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管焊管 > 碳鋼和不銹鋼哪個收縮比例大

碳鋼和不銹鋼哪個收縮比例大

發布時間:2023-06-13 06:34:58

不銹鋼碳鋼和高碳鋼的區別

不銹鋼與碳鋼比較:
1、密度
碳鋼的密度略高於鐵素體和馬氏體型不銹鋼,而略低於奧氏體型不銹鋼;
2、電阻率
電阻率按碳鋼、鐵素體型、馬氏體型和奧氏體型不銹鋼排序遞增;
3、線膨脹系數大小的排序也類似,奧氏體型不銹鋼最高而碳鋼最小;
4、碳鋼、鐵素體型和馬氏體型不銹鋼有磁性,奧氏體型不銹鋼無磁性,但其冷加工硬化生成馬氏體相變時將會產生磁性,可用熱處理方法來消除這種馬氏體組織而恢復其無磁性。
奧氏體型不銹鋼與碳鋼相比,具有下列特點:
1)高的電阻率,約為碳鋼的5倍。
2)大的線膨脹系數,比碳鋼大40%,並隨著溫度的升高,線膨脹系數的數值也相應地提高。
3)低的熱導率,約為碳鋼的1/3。
高碳鋼的硬度、強度主要取決於鋼中固溶的碳量,並隨固溶碳量的增加而提高。固溶碳量超過0.6%時, 淬火後硬度不再增加,只是過剩的碳化物數量增多,鋼的耐磨性略有增加,而塑性、韌性和彈性有所降低。為 此,常根據使用條件和對鋼的強度、韌性匹配來選用不同的鋼號。

