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絞線基本的規格
有15-7Φ5、12-7Φ5、9-7Φ5等型號規格的預應力鋼絞線。以15-7Φ5為例,5表示單根直徑5.0mm的鋼絲,7Φ5表示7條這種鋼絲組成一根鋼絞線,而15表示每束鋼絞線由15根7Φ5的鋼絞線,總的含義就是「一束鋼絞線由15根7絲直徑5mm(每根總直徑約15.24mm,尺寸偏差+0.40 -0.20;
每絲直徑約為5.0mm)鋼絞線組成的鋼筋」。一般截面積按140mm^2計算,理論破斷值=140*1860=260.4kN,按預應力60%-65%標准,可承受拉力156.24-169.26kN。
(1)接閃線一般為多少的鍍鋅鋼絞線擴展閱讀:
鋼絞線張拉值計算
鋼絞線預應力張拉施工設計控制張拉力,是指預應力張拉完成後鋼絞線在錨夾具前的拉力。因此,在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理論伸長量計算時,應以鋼絞線兩頭錨固點之間的距離作為鋼絞線的計算長度,但在預應力張拉時鋼絞線的控制張拉力是在千斤頂工具錨處控制的,故為控制和計算方便。
一般以鋼絞線兩頭錨固點之間的距離,再加上鋼絞線在張拉千斤頂中的工作長度,作為鋼絞線預應力張拉理論伸長量的計算長度。在鋼絞線預應力張拉時,鋼絞線的外露部分,大部分被錨具和千斤頂所包裹,鋼絞線的張拉伸長量無法在鋼絞線上直接測量,故只能用測量張拉千斤頂的活塞行程,計算鋼絞線的張拉伸長值,但同時還應減掉鋼絞線張拉全過程的錨塞回縮量。鋼絞線的承載能力應為總牽引力的4-6倍。
B. 避雷線落地能裝絕緣子嗎
必須直接接入地網,不允許經過其他設備部件。這是在接雷時有過電壓,保護安全。
避雷線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避雷線可以使導線避免遭受直擊雷,同時,利用避雷器的分流作用,(華菱電器)可以減少流經桿塔的雷電流;利用避雷線的耦合作用,可以降低絕緣子串上的電位;利用避雷線的屏蔽作用,可以降低導線上的感液彎乎應過電壓;可見線路上架設的避雷線是提高線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措施。
避雷線和避雷針的作用是防止直擊雷,使在它們保護范圍內的電氣設備(架空輸電線路及變電站設備)遭直擊雷繞擊的幾率減小。避雷器的作用是通過並聯放電間隙或非線性電阻的作用,對入侵流動波進行削幅,降低被保護設備所受過電壓幅值。避雷器既可用來防護大氣過電壓,也可用來防護操作過電壓。
避雷線是架設在被保護物上方水平方向的金屬線。它也由三部分組成,即平行懸掛在空中的金屬線(又稱接閃器)、接地引下線和接地體。避雷線的接閃器一般採用不小於35mm²的鍍鋅鋼絞線。引下線上端與接閃器相連,下端與接地體相連。對引下線及接地體的基本要求與避雷針的相同。用來保護輸電線路的避雷線懸掛在輸電導線的上面,如果線路是用木質桿塔架設,應在木桿的腿上固定避雷線的接地引下線,如果線路是用金屬桿塔或鋼筋混凝土桿架設,鬧悉鬧激可用金屬桿塔本身或鋼筋混凝土桿內的鋼筋作為接地引下線。如果在木桿線路上懸掛有兩根避雷線,那麼在每根桿塔處兩根避雷線應互相成金屬性連接,從而減小避雷線的波阻抗,降低過電壓。
C. 防雷線是干什麼用的如果自己要接,要注意哪些問題
避雷線實際上被稱為閃電線,這可能更合適。避雷線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術語。它的工作原理和避雷針是一樣的,避雷線是一根金屬線,位於通信線路的頂部,並良好接地。又稱架空地,它能有效地引導閃電向地面放電。避雷針可避免雷擊直接擊中。與此同時,避雷線的分流功能可以減少通過塔的雷電電流。避雷線的耦合效應可以減小絕緣子串的電勢。利用避雷線的屏蔽作用可以降低導體上的感應過電壓上的避雷線設置可見線是主要的措施改善閃電線的阻力水平。
保護傳輸線線材懸掛在傳輸線的頂部,若要使用木塔架設,則應將木塔腿固定在地上的導絲上,線路由金屬塔或鋼筋混凝土柱構成,可用金屬塔本身或鋼筋混凝土柱中的鋼筋作為接地引線。若有兩根避雷針懸掛在極線上,則應在每根極塔上以金的形式互相連接,以降低避雷針的波阻抗,降低過電壓。
D. 鋼絞線基本的規格
鋼絞線一般分1×2
1×3
1×7鋼絞線,常用的是1×7鋼絞線
規格有1×7×9.50
1×7×12.7
1×7×15.20
1×7×17.8
力學參數:強度級別為:1860
1960
2000MPa
鋼絞線是由多根鋼絲絞合構成的鋼鐵製品,碳鋼表面可以根據需要增加鍍鋅層、鋅鋁合金層、包鋁層(aluminum
clad)、鍍銅層、塗環氧樹脂(epoxy
coated)等。
最常用的鋼絞線為鍍鋅鋼絞線和預應力鋼絞線,常用預應力鋼絞線直徑在9.53mm-17.8mm范圍,有少量更粗直徑的鋼絞線。每根預應力鋼絞線中的鋼絲一般為7根,也有2根、3根及19根,鋼絲上可以有金屬或非金屬的防腐層。塗防腐油脂或石蠟後包HDPE的稱為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unbonded
steel
strand)。
E. 連接避雷網的線要求最長不能超過多少米
引下線沒來有長度限制,源對截面積和數量有規定,如下:
架空接閃線和接閃網截面不小於 50 mm2熱鍍鋅鋼絞線或銅絞線。
一類防雷建築:
引下線不應少於兩根,並應沿建築物四周和內庭院四周均勻或對稱布置,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宜大於 12 m。
