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飯鍋怎麼做小米粥
按照這個方法,15分鍾就可以煮出一鍋香濃黏稠的小米粥,健脾養胃
在這個非常時期,大家宅在家的日子長了,運動少了,平常我們吃的精糧較多,膳食纖維含量比較少,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在我們平常的生活飲食當中,應該在吃主食的時候,適當地添加一部分粗糧。
小米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谷類食物當中,小米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的含量非常高,可以健脾養胃、促進消化。
用小米煮粥,會更容易消化吸收,在食慾不佳、體力不足的時候,吃一些小米粥,就可以較快地補充體力。對於脾胃虛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群,也很適合食用小米粥。
有的人煮小米粥,不是太濃稠就是太稀不香,其實是你煮小米的方法不對,水和小米的比例沒把握好。煮小米粥很簡單,只要你按照這個方法,15分鍾就可以煮出一鍋香濃黏稠的小米粥。下面的分量可以煮出兩碗小米粥,大家可按需要增減。
食材:小米50克,清水750-800克,紅棗、枸杞若干
做法步驟:
1、小米輕輕淘洗一兩次即可,不需要揉搓,只是用手指劃拔幾下或者用筷子攪拌幾下,倒掉水即可。
2、鍋中倒入清水,待水開後才倒入小米、紅棗和枸杞,不需要蓋上鍋蓋,會溢出來的。
3、中大火熬煮5分鍾左右,再轉中火煮10分鍾左右,邊上會有一些浮沫可打掉,不需要攪拌。
4、關火,蓋上鍋蓋。十分鍾後揭開鍋蓋,可以看到厚厚的一層粥油或者叫米油,它能夠保護胃黏膜,能夠促使胃黏膜免遭辛辣食物的刺激,所以對於一些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病患者也很適合食用小米粥。
5、煮小米粥,我喜歡加紅棗和枸杞,早上不愛吃甜粥,所以最後我會加一點點鹽調味。畢竟每一個人的口味不同,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
我煮粥是用電陶爐配砂鍋的,如果你用不銹鋼鍋或者電飯鍋煮,那煮的時間和火力會有所不同,所以有的人反映說煮了沒到15分鍾,已經沒水了,火力和鍋具不同,水量時間也要相應調整一下喲
『貳』 怎樣煮粥好喝
熬粥是小火煮還是大火煮
1、熬粥是小火煮還是大火煮
熬粥可根據不同的火候做成不同的粥。如小火熬煮出加白果和百合的粥,能夠清熱降火;大火煮肉粥有低油低脂、原汁原味、口感清新的特點。烹制粥膳時,盡量用穩定性較高的陶瓷或不銹鋼鍋具,不要使用塑膠或鋁制等易氧化的器具。
煮粥時一般應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熬煮約30分鍾。長時間熬粥,澱粉會被水解為糊精,有利於消化吸收,但易引起血糖升高,因此,對於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來說,熬粥時間不可太長。對於其他人群,尤其是兒童及消化吸收能力較差的人來說,熬粥時間長一些更好。
2、熬粥用什麼米
煮粥,米是不可缺少的。常用於烹制粥膳的有大米、糯米、小米、薏米、糙米等。選購米時要仔細辨別,購買優質米。一般人都習慣用冷水煮粥,其實最適宜煮粥的是沸水。因為冷水煮粥會煳鍋底,而沸水煮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並且沸水中氯揮發較多。
3、什麼人不宜喝粥
糖尿病患者是不宜食用的,粥容易消化吸收,升糖指數遠遠高於一般主食,會導致血糖迅速飆升。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人不適宜喝稀粥,因為喝粥會使胃酸分泌量大幅增加,且粥為非固體食物,更易反流進入食道會引起食管黏膜損傷,從而出現燒心、胸悶、咽喉堵塞感等症狀。患有胃潰瘍或淺代表性胃炎的人應當喝軟爛的粥,以細糧為主,但不宜大量喝粥。早起的上班族和青少年,過度肥胖者都不宜喝粥。
熬粥的方法
1、小米粥:要在水完全沸騰了之後再放入小米。這樣不但粥熟得比較快,而且還不會糊鍋底。可以加入白米、糯米一起熬煮,這樣煮出來的小米粥濃稠香黏,更講究一點的還可以加麥片以增加粥的口感。如果喜歡甜食可以放些冰糖。
2、南瓜粥:南瓜去皮切塊,洗干凈大米加入適量的清水燒開後,加入南瓜塊,慢火熬至白粥粘稠,南瓜熟爛食用前加入適量的冰糖待溶化後即可。
3、蝦粥:沙蝦剝皮去頭留肉備用。香菜洗凈切寸短。砂鍋放水燒開,放入洗凈的米大火煮開到改中火煮米熟放入蝦仁燒開,改小火燒,大火燒得時候一定要開蓋燒,煮到米粘稠時,放鹽調味,關火放入香菜。
4、皮蛋瘦肉粥:米事先泡10分鍾,在鍋內放水,冷水放肉末、姜粒,水開放泡好的米。鍋再開後,關中小火,直到米粒軟爛;放入切成粒的皮蛋,放鹽調料;放蔥花、香菜關火。
熬粥的小竅門
1、生米煮粥,比直接用米飯做成粥更好吃。用圓滾滾的米做粥,容易熟、容易軟爛,口感更好。加入些高湯,是粥營養美味的小秘密。配料更要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