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的硬度比較
高碳鋼韌性最差,硬度最大,其次是中碳鋼,韌性最好是低碳鋼,硬度最小
⑵ 高碳鋼硬還是中碳鋼硬
高碳鋼硬。含碳量越高碳化物量越多,碳化物量是決定鋼的硬度最主要的因素。所以高碳鋼比低碳鋼硬。
⑶ 碳在鋼中的含量越高鋼越硬,還是越少剛越硬啊。
鋼就是鐵和碳的合金,一般來說碳在鋼中的含量越高鋼越硬,但是碳含量太高了,其他性能比如塑性和韌性降低了,所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選用不同的鋼材。另外,硬度還和熱處理等有關,不是簡簡單單由成分含量就決定的了。
碳是決定鋼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當鋼中含碳量在0.8%以下時,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強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但當含碳量在1.0%以上時,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強度反而下降。
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焊接性能變差(含碳量大於0.3%的鋼材,可焊性顯著下降),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氣銹蝕性下降。
一般工程所用碳素鋼均為低碳鋼,即含碳量小於0.25%;工程所用低合金鋼,其含碳量小於0.52%。
生鐵、熟鐵和鋼的主要區別在於含碳量上,含碳量超過2%的鐵,叫生鐵;含碳量低於0.05%的鐵,叫熟鐵;含碳量在0.05%-2%當中的鐵,稱為鋼。熟鐵軟,塑性好,容易變形,強度和硬度均較低,用途不廣;生鐵含碳很多,硬而脆,幾乎沒有塑性;鋼具有生鐵和熟鐵兩種優點,為人類廣泛利用。
鑄劍時候則必須用煉好的鋼。生鐵與鋼的區別在那裡呢?我們知道,用塊煉鐵透碳鋼製造的刀,雖然比較鋒利,但仍然達不到能夠「斬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程度。因為這種鋼的質量還不夠好,煉這種鋼碳滲進的多少,分布的是否均勻,雜質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難掌握,而且生產效率極低。為了提高鋼的質量,中國古代工匠從西漢中期起發明了「百煉鋼」的新工藝。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里敘述磁州百煉鋼的過程,就是連續燒鍛百餘次,至斤兩不減為止。所謂「百煉鋼」,就是將塊煉鐵反復加熱折疊鍛打,使鋼的組織緻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用百煉鋼製成的刀劍質量很高。
⑷ 高碳鋼和低碳鋼的區別
高碳鋼常稱工具鋼 , 含碳量從0.60%至1.70%, 可以淬火和回火。錘, 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鋼製版造; 切削工具如鑽頭,權 絲攻,鉸刀等由含碳量0.90% 至1.00% 的鋼製造。
低碳鋼(mild steel)為碳含量低於0.25%的碳素鋼,因其強度低、硬度低而軟,故又稱軟鋼。它包括大部分普通碳素結構鋼和一部分優質碳素結構鋼,大多不經熱處理用於工程結構件,有的經滲碳和其他熱處理用於要求耐磨的機械零件。
拓展資料:
碳鋼是含碳量在0.0218%~2.11%的鐵碳合金。也叫碳素鋼。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一般碳鋼中含碳量較高則硬度越大,強度也越高,但塑性較低。
⑸ 高碳鋼與低碳鋼哪個比重大
高碳鋼的比重大。高碳鋼韌性最差,硬度最大,其次是中碳鋼,韌性最好是低碳鋼,硬度最小。
⑹ 高碳鋼和低碳鋼的物理特性
高碳鋼具有較高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塑性較低,多用來製造沖擊載荷不大
的耐磨零件,如軋輥,模具等.高碳鋼內的鑄造性能良好,但由於導熱性差和較大的容脆性,
鑄件有產生巨大應力而形成冷裂的危險.所以高碳鋼鑄件僅進行一般的退火處理,且加
熱和冷卻時應緩慢進行.
低碳鋼的塑性和韌性較高,但強度較低.這類鋼通常要經滲碳後進行淬火,回火
處理,以提高強度和耐磨性,常用來製造凸輪等耐磨零件.
⑺ 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有哪些區別
1、低碳鋼是碳含量小於0.25%的碳鋼,包括大部分普通碳素結構鋼和一些優質碳素結構鋼,其中大部分用於不需要熱處理的工程結構件。也有一些會進行滲碳或熱處理。
2、中碳鋼具有良好的熱加工和切削性能,但焊接性能較差。其強度和硬度高於低碳鋼,而塑性和昌圓韌性低於低碳鋼。可不經熱處理直接使用冷軋等工藝進行冷加工,也可以經過熱處理後進行機加工或鍛造。硬化後的中碳鋼具有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可達到的最大硬度約為HRC55(HB538),σb為600-1100MPa。因此,中碳鋼廣泛地用於各種中等強度水平的應用。它不僅被廣泛用作建築材料,而且還用於製造各種機器零件。
3、高碳鋼常稱為工具鋼,含碳量為0.60%~1.70%,可進行調質處空亮理,焊接性能較差。錘子、撬棍等都是用碳含量為0.75%的鋼製成的。鑽頭、絲錐和鉸刀等切削工具由碳含量為耐虧塌0.90%
⑻ 低碳鋼的性能優於高碳鋼
低碳鋼 中碳鋼 高碳鋼的主要用途,主要跟他們的機械性能是對應的,低碳鋼由於含碳比較少,所以硬度差,但是彈性好,一般用在輸油管,或者異型管輸送方面。中碳鋼 性能適中,所以用途比較廣泛,流體輸送跟機械製造都能涉及。高碳鋼 硬度最強,但是彈性不好。所以只能用在機械加工當中,比如 軸承 套圈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