二類防雷建築:
專設引下線不應少於2根,並應沿建築物四周和內庭院四周均勻對稱布置,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宜大於 18 m。當建築物的跨度較大,無法在跨距中間設引下線,應在跨距兩端設引下線並減小其他引下線的間距,專設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於 18 m。
三類防雷建築:
專設引下線不應少於2根,並應沿建築物四周和內庭院四周均勻對稱布置,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宜大於 25 m。當建築物的跨度較大,無法在跨距中間設引下線時,應在跨距兩端設引下線並減小其他引下線的間距,專設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於 25 m。
F. 防雷電的方式有哪些
雷雨天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預防雷電呢,下面我為大家介紹防雷電的方式,歡迎大家閱讀。
常規防雷電
常規防雷電可分為防直擊雷電、防感應雷電和綜合性防雷電。防直擊雷電的避雷裝置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接閃器、閉高引下線和接地體;接閃器又分為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防感應雷電的避雷裝置主要是避雷器。對同一保護對象同時採用多種避雷裝置,稱為綜合性轎虛尺防雷電。避雷裝置要定期譽扒進行檢測,防止因導線的導電性差或接地不良起不到保護作用。
避雷針防雷電
以避雷針作為接閃器的防雷電。避雷針通過導線接入地下,與地面形成等電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電場強度增加到極限值的雷電雲電場發生畸變,開始電離並下行先導放電;避雷針在強電場作用下產生尖端放電;形成向上先導放電;兩者會合形成雷電通路,隨之瀉入大地,達到避雷效果。
實際上,避雷裝置是引雷針,可將周圍的雷電引來並提前放電,將雷電電流通過自身的接地導體傳向地面,避免保護對象直接遭雷擊。
安裝的避雷針和導線通體要有良好的導電性,接地網一定要保證盡量小的阻抗值。
避雷線防雷電
是通過防護對象的制高點向另外製高點或地面接引金屬線的防雷電。根據防護對象的不同避雷線分為單根避雷線、雙根避雷線或多根避雷線。可根據防護對象的形狀和體積具體確定採用不同截面積的避雷線。避雷線一般採用截面積不小於35平方毫米的鍍鋅鋼絞線。它的防護作用等同於在弧垂上每一點都是一根等高的避雷針。
避雷帶防雷電
是指在屋頂四周的女兒牆或屋脊、屋檐上安裝金屬帶做接閃器的'防雷電。避雷帶的防護原理與避雷線一樣,由於它的接閃面積大,接閃設備附近空間電場強度相對比較強,更容易吸引雷電先導,使附近尤其比它低的物體受雷擊的幾率大大減少。避雷帶的材料一般選用直徑不小於8毫米的圓鋼,或截面積不小於48平方毫米、厚度不少於4毫米的扁鋼。
避雷網防雷電
避雷網分明網和暗網。明網防雷電是將金屬線製成的網,架在建(構)築物頂部空間,用截面積足夠大的金屬物與大地連接的防雷電。暗網是利用建(構)築物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網進行雷電防護。只要每層樓的樓板內的鋼筋與梁、柱、牆內的鋼筋有可靠的電氣連接,並與層台和地樁有良好的電氣連接,形成可靠的暗網,則這種方法要比其他防護設施更為有效。無論是明網還是暗網,網格越密,防雷的可靠性越好。
避雷器防雷電
避雷器,又稱做電涌保護器。避雷器防雷電是把因雷電感應而竄入電力線、信號傳輸線的高電壓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保證用電設備不被擊穿。常用的避雷器種類繁多,可分為三大類,有放電間歇型、閥型和傳輸線分流型。
設備遭雷擊受損通常有四種情況,一是直接遭受雷擊而損壞;二是雷電脈沖沿著與設備相連的信號線、電源線或其他金屬管線侵入使設備受損;三是設備接地體在雷擊時產生瞬間高電位形成地電位“反擊”而損壞;四是設備安裝的方法或安裝位置不當,受雷電在空間分布的電場、磁場影響而損壞。加裝避雷器可把電器設備兩端實際承受的電壓限制在安全電壓內,起到保護設備的作用。
綜合性防雷電
是相對於局部防雷電和單一措施防雷電的一種綜合性防雷電。設計時除針對被保護對象的具體情況外,還要了解其周圍的天氣環境條件和防護區域的雷電活動規律,確定直擊雷和感應雷的防護等級和主要技術參數。採取綜合性防雷電措施。程式控制交換機、計算機設備安放在窗戶附近,或將其場所安置在建築物的頂層都不利於防雷。將計算機房放在高層建築物頂四層,或者設備所在高度高於樓頂避雷帶,這些作法都非常容易遭受雷電襲擊。
G. 求鍍鋅鋼絞線規格表.
鍍鋅鋼絞線規格1×7-5.4/1.8 噸 鍍鋅鋼絞線規格 1×7-6.0/2.0 噸鍍回鋅鋼絞線 規格答 1×7-6.0/2.0 噸 鍍鋅鋼絞線規格 1×7-6.6/2.2 噸 鍍鋅鋼絞線規格 1×7-7.8/2.6 噸 鍍鋅鋼絞線規格 1×7-9.0/3.0 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