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彎頭的製作方法
「管道彎頭的抄半徑」宜改成管道的彎曲半徑,一般以管道的直徑倍數去設定它。它沒有計算公式的,也沒有統一標准。如彎曲半徑小,流體在管道內產生的局部阻力會大,如彎曲半徑大,造成安裝空間大,相應彎頭的製作成本也就高。管道的彎頭有:吋制管道(水煤氣管道)中的馬口鑄件彎頭(彎曲半徑小,與管道直徑無嚴格的倍率關系,一般小於1D管道直徑,但其尺寸有標准);鋼制的壓制彎(彎曲半徑小,一般等於1D稍多點,國家標准有二種,所謂的大彎與小彎,與管道沒有嚴格的倍率關系);煨制彎(用於無縫鋼管道上,在化工管道上過去是常用的,特別是高壓管道上,基本用煨制彎,其設計要求的彎曲半徑為大於6倍以上的管道直徑);角彎(用於高壓管道、油路系統,其是煅制的,直接打孔而成,沒有彎曲半徑可言);還有蝦米彎(焊制而成,其彎曲半徑一般為1~1.5左右,國家有「鋼製件」圖冊,但實際上,一般由製作者自定。
不同要求,有不同的製作方法。看要哪種彎頭。
Ⅱ 怎麼用鋼管製作彎頭
彎頭是用於管道轉彎處的一種連接管件。在管道系統中所使用的全部管件,彎頭所內佔比例總是最大的容,一般在80%以上。通常,對於不同材料或壁厚的彎頭需要選擇不同的成形工藝,而彎頭製造廠常用的無縫彎頭成形工藝主要有熱推、沖壓、擠壓等,下面來看看彎頭製作工藝吧。
彎頭製作工藝—熱推成形
熱推彎頭成形工藝是採用專用的彎頭推制機、芯模和加熱裝置,使套在模具上的坯料在推制機的推動下向前運動,在運動中被加熱、擴徑並彎曲成形的過程。彎頭成型加熱方式多,而採用哪種加熱方式一般是根據產品要求及能源情況所決定的。
熱推彎頭的變形特點是,根據金屬材料塑性變形前後體積不變的規律確定管坯直徑,它所採用的管坯直徑小於彎頭直徑,通過芯模控制坯料的變形過程,使內弧處被壓縮的金屬流動,補償到因擴徑而減薄的其它部位,從而得到壁厚均勻的彎頭產品。
Ⅲ 無縫鋼管生產工藝是什麼
無縫鋼管生產工藝:
1、熱軋無縫鋼管主要生產工序(△主要檢驗工序):
管坯准備及檢查△→管坯加熱→穿孔→軋管→鋼管再加熱→定(減)徑→熱處理△→成品管矯直→精整→檢驗△(無損、理化、台檢) →入庫
2、冷軋(拔)無縫鋼管主要生產工序:
坯料准備→酸洗潤滑→冷軋(拔)→熱處理→矯直→精整→檢驗
一般的無縫鋼管的生產工藝可以分為冷拔與熱軋兩種,冷軋無縫鋼管的生產流程一般要比熱軋要復雜,管坯首先要進行三輥連軋,擠壓後要進行定徑測試,如果表面沒有響應裂紋後圓管要經過割機進行切割,切割成長度約一米的坯料。然後進入退火流程,退火要用酸性液體進行酸洗,酸洗時要注意表面是否有大量的起泡產生,如果有大量的起泡產生說明鋼管的質量達不到相應的標准。外觀上冷軋無縫鋼管要短於熱軋無縫鋼管,冷軋無縫鋼管的壁厚一般比熱軋無縫鋼管要小,但是表面看起來比厚壁無縫鋼管更加明亮,表面沒有太多的粗糙,口徑也沒有太多的毛刺。
熱軋無縫鋼管的交貨狀態一般是熱軋狀態經過熱處理後進行交貨。熱軋無縫鋼管在經過質檢後要經過工作人員的嚴格的手工挑選,在質檢後要進行表面塗油,然後緊接著是多次的冷拔實驗,熱軋處理後要進行穿孔的實驗,如果穿孔擴徑過大就要進行矯直矯正。在矯直後再由傳送裝置傳送到探傷機進行探傷實驗,最後貼上標簽、進行規格編排後放置到到倉庫當中。
圓管坯→加熱→穿孔→三輥斜軋、連軋或擠壓→脫管→定徑(或減徑)→冷卻→矯直→水壓試驗(或探傷)→標記→入庫 無縫鋼管是用鋼錠或實心管坯經穿孔製成毛管,然後經熱軋、冷軋或冷撥製成。無縫鋼管的規格用外徑*壁厚毫米數表示。
