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鉻鋼,錳鋼,鎳鋼有什麼區別
區別:
1、合抄金元素不一樣。
區別就是鋼中的合金元素不一樣,鉻鋼是以鉻為主要合金元素,它的種類很多,如鉻不銹鋼、軸承鋼等,用於耐腐蝕和耐磨零件。錳鋼是以錳作為主要合金,分低錳鋼、高錳鋼,低錳鋼主要用做鋼結構,高錳鋼用做耐磨零件。含鎳鋼主要用於耐腐蝕性和韌性要求高的不銹鋼。
2、物理性質不一樣。
鉻鋼是最堅硬的一種鋼,一般用d做鑽頭或者車床加工一類的,很少大塊生產。錳鋼質量大,很堅韌,一般拿來做裝甲車,坦克,戰艦等等這些的裝甲,也拿來做刀具。一般都是大量生產的。鎳鋼柔韌性和防腐蝕性最強,而且很輕便,顏色也很亮白,就是我們最常見的不銹鋼鍋碗瓢盆都是用它做的。
(1)為什麼不銹鋼不拿來做硬幣擴展閱讀:
合金的特點:
1、熔點降低,比如說焊錫;
2、力學和機械性能得到顯著改變(如上面老兄所說),比如說鋁合金;
3、有的可以改變化學性能,比如防腐性能更強,比如說不銹鋼;
4、可以改變高溫下的機械性能,比如說造發動機內燃機的葉片材料;
② 在科學課上,我們已經做過不少有趣的實驗了。請選擇其中的一個,將實驗經過寫下來。也可以寫自己設計的實
有趣的小實驗
「叮零零」,上課鈴聲一響,老師滿面春風地走進教室。「同學們,蛋殼都帶來了嗎?」「帶來了!」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但是蛋殼能做什麼啊?」「做不倒翁嗎?」我們竊竊私語。「今天,我們要用這兩個半個的蛋殼做一個小實驗。做之前,請大家先猜猜,我用這支鉛筆朝著蛋殼垂直往下刺,看哪半個蛋殼先破呢?」「口朝下的會先破!」大多數男生手指著那半隻蛋殼說著。「口朝上的先破!」我的同桌斬釘截鐵地說。很多女生都坐著,猶豫不決.。「那好!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做,看看誰的答案才是正確的。」
老師叫了一名同學幫忙,他拿著鉛筆對准老師手上口朝上的蛋殼,手一放,鉛筆落到了蛋殼上,蛋殼沒有破。第二次鉛筆一落下,但是它落在了老師的手上,然後掉到地上,鉛筆芯斷了。老師又拿出了一支鉛筆,這次她親自出馬,鉛筆落了剛兩下,口朝上的蛋殼就破了。接著,老師又拿著鉛筆對著口朝下的蛋殼刺去。「一下,兩下,三下……」我們一齊數著,但是這半個蛋殼就像是穿了盔甲一樣,連刺了十幾下就是不破。
「Yeah!我猜對了!」同桌高興得手舞足蹈。「好!下面我請同學們自己也做一做,看看這是不是偶然現象。」「對,你先別得意的太早!」我們可不服氣。
我們自己做了這個小實驗以後,終於認識到同樣的兩個半個的蛋殼,用鉛筆垂直去刺,因為口朝下的蛋殼受力比較集中,所以比較容易被刺破;而口朝下的蛋殼受力分散,因此就不容易被刺破。難怪我們學校建築工地里的工人叔叔們都戴著口朝下的安全帽,原來都是一個道理啊!
小小的實驗蘊含著大道理,這節課真是有意思啊!
