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65mn能鍍鋅嗎
可以鍍鋅 效果非常好
② 鋁合金錶面為什麼要鍍鋅
硝酸本身就是強腐蝕酸,鋅層退鍍後,表面還有很多的殘留酸,如果不加以清洗。
肯定腐蝕 你可以用較稀的酸作退鍍,完後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鋁合金密度低,但強度比較高,接近或超過優質鋼,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種型材,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和抗蝕性,工業上廣泛使用,使用量僅次於鋼。一些鋁合金可以採用熱處理獲得良好的機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蝕性能。
硬鋁合金屬AI—Cu—Mg系,一般含有少量的Mn,可熱處理強化.其特點是硬度大,但塑性較差。超硬鋁屬Al一Cu—Mg—Zn系,可熱處理強化,是室溫下強度最高的鋁合金,但耐腐蝕性差,高溫軟化快。
(2)65mn為什麼要機械鍍鋅擴展閱讀:
加工工藝:
硅對硬質合金有腐蝕作用。雖然一般將超過12%Si的鋁合金稱為高硅鋁合金,推薦使用金剛石刀具,但這不是絕對的,硅含量逐漸增多對刀具的破壞力也逐漸加大。因此有些廠商在硅含量超過8%時就推薦使用金剛石刀具。
硅含量在8%-12%之間的鋁合金是一個過渡區間,既可以使用普通硬質合金,也可以使用金剛石刀具。但使用硬質合金應使用經PVD(物理鍍層)方法、不含鋁元素的、膜層厚度較小的刀具。因為PVD方法和小的膜層厚度使刀具保持較鋒利的切削刃成為可能。
而膜層材料含鋁可能使刀片膜層與工件材料發生親合作用而破壞膜層與刀具基體的結合。因為超硬鍍層多為鋁、氮、鈦三者的化合物,可能會因硬質合金基體隨膜層剝落時少量剝落造成崩刃。
③ 什麼是機械鍍
機械鍍原理
據估計,全世界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材料和設備的量約為金屬年產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可見,研究金屬的腐蝕與防護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是電鍍與熱鍍工藝。但這兩種工藝在應用中存在著能耗較大,污染嚴重等缺陷。尤其是對高強度工件的鍍覆,效果不理想。因為電鍍中的氫脆,對工件機械強度影響極大:而熱鍍中,因溫度過高(≥450℃)鋼材產生高溫退火不良影響。這些問題的存在,促使人們不斷探討新的防腐工藝。
機械鍍工藝,就是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近二三十年來開始進入工業應用的一種新興的表面防護技術。鋅層、錫層、鎘層、鋁層和這些金屬的混合層,都能通過機械鍍獲得。在混合層中,能沉積各種比例的鋅和鎘、鋅和鋁、鋅和錫、鎘和鋁,從而提供優越的耐腐蝕防護,每種金屬沉積層都有許 多耐蝕優點。其它軟的延展性的金屬粉末,例如:銅、黃銅、銦、金、銀和鉛也能被機械沉積。這高性能的鍍層能在野外、工業和海洋環境中提供犧牲陽極保護,可防護10—30年或更長。近幾年,機械鍍以其在室溫下進行、能耗小、成本低、工藝簡單、配方多樣、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無氫脆現象、環境污染少等待點,越來越受到金屬零部件行業的關注,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作者在機械鍍技術工藝方面潛心研究近十年,在塗層表面光亮度、復合塗層選擇、耐受中性鹽霧試驗時間延長等方面取得了較好進展。