熱軋無縫管外徑一般大於32mm,壁厚2.5-200mm,冷軋無縫鋼管外徑可以到6mm,壁厚可到0.25mm,薄壁管外徑可到5mm壁厚小於0.25mm,冷軋比熱軋尺寸精度高。
一般用無縫鋼管是用10、20、30、35、45等優質碳結鋼16Mn、5MnV等低合金結構鋼或40Cr、30CrMnSi、45Mn2、40MnB等合結鋼熱軋或冷軋製成的。10、20等低碳鋼製造的無縫管主要用於流體輸送管道。45、40Cr等中碳鋼製成的無縫管用來製造機械零件,如汽車、拖拉機的受力零件。一般用無縫鋼管要保證強度和壓扁試驗。熱軋鋼管以熱軋狀態或熱處理狀態交貨;冷軋以熱處理狀態交貨。
熱軋,顧名思義,軋件的溫度高,因此變形抗力小,可以實現大的變形量。以鋼板的軋制為例,一般連鑄坯厚度在230mm左右,而經過粗軋和精軋,最終厚度為1~20mm。同時,由於鋼板的寬厚比小,尺寸精度要求相對低,不容易出現板形問題,以控制凸度為主。對於組織有要求的,一般通過控軋控冷來實現,即控制精軋的開軋溫度、終軋溫度.圓管坯→加熱→穿孔→打頭→退火→酸洗→塗油(鍍銅)→多道次冷拔(冷軋)→坯管→熱處理→矯直→水壓試驗(探傷)→標記→入庫。
無縫鋼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輸送流體的管道,如輸送石油、天然氣、煤氣、水及某些固體物料的管道等。鋼管與圓鋼等實心鋼材相比,在抗彎抗扭強度相同時,重量較輕,是一種經濟截面鋼材,廣泛用於製造結構件和機械零件,如石油鑽桿、汽車傳動軸、自行車架以及建築施工中用的鋼腳手架等用鋼管製造環形零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簡化製造工序,節約材料和加工工時,已廣泛用鋼管來製造。
Ⅳ 無縫鋼管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無縫鋼管是用實心管坯經穿孔後軋制的。
;1、生產製造方法
按生產方法不同可分為熱軋管、冷軋管、冷拔管、擠壓管等。
1.1、熱軋無縫管一般在自動軋管機組上生產。實心管坯經檢查並清除表面缺陷,截成所需長度,在管坯穿孔端端面上定心,然後送往加熱爐加熱,在穿孔機上穿孔。在穿孔同時不斷旋轉和前進,在軋輥和頂頭的作用下,管坯內部逐漸形成空腔,稱毛管。再送至自動軋管機上繼續軋制。最後經均整機均整壁厚,經定徑機定徑,達到規格要求。利用連續式軋管機組生產熱軋無縫鋼管是較先進的方法。
1.2、若欲獲得尺寸更小和質量更好的無縫管,必須採用冷軋、冷拔或者兩者聯合的方法。冷軋通常在二輥式軋機上進行,鋼管在變斷面圓孔槽和不動的錐形頂頭所組成的環形孔型中軋制。冷拔通常在0.5~100T的單鏈式或雙鏈式冷拔機上進行。
1.3、擠壓法即將加熱好的管坯放在密閉的擠壓圓筒內,穿孔棒與擠壓桿一起運動,使擠壓件從較小的模孔中擠出。此法可生產直徑較小的鋼管。
2、用途
2.1、無縫管用途很廣泛。一般用途的無縫管由普通碳素結構鋼、低合金結構鋼或合金結構鋼軋制,產量最多,主要用作輸送流體的管道或結構零件。
2.2、根據用途不同分三類供應:a、按化學成分和機械性能供應;b、按機械性能供應;c、按水壓試驗供應。按a、b類供應的鋼管,如用於承受液體壓力,也要進行水壓試驗。
2.3、專門用途的無縫管有鍋爐用無縫管、地質用無縫管及石油用無縫管等多種。
3、種類
3.1、無縫鋼管按生產方法不同可分為熱軋管、冷軋管、冷拔管、擠壓管等。
3.2、按外形分類有圓形管、異形管之分。異形管除方形管和矩形管外,還有橢圓管、半圓管、三角形管、六角形管、凸字形管、梅花形管等。
