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鋅鋼管計算重量的公式為:(外徑-壁厚)*壁厚*0.02466=每米重量。
鍍鋅鋼管分為冷鍍鋅鋼管、熱鍍鋅鋼管,冷鍍鋅鋼管已被禁用,後者還被國家提倡暫時能使用。六七十年代,國際上發達國家開始開發新型管材,並陸續禁用鍍鋅管。
中國建設部等四部委也發文禁用鍍鋅管作為供水管,新建小區的冷水管已經很少使用鍍鋅管了,有些小區的熱水管使用的是鍍鋅管。熱鍍鋅鋼管在消防、電力和高速公路上有廣泛的應用。
(1)鍍鋅方管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鍍鋅鋼管各元素對鍍鋅鋼管性能的影響:
( 1 )碳;含碳量越高,鋼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韌性就越差。
( 2 )硫;是鋼中的有害雜物,含硫較高的鋼在高溫進行壓力加工時,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熱脆性。
( 3 )磷;能使鋼的可塑性及韌性明顯下降,特別的在低溫下更為嚴重,這種現象叫作冷脆性.在優質鋼中,硫和磷要嚴格控制.但從另方面看,在低碳鋼中含有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斷,對改善鋼的可切削性是有利的。
( 4 )錳;能提高鋼的強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響,並能提高鋼的淬透性,含錳量很高的高合金鋼(高錳鋼)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 5 )硅;它可以提高鋼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韌性下降,電工用的鋼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軟磁性能。
( 6 )鎢;能提高鋼的紅硬性和熱強性,並能提高鋼的耐磨性。
( 7 )鉻;能提高鋼的淬透性和耐磨性,能改善鋼的抗腐蝕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鍍鋅鋼管
Ⅱ 鍍鋅方管每米的理論重量該怎樣計算
每米鍍鋅方管矩管的理論重量=7900x4x厚度x(邊長-厚度),邊長和厚度單位轉化成米,得出結果版的單位是權公斤。例如50x3的鍍鋅方管的每米鍍鋅方管矩管的理論重量=7900x4x0.003x(0.05-0.003)=4.5公斤
(2)鍍鋅方管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重量計算
重量=體積*密度
圓棒:KG=π(3.14)*r(半徑)*r(半徑)*L(長)/1000000(單位)*ρ(密度)
板料:KG=L(長)*W(寬)*H(高)/1000000(單位)*ρ(密度)
圓鋼:KG=π(3.14)*T壁厚*(D外徑-T壁厚)*L(管長)/1000000(單位)*ρ(密度)
以下為常用型材簡化公式(密度以7.85 cm/g*3)計算
角鋼:每米重量=0.00785*(邊寬+邊寬-邊厚)*邊厚
圓鋼:每米重量=0.00617*直徑*直徑(螺紋鋼和圓鋼相同)
扁鋼:每米重量=0.00785*厚度*邊寬
Ⅲ 熱鍍鋅方管的計算公式
普通方管每米計算公式:(長+寬)*2*壁厚*0.00785 =每米重量,熱鍍鋅方管計算公式:(長+寬)*2*厚度*0.00785*1.06=每米重量
Ⅳ 求鍍鋅方管和矩管的理論重量計算公式,求權威點的
每米鍍鋅方管矩抄管的理論重量=7900x4x厚度x(邊長-厚度),邊長和厚度單位轉化成米,得出結果的單位是公斤。例如50x3的鍍鋅方管的每米鍍鋅方管矩管的理論重量=7900x4x0.003x(0.05-0.003)=4.5公斤
冷拔矩管,作為起始原料使用的是一個的熱軋帶卷,在使用時,先用一種酸,上述的氧化皮吸收,然後進行冷軋,使生產出來的該冷軋,鋼管,硬度和強度,得到改善,但是,韌性會略有下降。