1 機械鍍工藝過程
機械鍍工藝是將活化劑、金屬粉末、沖擊介質和一定量的水混合為漿料,與工件一起放人滾筒中、藉助干滾筒轉動產生的機械能的作用,在活化劑及沖擊介質機械碰撞的共同作用下,在鐵基表面逐漸形成鋅鍍層的過程。顯然,這一過程原理既不同於熱浸鍍,也不同於電鍍。在室溫下進行,不存在高溫下的冶金反應,也不存在熱鍍所形成的樹枝狀結晶組織和金屬化合物,從而避免了高溫退火引起的對工件強度性能的影響。該過程中沒有電場直接作用在工件表面上,所以更不存在電鍍過程中的還原反應,同時從根本上避免了氫脆的產生及危害。
典型的機械鍍工藝大至可歸納為四個階段:(1)表面預處理:該階段主要是去除工件表面上的油污及氧化物使工件裸露出金屬基體,以利鍍覆。(2)閃鍍:為防止鐵基的氧化,促進鍍層與基體的緊密結合,在鍍覆之前,往往要在經預處理的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層較薄的金屬層,一般為銅層,而此過程僅需30一90s,習慣上稱為「閃銅」。(3)鍍覆:閃鍍後即進入鍍覆階段。鍍覆過程所需金屬粉末和活化劑的數量,主要取決於工件表面積及鍍層厚度。如在總表面積為1m2工件上,鍍25µm的鋅層,大約需200g鋅粉。 (4)後處理:鍍覆後的分離--漂洗--乾燥--鈍化—密封等均屬此階段。鍍後工件與介質等分離、通常藉助於振動篩與磁分離器進行。分離出的介質可返回滾筒重復使用,而工件則經漂洗、乾燥後裝箱。如需要,工件可進一步鈍化或有機物封膜,以提高耐蝕性。
機械鍍鋅工藝按照工藝順序可分為:脫脂→漂洗→酸洗(或噴丸)→漂洗→閃鍍→機械鍍覆→分離→漂洗→乾燥→鈍化等操作過程。
2 機械鍍設備及原料
典型的機械鍍設備工作主機為一端開口或半開口的多棱形滾桶,主要功能是提供機械碰撞力,並使金屬粉末、活化劑與滾筒中的水能迅速形成均勻的混合漿料,以保證鍍件在桶內翻轉、自旋,在沖擊介質作用下,鍍覆上所需鍍層。鍍桶多為八棱形,直徑和軸向長度之比不超過1:3;工作位置與水平位置呈20--30°。鍍覆過程中所用沖擊介質不僅要提供沖擊能量,還要起到緩沖作用,以減少較重工件間的相互撞擊及鋒利的碎片或稜角對鍍層的損害。所以除要求具有一定強度,耐磨性好外,表面還應光滑無稜角。目前最常用的是玻璃微珠,其大小介於0.5—4mm之間,由多種規格混合而成。混合比例取決於工件形狀、尺寸、重量及鍍層材料。一股粒徑大的介質過多,鍍層表面不平整,且縫隙、凹處不易形成鍍層;而粒徑小的介質過多,沖擊力不夠,鍍層附著力下降。
機械鍍工藝中加入的各種化學添加劑總稱為活化刑。其主要作用是幫助金屬粉末在水中分散,穩定鍍液pH值,改善鍍層表現質量。為此,活化劑通常由多種化學物質組成。為保證鍍層質量,提高鍍層均勻性及厚度,上述金屬粉末與相應的活化劑,一般採用分批加料的方式加入、每批間隔3—5min。加料完畢,再強化沖擊5—10min,以使鍍層結構更加均勻緻密,最終形成所需鍍層。活化劑配比取決於耐鹽霧時間要求、度層厚度、工件結構、表面性能等。目前,機械鍍工藝的改進與發展方向主要是金屬粉末合金化、尋找高效分散劑、提高緻密性、光亮度和鍍覆效率,降低成本,根本是延長耐腐蝕性時間。
3 鍍層性能特點