❷ 普通類碳鋼,不銹鋼各個溫度之間的收縮率大概是多少誰有曲線圖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3b0c711d69e34be0&clk=wttpcts 優質301不銹鋼絲(1cr17ni7) 詳細說明 屬於奧氏體型鋼 |化學成分含量 | 鎳(ni) 6%~8%| 鉻(cr) 17%-18% | 碳( c ) <0.15% | 錳(mn) 1%-2% | 硅(si) 1%-1.5% | 磷(p) 0.02%-0.04% | 硫(s) 0.02%-0.04% | | 2.產品物理力學性能說明( the mechanics component of our proct ) ||產品力學方面性能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 (gb/t4240-93)中相關力學性能|(鋼絲直徑1.2mm、狀態為輕拉為例) | 抗拉強度(mpa) 80~1130輕拉 | 伸長率1(%)25軟態 | 伸長率2(%)- | 輕拉 |說明(1)鋼絲交貨狀態簡介a. 軟態(r)鋼絲進行光亮熱處理或熱處理後進行酸洗或類似處理。b.輕拉(q)鋼絲熱處理後進行很小程度的冷拔。 優質國標304不銹鋼絲(0cr18ni9) 詳細說明: 1.產品材質化學成分詳細說明(the chemic component of our proct )|| 化學成分含量|鎳(ni) 8%~11%| 鉻(cr) 17%-18%| 碳( c ) 0.05%-0.08%| 錳(mn) 1%-2%| 硅(si) 1%-1.5%| 磷(p) 0.02%-0.04%| 硫(s) 0.02%-0.04%| | 2.產品物理力學性能說明( the mechanics component of our proct ) ||產品力學方面性能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 (gb/t4240-93)中規格中相關力學性能|(鋼絲直徑1.2mm、狀態為輕拉為例) | 抗拉強度(mpa)780~1130輕拉| 伸長率1(%)25軟態| 伸長率2(%)-| 輕拉|說明(1)鋼絲交貨狀態簡介a. 軟態(r)鋼絲進行光亮熱處理或熱處理後進行酸洗或類似處理。b.輕拉(q)鋼絲熱處理後進行很小程度的冷拔 有時間可以繼續看!!!!!!!!!!!!!!!!!!!!!!!!!!!!!!!!!!!!!!!!!!!!!! 不銹鋼是20世紀重要發明之一,經過近百年的研製和開發已形成一個有300多個牌號的系列化的鋼種。在特殊鋼體系中不銹鋼性能獨特,應用范圍廣,起其它特殊鋼無法代替的作用,而不銹鋼幾乎可以涵蓋其它任何一類特殊鋼。 1 奧氏鋼的演變 在發達國家,每年消耗的不銹鋼中約有70%是奧氏體不銹鋼,盡管 國消費水平不高,奧氏體不銹鋼的消耗量也達到總消耗量的65%左右。所以看不銹鋼牌號發展動向首先要看奧氏體不銹鋼的動向。 早期的研究者已發現碳是造成奧氏體不銹鋼晶界腐蝕損壞的主要原因,限於當時的冶金設備水平,很難將碳控制到0.03%以下,最終想出了在鋼中加入ti和nb,使其優先與碳反應,生成tic和nbc,將碳固定住的方法,防止碳在晶界析出生成cr23c6,造成晶間腐蝕。由於nb的成本很高,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含ti穩定化鋼1cr18ni9ti仍在不銹鋼中佔主導地位。 1cr18ni9ti鋼水粘稠,連鑄坯表面質量很難過關。採用模鑄,鋼錠表面質量不好,必須進行剝皮修磨,成材率很低。成品鋼材含有tin夾雜,純凈度低,表面拋光性能差,拉細絲斷頭多。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期,不銹鋼冶煉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廣泛採用aod和vod法煉鋼,降低不銹鋼中的碳不再歉鑫侍飭恕e貳⒚饋⑷盞裙ひ搗⒋錒 蟻群罌 ⒘艘幌盜械吞己統 吞幾鄭 琓i穩定化鋼逐步被低碳和超低碳鋼所取代。七十年代,美、日等國已將1cr18ni9ti從標准中淘汰,盡管保留了0cr19ni11ti(321)但其產量僅占總量的0.7~1.5%,順利地完成了從含鈦穩定化鋼向低碳和超低碳鋼的過渡。 國不銹鋼的生產與應用相對滯後,盡管1984年頒布國家標准gb1220-84《不銹鋼棒》時,將1cr18ni9ti列為不推薦使用牌號,但1cr18ni9ti的主導地位並沒有變化。直到1995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合資企業的介入,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步接軌,短短5~6年時間, 國奧氏體不銹鋼已完成從含鈦穩定化鋼向低碳和超低碳鋼的過渡。目前除少數傳統產業仍使用1cr18ni9ti外,304(0cr19ni9)和316(0cr17ni12mo)已成為不銹鋼的主導牌號。 2 以氮代碳,發展含氮不銹鋼 在奧氏體不銹鋼中氮和碳有許多共同特性,如增加奧氏體穩定性,能有效提高鋼的冷加工強度等。