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自製肛門塞圖解
你可用熱水瓶塞子,把小的那頭用沙氣打磨象塔形但上面不可尖的,要園的即可,大小你自己適合即可。
『貳』 1歲多的寶寶夜裡高燒吃退燒葯後1個半小時降溫白天正常感覺睡覺有點像一哆嗦一哆嗦的怎麼辦
寶寶體溫在38~38.5℃左右,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也就是說照樣吃、照樣睡及照樣玩,就不必著急地送孩子就醫,或是使用退燒葯。但若有熱性痙攣病史的寶寶(4%幼童)則需積極的治療。 發燒在38.5~39°C以上時,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葯,以減輕小孩的不舒服及減輕父母親的焦慮,並防止小孩熱痙攣發生。但如果出現40.1℃以上的高溫,就得緊急治療才行。退燒葯以口服退燒葯為主,除非寶寶吃了退燒葯1小時後,仍高燒到攝氏39度以上,或是寶寶一吃葯就吐,或是無法喂葯,才需考慮塞肛劑,否則肛劑多半是備而不用。 肛塞劑備而不用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肛劑的退燒葯劑多用比較強的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葯物,當然,有些醫師開的口服退燒葯也是這類葯物,對寶寶同樣都會有可能過敏的副作用,只是肛塞劑主要透過粘膜吸收,雖然葯效作用快,但對寶寶粘膜較易造成刺激。 發燒是症狀反應,要解決發燒問題,一定要找出造成發燒的原因,如感染等,並對症下葯。退燒主要是讓寶寶暫時覺得舒服,不那麼難過,一般醫師多會開普拿疼類的口服退燒葯,並建議家長在喂寶寶口服退燒葯後,可輔以物理方式,為寶寶降溫,所以包括讓寶寶睡冰枕、減少衣物、補充水分、室內保持通風,或是吹冷氣也可以,如果寶寶高燒到攝氏40度,可以以攝氏31度到32度的水溫為寶寶泡澡。 要特別提醒的是,肛塞劑在寶寶腸胃發炎、拉肚子時,不能使用,主要避免寶寶的粘膜再受刺激,拉肚子情形更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