有趣的一次實驗
一年級到四年級,科學一直是我喜歡的學科。科學課上我做過的實驗數不勝數,但在這無數的實驗中,唯獨一次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前不久剛做過的硬幣實驗。 那天下午的科學課上,老師向我們宣布:「今天,我要和大家做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耶!」話音剛落,同學們一陣歡呼。「是不是把硬幣投入水中的實驗?」一個同學未卜先知。「沒錯!你們身邊誰有硬幣?」「我!我!我有!」同學們個個爭先恐後,紛紛「上交」了自己的硬幣。 實驗開始了,老師向滿滿的水杯中投硬幣了,我擠在前面,睜大眼睛,緊緊盯著水杯,惟恐錯過了哪個細小的環節。「一個、兩個、三個……」一枚枚硬幣相繼「跳」入了水杯,水面也在升高。老師突然停住了,問:「同學們,猜猜看,接下來會出現怎樣的情況?」「水會溢出來唄!」同學們異口同聲。「錯!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誰還有硬幣?」老師又在同學身上「搜」出六枚硬幣,小心翼翼地把他們一個個放入水中,最後一枚硬幣「撲通」跳下水後,像訓練有素的潛水員,在水中旋轉了360度後,才安安穩穩地落入杯底。 此時,同學們驚奇地發現:水面竟然超過了杯口,而且足足有半厘米!同學們隨即把老師團團圍住,詢問這是什麼原因,老師卻買了個關子,反問我們:「你們說呢?」我們個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在同學們的再三詢問下,老師終於開了「金口」,神秘地說:「這是水面的張力,是這股無形的力量支撐住水面超過杯口,而不溢出來的。」原來是這樣!我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這次實驗,讓我們懂得:凡事都不能武斷地下結論,要勇於探索和實踐,才能揭開謎底。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不斷去探索,我們就能解開很多的謎團。
有趣的一次實驗
「火山噴發」,大家一定在電視里見過吧,但你有沒有親眼見過呢?我倒是見過一回「火山噴發,可這是個「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這個實驗我也親自動手做了一回。嗬,「火山噴發」可真好玩。 你也可以投稿
按實驗要求我拿來了一個玻璃杯、一瓶醋和一瓶洗滌劑、一包小蘇打、一張報紙。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小蘇打,再倒入一些洗滌劑,然後把報紙墊在玻璃杯下。
實驗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奇跡很快就出現了,剛剛瓶子里還只是一些小蘇打和洗滌劑,它們安安分分的,怎麼才過了幾秒鍾的時間就變成了泡沫呢?而且本來只是一點點的泡沫,現在不斷地瘋漲,才過了十幾秒,就從玻璃杯口蜂擁而上,溢出瓶口流到報紙上了。這時,我又興奮又驚訝,目不轉睛地看著浮上來的泡沫,生怕漏掉了什麼細節。大約過了18分鍾,泡沫又漸漸地消失。哈,這個實驗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
這是為什們呢?我急忙抓過書查了起來,可書上一個字也沒提,唉!沒辦法,只好自己琢磨琢磨了。劉老師不是在課上講過了嗎:小蘇打與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泡沫,就像汽水一樣搖一搖也會產生一些泡沫。那麼洗滌劑又起了什麼作用呢?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
為了搞清其中的奧秘,我又把這個實驗重做了一遍,發現泡沫之所以會瘋漲就是因為洗滌劑起到了催化作用。這不是與浮石的形成原理差不多嗎。這個小實驗真是有意思。
做科學小實驗,讓我在玩中懂得了科學道理,還鍛煉了我動手動腦的能力,真是兩全其美。
有趣的一次實驗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在我五歲時就能畫好多東西了。有一次,我畫了一幅《夏天的景色》,我欣賞了一下,不錯,特別是荷葉上的青蛙是用彩色卡紙剪出來的。我把這幅畫給爸爸看,爸爸看了後說:「我只見過綠青蛙,卻從沒見過粉色、黃色的青蛙呀!」我非常難過,嘟著嘴巴,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快搖搖欲墜了。爸爸卻笑著說:「別哭,別哭,爸爸給你變個魔術讓青蛙脫掉黃衣服。」「可以嗎?」我半信半疑地看著爸爸。
