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帶水焊接怎麼焊
方法一:焊時管內壓力不能太高,管壁不能太薄,焊接電流不能太小。在焊前先在孔的旁邊點一點或幾點,然後用錘砸一下,使孔變形,然後邊砸邊焊,或者焊個大的螺母,然後加塹再擰螺絲。
方法二:在泄漏點外圍向泄漏點內進行焊接,縮小泄漏面積,用尖頭或扁頭塹子進行捻縫擠壓創造可焊條件。第一層用E4303焊條,焊接特點是用適當的電流焊接,達到全面密封;第二層用E5015焊條,焊接時電流比通常要大10%,採用斷續焊邊冷卻邊焊接的方法。為了保證焊縫強度最後進行焊縫加固蓋面。
(1)管板密封面磨偏了還能焊嗎擴展閱讀
焊接技術主要應用在金屬母材上,常用的有電弧焊,氬弧焊,CO2保護焊,氧氣-乙炔焊,激光焊接,電渣壓力焊等多種,塑料等非金屬材料亦可進行焊接。金屬焊接方法有40種以上,主要分為熔焊、壓焊和釺焊三大類。
熔焊是在焊接過程中將工件介面加熱至熔化狀態,不加壓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時,熱源將待焊兩工件介面處迅速加熱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隨熱源向前移動,冷卻後形成連續焊縫而將兩工件連接成為一體。
壓焊是在加壓條件下,使兩工件在固態下實現原子間結合,又稱固態焊接。常用的壓焊工藝是電阻對焊,當電流通過兩工件的連接端時,該處因電阻很大而溫度上升,當加熱至塑性狀態時,在軸向壓力作用下連接成為一體。
問題一:鍍鋅管可以焊接嗎 你好,嚴格的說是不能焊接的。
GB50242-2002《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是這樣規定的。
4.1.3 管徑小於或等於100mm的鍍鋅鋼管應採用螺紋連接,套絲扣時破壞的鍍鋅層表面及外露螺紋部分應做防腐處理;管徑大於100mm的鍍鋅鋼管應採用法蘭或卡套式專用管件連接,鍍鋅鋼管恭法蘭的焊接處應二次鍍鋅。
問題二:鍍鋅管 能否焊接 你好,不能。
根據GB50242-2002《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4.1.3 管徑小於或等於100mm 的鍍鋅鋼管應採用螺紋連接,駭絲扣時破壞的鍍鋅層表面及外露螺紋部分應做防腐處理;管徑大於100mm 的鍍鋅鋼管應採用法蘭或卡套式專用管件連接,鍍鋅鋼管與法蘭的焊接處應二次鍍鋅。
問題三:鍍鋅管可不可以焊接呢 很多時候鍍鋅管在使用時有可能會經過焊接,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鍍鋅管要是嚴格的來說是不能夠焊接的,並且在《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就有這樣的規定了。其實鍍鋅管的連接不一定是需要焊接的,連接鍍鋅管的方法還有螺紋、法蘭或是卡套式專用等方法,而且都是簡單方面的方法。
問題四:鍍鋅鋼管真的不能焊接嗎 可以焊接。
但是必須把焊接處的鍍鋅層打磨掉,否則會產生氣泡、沙眼、假焊等。還會使焊縫變脆,剛性下降。
鍍鋅鋼的焊接特點:
鍍鋅鋼一般是在低碳鋼外鍍一層鋅,鍍鋅層一般在20um厚。鋅的熔點在419°C,沸點908°C左右。在焊接中,鋅熔化成液體浮在熔池表面或在焊縫根部位置。鋅在鐵中具有較大固溶度,鋅液體會沿晶界深入浸蝕焊縫金屬,低熔點鋅形成「液體金屬脆化」。同時,鋅與鐵可形成金屬間脆性化合物,這些脆性相使焊縫金屬塑性降低,在拉應力作用下而產生裂紋。如果焊接角焊縫,尤其是T形接頭的角焊縫最容易產生穿透裂紋。鍍鋅鋼焊接時,坡口表面及邊緣處的鋅層,在電弧熱作用下,產生氧化、熔化、蒸發以至揮發出白色煙塵和蒸汽,極易引起焊縫氣孔。
