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銹鋼鍛件含碳量過高的原因
鍛造高手全都在這里~您可在此將您的問題提出~會獲得解答~
加熱不當所產生的缺陷可分為:①由於介質影響使坯料外層組織化學狀態變化而引起的缺陷,如氧化、脫碳、增碳和滲硫、滲銅等。②由內部組織結構的異常變化引起的缺陷,如過熱、過燒和未熱透等。③由於溫度在坯料內部分布不均,引起內應力(如溫度應力、組織應力)過大而產生的坯料開裂等。下面介紹其中幾種常見的缺陷,其餘的可見有關的實例。
1.脫碳
脫碳是指金屬在高溫下表層的碳被氧化,使得表層的含碳量較內部有明顯降低的現象。
脫碳層的深度與鋼的成分、爐氣的成分、溫度和在此溫度下的保溫時間有關。採用氧化性氣氛加熱易發生脫碳,高碳鋼易脫碳,含硅量多的鋼也易脫碳。
脫碳使零件的強度和疲勞性能下降,磨損抗力減弱。
2.增碳
經油爐加熱的鍛件,常常在表面或部分表面發生增碳現象。有時增碳層厚度達1.5~1.6mm,增碳層的含碳量達1%(質量分數)左右,局部點含碳量甚至超過2%(質量分數),出現萊氏體組織。
這主要是在油爐加熱的情況下,當坯料的位置靠近油爐噴嘴或者就在兩個噴嘴交叉噴射燃油的區域內時,由於油和空氣混合得不太好,因而燃燒不完全,結果在坯料的表面形成還原性的滲碳氣氛,從而產生表面增碳的效果。
增碳使鍛件的機械加工性能變壞,切削時易打刀。
3.過熱
過熱是指金屬坯料的加熱溫度過高,或在規定的鍛造與熱處理溫度范圍內停留時間太長,或由於熱效應使溫升過高而引起的晶粒粗大現象。
碳鋼(亞共析或過共析鋼)過熱之後往往出現魏氏組織。馬氏體鋼過熱之後,往往出現晶內織構,工模具鋼往往以一次碳化物角狀化為特徵判定過熱組織。鈦合金過熱後,出現明顯的β相晶界和平直細長的魏氏組織。合金鋼過熱後的斷口會出現石狀斷口或條狀斷口。過熱組織,由於晶粒粗大,將引起力學性能降低,尤其是沖擊韌度。
一般過熱的結構鋼經過正常熱處理(正火、淬火)之後,組織可以改善,性能也隨之恢復,這種過熱常被稱之為不穩定過熱;而合金結構鋼的嚴重過熱經一般的正火(包括高溫正火)、退火或淬火處理後,過熱組織不能完全消除,這種過熱常被稱之為穩定過熱。
4.過燒
過燒是指金屬坯料的加熱溫度過高或在高溫加熱區停留時間過長,爐中的氧及其它氧化性氣體滲透到金屬晶粒間的空隙,並與鐵、硫、碳等氧化,形成了易熔的氧化物的共晶體,破壞了晶粒間的聯系,使材料的塑性急劇降低。過燒嚴重的金屬,撤粗時輕輕一擊就裂,拔長時將在過燒處出現橫向裂紋。
過燒與過熱沒有嚴格的溫度界線。一般以晶粒出現氧化及熔化為特徵來判斷過燒。對碳鋼來說,過燒時晶界熔化、嚴重氧化工模具鋼(高速鋼、Cr12型鋼等)過燒時,晶界因熔化而出現魚骨狀萊氏體。鋁合金過燒時出現晶界熔化三角區和復熔球等。鍛件過燒後,往往無法挽救,只好報廢。
5.加熱裂紋
在加熱截面尺寸大的大鋼錠和導熱性差的高合金鋼和高溫合金坯料時,如果低溫階段加熱速度過快,則坯料因內外溫差較大而產生很大的熱應力。加之此時坯料由於溫度低而塑性較差,若熱應力的數值超過坯料的強度極限,就會產生由中心向四周呈輻射狀的加熱裂紋,使整個斷面裂開。
6.銅脆
銅脆在鍛件表面上呈龜裂狀。高倍觀察時,有淡黃色的銅(或銅的固溶體)沿晶界分布。
坯料加熱時,如爐內殘存氧化銅屑,在高溫下氧化鋼還原為自由銅,熔融的鋼原子沿奧氏體晶界擴展,削弱了晶粒間的聯系。另外,鋼中含銅量較高[>2%(質量分數)]時,如在氧化性氣氛中加熱,在氧化鐵皮下形成富銅層,也引起鋼脆。