爸爸讓我找來盤子、顏料、毛筆和吹風機,一切都准備好了,爸爸又指揮我小心翼翼地將紙青蛙摘下來,放在盤子里,這時爸爸從背後拿出一瓶液體,看起來與白開水沒什麼兩樣。我疑惑地問:「這有什麼用呢?跟水一樣。」爸爸笑了起來:「傻女兒,這是84消毒液,不是你喝的白開水。而且它對人的皮膚有傷害,在用時要小心。」「哦。」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爸爸將他所說的84消毒液倒到盤子里。奇跡發生了,在一瞬間粉色的青蛙變白了。我目瞪口呆,青蛙脫掉了難脫的衣服。真神奇!我用夾眉毛的夾子將紙青蛙夾起來用吹風機吹乾。「青蛙雖然更新換貌了,但它還不是綠色呀?」「塗上綠色不就行了嗎?」於是我用毛筆給青蛙穿上綠衣服。「哇,青蛙更漂亮了。爸爸你怎麼變的快教教我!」「其實是84消毒液變的,青蛙身上的顏色是酸性,而84消毒液是鹼性,所以青蛙身上的顏色沒了。」
噢,科學太奇妙,太深奧了。
記一次有趣的小實驗
我是一個很愛探索新鮮事的小男孩。以前,我聽說過把一條蚯蚓切成兩段以後,它不但不會死,而且還可以變成兩條活生生的蚯蚓呢!為了證明此事,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小試驗。
同學們都說雨後到處都可以找到蚯蚓,一天陣雨過後,我果真毫不費力地在花壇邊找到了一條蚯蚓。
星期五回家後,我拿出美工刀,把蚯蚓放在一張紙上,自信滿滿地想:我一定能順利完成試驗的。
試驗開始了,我將蚯蚓小心翼翼地切成兩半,仔細一看,咦?蚯蚓怎麼像死了一樣,一動不動的呢?我灰心極了:難道我的試驗失敗了嗎?正當我垂頭喪氣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媽媽曾對我說的話:「遇到困難時,不要放棄,媽媽相信你能行!」於是,我打起精神,繼續做試驗。我拿來《十萬個為什麼生物篇》,開始查找一些有關蚯蚓的資料。翻著翻著,我找到了答案。哦!原來蚯蚓被切斷之後,傷口旁邊的肌肉就會馬上收緊,就像原來還開著的門立刻關起來一樣,可真是神奇啊!蚯蚓其實有著很強的再生能力,原來如此啊!過了兩三天後,被分割的蚯蚓就可以變成兩條完整的蚯蚓了!看到這兒,我彷彿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又有自信了!
兩天後,當我再去看我的蚯蚓時,我真的發現了盒子里有兩條小蚯蚓在爬來爬去呢!我把這事告訴了媽媽,她微笑著說:「哈哈我們家兒子也會自己鑽研,自己做試驗啦!」
這就是我以前做過的小試驗,很有趣吧!
不 倒 翁 與 重 心
親愛的同學,你聽說過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嗎?哥倫布將雞蛋打碎才能豎起來,其實,不用打碎也能豎起來,但是大約要花五分鍾的時間,真是太麻煩了。因為重心在三角形的正上方時,雞蛋才能豎起來。重心不在三角形上方時,雞蛋就倒下了。所謂重心,是指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由此,我們可以想到一個物體,它不但能夠站起來,而且怎麼推也推不倒。不用我說,聰明的你肯定會想到,那就是不倒翁。有趣的不倒翁,無論你怎麼使勁推它都不會倒,甚至你把它橫過來放,倔強的它又會站在你的面前。不倒翁為什麼不會倒下來呢?
哦!一方面,是因為它上輕下重,底部有一個較重的鐵塊,所以重心很低;另一方面,不倒翁的下半部,都是做成滑滑的球狀,當它受力向一邊傾斜時,它的重心被提高了,而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向穩定平衡狀態的位置運動。由天慣性,它要來回幾次擺動後,最終又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上。
啊!原來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我們一定要多做科學實驗,多學科學知識,好好學習,才能造福人類。
黃豆為什麼不發芽
上星期,我做了一個新奇的實驗——孵豆芽。
外婆給了我一些黃豆種,我嫌少,還要從媽媽扎緊的塑料袋裡去拿,媽媽說袋裡的豆是不能孵出豆芽的,我不信,偏偏要做實驗。於是,我將兩種黃豆分開了,孵起來。
根據書上的介紹和老師的指導,我把浸脹了的兩種黃豆分開放進兩層濕稻草中間,每天早、中、晚各淋一次水。我想,一樣的孵法,怎麼可能不長出一樣的豆芽來呢?
