 一般碳鋼中含碳量較高則硬度越大,強度也越高,但塑性較低。 希望對你有幫助 追問: 碳鋼與鐵又有些什麼區別啊??能不能提供價格上的比較??謝謝 回答: 鋼與鐵的主要區別 是含碳量不同,一般以2%為分界點,小於2%是鋼,大於2%是鐵. 生鐵是含碳量在2%——4.3%的鐵合金 鋼是含碳量在0.03%-2%之間的鐵合金 綜合分類 (1)普通鋼 a.碳素結構鋼:(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 b.低合金結構鋼 c.特定用途的普通結構鋼 (2)優質鋼(包括高級優質鋼) a.鋼材結構鋼:(a)優質碳素結構鋼;(b)合金結構鋼;(c)彈簧鋼;(d)易切鋼;(e)軸承鋼;(f)特定用途優質結構鋼。 b.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 c.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c)電熱合金鋼;(d)電工用鋼;(e)高錳耐磨鋼。
朋友你好:
不銹鋼:
不銹耐酸鋼簡稱不銹鋼,它是由不銹鋼和耐酸鋼兩大部分組成的,簡言之,能抵抗大氣腐蝕的鋼叫不銹鋼,而能抵抗化學介質腐蝕的鋼叫耐酸鋼。一般說來,含硌量Wcr大於12%的鋼就具有了不銹鋼的特點 不銹鋼按熱處理後的顯微組織又可分為五大類:即鐵素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及沉澱碳化不銹鋼文字
不銹鋼通常按基體組織分為:
1、鐵素體不銹鋼。含鉻12%~30%。其耐蝕性、韌性和可焊性隨含鉻量的增加而提高 , 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優於其他種類不銹鋼。
2、奧氏體不銹鋼。含鉻大於18%,還含有 8%左右的鎳及少量鉬、鈦、氮等元素。綜合性能好,可耐多種介質腐蝕。
3、奧氏體 - 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優點,並具有超塑性。
4、馬氏體不銹鋼。強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
碳鋼
主要指力學性能取決於鋼中的碳含量,而一般不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的鋼,有時也稱為普碳鋼或碳素鋼。
碳鋼也叫碳素鋼,指含炭量WC小於2%的鐵碳合金。
碳鋼除含碳外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
按用途可以把碳鋼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易切削結構鋼三類,碳素結構鋼又分為建築結構鋼和機器製造結構鋼兩種;
按冶煉方法可分為平爐鋼、轉爐鋼和電爐鋼;
按脫氧方法可分為沸騰鋼(F)、鎮靜鋼(Z)、半鎮靜鋼(b)和特殊鎮靜鋼(TZ);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鋼分為低碳鋼(WC ≤ 0.25%),中碳鋼(WC0.25%—0.6%)和高碳鋼(WC>0.6%);
按磷、硫含量可以把碳素鋼分為普通碳素鋼(含磷、硫較高)、優質碳素鋼(含磷、硫較低)和高級優質鋼(含磷、硫更低)和特級優質鋼。
一般碳鋼中含碳量較高則硬度越大,強度也越高,但塑性較低。
希望對你有幫助
碳鋼是除C外,而沒有人為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鋼,當然C也是控制在一定的程度,硬度比純鐵大。一般不具有什麼耐腐蝕的能力。
鍍鋅鋼也就是在鋼的表面鍍了一層鋅,如家裡用的鐵桶,用來抵抗腐蝕,其腐蝕機理是在發生腐蝕時首先發生電化學腐蝕表面的鋅從而保護鐵基。
不銹鋼指含Cr量大於等於13%,在大氣中不銹的合金鋼。不銹鋼的種類很多,有鐵素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等。不同的不銹鋼抵抗腐蝕的能力不同,對不同介質的抗腐蝕性也不同。
三者可以加以區別,碳鋼就不說了吧?看一下就看的出,鍍鋅鋼的表面是鋅,不是鐵,表面是白色,不銹鋼也是白色。
在磁性方面也不同。碳鋼和鍍鋅鋼沒什麼區別,不銹鋼一般不具有磁性,但也不絕對,奧氏體的沒有磁性,但鐵素體的有,但也比較弱。
好了,慢慢琢磨吧。
E. 不銹鋼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不銹鋼的主要成分是Cr(鉻),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鋼材有耐蝕性。因此,不銹鋼一般Cr(鉻)含量至少為10.5%。
不銹鋼中還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最大不超過1.2%,有些鋼的ωc(含碳量)甚至低於0.03%(如00Cr12)。
鉻是奧氏體不銹鋼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奧氏體不銹鋼的不銹性和耐蝕性的獲得主要是由於在會質作用下,鉻促進了鋼的鈍化並使鋼保持穩定鈍態的結果。
在奧氏體不銹鋼中,鉻是強烈形成並穩定鐵體的元素,縮小奧氏體區,隨著鋼中含量增加,奧氏體不銹鋼中可出現鐵素體(δ)組織。
研究表明,在鉻鎳奧氏體不銹鋼中,當碳含量為0.1%,鉻含量為18%時,為獲得穩定的單一奧氏體組織,所需鎳含量最低,約為8%,就這一點而言,常用的18Cr—8Ni型鉻鎳奧氏體不銹鋼是含鉻,鎳量配比最為適宜的一種。