(4)鍍鋅方管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熱鍍鋅方管有濕法、干法、鉛鋅法、氧化還原法等。不同熱鍍鋅方法的主要區別在鋼管酸浸清洗後,用什麼方法活化管體表面提高鍍鋅質量。現生產中主要採用干法和氧化還原法,其特點見表。電鍍鋅的鋅層表面十分光滑緻密、組織均勻;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抗腐蝕能力。
鍍鋅其防護作用更強,抗腐蝕能力強。整個結構由鋅,形成緻密的四元結晶體,此結晶體在鋼板上形成一層屏障, 因而有效的防止腐蝕因子穿透。 耐腐蝕性來自鋅的障礙層保護功能強。當鋅在切邊、刮痕及鍍層擦傷部份作犧牲保護時,鋅便形成不能溶解的氧化物層,發揮屏障保護功能。
Ⅳ 鍍鋅鋼管重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鍍鋅管理論重量公式:(直徑—壁厚)x壁厚x0.02466*1.0599=每米重量(公斤/米)
重量系數
公稱壁厚(mm):2.0、.5、2.8、3.2、3.5、3.8、4.0、4.5。
系數參數(c):1.064、1.051、1.045、1.040、1.036、1.034、1.032、1.028。
註:鋼材力學性能是保證鋼材最終使用性能(機械性能)的重要指標,它取決於鋼的化學成分和熱處理制度。在鋼管標准中,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規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或屈服點、伸長率)以及硬度、韌性指標,還有用戶要求的高、低溫性能等。
鋼的牌號:Q215A;Q215B;Q235A;Q235B。
試驗壓力值/Mpa:D10.2-168.3mm為3Mpa;D177.8-323.9mm為5Mpa
(5)鍍鋅方管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工藝特點
1、對硫酸鹽鍍鋅的優化
硫酸鹽鍍鋅最大優點是電流效率高達100% ,沉積速率快,這是其他鍍鋅工藝無可比擬的。由於鍍層結晶不夠細致,分散能力與深鍍能力較差,因而只適於幾何形狀簡單的管材與線材等電鍍。硫酸鹽電鍍鋅鐵合金工藝對傳統的硫酸鹽鍍鋅工藝進行優化,只保留了主鹽硫酸鋅,其餘組分均舍棄。
在組成新工藝配方中又加入適量鐵鹽,使原來的單金屬鍍層形成鋅鐵合金鍍層。工藝的重組,不僅發揚了原工藝電流效率高、沉積速率快的優點,還使分散能力與深鍍能力得到很大改善,過去復雜件不能鍍,現在簡單與復雜件都能鍍,而且防護性能比單金屬提高3~5倍。
生產實踐證明,用於線材、管材的連續電鍍,鍍層晶粒比原來的更細化、更光亮,沉積速率快。2~3 min內鍍層厚度達到要求。
2、硫酸鹽鍍鋅的轉化
硫酸鹽電鍍鋅鐵合金只保留硫酸鹽鍍鋅的主鹽硫酸鋅,其餘組分如硫酸鋁、明礬(硫酸鋁鉀)等可在鍍液處理時,加入氫氧化鈉使之生成不溶性氫氧化物沉澱去除;對有機添加劑,則加入粉狀活性炭吸咐去除。
試驗表明,硫酸鋁與硫酸鋁鉀一次性難以徹底去除,對鍍層光亮度有影響,但並不嚴重,可隨帶出消耗,此時鍍層光亮度便可恢復 溶液通過處理,可按新工藝所需成分含量補加,即完成轉化。
3、沉積速率快、防護性能優異
硫酸鹽電鍍鋅鐵合金工藝電流效率高達100% ,沉積速率快是任何鍍鋅工藝無可比擬的,精細管的運行速度8~12 m/min,鍍層厚度平均2m/min,這是連續鍍鋅難於達到的。
鍍層光亮細致悅目。按國家標准GB/T10125「人造氣氛試驗-鹽霧試驗」方法測試,72 h,鍍層完好、無變化;96 h,鍍層表面出現少量白銹。
4、獨特的清潔生產
鍍鋅管採用硫酸鹽電鍍鋅鐵合金工藝,在於生產線槽與槽間均穿孔直通而溶液無任何帶出或溢流。生產過程各工序由循環系統組成,各槽溶液即酸鹼液、電鍍液、出光與鈍化液等,只循環回用不向系統外滲漏或排放,生產線只設5個清洗槽,採用循環回用定期排放,特別是鈍化後不清洗的無廢水產生的生產工藝。
5、電鍍設備的特殊性
鍍鋅管的電鍍銅線材電鍍一樣,都屬於連續電鍍,但施鍍的設備不同。鐵絲以其細長的條形特色而設計的鍍槽,槽體長而寬卻淺。電鍍時鐵絲從孔眼穿出,呈一字形在液面展開,保持相互間距。而鍍鋅管卻又不同於鐵絲,有其獨特之處,槽設備較為復雜。