第二天,我輕輕地翻開豆芽上面的稻草,外婆的黃豆種已膨脹到它原來的兩倍大了,許多豆粒的腰部長出了短短的、粗壯的芽。可是媽媽的黃豆,只發胖,不發芽,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四天,外婆的豆芽又長高了許多,可媽媽的那些黃豆,卻變顏色了,由淡黃色變成深黃色了,還有幾粒變成淡黑色了。看來,真要被媽媽「不幸言中」了。
第五天,第六天,時間一天天過去了,用外婆的黃豆孵的豆芽,越長越高,越長越嫩,玉柱金頂,漂亮極了!而媽媽的那些黃豆卻腐爛了。我這才相信,媽媽講的是真的了,可這是為什麼呢?我只好去向媽媽請教了,媽媽笑眯眯地說:「豆種盡管已經幹了,可還是要呼吸的,你外婆的豆種掛在屋檐下,空氣新鮮,呼吸當然不成問題。而那塑料袋裡的黃豆,因為袋口緊扎著,不通氣,它們沒法呼吸,早就憋死了。」「哦,原來是這樣啊!」我若有所思地說。
真沒想到,曬幹了的黃豆也會憋死。生活中真是處處有科學啊!
「今天好快樂,半個小時就寫完了作業,真棒!
」我自言自語道。剩下的時間做什麼呢?
我該去看看媽媽買來的小金魚。我快步走到扁圓形的魚缸前,魚兒好像歡迎我似的,一上一下地向我游來。其中,獅子頭金魚揚著大腦袋,甩著紅白相間的尾巴,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麗。我突發奇想:魚在水裡為什麼會控制平衡?
我觀察到魚兒游動時,不停地搖擺,是不是魚鰭和魚尾在起作用?為了驗證我的猜想,我做了大膽的實驗。我先准備了小剪刀、魚網、紗布。然後用魚網撈出了一條喂烏龜的小草魚,這條魚兒好像覺察到了危險———拚命掙扎著,我默默地對小魚說:「小魚,你別害怕,為了實驗成功,你就奉獻一次吧!
」我把雙面膠粘在我的拇指和食指上,一下把小魚兒粘住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剪刀,一下一下地把小魚兒的鰭剪了下來,剪完後,我就把禿頭禿腦的魚兒輕輕地放進了魚缸里,起初,小魚兒掙扎了一會,就沉到水底,過了好一會兒,它也沒有再游動。看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我還有點擔心,就去查閱了網路全書,上面果真寫著:魚的鰭是讓魚掌握平衡的。魚的尾巴是掌握方向的。通過這次實驗,我覺得經過觀察和實驗獲得知識,是多麼有趣呀!
~~~~~~~~~~~~~~~~~~
我喜歡蟲,一有空就到外面去觀察蟲。今天,我把功課全做好了。正想到外面去觀察蟲的時候,黑暗的夜幕開始垂下來了,而且老天也開始「流眼淚」了呢!
