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塑性高和低是什麼意思
這里講的「塑性」是材料的基本特性,材料在受到外力(擠壓、拉伸等)並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產生變形(縮短、伸長等),剛開始時,材料的變形是可恢復的,稱為「彈性」變形,其變形超過材料本身的彈性極限後,在脫離外力後其變形將無法恢復到原來樣了,這一部分的變形稱為「塑性」變形。人們可以利用材料的基本特性,製成需要的東西。比如利用材料的「彈性」變形製成彈簧,利用材料的「塑性」變形可改變物體的形狀。經處理後當材料的「塑性」降底時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一是「彈性」增加,二是「脆性」增加,這兩者與「塑性」的降底成正比。塑性的降低也可理解為硬度的提高,如鋼材的熱處理。
材料受外力(應力)過大,變形量超過本身的「塑性」極限時,就是材料的破壞。材料的變形量用百分比表示。
2. 鋼材的塑性,韌性和冷彎性能各是什麼含義
鋼材的塑性:是指鋼材在外力作用下能保持永久變形而不破壞其完整性內(不斷裂、不破損)的容能力。
鋼材的韌性:是鋼材在塑性變形和斷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韌性越好,則發生脆性斷裂的可能性越小。
鋼材的冷彎性能:是指鋼材在常溫下能承受最大的彎曲而不破裂性能。
冷彎性能、韌性是衡量鋼材在加工時產生塑性變形能力的重要力學性能指標 。
3. 焊接術語接頭的塑性和韌性是什麼意思
鋼材焊接性能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它的化學組成。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碳元素,也就是說金屬含碳量的多少決定了它的可焊性。鋼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大部分也不利於焊接,但其影響程度一般都比碳小得多。鋼中含碳量增加,淬硬傾向就增大,塑性則下降,容易產生焊接裂紋。通常,把金屬材料在焊接時產生裂紋的敏感性及焊接接頭區力學性能的變化作為評價材料可焊性的主要指標。所以含碳量越高,可焊性越差。所以,常把鋼中含碳量的多少作為判別鋼材焊接性的主要標志。含碳量小於0.25%的低碳鋼和低合金鋼,塑性和沖擊韌性優良,焊後的焊接接頭塑性和沖擊韌性也很好。焊接時不需要預熱和焊後熱處理,焊接過程普通簡便,因此具有良好的焊接性。隨著含碳量增加,大大增加焊接的裂紋傾向,所以,含碳量大於0.25%的鋼材不應用於製造鍋爐、壓力容器的承壓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