機械鍍層是一種由均勻的扁平狀金屬顆粒組成的鍍層,如圖2所示。按鍍層厚度可分為兩類:一類厚度為25.4—88.9µm,稱為MG(Mechanical galvanizing),可代替熱鍍產品;另一類厚度小於25.4µm,稱為MP(Mechanical plating),可代替電鍍產品。這兩類鍍層,除厚度及用選上有所區別外,其它性能基本相同。機械鍍層特點是:鍍層外觀為均勻的銀白色,但色澤不如電鍍,並有微小的凹凸點;鍍層的均勻性、附著力、塗覆能力均較好。這一點對一些具有深洞、溝槽、螺紋的工件尤為重要;鍍層耐蝕性能良好,通常用中性鹽霧試驗來衡量耐蝕性好壞。圖2是傳統的採用325目的電爐鋅粉制備的機械鍍鋅鍍層I表面形貌圖,鍍層中少數鋅粉顆粒由原來的球形變成橢球形,並且尺寸較大的鋅粉顆粒發生塑性變形的傾向更大;而尺寸較小的顆粒填充在大顆粒之間的間隙,或夾塞在變形顆粒之間。圖3是作者用片狀鋅粉制備的機械鍍鋅鍍層II表面形貌圖。發現用片狀鋅粉活性明顯增強,鍍覆效率提高。鍍層表面平整度明顯改善,片狀鋅粉層層疊加,形成排列密集的鍍層。光亮度也明顯提高,鈍化效果也好於鍍層I。用去離子水配製5%氯化鈉溶液,在35℃下進行中性鹽霧試驗,鍍層II達到1000小時無紅銹,接近達克羅塗層,這是國內文獻報道中關於機械鍍鋅鍍層耐腐蝕性較長的。
兩圖中顯示顆粒之間有細毛狀連接,這便是惰性金屬的粘結作用,它與鋅粉顆粒發生焊合,或者和其他夾雜物混合在一起填充間隙,形成機械鍍層。因為在機械鍍鋅中加入比金屬鋅電位更正的金屬的離子M2+,它在酸性鍍液環境中發生化學反應:M2++Fe→Fe2+十M,產生的M以細毛刷狀出現在鋅粉顆粒的表面,M的產生會導致鋅粉顆粒表面和鍍層表面上電荷的變化,促進它們之間的相互吸附,另外M作為一新相易於依附在鋅粉顆粒上形核長大,這些都會促進鋅粉顆粒的聚團、吸附和沉積。
圖2機械鍍鋅表面SEM(2000×)形貌I 圖3 機械鍍鋅表面SEM(2000×)形貌II
4 機械鍍技術的發展、現狀與動態
機械鍍的研究,始於50年代。1953年美國的Peen Plate Inc.取得了第一項專利技術。60年代機械鍍開始應用於工業生產。不過當時僅限於墊圈、墊片、彈簧等小工件的鍍鋅上,而且鍍覆時間長,效率低,鋅粉利用率僅有20%—30%。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隨著工藝的改進;活化劑性能的提高,機械鍍被廣泛用於各類金屬零散件,如螺栓、螺母、釘子、水泥釘及可鍛鑄鐵管路連接件的鍍鋅。同時鍍覆時間縮短,效率顯著提高。現代的機械鍍工藝,鍍覆時間進一步縮短,金屬粉末利用率可達90--95%,通常在30--4min內即可完成全過程,而厚度可在10一100μm之間任意調節。國外還專門制訂了有關機械鍍的相應標准,如美國的ASTM B635一鋼鐵表面機械沉積鎘、錫合金鍍層標准;B695一鋼鐵表面機械沉積鋅鍍層標准;B696一鋼鐵表面機械沉積鎘鍍層標准等。當前,國外的機械鍍工藝,己由單純的機械鍍鋅,發展到鍍鎘、錫、銅、銀、鉛、鉍、銦等金屬以及黃銅、鎘一錫、錫一鋅、鋅一鎘的合金。從而使鍍層的性能得到進一步改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我國對機械鍍的研究,始於80年代中後期。但主要還局限於機械鍍鋅方面,應用范圍很小,同國外相比,差距較大。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對機械鍍所形成的非光亮型鍍層,缺乏認同,沒有正確認識其優異的無電鍍引起的氫脆和熱鍍鋅引起的高溫退火現象。