我望著天空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心裡想:天氣剛才還好好的,早不下雨,晚不下雨,一到我要出去了就開始下雨了。當我正在發愁的時候,媽媽叫我去喝枸杞子茶,我一看見枸杞子茶的時候,馬上就對它感興趣了。因為我看到茶杯上面浮著很多枸杞子,茶杯底也有幾粒枸杞子,我覺得特別奇怪。為什麼有些枸杞子會浮在水上,有些枸杞子會沉到茶杯底下去呢?我仔細地想了一想:可能是枸杞子像皮球一樣,裡面有空氣才能浮在水上。
我就開始做小實驗了。首先,我從浮在水上的枸杞子里拿出兩粒,把其中一粒枸杞子放在水中,用一雙筷子壓平,不出我所料,枸杞子果然在水中冒出小泡泡來了。然後我把筷子拿掉,觀察枸杞子會不會沉下去,只見那粒枸杞子慢慢地沉下去了。接著我把另一粒枸杞子用筷子把它頂到茶杯底後,把筷子拿掉,這粒枸杞子慢慢地浮了上來,最後浮到水面上來了。唉,我終於把事情弄明白了。原來我的推測是對的。因為第一粒枸杞子裡面的空氣冒出來了,所以就沉下去了。而第二粒枸杞子裡面還有空氣,所以就浮上來了。
通過這一次小實驗,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枸杞子就像皮球一樣,裡面有空氣就能浮在水上,沒有空氣就會沉下去。
~~~~~~~~~~~~~~~~~~
我很想知道把水放多了,還是放少了能讓綠豆快點成綠豆芽,前幾天,我便做了一個實驗,來測試了一下。 我先拿了兩只塑料盒子,又拿來紙巾和水,還拿來了兩顆綠豆種子,我先把紙巾墊在兩個盒子內,然後一隻盒子里放50滴水,另一隻盒子里放80滴水,接著我又把兩顆綠豆種子分別放在兩只盒子中,寫上編號,水多的是1號,水少的是2號,最後,我把盒子放在朝南的陽台上了。 做好這一切,我心裡甜滋滋的,馬上可以知道結果了。我還猜想,認為水放多的那組綠豆會更快發芽。我邊靜靜地站在陽台上耐心等候著這一時刻的到來。 我大約等了2個小時我發現1號盒子里的種子大了許多,而2號盒子里的種子卻幾乎沒什麼變化。 我又等了3小時左右,我發現1號盒子里的種子皮破了,而2號盒子里的種子只是漲大很多。我暗自高興,繼續等著種子發出豆芽那個時刻的來臨。 大約又過了3小時,我又看了一下,又發現1號豆伸出了一隻腳,而2號只破了皮。我想:還要一會兒就能知道結果了!我等了2個小時,我看到了水放得多的盒子中的種子發芽了,我讓種子更快發芽了,我高興地叫了起來:「我猜對了,我成功了!」 呀!這次綠豆發芽實驗使我受益匪淺!
~~~~~~~~~~~~~~~~~~~~~~~~~~~~
一天,老師讓我們猜一猜螞蟻怕樟腦球嗎?我猜螞蟻怕樟腦球;也有同學猜螞蟻不怕樟腦球,可誰也不能說出其中奧秘。於是,大家都懷著好奇心一起跑到操場做起了這個實驗。
我們看見地上有一隻只小螞蟻正在匆匆地爬行,尋找食物,大概螞蟻們餓壞了吧!趁此機會,我們趕緊截住了一隻螞蟻,用樟腦球在它前行的路上輕輕劃了一下,大家都喊:「沖啊,沖啊!」我雖也隨之喊著,但我心中卻不是這么想的,而我是這么想的:肯定不會沖過,螞蟻不是繞道就是轉頭走再走。我緊張地盯著小螞蟻,正在此時,螞蟻繞過「阻礙」繼續前行。「啊,啊,我的猜想對了!」這時我有點高興。眼見螞蟻快消失了,我們趕緊走向前,又劃了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但它都順利繞過這個『陷阱』,我們不由得「哇」了一聲。
我們不相信,又在螞蟻周圍畫了一個圈,而且比之前的濃。這時我又想:嘻嘻,你這淘氣鬼看你往哪跑。只見圈裡的螞蟻像無頭蒼蠅似的。過了一會兒,它好像有了「絕招」,在圈裡轉悠著,似乎在說:「我就不信我過不了關了,我一定要成功!」果真,它又沖了過去,還回頭看看我們,又好像在說:「小樣,還想困住我,你還嫩了點呢!」就這樣我們劃幾個它沖幾個。我們為我們的實驗有了結果而高興,在高興的同時我又有點好奇。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帶著這個問題來到了電腦前。我查了一番,噢!原來螞蟻是靠氣味尋路,樟腦球會影響它的判斷力,所以它會繞道而行。後來它又怎麼沖出去的呢?因為困在裡面等時間一長,樟腦球的氣味變淡,螞蟻就會沖出防線了。看到這兒,我又心想:我終於揭開了這個秘密。