提高碳含量會降低不銹鋼的抗晶間腐蝕性能,氮與鉻的親和力要比碳與鉻的親和力小,奧氏體鋼很少見到cr2n的析出。因此,加適量的氮能在提高鋼的強度和抗氧化性能的同時,不降低不銹鋼的抗晶間腐蝕性能。以氮代碳,開發含氮不銹鋼已成為熱門話題。 氮在鋼中的溶解度有限(<0.15%),加入鉻和錳能提高其溶解度,加入鎳和碳能減少其溶解度。在大氣冶煉條件下,氮通常以cr-n或mn-n合金形式加入鋼中,但回收率很難准確控制,一般認為氮含量超過0.2%對冶煉操作極為不利。氬-氧精煉,加壓電渣熔煉,平衡壓力澆鑄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准確控制鋼中氮含量,用氮來控制鋼中的組織成為現實。近期研究成果表明,適當調整不銹鋼成分,特別是鉻與錳的配比,能將鋼中的氮含量穩定在0.4%左右,近年來,美國和日本標准(astm a580和jis g4309)先後增加了304n(0cr19ni9n)、316n(0cr17ni12mo2n)、xm-19(0cr22ni12mn5mo2n)、xm-31(1cr18mn15n)、xm-10(0cr20ni7mn9n)、xm-11(00cr20ni7mn9n)xm-28(1cr18ni2mn12n)、xm-29(0cr18ni3mn13n)和s28200(1cr18mn18mocun)共9個含氮牌號。 圖1 奧氏鋼的演變 3 開發和推廣200系列不銹鋼 二戰期間鎳供應嚴重不足,德國人首先研製出以錳一氮代替部分鎳的不銹鋼。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因為同樣理由,經深入研究,將錳一氮代鎳鋼定型,開發了高錳系列奧氏體不銹鋼,即200系列不銹鋼。 國鎳資源匱乏,鉻資源也不豐富,以錳-氮代鎳,開發和推廣200系列不銹鋼不僅可以降低不銹鋼成本,還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印度在200系列不銹鋼推廣應用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全世界200系列鋼70%以上是印度生產的,值得 們借鑒。 200(cr-mn-ni)系列不銹鋼常見牌號的化學成分如表1 。200系列鋼以錳-氮代鎳,材料成本顯著降低。但降低鎳後,為保持奧氏體組織必須有足夠高的錳、碳和氮來增加鎳當量,因此造成200系列鋼具有以下特性:①固溶處理後的抗拉強度偏高,一般為800~1100mpa,而且無法將抗拉強度降下來。②冷加工硬化率急劇上升,冷加工強化系數k>15,加工難度大,過程成本增加。③200系列鋼具有優良的耐磨性能。④200系列鋼彎曲成形、冷鐓和沖壓性能較差。⑤傳統的200系列鋼,對晶間腐蝕很敏感,而且加穩定化元素也無法改變其敏感性。⑥部分鋼(如205、2cr15mn15ni2n等)由於其穩定奧氏體元素含量相對比304高,抗磁性能優於304。鑒於上述特性,201、202和205等鋼絲主要用於製作彈簧、篩網和精密軸等。 表1 200(cr-mn-ni)系列不銹鋼化學成分 為提高200系列鋼在各種介質中的耐蝕性能,改善鋼的冷加工和冷頂鍛性能,達到用200系列鋼代替304的目標,近年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開發新牌號。①以氮代替碳,穩定奧氏體、在提高強度同時提高耐蝕性能,如204、211、216。②適量添加mo、nb等元素,改善鋼的抗點蝕、晶間腐蝕和抗應力腐蝕性能,如216、223。③加銅降低鋼的冷加工硬化率,改善冷頂鍛和冷成形性能,如204cu、211、223。美國冶金學家、astm會員約翰o邁傑,用204cu代替304的研究成果尤其令人鼓舞。 邁傑在改型201(c=0.03%、mo=0.2%)鋼基礎上分別添加1%、2%和3%的銅,發現隨cu含量增加鋼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穩步下降,如表2 。 表2 銅對改型201力學性能的影響 204cu由於含3%cu,軟化處理後的抗拉強度已與304接近,但其冷加工硬化率顯著降低。從圖2可以看出,冷拉減面率≤45%時,204cu的冷加工硬化趨勢基本與304和304fq(304m)相近,減面率>45%時,204cu的冷加工硬化率明顯低於304。取304、204cu和改型201鋼絲(ф3.5mm)在同樣條件下進行冷頂鍛試驗試 圖2 204cu與304冷加工硬化趨勢對比 驗結果如表3 。(作者註:1ksi=0.0069mpa) 表表3 冷頂鍛試驗結果 註:φ3.5mm鋼絲經多道次模具沖頂成形,螺栓頭部直徑為鋼絲的3.5倍。每個牌號取數百個螺栓, 肉眼檢查頭部裂紋狀況。/p> 從表3 可以看出,改型201加3%cu後,耐鹽霧腐蝕和冷成形能力有了根本性的改善。204cu冷頂鍛成形性能優於304,耐鹽霧腐蝕能力與304相當。 進一步試驗已證明,在5種常見酸性介質中,204cu的耐腐蝕性能優於304,如表4 。 表4 204cu與304耐蝕性能比較 註:試驗溫度從0℃,每次升5℃,逐步上升到全部試樣出現浸蝕裂紋的溫度-25℃為止。*不產生浸蝕裂紋的最高溫度。 