3.3、按材質的不同,分為普通碳素結構管、低合金結構管、優質碳素結構管、合金結構管、不銹管等。
3.4、按專門用途分,有鍋爐管、地質管、石油管等。
4、規格及外觀質量
無縫管按GB/T8162-87規定
4.1、規格:熱軋管外徑32~630mm。壁厚2.5~75mm。冷軋(冷拔)管外徑5~200mm。壁厚2.5~12mm。
4.2、外觀質量:鋼管的內外表面不得有裂縫、折疊、軋折、離層、發紋和結疤缺陷存在。這些缺陷應完全清除掉,清除後不得使壁厚和外徑超過負偏差。
4.3、鋼管的兩端應切成直角,並清除毛刺。壁厚大於20mm的鋼管允許氣割和熱鋸切割。經供需雙方協議也可不切頭。
4.4、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表面質量》參照GB3639-83。
5、化學成分檢驗
5.1、按化學成分和機械性能供應的國產無縫管,如10、15、20、25、30、35、40、45和50號鋼的化學成分應符合GB/T699-88的規定。進口無縫管按合同規定的有關標准檢驗。09MnV、16Mn、15MnV鋼的化學成分應符合GB1591-79的規定。
5.2、具體分析方法參照GB223-84《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的有關部分。
5.3、分析偏差參照GB222-84《鋼的化學分析用試樣及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
Ⅳ DN400的鋼管怎麼做成45度彎頭,具體工藝是怎麼樣的
與軸線成22.5度夾角切斷,一截反轉,可焊成45度彎頭(沒見過45度彎頭);
與軸線成67.5度夾角切斷,一截反轉,可焊成135度彎頭。
以上是兩節的,做成三節的或五節的將更圓滑。
Ⅵ 所有的彎頭製造工藝都一樣嗎,有幾種是由什麼製造成型的具體過程有圖解沒
還有就是壓制,直接把鋼管加熱然後放入模具壓製成型。適用於高壓厚壁的彎頭製作。
Ⅶ 鋼管知識:無縫鋼管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無縫鋼來管是用鋼錠或實心自管坯經穿孔製成毛管,然後經熱軋、冷軋或冷撥製成。
①熱軋無縫鋼管主要生產工序(△主要檢驗工序):
管坯准備及檢查△→管坯加熱→穿孔→軋管→鋼管再加熱→定(減)徑→熱處理△→成品管矯直→精整→檢驗△(無損、理化、台檢)
→入庫
②冷軋(拔)無縫鋼管主要生產工序:
坯料准備→酸洗潤滑→冷軋(拔)→熱處理→矯直→精整→檢驗
Ⅷ 無縫鋼管是怎麼做的
無縫鋼管是採用復優質的制圓鋼進行穿孔,在穿孔的過程中,實心的圓鋼就變成了內部空心,也就是所說的無縫,基本工序為:圓鋼入廠-檢驗-穿孔-退火-酸洗、磷化、皂化-打頭-冷拔-加工-檢驗等工序操作,
穿孔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利用高溫,把圓鋼進行軟化,在利用頂頭把中間實心的部分頂掉,就變成了空心,空心的圓管也叫做毛坯管,毛坯管經過冷拔或者冷軋的工藝操作,變成無縫鋼管,後續還有車加工,檢驗等操作,
打頭的目的:為了冷拔時,機器可以夾住頭部,所以要給頭部進行打頭。
冷拔:一種工序的操作,無縫鋼管經過冷拔後的操作,便可成一定的規格,具體可尋找視頻觀看
Ⅸ 焊接彎頭的製作方法