(5)除含碳外不銹鋼中還含有什麼的意思擴展閱讀
絕大多數不銹鋼製品要求耐腐蝕性能好,像一、二類餐具、廚具、熱水器、飲水機等,有些國外商人對產品還做耐腐蝕性能試驗:用NACL水溶液加溫到沸騰,一段時間後倒掉溶液,洗凈烘乾,稱重量損失,來確定受腐蝕程度。
當今社會不銹鋼製品在生產時一般都經過拋光這一工序,只有少數製品如熱水器、飲水機內膽等不需要拋光。因此這就要求原料的拋光性能很好。影響拋光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原料表面缺陷。如劃傷、麻點、過酸洗等。
②原料材質問題。硬度太低,拋光時就不易拋亮(BQ性不好),而且硬度太低,在深拉伸時表面易出現桔皮現象,從而影響BQ性。硬度高的BQ性相對就好。
③經過深拉伸的製品,變形量極大的區域表面也會出小的黑點和RIDGING,從而影響BQ性。
F. 不銹鋼與碳鋼的區別
1、成分不來同:
不銹鋼(Stainless Steel)是不源銹耐酸鋼的簡稱,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的鋼種稱為不銹鋼;而將耐化學腐蝕介質(酸、鹼、鹽等化學浸蝕)腐蝕的鋼種稱為耐酸鋼。
碳鋼是含碳量在0.0218%~2.11%的鐵碳合金。也叫碳素鋼。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
2、分類不同:
不銹鋼:按組織狀態分為:馬氏體鋼、鐵素體鋼、奧氏體鋼、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及沉澱硬化不銹鋼等。另外,可按成分分為:鉻不銹鋼、鉻鎳不銹鋼和鉻錳氮不銹鋼等。
碳鋼:按用途可以把碳鋼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易切削結構鋼三類,碳素結構鋼又分為工程構建鋼和機器製造結構鋼兩種;按冶煉方法可分為平爐鋼、轉爐鋼。
3、用途不同:
不銹鋼:廣泛用於幕牆、側牆、屋頂及其它建築用途,其中在侵蝕性嚴重的工業或海洋大氣中,常採用316不銹鋼。
碳鋼:用於製造各種彈簧、機車輪緣、低速車輪,製作不受沖擊的工具。如銼刀、刮刀、剃刀、量具。
G. 不銹鋼與碳鋼相比有哪些特點
碳鋼是除C外,而沒有人為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鋼,當然C也是控制在一定的程度,硬度比純鐵專大。一屬般不具有什麼耐腐蝕的能力。 鍍鋅鋼也就是在鋼的表面鍍了一層鋅,如家裡用的鐵桶,用來抵抗腐蝕,其腐蝕機理是在發生腐蝕時首先發生電化學腐蝕表面的鋅從而保護鐵基。 不銹鋼指含Cr量大於等於13%,在大氣中不銹的合金鋼。不銹鋼的種類很多,有鐵素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等。不同的不銹鋼抵抗腐蝕的能力不同,對不同介質的抗腐蝕性也不同。 三者可以加以區別,碳鋼就不說了吧?看一下就看的出,鍍鋅鋼的表面是鋅,不是鐵,表面是白色,不銹鋼也是白色。 在磁性方面也不同。碳鋼和鍍鋅鋼沒什麼區別,不銹鋼一般不具有磁性,但也不絕對,奧氏體的沒有磁性,但鐵素體的有,但也比較弱。
H. 不銹鋼的元素是哪些
不銹鋼的元素:
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鉻),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鋼材有耐蝕性。因此,不銹鋼一般Cr(鉻)含量至少為10.5%。不銹鋼中還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
不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最大不超過1.2%,有些鋼的ωc(含碳量)甚至低於0.03%(如00Cr12)。
(8)除含碳外不銹鋼中還含有什麼的意思擴展閱讀:
不銹鋼的物理性能:
1、密度:碳鋼的密度略高於鐵素體和馬氏體型不銹鋼,而略低於奧氏體型不銹鋼;
2、電阻率:電阻率按碳鋼、鐵素體型、馬氏體型和奧氏體型不銹鋼排序遞增;
3、線膨脹系數大小的排序也類似,奧氏體型不銹鋼最高而碳鋼最小;
4、碳鋼、鐵素體型和馬氏體型不銹鋼有磁性,奧氏體型不銹鋼無磁性,但其冷加工硬化生成馬氏體相變時將會產生磁性,可用熱處理方法來消除這種馬氏體組織而恢復其無磁性。
5、高的電阻率,約為碳鋼的5倍。
6、大的線膨脹系數,比碳鋼大40%,並隨著溫度的升高,線膨脹系數的數值也相應地提高。
7、低的熱導率,約為碳鋼的1/3。
鋁合金和普通鋼材的比較:
鋁合金和普通鋼材相比,具有彈性模量較低,可焊性差及成本高等缺點,但鋁合金卻具有質輕、抗腐蝕性能好、耐寒、耐久性好及美觀等優點。
全面、客觀地評價鋁材性能,不難看出,鋁材盡管有其缺點,但總的來說,仍是較為理想的建築材料。就其發展趨勢而言,在許多工程領域中有一定的使用前景。
由於鋁合金具有比鋼材更優越的特性,鋁合金結構在國外已較廣泛地應用於大跨、橋梁及預應力等多種金屬結構中。尤其是用於高聳結構,例如:英國在曼徹斯特建有高18.3m,重僅有152kg的鋁合金電桿,德國在多特蒙特建造了高76m的鋁合金無線電塔等等。
我國鋁資源十分豐富,在發展和應用鋁合金輕金屬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和優勢。鋁合金材料已廣泛應用於建築工程的圍護和裝飾之中。鋁合金在建築結構中的應用亦引起了工程界的重視,並開創了一些工程實例。但鋁合金在高聳結構方面的實際工程在國內還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