綜上所述,204cu與304相比,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高,冷加工硬化率低,冷成形性能好;在各種腐蝕環境中的耐蝕性能優於,至少是相當於304;再加上200系列鋼固有的耐磨損、材料成本低等優勢,204cu完全有可能取代304成為通用不銹鋼。美國近年來在電子、通訊、安全防護、食品加工、能源和煙草加工行業,大力推廣204cu,成效顯著。 4 超級鐵素體不銹鋼 鐵素體不銹鋼具有良好的耐蝕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其抗應力腐蝕性能優於奧氏體不銹鋼,價格比奧氏體不銹鋼便宜,但存在可焊性差、脆性傾向比較大的缺點,生產和使用受到限制。二十世紀60年代初期的研究已經證明,鐵素體鋼的高溫脆性、沖擊韌性、可焊性都與鋼中的間隙元素含量有關,通過降低鋼中的碳和氮的含量,添加鈦、鈮、鋯、鉭等穩定化元素,添加銅、鋁、釩等焊縫金屬韌化元素3種途徑,可以改善鐵素體鋼的可焊性和脆性。鐵素體按c+n含量可以分為不同級別: c+n>0.03% 為常規鐵素體不銹鋼,表示為0cr; c+n≤0.03% 為超低碳鐵素體不銹鋼,表示為00cr; c+n≤0.02% 為高純鐵素體不銹鋼,表示為000cr; c+n≤0.01% 為超純鐵素體不銹鋼,表示為0000cr 國外一些企業已經用aod熔煉或真空熔煉加電子束精煉的方法生產出含氮低於90ppm,碳和氮總量在110~120ppm范圍內的高純鐵素體鋼。 國已研製出000cr18mo2ti和000cr30mo2高純鐵素體鋼.國內外近期研製成功的超級鐵素體鋼化學成分如表5。 表表5 超級鐵素體鋼的化學成分(wt%) 美國標准astma493-88已經納入xm-27(000cr26mo)、s44700(000cr29mo3)和s44800(000cr29ni2mo3)3個超純鐵素體牌號,其化學成分如表6。 表6 astma493中超純鐵素體鋼化學成分wt% 5 超級奧氏體鋼 超級奧氏體鋼指cr、mo、n含量顯著高於常規不銹鋼的奧氏體鋼,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含6%mo的鋼(254smo),這類鋼具有非常好的耐局部腐蝕性能,在海水、充氣、存在縫隙、低速沖刷條件下,有良好的抗點蝕性能(pi≥40)和較好的抗應力腐蝕性能,是ni基合金和鈦合金的代用材料。超級奧氏體鋼的化學成分如表7。 表7 超級奧氏體鋼的化學成分 註:①點蝕指數pi =cr%+3.3mo%+30n%。 ②臨界縫隙腐蝕溫度cct = -(45±5)+11mo%。 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熱加工難度較大,一般認為雜質和低熔點金屬在晶界富集、沉澱是造成奧氏體鋼熱脆性的主要原因,控制mn≈0.5%、cu≤0.7%、si≤0.30%、s≤0.005%、bi≤5×10-6、pb≤15×10-6有利於熱加工。超級奧氏體鋼的冷加工性能良好,其抗拉強度偏高,與一般奧氏體鋼相比,要達到相同的軟化效果,固溶溫度應提到1150~1200℃。 6 超馬氏體不銹鋼 傳統的馬氏體不銹鋼2~4cr13和1cr17ni2缺乏足夠的延展性,在冷頂鍛變形過程中對應力十分敏感,冷加工成型比較困難。加之鋼的可焊性比較差,使用范圍受到了限制。為克服馬氏體鋼的上述不足,近年人們已找到一種有效途徑:通過降低鋼的含碳量,增加鎳含量,開發了一個新系列合金鋼--超馬氏體鋼。這類鋼抗拉強度高,延展性好,焊接性能也得到改善,因此超馬氏體鋼又稱為軟馬氏體鋼或可焊接馬氏體鋼。 超馬氏體鋼的典型顯微組織為低碳回火馬氏體組織,這種組織具有很高的強度和良好的韌性。隨鎳含量和熱處理工藝的變化,某些牌號的超馬氏體鋼顯微組織中可能有10~40%的細小彌散狀殘余奧氏體,含鉻16%的超馬氏體鋼中可能出現少量的δ鐵素體。進一步改善超馬氏體鋼性能的途徑是獲得晶粒更細的回火馬氏體組織。 近年來,各國不銹鋼生產企業在開發低碳、低氮超馬氏體鋼方面做了很大努力,生產出一批適用於不同用途的超馬氏體不銹鋼,幾種典型的超馬氏體鋼化學成分如表8。 表8 典型超馬氏體鋼化學成分(wt%) 超馬氏體鋼的成分特點是在13%或17%cr基礎上降低c含量。(<0.03%或<0.025%)和s含量(<0.01%或<0.005%),增加ni(4~6.5%)和mo(最高2.5%)改善鋼的焊接性能、韌性、耐蝕性能。為獲得好的低溫性能,減少甚至完全消除顯微組織中的鐵素體是極為重要的,隨著對低溫沖擊性能要求加嚴(從-20℃降到-40℃)應選用ni含量更高的牌號,同時在熱加工過程應控制加熱溫度(<1250℃)和加熱時間,防止產生高溫δ鐵素體相。一般說來超馬氏體鋼鍛造性能優於同類馬氏體鋼,即使鍛造溫度偏低,也可以生產出無裂紋鋼坯。br> 與馬氏體鋼相比,超馬氏體鋼盤條的強度、硬度和塑性均高出很多,並且無論是用完全退火還是球化退火的方法,都無法將盤條的強度(硬度)降到馬氏體鋼的水平。超馬氏體推薦採用650℃左右,長時間保溫,然後空冷的退火工藝來實現軟化,盤條退火後雖然強度(硬度)高,但拉拔塑性很好(斷面收縮率>40%),可以按常規工藝拉拔。一般經過兩個循環的退火拉拔,鋼絲的抗拉強度可以降到950mpa以下。阿維斯塔