盡管我國1999年頒布了《鋼鐵製件的機械鍍鋅》部頒標准,用機械鍍鋅工藝在我國機械零部件加工企業中仍是鳳毛麟角,主要分布在浙江、山東、福建、上海、江蘇等沿海出口加工企業,並且鍍層僅僅是單成分的鍍鋅層,加工鍍層厚度通常在20-60微米之內。對10微米以內鍍層厚度的超薄鍍層以及60-110微米鍍層超厚鍍層的組成、表面平整性、鈍化、及耐蝕性能,是今後重點研究的內容。相信隨著我國機械加工業的日益國際化、我國基礎建設的需求以及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機械鍍產品會逐漸替代部分電鍍、熱鍍鋅產品。機械鍍鋅具有污染少,能耗低,鍍層均勻.厚度易控制,無量脆影響,工藝簡單,操作方便,鍍件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蝕性等特點,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④ 鋼鐵等為什麼鍍鋅,有什麼用處
在鋼鐵上鍍鋅,主要是為了保護鋼鐵不受腐蝕。鋅的標准電極電位為版-0.76V,比碳鋼、鐵和低合金鋼較負,權國此形成鐵鋅原電池時,鍍鋅層是陽極,它會自身溶解而保護鋼鐵基體,即使表面鍍鋅層不完整也能起到這個作用。鍍鋅層對鐵基體既有機械保護作用,又有電化學保護作用,所以它的抗蝕性能相當優良。鍍鋅佔到全部鍍件的1/3至1/2,是所有電鍍品種中產量最大的一個鍍種。
在盛有鍍鋅液的鍍槽中,經過清理和特殊預處理的待鍍件作為陰極,用鍍覆金屬製成陽極,兩極分別與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聯接。鍍鋅液由含有鍍覆金屬的化合物、導電的鹽類、緩沖劑、pH調節劑和添加劑等的水溶液組成。通電後,鍍鋅液中的金屬離子,在電位差的作用下移動到陰極上形成鍍層。陽極的金屬形成金屬離子進入鍍鋅液,以保持被鍍覆的金屬離子的濃度。在有些情況下,如鍍鉻,是採用鉛、鉛銻合金製成的不溶性陽極,它只起傳遞電子、導通電流的作用。電解液中的鉻離子濃度,需依靠定期地向鍍液中加入鉻化合物來維持。鍍鋅時,陽極材料的質量、鍍鋅液的成分、溫度、電流密度、通電時間、攪拌強度、析出的雜質、電源波形等都會影響鍍層的質量,需要適時進行控制。
⑤ 什麼是機械鍍鋅
機械鍍鋅是一種與電鍍鋅、熱鍍鋅鐵、達克羅處理不同工藝過程的防腐鍍層。
1、機械鍍鋅主要式藝過程:
(1)、零件前處理、除油、除銹(可線下處理)→水洗→閃鍍置換銅→水洗→機械鍍鋅沉積過渡底層→機械鍍鋅沉積→水拋光→零件倒出分離→熱水洗(或按要求零件表面鉻鈍化、浸相關保護層)→甩干並烘乾→檢測驗收。
(2)、零件前處理、除油、除銹對普通件,可按表面處理常規方法,但對高強鋼基體零件的除銹、除氧化皮,尤為注意,因為不能較長時間採用含氫離子的強酸性化學材料對零件表面進行除銹及除氧皮,這樣處理會對零件鋼基產生一定滲氫影響,所以,應採用機械法來解決:如噴沙、振動光飾、拋丸工藝等。
(3)、閃鍍置換銅:
置換銅層無厚度要求,但要完全覆蓋零件基體表面,它的作用是:提高鍍層結合力、有利於鍍層表面狀況的均勻性、阻擋工藝過程產生的氫對基體的滲入。
(4)、機械鍍鋅沉積過渡底層:
這一工序是針對置換銅層而言,實施步驟是定量的機械鍍鋅專用引發劑和少量的渡覆鋅粉加入滾動的渡筒內,滾動3—5min就可以形成使原來零件基本的銅層轉變為銀灰色的復合鍍鋅層。該鍍鋅層質量的優劣將影響後續加厚渡層的韌性與渡層結合力。
(5)、機械鍍鋅沉積:
定量分批次加入沉鋅引發劑、渡層厚度要求韻鋅粉可在15cm—30min定成此工序,達到工業零件要求的防腐鍍鋅層厚度。
⑥ 鋼管為什麼要做鍍鋅呀!