㈡ 不銹鋼焊接時,為什麼要控制焊縫中的含碳量
並不是所有的奧氏體不銹鋼都要控制含碳量的。主要是針對一些能發生晶間腐蝕的介質,如一些酸類,要控制奧氏體不銹鐵的含碳量,主要是為了降低晶間腐蝕。
㈢ 不銹鋼板材質是怎麼構成的 不銹鋼板材質的特性如何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金屬材料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封建時代的青銅製品,到現代的鋼鐵材料,其實都沒有不銹鋼板材質那麼強大。那麼什麼是不銹鋼板材質呢?不銹鋼板材質現在是最先進的金屬產品,而且使用的范圍很廣,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很喜歡使用不銹鋼製品的。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不銹鋼板材質,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不銹鋼材質是怎麼構成的
不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最大不超過1.2%,有些鋼的ωc(含碳量)甚至低於0.03%(如00Cr12)。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鉻),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鋼材有耐蝕性。因此,不銹鋼一般Cr(鉻)含量至少為10.5%。不銹鋼中還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不銹鋼的原材料主要就是各種各樣的金屬,極少添加甲醛之類的化學物品。
不銹鋼的產品特性簡介
1、焊接性。不銹鋼產品用途的不同對焊接性能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一類餐具對焊接性能一般不做要求,甚至包括部分鍋類企業。但是絕大多數產品都需要原料焊接性能好,像二類餐具、保溫杯、鋼管、熱水器、飲水機等。
2、耐腐蝕性。絕大多數不銹鋼製品要求耐腐蝕性能好,像一、二類餐具、廚具、熱水器、飲水機等,有些國外商人對產品還做耐腐蝕性能試驗。
3、拋光性能。當今社會不銹鋼製品在生產時一般都經過拋光這一工序,只有少數製品如熱水器、飲水機內膽等不需要拋光。因此這就要求原料的拋光性能很好。
4、耐熱性能。耐熱性能是指高溫下不銹鋼仍能保持其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不銹鋼冶煉過和中應按要求控制盡量低的碳含量,而且在隨後的熱,冷加工和熱處理等過程中也在防止不銹鋼表面增碳,且免鉻的碳化物析出。
5、耐腐蝕性。當鋼中鉻量原子數量不低於12.5%時,可使鋼的電極電位發生突變,由負電位升到正的電極電位。阻止電化學腐蝕。
通過上文的介紹,對於什麼是不銹鋼我們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不可否認的是,鋼鐵技術發展水平的提高,不銹鋼技術現在很容易打動了消費者的心。不銹鋼產品讓我們告別過去那些容易生銹的金屬產品,使金屬材料有更廣泛的應用范圍。此外,不銹鋼製品的強度也很高,所以我們可以放心使用。希望我的介紹可以幫助到讀者朋友。