❸ 碳鋼管道比不銹鋼管道變形小嗎

碳鋼管道比不銹鋼管道變形小如果是指熱脹冷縮,這個說法是對的,
因為碳鋼熱脹冷縮系數比不銹鋼小,
詳細參見GB/T 200801.2-2006表B.1。

❹ 碳鋼和不銹鋼的區別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銹鋼

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存在著很多的不銹鋼鍋,不銹鋼鍋的優點就是耐腐蝕,同時不容易被刮花。這就導致不銹鋼鍋在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保持一個清潔度。

但是不銹鋼鍋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它的導熱性不是很好,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不銹鋼鍋更多是用來煮東西而非炒東西。

其實不管是碳鋼還是不銹鋼,這兩種材料都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缺點怎麼選擇,還是看你平時的使用習慣。

❺ 碳鋼與不銹鋼哪個焊接變形大

不銹鋼變形大,不銹鋼焊接後,會產生冷卻收縮,因而產生收縮變形。

❻ 相同溫度下,不銹鋼和碳鋼收縮度相差多少

在相同的溫度下。不銹鋼和碳鋼收縮度相差十

❼ 不銹鋼比碳鋼輕嗎

普通碳素鋼密度 7.85

優質碳素鋼密度 7.85
碳素工具鋼回密度 7.85

不銹鋼
0Cr13、答1Cr13、2Cr13、3Cr13、4Cr13、Cr17Ni2、Cr18、9Cr18、Cr25、Cr28密度 7.75
Cr14、Cr17密度 7.7
0Cr18Ni9、1Cr18Ni9、1Cr18Ni9Ti、密度 7.85
2Cr18Ni9 1Cr18Ni11Si4A1Ti 密度7.52
你要看什麼不銹鋼,有的不銹鋼一樣重,有的不銹鋼稍微輕一點。密度在這里放著呢。密度越高,重量越重。

❽ 不銹鋼與碳鋼比較有什麼特點

不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最大不超專過1.2%,有些鋼的屬ωc(含碳量)甚至低於0.03%(如00Cr12)。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鉻),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鋼材有耐蝕性。因此,不銹鋼一般Cr(鉻)含量至少為10.5%。不銹鋼中還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
不銹鋼與碳鋼的比較:
1、密度
碳鋼的密度略高於鐵素體和馬氏體型不銹鋼,而略低於奧氏體型不銹鋼;
2、電阻率
電阻率按碳鋼、鐵素體型、馬氏體型和奧氏體型不銹鋼排序遞增;
3、線膨脹系數大小的排序也類似,奧氏體型不銹鋼最高而碳鋼最小;
4、碳鋼、鐵素體型和馬氏體型不銹鋼有磁性,奧氏體型不銹鋼無磁性,但其冷加工硬化生成馬氏體相變時將會產生磁性,可用熱處理方法來消除這種馬氏體組織而恢復其無磁性。
奧氏體型不銹鋼與碳鋼相比,具有下列特點:
1)高的電阻率,約為碳鋼的5倍。
2)大的線膨脹系數,比碳鋼大40%,並隨著溫度的升高,線膨脹系數的數值也相應地提高。
3)低的熱導率,約為碳鋼的1/3。

❾ 不銹鋼和碳鋼有什麼區別嗎

不銹鋼不易生銹,碳鋼易生銹。碳鋼強度、彈性一般比不銹鋼高。

❿ 碳鋼與不銹鋼管道焊接收縮率

以下網站有!
http://www.mw35.com/article/apply/5880.html

閱讀全文

與碳鋼和不銹鋼哪個收縮比例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纜架怎麼焊接 瀏覽:99
不銹鋼啤酒瓶是什麼 瀏覽:263
sw焊接切割清單如何自定義鏈接 瀏覽:865
干管dn225螺旋焊管 瀏覽:972
扇形鋼筋怎麼設置 瀏覽:251
燁輝彩鋼板和寶鋼質量怎麼樣 瀏覽:601
如何粉碎鋁合金 瀏覽:775
不銹鋼天花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584
如何挑選無縫牆布 瀏覽:849
浙江閃閃鋼構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61
鋼鐵材料是什麼得合金 瀏覽:928
鋼鐵之軀武器怎麼用 瀏覽:98
沈騰演鋼鐵俠是什麼小品 瀏覽:630
焊接時一般速度是多少 瀏覽:750
鈦合金車架用什麼方式塗裝 瀏覽:121
402不銹鋼是什麼材質的 瀏覽:304
鋼板移位了什麼症狀 瀏覽:32
塑料模具燒焊注意什麼 瀏覽:921
鋁合金板如何鑲嵌螺母 瀏覽:836
pe焊制管件下料參數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