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銹鋼是怎樣煉成的
目前世界上不銹鋼的冶煉有三種方法,即一步法,二步法,三步法。
一步法:即電爐一步冶煉不銹鋼。由於一步法對原料要求苛刻(需返回不銹鋼廢鋼、低碳鉻鐵和金屬鉻),生產中原材料、能源介質消耗高,成本高,冶煉周期長,生產率低,產品品種少,質量差,爐襯壽命短,耐火材料消耗高,因此目前很少採用此法生產不銹鋼。
二步法1965年和1968年,VOD和AOD精煉裝置相繼產生,它們對不銹鋼生產工藝的變革起了決定性作用。前者是真空吹氧脫碳,後者是用氬氣和氮氣稀釋氣體來脫碳。將這兩種精煉設施的任何一種與電爐相配合,這就形成了不銹鋼的二步法生產工藝。
採用電爐與VOD二步法煉鋼工藝比較適合小規模多品種的兼容廠的不銹鋼生產。
採用電爐與AOD的二步法煉鋼工藝生產不銹鋼具有如下優點:
1、AOD生產工藝對原材料要求較低,電爐出鋼含C可達2%左右,因此可以採用廉價的高碳FeCr和20%的不銹鋼廢鋼作為原料,降低了操作成本。
2、AOD法可以一步將鋼水中的碳托道0.08%,如果延長冶煉時間,增加Ar量,還可進一步將鋼水中的談脫到0.03%以下,除超低碳。超低氮不銹鋼外,95%的品種都可以生產。
3、不銹鋼生產周期相對VOD較短,靈活性較好。
4、生產系統設備總投資較VOD貴,但比三步法少。
5、AOD爐生產一步成鋼,人員少,設備少,所以綜合成本較低。
6、AOD能夠採用含C1.5%以下的初煉鋼水因此可以採用低價高碳FeCr、FeNi40以及35%的碳鋼廢鋼進行配料,原料成本較低。
其缺點是:
1、爐襯使用壽命短;
2、還原硅鐵消耗大;
3、目前還不能生產超低C、超低氮、不銹鋼,且鋼中含氣量較高;
4、氬氣消耗量大。
目前世界上88%不銹鋼採用二步法生產,其中76%是通過AOD爐生產。因此它比較適合大型不銹鋼專業廠使用。
三步法:即電爐+復吹轉爐+VOD三步冶煉不銹鋼。其特點是電爐作為熔化設備,只負責向轉爐提供含Cr、Ni的半成品鋼水,復吹轉爐主要任務是吹氧快速脫碳,以達到最大回收Cr的目的。VOD真空吹氧負責進一步脫碳、脫氣和成分微調。三步法比較適合氬氣供應比較短缺的地區,並採用含碳量較高的鐵水作原料,且生產低C、低N不銹鋼比例較大的專業廠採用。
㈡ 不銹鋼是在鐵中參雜什麼形成的
生鐵的主要成分是鐵和碳,還含有少量的硅、硫、磷等雜質;不銹鋼是在鐵中加入鉻和鎳一起熔合而成的.
故答案為:碳;硅、硫、磷;鐵、鉻、鎳.