㈣ 影響不銹鋼鍛件脫碳的原因有哪些
影響鋼脫碳的因素有保溫時間,煤氣成分,鋼料的化學成分和加熱溫度等。
一、保溫時間和加熱次數對脫碳的影響:加熱時間越長,加熱火次越多,脫碳層越深,但脫碳層並不與時間成正比增加。例如高速鋼的脫碳層在1000℃加熱0.5h深度達0.4mm;加熱4h達l0mm。
二、爐內氣氛對鍛件脫碳的影響:在加熱過程中,由於燃料成分,燃燒條件及溫度不同,使燃燒產物中含有不同的氣體,因而構成不同的爐內氣氛,有氧化性的也有還原性的。他們對不銹鋼鍛件的作用是不同的、氧化性氣氛引起鋼的氧化與脫碳,其中脫碳能力最強的介質MH20(汽)。在煤氣無氧化加熱爐中加熱,當爐氣中含H20較多時,也要引起脫碳;當過大時,由於形成的氧化皮多,阻礙著碳的擴散,故可減小脫碳層的深度。在中性介質中加熱時,可使脫碳最少。
三、不銹鋼鍛件的化學成分對脫碳的影響:不銹鋼鍛件的化學成分對脫碳有很大影響。不銹鋼鍛件中含碳量愈髙脫碳傾向越大,Al、Si、Cb等元素都使鋼脫碳傾向增加;而Mn等元素能阻止鋼脫碳。
四、加熱溫度對脫碳的影響:隨著加熱溫度的提高,脫碳層的深度不斷增加。一般低於1000℃時,鋼表面的氧化皮阻礙碳的擴散,脫碳比氧化慢,但隨著溫度升高,一方面氧化皮形成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氧化皮下碳的擴散速度也加快,此時氧化皮失去保護能力,達到某一溫度後脫碳反而比氧化快。
㈤ 中頻爐如何降碳,別跟我說什麼降碳劑,我也知道用氧化鐵可以降,還有其他方法沒達人朋友指條明路
目前世界上低碳不銹鋼的冶煉有三種方法,即一步法,二步法,三步法。
一步法:即電爐一步冶煉不銹鋼。由於一步法對原料要求苛刻(需返回不銹鋼廢鋼、低碳鉻鐵和金屬鉻),生產中原材料、能源介質消耗高,成本高,冶煉周期長,生產率低,產品品種少,質量差,爐襯壽命短,耐火材料消耗高,因此目前很少採用此法生產不銹鋼。
二步法1965年和1968年,VOD和AOD精煉裝置相繼產生,它們對不銹鋼生產工藝的變革起了決定性作用。前者是真空吹氧脫碳,後者是用氬氣和氮氣稀釋氣體來脫碳。將這兩種精煉設施的任何一種與電爐相配合,這就形成了不銹鋼的二步法生產工藝。
採用電爐與VOD二步法煉鋼工藝比較適合小規模多品種的兼容廠的不銹鋼生產。
採用電爐與AOD的二步法煉鋼工藝生產不銹鋼具有如下優點:
1、AOD生產工藝對原材料要求較低,電爐出鋼含C可達2%左右,因此可以採用廉價的高碳FeCr和20%的不銹鋼廢鋼作為原料,降低了操作成本。
2、AOD法可以一步將鋼水中的碳托道0.08%,如果延長冶煉時間,增加Ar量,還可進一步將鋼水中的談脫到0.03%以下,除超低碳。超低氮不銹鋼外,95%的品種都可以生產。
3、不銹鋼生產周期相對VOD較短,靈活性較好。
4、生產系統設備總投資較VOD貴,但比三步法少。
5、AOD爐生產一步成鋼,人員少,設備少,所以綜合成本較低。
6、AOD能夠採用含C1.5%以下的初煉鋼水因此可以採用低價高碳FeCr、FeNi40以及35%的碳鋼廢鋼進行配料,原料成本較低。
其缺點是:
1、爐襯使用壽命短;
2、還原硅鐵消耗大;
3、目前還不能生產超低C、超低氮、不銹鋼,且鋼中含氣量較高;