焊接彎頭生產的工藝流程,若做長半徑彎頭,要先選定規格,提出管料。擴徑率,通過理論計算,一般擴徑率在33%-35%之間,倒推回去。短半徑219mm的一般的擴徑率為50%.選好原料後,按彎頭規格下料,再考慮曲率半徑, 比如,90°的彎頭,通過其曲率可以算出下多長料可加工出90°的彎頭。通過理論計算可算出,然後以該長度為定尺進行切斷。最後把料進行熱推制。推制機大家可能都看過,實際很簡單。它是一個牛角狀芯頭或芯棒,芯棒由細變粗,推制過程是一個擴徑帶彎曲的過程。後邊有支撐,把下料管段穿入芯棒,後邊有一牌坊架將芯棒固定。中間有一小車,小車有的通過液壓傳動,有的通過機械傳動即絲杠傳動,然後往前推小車。小車推著管子順著芯棒往前走,芯棒外有一個感應圈,把管子加熱,加熱好,然後小車把管子推下,就加工好一個。推好後,彎頭要就此熱狀態下進行整形。因為有的彎頭處理不當後,就會扭曲,這是不允許的。另外,推頭後一般都是前端外徑大,要通過整形模進行整形。整形模實際上是一個壓力機,要有一套模具,兩個半圓弧,上下各一個。整形後的外徑就達到了成品的尺寸要求了。壁厚就以來料的壁厚進行控制。彎頭和管子的壁厚公差都是相同的,均為±12.5%.在推制過程中,正常情況下壁厚不應當發生變化,但如果因為工具原因,有的地方會發生減壁現象,所以一般提料時,壁厚要加一些餘量,如彎頭是8.18mm的壁厚,一般都提8.5mm左右的管子,防止在推制時由於局部減厚而超差。整好形後,彎頭的外徑、壁厚尺寸都達到了要求。下面就進行精整工序,經過噴丸處理,把彎頭內外表面的氧化鐵皮去除,把兩端進行坡口處理以便於焊接。再經過檢查、打鋼字、噴塗漆、包裝等工序後,就可以出廠了。以上是24〃以下以無縫鋼管作為原料的彎頭生產方法,超過24〃以後即600mm以上的,最大彎頭在2.032米~2.80米之間,是用鋼板做的。把鋼板按要求裁成料後,像UOE成型,也是通過沖模沖壓沖成圓形。有兩半然後再拼合、焊接。由於焊縫的存在,所以要進行無損探傷。由於有焊接應力的存在,所以還要進行熱處理。焊接彎頭多了兩道工序:一是探傷,一是熱處理。其他程序相同。
三通的生產工藝也基本是如此。要根據三通的不同規格進行下料。下料後先要噴砂,要在成形前將表面的氧化鐵皮去除。成形則採用液壓鼓脹法成形。有模具,模具底部平直,上邊有凸緣孔。將管子放入後,管子用液壓缸固定,兩邊充入液體向內凸脹,把管擠成凸字形,再把凸起處從適當位置切除,也打成坡口。它要經過兩次噴丸處理。由於加工過程中,有加工硬化,所以也需要熱處理。管件的生產工藝流程就是這些情況。
需要再說明的是切斷,要求一定採用切管機,再有鋸床,大一些的規格就採用火焰切割。無論採用什麼方法,一定要保證管端平直、無毛刺、定尺准確。否則,在推制過程中,管端容易破裂。推制這方面的技術問題,在於工具設計。若設計的好,推出來的型比較正,基本符合要求。有的廢品較多,主要是由於工具問題。設計主要是憑經驗。還需要有經驗的工人不斷修磨,才能投入正常使用。工具很重要。另外,推制現在都採用液壓的推制方法。液壓推制速度可調。大彎頭與小彎頭的推制速度是不同的,加熱速度也不相同。另外用液壓推制的變形也比較平穩。現在機械推制的方法已經不很多了,加熱也比較重要。老式的加熱採用煤氣爐,把管子加熱,現在都改用中頻加熱。約在70年代以後我國的這種加熱方式才過關。這種方法溫度比較好控制,加熱也比較均勻。通過調節線圈的個數來控制加熱溫度。若是燒咀,就不太好控制。另外推制前要預熱。芯棒預熱後再固定管子。中頻加熱技術的採用對彎頭生產是很大的進步,產量、質量都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