為提高鋼管的耐腐蝕性能,對一般鋼管進行鍍鋅。鍍鋅鋼管分熱鍍鋅和電鍍鋅兩種,熱鍍鋅鍍鋅層厚,電鍍鋅成本低,表面不是很光滑。吹氧焊管:用作煉鋼吹氧用管,一般用小口徑的焊接鋼管,規格由3/8-2寸八種。用08、10、15、20或者195-Q235的鋼帶製作成的,為了防腐蝕,有得進行滲鋁處理。
鍍鋅鋼管的重量系數
公稱壁厚mm: 2.0 2.5 2.8 3.2 3.5 3.8 4.0 4.5
系數c:1.064 1.051 1.045 1.040 1.036 1.034 1.032 1.028
注鋼材力學性能是保證鋼材最終使用性能(機械性能)的重要指標,它取決於鋼的化學成分和熱處理制度。在鋼管標准中,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規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或屈服點、伸長率)以及硬度、韌性指標,還有用戶要求的高、低溫性能等。鋼的牌號:Q215A;Q215B;Q235A;Q235B
試驗壓力值/Mpa:D10.2-168.3mm為3Mpa;D177.8-323.9mm為5Mpa
鍍鋅鋼管的用途
常說的鍍鋅管,鍍鋅管的用途現在煤氣、暖氣用的那種鐵管也是鍍鋅管,鍍鋅管作為水管,使用幾年後,管內產生大量銹垢,流出的黃水不僅污染潔具,而且夾雜著不光滑內壁滋生的細菌,銹蝕造成水中重金屬含量過高,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六七十年代,國際上發達國家開始開發新型管材,並陸續禁用鍍鋅管。中國建設部等四部委也發文明確從二000年起禁用鍍鋅管,目前新建小區的冷水管已經很少使用鍍鋅管了,有些小區的熱水管使用的是鍍鋅管
⑦ 請問65Mn的熱處理技術要求!
65Mn的熱處理工藝:
淬火、回火規范:淬火溫度830±10℃,油冷卻;回火溫度540℃±10℃,水、油冷卻。
65Mn屬於國標彈簧鋼,執行標准:GB /T 1222-2007
65Mn熱處理及冷拔硬化後,強度較高,具有一定的韌性和塑性;相同表面狀態和完全淬透情況下,疲勞極限與合金彈簧相當。但淬透性差,主要用於較小尺寸的彈簧,如調壓調速彈簧、測力彈簧、一般機械上的圓、方螺旋彈簧或拉成鋼絲作小型機械上的彈簧。可製作彈簧墊圈
65Mn化學成分如下圖:
⑧ 彈簧卡(材料65Mn)鍍鋅與鍍鉻有什麼區別,哪種較好.
彈簧卡(材料65Mn)鍍鋅與鍍鉻比較鍍鉻較好。
彈簧卡(材料65Mn)鍍鋅與鍍鉻區別
(1)鍍鋅工藝簡單、成本輕。但光亮度沒有鍍鉻漂亮,但鍍鋅對材料表面的粗糙度要求低。
(2)鍍鉻工藝復雜,成本大。光亮度比鍍鋅漂亮,但鍍鉻對材料表面的粗糙度要高。
(3)鍍鋅氫的滲透力對彈簧的破壞比鍍鉻大。
⑨ 65Mn鍍鋅容易脆為何
65Mn彈簧鋼HRC38度為什麼鍍鋅完了會脆,不僅是65Mn鍍鋅會變脆,其他材料也存在這個問題,簡單介紹下電鍍的原理:
ZnCl2溶液,接入Zn陽極,Fe陰極,通電.電子由電源陰極跑出,至Fe陰極,進入溶液.由於ZnCl2是電解質,所以在溶液中實質上是Zn2+與Cl-,溶液中同時還有H+與O2-.電子進入溶液,Zn2+和H+都有得到電子的能力,通過條件控制,可以使Zn2+先獲得電子.由於電子雲集在Fe陰極附近,所以該反應也發生在Fe陰極.得到電子的Zn2+成為Zn,即金屬鋅,可以均勻地覆蓋在Fe陰極上.而在Zn陽極,電路需要獲得大量電子,由於Zn的還原性很強,強於Cl-,O2-,所以,電路所需的電子由Zn供給,Zn失電子轉化為Zn2+,進入溶液.同一時間,陽極陰極通過電子相等,所以溶液中Zn2+數量不變.
上述實驗就是電鍍.電鍍中,陰極為鍍件,陽極為鍍層,溶液中含有鍍層金屬離子.通常使用的鍍層有鋅,鉻,鎳,銅,銀等,防腐蝕,增硬度,美觀.工業上往往還在溶液中加入*物.
一般我們是先熱處理到一定硬度,然後再鍍鋅,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對材料回造成一定影響,會出現脆化現象,要求較高的彈簧(如疲勞實驗300萬次-1000萬次)一般不鍍鋅或發藍.只要求表面防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