4、氬氣消耗量大。
目前世界上88%不銹鋼採用二步法生產,其中76%是通過AOD爐生產。因此它比較適合大型不銹鋼專業廠使用。
三步法:即電爐+復吹轉爐+VOD三步冶煉不銹鋼。其特點是電爐作為熔化設備,只負責向轉爐提供含Cr、Ni的半成品鋼水,復吹轉爐主要任務是吹氧快速脫碳,以達到最大回收Cr的目的。VOD真空吹氧負責進一步脫碳、脫氣和成分微調。三步法比較適合氬氣供應比較短缺的地區,並採用含碳量較高的鐵水作原料,且生產低C、低N不銹鋼比例較大的專業廠採用
㈥ 不銹鋼焊接中為什麼要控制焊縫中碳的含量如何控制焊縫中碳含量
不銹鋼焊接後焊縫位置會出現貧鉻現象,焊縫位置防銹性能會有所下降,如果不控制好焊縫的碳含量,導致碳含量比母材高,會引起滲碳現象,降低母材的抗拉強度和防銹性能。所以要控制好焊接的碳含量。
㈦ 不銹鋼里的含碳量太高怎麼辦
不銹鋼裡面的含碳量太高,這個沒有什麼影響。因為不銹鋼的碳元素過高主要影響不銹鋼的拉申性能和折彎性能。碳含量越高,越容易折斷。而不銹鋼洗白主要跟生產工藝有關,主要是沙眼,裂縫,掉皮等等。
一起來看看相關知識:
1,從耐性和硬度上差異:一般廢鋼軟而有耐性,易彎不易斷;鉻不銹廢鋼性堅固,砸擊能彎不能斷;鎳鉻不銹廢鋼性堅韌,砸擊能彎不能斷。
2,從抗氧化性上差異:一般廢鋼易氧化生銹,呈黃色;鉻不銹廢鋼不易生銹;鎳鉻不銹廢鋼不易生銹。
3,從色彩上差異:一般廢鋼黑褐色;鉻不銹廢鋼酸洗後呈白色;未酸洗呈棕黑色;鎳鉻不銹廢鋼酸洗後呈銀白色;未酸洗呈棕白色(鉻錳氮鋼呈黑色,性硬);冷軋未經退火的呈銀白色,有反光,性硬。
4,從磁性上差異:一般廢鋼不管在任何狀況下都能被磁石招引;鉻不銹廢鋼有磁性,能被磁石招引;鎳鉻不銹廢鋼在退火狀態下,無磁性。在冷加工後,又是會有一點磁性,但含錳較高的高錳鋼和鉻錳鋼沒有磁性……
5,從光澤上差異:一般廢鋼未經氧化有光澤;鉻不銹廢鋼無光澤;鎳鉻不銹廢鋼有光澤。
6,用硫酸銅擦洗差異:一般廢鋼呈紫紅色;鉻不銹廢鋼不變色;鎳鉻不銹廢鋼刮掉氧化層,滴一點水,硫酸銅擦洗不變色。
㈧ 怎麼去除冶煉不銹鋼中多餘的碳成分
碳—對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是有害的
一方面碳是穩定奧氏體元素,回約為鎳的30倍,含答碳量高的(馬氏體)不銹鋼,完全可以接受淬火強化,從而在機械性能方面可大大提高它的強度;另一方面由於碳和鉻的親和力很大,在不銹鋼中要佔用十七倍碳量的鉻與它結合成碳化鉻,從而顯著降低鋼的耐蝕性。為達到耐腐蝕的目的,不銹鋼的含碳量一般較低,在大多在0.1%左右,為進一步提高鋼的耐腐蝕能力特別是抗晶間腐蝕,含碳量在0.03%甚至更低;但用於製造滾動軸承、彈簧、工具等不銹鋼,由於要求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而含碳量較高,一般均在0.85-1.00%之間。
㈨ 如何降低降低不銹鋼硬度
在冶金史上,不銹鋼的發明是最重要 的發明,為現在的工業發展和科技進專步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物屬質技術基矗 不銹鋼一般是不銹鋼和耐酸鋼的總稱。不銹鋼是指耐大氣、蒸汽和水等弱介質腐蝕的鋼,而耐酸 鋼則是指耐酸、鹼、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