通過這個實驗,我不僅又學習到了一個知識,還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不要亂猜測,應該去親自實踐,這樣你就會更加記得深,並得出正確的認識。
~~~~~~~~~~~~~~~~~~~~~~~~~~~~~~~·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上午,老師微笑著走進教室,笑容滿面地說:「今天,我想讓大家放鬆一下,我們做有趣的游戲吧!」聽了老師的話,同學們的板凳上就像長了釘子再也坐不住了。
我們玩的是「貓捉老鼠」。老師挑了幾個學生做「貓」,又挑了幾個學生做「老鼠」,接著講了游戲的規則:「貓」不許進「鼠洞」。老師讓我當家中的「主人」,其餘的同學,圍成一個大圓圈,老師讓我們把野草當做「老鼠」想吃自己的「食物」。
游戲正式開始了,主人對貓說:「我先去賣菜,你在這看家,不許讓老鼠偷東西吃。」貓點點頭,等主人走後,貓開始施實它的行動方案:假裝睡覺,迷惑「老鼠」,想引鼠出洞,然後將它吃掉。
不一會兒,老鼠終於耐不住性子,坐立不安,就想偷東西。它先露出小腦袋,東瞧瞧,西望望,看有沒有目標和獵物。忽然,老鼠驚喜地發現:有一隻正在睡懶覺的貓面前有一堆鮮美的食物,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口水直流三千尺」,它小心翼翼地走到「食物」面前,心想:今天運氣真好!食物找到了,貓也在睡覺,真是天助我也!只見它放開膽子,神氣十足地靠近食物,正當它暗暗自得意准備用「手」去取「食物」時,貓猛然睜開了眼睛,一下子就抓住了老鼠,老鼠在貓的手裡拚命地掙扎著,哭喪著臉大叫:「貓爺爺,請你饒恕我這一回吧!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可貓是老鼠的天敵,根本不會同情它,最後,老鼠成了盤中餐,讓貓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同學們拉著手,又蹦又跳,開心極了。
「叮零零、叮零零……」一陣急促的鈴聲響了,同學們戀戀不舍地回到教室。
啊!「貓捉老鼠」的游戲,真是趣味無窮,我真想每天都玩這樣的游戲,我們的校園生活多麼豐富多彩……
~~~~~~~~~~~~~~~~~~~~~~~~~~
有趣的實驗
在《思想品德》書上,有一個有趣的實驗———「雞蛋撞地球」。看到這個題目,我頓時有了興趣,想做一做這個實驗。
這個實驗是這樣的:拿一枚生雞蛋,用材料包裝起來,製作材料不限。然後從三樓拋下,使其不碎。我興致勃勃地准備起來,可沒想到第一關就把我難住了———包裝方法。用什麼包裝呢?我絞盡腦汁地想,參考了其他同學的方法,最後確定一種方法:拼一個三角框架,把雞蛋裝進去。我想三角框架角多,可以讓角觸地,從而減少震動,使雞蛋不碎。為了保險,我將雞蛋包了兩層手絹,一層海綿。然後用木棍製作了個三角框架,把包好的雞蛋裝進去。再把框架固定緊。我還是不放心,又拿了一個大塑料袋充當降落傘,穿上線,綁在框架上。我滿心歡喜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覺得還不是很好,又在著地的三個角上纏了些餐巾紙,這樣便大功告成了。
傍晚,我和同學激動地拿著包裝好的雞蛋,准備試驗。他站在樓下,我爬上三、四樓間的走道,並在上樓時細心地關上樓下的窗戶,以免窗戶掛上「降落傘」。一切准備就緒,我向樓下大聲喊:「好了沒有?」他回答說好了。我便將塑料袋抻開扔了下去。隨後立即跑下樓,在樓道里就聽他高興地喊:「真像降落傘!」
我一下樓就看雞蛋碎了沒有,結果雞蛋的大頭碎了,但我仍然很高興。回家途中碰到數學老師姜老師,老師頗有興趣地問我們實驗的結果,我們趕緊請教姜老師,姜老師笑著說:「三角形角不夠多,再有,著地的三個角應向外多伸長些,這樣可以減震。」
從這小小的實驗里,我獲得了不少知識。做實驗,既有趣,又長知識。以後我們一定要多觀察多探究,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