㈢ 鋼是怎麼練成的
煉鋼的過程一般是生鐵腦碳的過程,基本上是高溫鐵水放入轉爐吹氧,加入適量合金,再用真空等精練爐進行精煉,得到所需鋼種。還有一個是電爐煉鋼,後面的程序是一樣的。
鋼或稱鋼鐵、鋼材,是一種由鐵與其他元素結合而成的合金,當中最普遍的是碳。碳約占鋼材重量的0.02%至2.0%,視乎鋼材的等級。其他有時會用到的合金元素還包括錳、鉻、釩和鎢。
碳與其他元素有硬化劑的作用,能夠防止鐵原子的晶格因原子滑移過其他原子而出現位錯。調整合金元素的量,及其存在與鋼中的形式(溶質元素及參與相),就能夠控制鋼成品的特性,例如硬度、延展性及強度。加了碳的鋼會比純鐵更硬更強,但是這種鋼的延展性會比鐵差。
含碳量高於2.0%的合金叫鑄鐵,因為這種合金的熔點較低,可鑄性強。鋼又跟熟鐵不同,熟鐵可以含有少量的碳,但這些碳雜質都是夾雜在鋼中的殘留熔渣。鋼有兩種跟鑄鐵和熟鐵不同的特性,就是鋼的耐銹度較高,以及可焊度更佳。
盡管在文藝復興之前很久,人們已經懂得使用各種低效的方法來生產鋼,但是鋼的普及化要等到十七世紀,也就是有了更高效的生產法之後。自從在十九世紀發明了貝塞麥煉鋼法之後,鋼就成了一種可大量生產的廉價材料。
後來煉鋼法經過更多的改進,例如鹼性氧氣煉鋼法,使得鋼的生產價格更低,但同時品質更好。時至今日,鋼已經成為世界上普遍的材質,年生產量達十三億噸。在各種建築、基礎設施、工具、船隻、汽車、機械、電器及武器中,鋼都是一種主要的成分。現代鋼鐵一般用各種標准化團體所制定的不同品質標准來區分。
(3)生鐵如何製造不銹鋼擴展閱讀
地球地殼上所有的天然鐵都是以礦石的形式存在,一般為氧化鐵,例如磁鐵礦及赤鐵礦等。要提取鐵,就要把鐵礦中的氧移除,讓氧與其他的化學元素結合,例如碳。
這個過程叫熔煉,最早應用於熔點較低的金屬,例如熔點約為250 °C的錫及熔點約為1,100 ℃的銅。而鑄鐵的熔點則為1,375 ℃。這種溫度用青銅時代已經有的古老方法就可以達到。
由於氧化率在800 ℃以上時會急劇增加,所以保持冶煉環境低氧是很重要的。跟銅與錫不同的是,液態鐵能夠很容易地溶解碳。熔煉所生成的合金(生鐵)含碳量過高,因此還不能叫作鋼。後續的步驟會把多餘的碳和氧除掉。
很多時候會向鐵/碳化合物加入其他材料,來達至所需的特性。在鋼里加入鎳和錳會增加鋼的強度,並使奧氏體的化學性質更加穩定,加入鉻會使硬度及熔點上升,加入釩也可以使硬度上升,但同時更會減輕金屬疲勞所帶來的效應。
為了防止腐蝕,最少會要加入11%的鉻,這樣表面就會生成一層硬的氧化物;這種合金叫不銹鋼。鎢能幹預滲碳體的生成,使馬氏體得以在較低的淬火率下生成,這樣的成品叫高速鋼。另一方面,硫、氮與磷會使鋼變得更脆弱,因此必須從礦石中除掉這些普遍存在的元素。
㈣ 不銹鋼的原材料有哪些,怎麼製作的
不銹鋼的原材料有哪些,怎麼製作的?
答:1)冶煉:用廢鋼、生鐵、鉻、鎳、錳、等合金冶煉而成;
2)熔煉:所對應的不銹鋼廢料(爐料)熔化而成。
㈤ 鐵能變不銹鋼嗎
不可能,必來須在鐵中加入某自幾種元素,並形成一定的配比,同時對微量元素有一定的控制要求,這必須通過冶煉才能達到。
(註:也不可能變成不銹鐵,我是搞不銹鋼冶煉的)
樓上的真有本事:生鐵、廢鐵都能煉成不銹鋼,能這樣的話,你一定能成為中國首富!!!!
