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問一下力焊怎麼才能一次焊出那種又寬又厚的焊逢
這個詳細說來,太難解釋了,如果平焊的焊材厚度能達到,焊縫寬或者開坡口的情況下,第一遍焊接找3.2的焊條直線焊接法,注意第一遍焊接成型要好,第二遍選用4.0的,月牙形焊接法,第三遍是5.0,還是月牙形手法。謹記:七分靠電流,三分靠手藝,立焊分為兩種1為薄板立焊,是從上往下焊接,熔池不要大,熔池越小越好。2為厚板立焊,第一遍電流不要太大,和焊材形成80度的角度,焊條直徑選著3.2,接拖上去,根據你的熟練程度,第二遍如果焊縫不是太大,選用4.0焊條月牙形,運條均勻。第三遍如果焊縫太寬,選著5.0焊條,在焊縫圓圈或者橢圓形。仰焊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薄板,新手電筒流不要太大,對於焊縫形成80度的角,從前,往後面直接拉著焊接另一種是厚板;第一遍是3.2焊條手法同上,第二遍用4.0焊條畫圓手法或者橢圓,第三遍用5.0焊條畫圓手法或者橢圓。厚板都需要開坡口。這些都是我自己的實踐,不是課本上的如果你是新手,立焊一般都是月牙形,仰焊一般都是圓圈或者橢圓,平焊都不用說了吧。
❷ 怎樣可以使焊出來的直縫寬的呢
應該是直縫專機,薄壁對接,不填絲焊接吧?
可以加擺;一般都沒有擺動器可以提弧長(升高一點槍),但要注意相應的加強保護問題;減慢些速度也會寬一點點,但易燒穿,另外成形也會差,這個不推薦用
只是有些奇怪,薄壁件對接,通常要求熔深的有,但對焊縫寬度就少的特別要求,通常我們還傾向於作窄一些(只要能解決孔問題就行)。
希望能有幫助。
❸ 電焊立縫仰縫寬縫的焊法
縫焊方法
1、連續縫焊時,滾盤連續轉動,電流不斷通過工件。這種方法易使工件表面過熱,電極磨損嚴重,因而很少使用。但在高速縫焊時(4-15m/min)50Hz交流電的每半周將形成一個焊點,交流電過零時相當於休止時間。
斷續縫焊時,滾盤連續轉動,電流斷續通過工件,形成的焊縫由彼此搭迭的熔核組成。由於電流斷續通過,在休止時間內,滾盤和工件得以冷卻,因而可以提高滾盤壽命、減小熱影響區寬度和工件變形,獲得較優的焊接質量。
2、步進縫焊時,滾盤斷續轉動,電流在工件不動時通過工件,由於金屬的熔化和結晶均在滾盤不動時進行,改善了散熱和壓固條件,因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焊接質量,延長滾盤壽命。這種方法多於鋁、鎂合金的縫焊。
用於縫焊高溫合金,也能有效地提高焊接質量,但因國內這種類型的交流焊機很少,因而未獲應用。當焊接硬鋁。以及厚度為4+4mm以上的各種金屬時,必須採用步進縫焊,以便形成每一個焊點時都能像點焊一樣施加鍛壓力,或同時採用暖冷脈沖。
(3)有什麼辦法能把焊縫變寬擴展閱讀
焊接電流
縫焊形成熔核所需的熱量來源與點焊相同,都是利用電流通參過焊接區電阻產生的熱量。在其他條件給定的情況下,焊接電流的,大小決定了熔核的焊透率和重疊量。在焊接低碳鋼時,熔核平均焊透率為鋼板厚度的300o-70%,以45%-50%為最佳。為了獲得氣密焊縫熔核重疊量應不小於15%一20%b
當焊接電流超過某一定值時,繼續增大電流只能增大熔核的焊透率和重疊量而不會提高接頭強度,這是不經濟的。如果電流過大,還會產生壓痕過深和焊縫燒穿等缺陷。
縫焊時由於熔核互相重疊而引起較大分流,因此,焊接電流通常比點焊時增大15 0o ^r40%。
縫焊時電極壓力對熔核尺寸的影響與點焊一致。電極壓力過高會使壓痕過深,同時會加速滾盤的變形和損耗。壓力不足則易產生縮孔,並會因接觸電阻過大易使滾盤燒損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❹ 二氧焊怎樣能讓焊縫變寬
可以考慮用直徑粗一些的焊絲。
在焊接參數匹配的范圍內,適當增加電壓,也有些改善,不過飛濺也會隨之增大。
電壓高低和焊縫熔寬成正比,電流大小和熔深成正比。
❺ 電焊怎麼在鋼板上焊出又寬又直有均勻。
首先要蹲穩,持焊把的手要保持一個最自然、最舒服的姿勢,在打火之前要看清自己要焊接的方向,焊條角度要保持與焊縫兩側垂直,沿著焊縫的方向要根據電流大小調整角度,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沒有要求你焊縫的寬度,最好採用走直線,壓住電弧,讓電弧總保持一定的高度,勻速自左向右運動,焊條角度保持不變,純粹是肩關節的平移和慢慢向下動作,多焊幾次就能焊的很好了。
❻ 怎麼用二保焊焊寬一點的焊縫
你好,無論什麼焊接方法(電焊、二保焊等),焊接時焊條或焊絲做橫向擺動,焊縫就會寬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