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泵的出水管路的壓力損失計算公式
水泵的管道系統,包括管路及其附件。由水力學知,管路水頭損失包括管道沿內程水頭損失與局容部損失。
Σh=Σhf+Σhj=Σλι/d v2/2g+Σζv2/2g
式中 Σh—管道水頭損失,m;
Σhf--管道沿程水頭損失,m;
Σhj--管道局部水頭損失 ,m;
λ--沿程阻力系數;
ζ--局部水頭損失系數;
ι--管道長度,m;
d--管道直徑,m;
v --管道中水流的平均流速,m/s。
對於圓管v=4Q/πd2,則式(3-1)可寫成下列形式
Σh=(Σλι/12.1d5+Σ ζ/12.1d4)Q2=(ΣS沿+ΣS局)Q2=SQ2
式中 S沿--管道沿程阻力系數,S2/m5,當管材、管長和管徑確定後,ΣS沿值為一常數;
S局--管道局部阻力系數,S2/m5,當管徑和局部水頭損失類型確定後,ΣS局值為一常數;
S--管路沿程和局部阻力系數之和,S2/m5。
② 如何簡便計算各種管道的水頭損失
輸油管道水頭損失和水管道不一樣,主要是油的粘度比水大,因此,其阻內力損失要比水大,你可按流體力學中容的公式或按劉啟光算圖手冊查算;
開始壓力減去水頭損失(即管道阻力損失)等於終壓力;因液體的壓力與其粘度可認為無影響(與溫度關系密切),因此,我們認為,其壓力損失主要是與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與管道長度成正比,管道阻力計算的公式較多,且是經驗公式為多,一般通過實驗方法獲得.水的每米管道阻力損失(MPa)可按:0.0000107×速度(m/s)的平方÷管道內徑(m)的1.3次方進行計算;
經過山峰的管道的水頭損失也按其長度計算,當然應加上彎頭的阻力損失(每個彎頭折算成直管長度)進行計算,與上下無關,其壓力只與其初始位置與最終位置差(高程差)相關(不能算作管道阻力損失)
③ 壓力損失差額的計算公式
算式:Δh=ΣλL/d*(v²/2g)+Σξv²/2g。
等式中的λ和ξ都是系數,這個是需要在手冊上查詢的。L指的是管路長度;d指的是管道內徑;v指的是有效斷面上的平均流速,一般v=Q/s,其中Q是流量,S是管道的內截面積。
管道中的壓力損失分沿程壓力損失和局部壓力損失.沿程壓力損失Pf=(λL/d)ρV^2/2局部壓力損失Pj=∑ζρV^2/2管道中的總壓力損失Pw=Pf+Pj=(λL/d)ρV^2/2+∑ζρV^2/2=[(λL/d)+∑ζ]ρV^2/2。
單位介紹:
沿程壓力損失計算公式沿程壓力損失ΔPl沿程壓力損失計算公式式中Rm—單位長度管道的摩擦壓力損失,簡稱比壓損(或比摩阻),Pa/m。
l—直管段長度,m;入——摩擦壓損系數;v——管道內氣體的平均流速;m/s;ρ——管道內氣體的密度,kg/m3。
Rs——管道的水力半徑,m.它是指流體流徑直管段時,流體的斷面積A(m2)與潤濕周邊x(m)之比,即Rs=A/x (m)。
④ 求管道壓力損失公式
管道總阻力損失hw=∑hf+∑hj,
hw—管道的總阻力損失(Pa);
∑hf—管路中各管段的沿程阻力損失之和(Pa);
∑hj—管路中各處局部阻力損失之和(Pa)。
hf=RL、
hf—管段的沿程損失(Pa);
R—每米管長的沿程阻力損失,又稱比摩阻(Pa/m);
L—管段長度(m),
R的值可在水力計算表中查得。
也可以用下式計算,
hf=[λ×(L/d)×γ ×(v^2)]÷(2×g),
L—管段長度(m);
d—管徑(m);
λ—沿程阻力因數;
γ—介質重度(N/m3);
v—斷面平均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m/s2)。
管段中各處局部阻力損失
hj=[ζ×γ ×(v^2)]÷(2×g),
hj—管段中各處局部阻力損失(Pa);
ζ—管段中各管件的局部阻力因數,可在管件的局部阻力因數表中查得。
(引自《簡明管道工手冊》.P.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