㈥ 生鐵煉鋼
1、轉爐煉鋼:
一種不需外加熱源、主要以液態生鐵為原料的煉鋼方法。其主要特點是靠轉爐內液態生鐵的物理熱和生鐵內各組分,如碳、錳、硅、磷等與送入爐內的氧氣進行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熱量作冶煉熱源來煉鋼。爐料除鐵水外,還有造渣料(石灰、石英、螢石等);為了調整溫度,還可加入廢鋼以及少量的冷生鐵和礦石等。轉爐按爐襯耐火材料性質分為鹼性(用鎂砂或白雲為內襯)和酸性(用硅質材料為內襯);按氣體吹入爐內的部分分為底吹頂吹和側吹;按所採用的氣體分為空氣轉爐和氧氣轉爐。酸性轉爐不能去除生鐵中的硫和磷,須用優質生鐵,因而應用范圍受到限制。鹼性轉爐適於用高磷生鐵煉鋼,曾在西歐獲得較大發展。空氣吹煉的轉爐鋼,因其含氮量高,且所用的原料有局限性,又不能多配廢鋼,未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廣。1952年氧氣頂吹轉爐問世,現已成為世界上的主要煉鋼方法。在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法的基礎上,為吹煉高磷生鐵,又出現了噴吹石灰粉的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法。隨氧氣底吹的風嘴技術的發展成功,1967年德國和法國分別建成氧氣底吹轉爐。1971年美國引進此項技術後又發展了底吹氧氣噴石灰粉轉爐,用於吹煉含磷生鐵。1975年法國和盧森堡又開發成功頂底復合吹煉的轉爐煉鋼法。
2、氧氣頂吹轉爐煉鋼:
用純氧從轉爐頂部吹煉鐵水成鋼的轉爐煉鋼方法,或稱LD法;在美國通常稱BOF法,也稱BOP法。它是現代煉鋼的主要方法。爐子是一個直立的坩堝狀容器,用直立的水冷氧槍從頂部插入爐內供氧。爐身可傾動。爐料通常為鐵水、廢鋼和造渣材料;也可加入少量冷生鐵和鐵礦石。通過氧槍從熔池上面向下吹入高壓的純氧(含O299.5%以上),氧化去除鐵水中的硅、錳、碳和磷等元素,並通過造渣進行脫磷和脫硫。各種元素氧化所產生的熱量,加熱了熔池的液態金屬,使鋼水達到現定的化學成分和溫度。它主要用於冶煉非合金鋼和低合金鋼;但通過精煉手段,也可用於冶煉不銹鋼等合金鋼。
3、氧氣底吹轉爐煉鋼:
通過轉爐底部的氧氣噴嘴把氧氣吹入爐內熔池,使鐵水冶煉成鋼的轉爐煉鋼方法。其特點是;爐子的高度與直徑比較小;爐底較平並能快速拆卸和更換;用風嘴、分配器系統和爐身上的供氧系統代替氧氣頂吹轉爐的氧槍系統。由於吹煉平穩、噴濺少、煙塵量少、渣中氧化鐵含量低,因此氧氣底吹轉爐的金屬收得率比氧氣頂吹轉爐的高1%~2%;採用粉狀造渣料,由於顆粒細、比表面大,增大了反應界面,因此成渣快,有利於脫硫和脫磷。此法特別適用於吹煉中磷生鐵,因此在西歐用得最廣。
4、連續煉鋼:
不分爐次地將原料(鐵水、廢鋼)從爐子一端不斷地加入,將成品(鋼水)從爐子的另一端不斷地流出的煉鋼方法。連續煉鋼工藝的設想早在19世紀就已出現。由於這種工藝具有設備小、工藝過程簡單而且穩定等潛在優越性,幾十年來許多國家都作了各種各樣方法的大量試驗,其中主要有槽式法、噴霧法和泡沫法三類,但迄今為止都尚未投入工業化生產。
5、混合煉鋼:
用一個爐子煉鋼、另一個電爐煉還原渣或還原渣與合金,然後在一定的高度下進行沖混的煉鋼方法。用此法處理平爐、轉爐及電爐所煉鋼水,可提高鋼的質量。沖混可增加渣、鋼間的接觸面積,加速化學反應以首返及脫者團飢氧、脫硫,並有吸附和聚合氣體及夾雜物的作用,從而提高鋼的純結度和質量。
6、復合吹煉轉爐煉鋼:
