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鍍鋅板捲成本
從熱卷到鍍鋅的民營加工成本,在500-600元/噸之間。2020年以來,華北地區民營鋼廠月度均價與華北地區熱卷結算對比,價差都在600元/噸以上。6月份以來,熱卷價格一路攀升,自然本月結算價格也會繼續向上攀升
上海-天津、廣州-天津區域價差,在100-150元/噸為正常水平。而截止到6月23日,天津首鋼鍍鋅4330元/噸,而上海價格為4490元/噸,廣州4420元/噸。上海天津、廣州天津區域價差當前有90-160元/噸,作為主要的消費地以及資源集散地,是鋼廠的必爭之地。當前上海-天津價差屬於正常水平,而廣州-天津價差仍偏低。短期來看,華北國營鍍鋅價格基本無下跌空間。國營鋼廠出台7月份期貨價格政策,上漲200-300元/噸,對國營鍍鋅價格有支撐。且臨近鋼廠結算,一旦鋼廠結算價格高位(大概率事件),貿易商價格不得不抬高銷售價格。因此短期來看,國營鍍鋅價格基本無下跌空間,且在成本推升下將小幅上漲,隨後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
2. 請教:鍍鋅,滾鍍,五金小件,每噸大概什麼價格利潤多少
我曾經做過滾鍍鋅,價格不等,也主要看客戶的要求(比如有沒有要求耐鹽霧測試),比如說螺絲滾鋅現在都0.8元/1KG,但也有0.6元/1KG的!但對於比較輕的五金件來說,這個價位就明顯會虧本,因為,同時還要看一個滾筒一次能裝多少KG,這決定了你的利潤!能理解嗎?望採納!
3. 我想辦一個小型電鍍鋅廠,每噸鍍鋅件成本需多少元
400元很低的了,沒有要求的貨,容易出重量的工件可以報這價,否則,虧。
4. 電鍍產品的成本怎麼計算
如果是加工企業與製造業一樣核算產品成本;如果是商業也執行企業會計制度,但核算程序可以簡化。
工業企業一般成本核算流程和分錄:
1、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2、發生的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支付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3、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4、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營業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5、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6、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7、計提營業稅及附加稅(增值稅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其他應交款—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8、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和稅金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9、結轉本月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10、結轉本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財務費用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若虧損,做借方)
到這一步,就可以填制會計報表了。
如果是商業,上述與生產成本相關分錄可以不做,進貨時直接計入庫存商品,出貨時庫存商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後面都一樣。
5. 鍍鋅鋼管一噸有5600元
5.6*18.88*1.3=137.47(元)
6. 鋼結構加工件鍍鋅要多少費用一噸
門市剛架,以高強螺栓連接為主的,600元一噸左右;框架結構,以栓焊連接為主的,800-1000每噸,含內鋼量大的話,600一噸容也有人做。
如果是管桁架,或者網架,要2000-3000一噸的安裝費,具體根據結構的復雜程度和含鋼量來定。
拓展介紹:
鍍鋅是指在金屬、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鍍一層鋅以起美觀、防銹等作用的表面處理技術。主要採用的方法是熱鍍鋅。
鋅易溶於酸,也能溶於鹼,故稱它為兩性金屬。鋅在乾燥的空氣中幾乎不發生變化。在潮濕的空氣中,鋅表面會生成緻密的鹼式碳酸鋅膜。在含二氧化硫、硫化氫以及海洋性氣氛中,鋅的耐蝕性較差,尤其在高溫高濕含有機酸的氣氛里,鋅鍍層極易被腐蝕。鋅的標准電極電位為-0.76V,對鋼鐵基體來說,鋅鍍層屬於陽極性鍍層,它主要用於防止鋼鐵的腐蝕,其防護性能的優劣與鍍層厚度關系甚大。鋅鍍層經鈍化處理、染色或塗覆護光劑後,能顯著提高其防護性和裝飾性。
7. 鍍鋅的成本是多少錢
鍍鋅成本要看你的工藝:
滾鍍還是掛鍍。滾鍍小件一般較便宜,表面質量較低。
掛鍍成本版教滾權鍍較高,表面質量較好。
小型的電鍍廠:需要電鍍設備,估計這個投入比較大,可以和設備廠談價。
最重要的環境處理,這個是重污染企業。
如果要合法,加上廢水和廢氣處理設備,那成本就高了。
8. 熱鍍鋅加工費大約多少錢一噸
板寬,厚度不同,價格也不同,寬度越寬越貴;而且板越薄越貴,鋅層厚度越厚越貴。1.0熱鍍鋅,不需要壓延、精整、拉矯等加工工序,熱鍍鋅加工費在1000元/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