槽體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為鍍槽,下部為溶液循環儲存槽,形成一個上窄下寬狀、似梯形的槽體,在鍍槽中設有鍍鋅管電鍍運行的通道,槽底有兩個通孔與下部的儲存槽相通,並與液下泵形成鍍液循環復用系統。
因此,鍍鋅管同鐵絲電鍍一樣,鍍件都是動態性的,而與鐵絲電鍍不同之處,電鍍鍍鋅管的鍍液也是動態性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鍍鋅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鍍鋅鋼管
Ⅵ 鍍鋅方管的重量計算方式
鍍鋅方管的重量計算公式:kg/m w=﹛2 (a+b)-4×s﹜×s×0.00785
公式中,a、b為方矩管邊長(mm),s為壁厚(mm)
舉例版:30mm×20mm矩形管,壁厚1mm求每米質權量
每米質量=(2×50-4) ×1×0.00785 kg =0.7536kg
(6)鍍鋅方管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鍍鋅方管每米理論重量的計算
4 * 厚度 *(邊長-厚度)* 0.00785
其中,邊長和壁厚都以毫米(mm)為單位,直接把數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為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千克為單位。
如30 x 30 x 2.5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為:4 x 2.5 x (30-2.5) x 7.85=275 x 7.85=2158.75克,即約2.16公斤。
當壁厚和邊長都以毫米為單位時,4x壁厚x(邊長-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長度方管的體積,以立方厘米(cm3)為單位,再乘以鐵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為每米方管以千克為單位的重量 。
Ⅶ 熱鍍鋅方管要怎麼計算重量有沒有計算公式
方管重量在乘1.06鍍鋅密度,上海享鑫是專業做方管的,也可以定做非常規格的。你可以網路一下聯系方式。
Ⅷ 鍍鋅方管每米的理論重量該怎樣計算
其實計算的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北京宏源惠利經貿有限公司的人員提供以下公式:
(長度+寬度)×2×0.00785×管長度×厚度×1.06=公斤/米
其中1.06為鍍鋅層系數
Ⅸ 計算鍍鋅方管理論公式
方管理論重量計算方法
4x壁厚x(邊長-壁厚)x7.85
其中,邊長和壁厚都以毫米為單位,直接把專數值屬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為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克為單位。
如30x30x2.5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為: 4x2.5x(30-2.5)x7.85=275x7.85=2158.75克,即約2.16公斤 當壁厚和邊長都以毫米為單位時,4x壁厚x(邊長-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長度方管的體積,以立方厘米為單位,再乘以鐵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為每米方管以克為單位的重量。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Ⅹ 鍍鋅方鋼管的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單位說明一下。
方管重量計算公式:4*壁厚*(邊長-壁厚)*0.00785
圓形管重量計算公式:{(周長÷3.14)-壁厚}*壁厚*0.02466
備註:以上單位為kg/m,其中壁厚和邊長的單位為毫米,即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