在頂吹和底吹氧氣轉爐煉鋼法的基礎上,綜合兩者的優點並克服兩者的缺點而發展起來的新煉鋼方法,即在原有頂吹轉爐底部吹入不同氣體,以改善熔池攪拌。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用這種煉鋼法,並發展了多種類型的復吹轉爐煉鋼技術,常見的如英國鋼公司開發的以空氣+N2或Ar2作底吹氣體、以N2作冷卻氣體的熔池攪拌復吹轉爐煉鋼法——BSC——BAP法,德國克勒克納——馬克斯冶金廠開發的用天然保護底槍、從底部向熔池分別噴入煤和氧的KMS法、日本川崎鋼鐵公司開發的將占總氧量30%的氧氣混合石灰粉一道從爐底吹入熔池的K——BOP法以及新日本鋼鐵公司開發的將占總氧量10%——20%的氧氣從底部吹入,並用丙烷或天然氣冷卻爐底噴嘴的LD——OB法等。
7、頂吹氧氣平爐煉鋼:
從50年代中期開始,在平爐生或蘆產中採用1~5支水冷氧槍由爐頂插入熔煉室,直接向熔池吹氧的煉鋼方法。該法改善了熔池反應的動力學條件,使碳氧反應的熱效應由原來的吸熱變為放熱,並改善了熱工條件;生產率大幅度地得到提高。
8、電弧爐煉鋼:
利用電弧熱效應熔煉金屬和其他物料的一種煉鋼方法。煉鋼用三相交流電弧爐是最常見的直接加熱電弧爐。煉鋼過程中,由於爐內無可燃氣體,可根據工藝要求,形成氧化性或還原性氣氛和條件,故可以用於冶煉優質非合金鋼和合金鋼。按電爐每噸爐容量的大小,可將電弧爐分為普通功率電弧爐、高功率電弧爐和超高功率電弧爐。電弧爐煉鋼向高功率、超高功率發展的目的是為了縮短冶煉時間、降低電耗、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隨著高功率和超高功率電爐的出現,電弧爐已成為熔化器,一切精煉工藝都在精煉裝置內進行。近十年來直流電弧爐由於電極消耗低、電壓波動小和噪音小而得到迅速發展,可用於冶煉優質鋼和鐵合金。
㈦ 生鐵製成不銹鋼是什麼變化
一般抄的說,是物理變化。
生鐵製成不銹鋼,是在鐵中加入和去掉各種一些元素,形成合金;
在製成後不銹鋼中,各種元素還是各種元素,沒有新的元素產生,只不過元素的排列有所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類合金(不銹鋼)被認為是物理變化。
不銹鋼在製造過程中利用了大量化學變化的。例如,生鐵中的碳元素,在製成不銹鋼的過程中,是通過和氧氣反應「燒」掉的。實際上整個煉鋼的過程中都伴隨著大量的化學變化。
關鍵在於「製成不銹鋼」,是指過程(化學變化)還是結果(物理變化)。在大多數情況下「製成不銹鋼」是被理解為指結果的。
㈧ 生鐵如何變成鋼
把生鐵里多餘的碳轉化成一氧化碳去除掉(大概在1400度的條件下)。再根據你的具體需要添加合金成分。比如鎢鋼,你就在裡面添加一定量的鎢等成分。不銹鋼你就添加鉻、鎳等成分。
㈨ 鑄造不銹鋼都需要哪些原材料,所有的材料
1.
用易熔材料(例如蠟料或塑料)製成可熔性模型(簡稱熔模或模型),在其上塗覆若版干層特製的耐火塗權料,經過乾燥和硬化形成一個整體型殼後,再用蒸汽或熱水從型殼中熔掉模型,然後把型殼置於砂箱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最後將鑄型放入焙燒爐中經過高溫焙燒(如採用高強度型殼時,可不必造型而將脫模後的型殼直接焙燒),鑄型或型殼經焙燒後,於其中澆注熔融金屬而得到鑄件。
2.
熔模鑄造最大的優點就是由於熔模鑄件有著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所以可減少機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較高的部位留少許加工餘量即可,甚至某些鑄件只留打磨、拋光餘量,不必機械加工即可使用。由此可見,採用熔模鑄造方法可大量節省機床設備和加工工時,大幅度節約金屬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