由於氧化而形成的ZnO,其熔點較高,約1800°C以上,若在焊接過程中參數偏小,將引起ZnO夾渣,同時。由於Zn成為脫氧劑。產生FeO-MnO或FeO-MnO-SiO2低熔點氧化物夾渣。其次,由於鋅的蒸發,揮發出大量的白色煙塵,對人體有 *** 、傷害作用,因此,必須把焊接處的鍍鋅層打磨處理掉。
補充:
焊接工藝控制
鍍鋅鋼的焊前准備與一般的低碳鋼是相同的,需要注意的是要認真處理好坡口尺寸和附近的鍍鋅層。為了焊透,坡口尺寸要適當,一般60~65°,要留有一定的間隙,一般為1.5~2.5mm;為了減少鋅對焊縫的滲透,在焊之前,可將坡口內的鍍鋅層清除以後再焊。在實際監理工作中,採用了集中打坡口,不留鈍邊工藝進行集中控制,兩層焊接工藝,減少了未焊透的可能性。
焊條應根據鍍鋅管的基體材質選用,一般低碳鋼由於考慮易操作性,選用J422較為普遍。
焊接手法:在焊多層焊的第一層焊縫時,盡量使鋅層熔化並使之汽化、蒸發而逸出焊縫,可大大減少液體鋅留在焊縫中。在焊角焊縫時,同樣在第一層盡量使鋅層熔化並使之汽化、蒸發而逸出焊縫,其方法是先將焊條端部向前移出約5~7mm左右,當使鋅層熔化後再回到原來位置繼續向前施焊。再橫焊和立焊時,如選用短渣焊條如J427,咬邊傾向會很小;如果採用前後往返運條技術,更可以得到無缺陷的焊接質量。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問題五:鍍鋅管的焊接應該注意些什麼 首先來說鍍鋅管的焊接應該具有參數穩定、調節靈活、滿足焊接鍍鋅管工藝要求和安全可靠的性能。焊工是很重要的,必須要經過考試並取得合格證後才可從事鋼結構工程的鍍鋅管焊接,而且合格證中也應該註明施焊條件、有效期限。停焊時間達6個月及以上的人員,應重新考核。低氫型焊條經烘乾後應放人焊工保溫筒內,隨用隨取。而且焊絲和焊釘在使用前應清除油污與鐵銹。在施焊前焊工應復查構件接頭質量和焊區的處理情況,如不符合要求,應在修整合格後方能施焊。以上的這些焊接鍍鋅管的要求,一些鍍鋅管廠家都應該告誡施焊人員,以免發生些不必要的麻煩或是危險。
問題六:鍍鋅管能不能焊結使用? 看你做什麼用。在工藝上來說是可以焊接的,只是焊接的時候鍍鋅層受熱產生的煙很嗆人,要注意防護。以前施工的消火栓管道,地下地上部分都是焊接的。只不過現在的規范規定,為了不腐蝕管道,破壞的鍍鋅層要進行二次鍍鋅處理。也可以使用絲接或卡箍連接。
問題七:不銹鋼 管和鍍鋅管能 焊接嗎 不銹鋼管和鍍鋅管能焊接。
從規范解釋上看,採用鍍鋅管的目的就是防腐,所以鍍鋅管和焊接連接本來就是矛盾,可以焊接,但是焊戶後,鍍鋅層就被破壞了,最好採用螺紋連接的方式進行安裝。
焊接按照GB50235-2010標准施工,鍍鋅焊管焊接前最好先把表面的鋅磨掉或先加熱把鍍鋅燒掉以免產生大量氣體容易出現氣孔。密封焊施工後,需對每條管線做5%的PT檢驗,並且對密封焊焊口進行2次鍍鋅處理。
問題八:鍍鋅鋼管可以焊接嗎?應注意什麼 鍍鋅管焊接和普通碳鋼鋼管焊接性能差不多,只是表面鍍鋅層,在電弧高溫下容易產生鋅蒸發,形成有害氣體,應注意防護,保持通風。
問題九:鍍鋅鋼管和鋼管能焊接嗎 不破壞鍍鋅層只能夠說是相對而言的,以前我們做過類似的焊接專題就是「關於鍍鋅板的MIG焊接採用威歐丁204Si硅青銅焊絲的運用」,也對比了威歐丁204Si和碳鋼焊絲對於鍍鋅板的影響的,結果證明是威歐丁204Si硅青銅焊絲對於鍍鋅板的焊接影響是最小的。
Ⅲ 管板焊接的方法是什麼
管板焊接方法
1.清除管板表面及換熱管端頭100mm范圍內的氧化膜、鐵銹、油污、水等臟物回。低合金鋼和碳鋼一答般用鋼絲刷, 不銹鋼應採用不銹鋼鋼絲刷清理, 然後用丙酮擦拭坡口清除油污。
2.填充焊絲焊前必須清除油銹, 清理後應妥善保管, 放於乾燥處, 隨用隨取。 清理後的焊絲放置時間不宜超過長,否則重新清理。
Ⅳ 換熱器有哪些常見故障怎樣處理
換熱器最常見的故障就要屬換熱器的結垢問題和管板等部位的裂紋腐蝕等。
換熱器清洗的話傳統方法都是酸+腐蝕劑,但是可能會造成設備的腐蝕,得不償失,清洗效果有限,目前比較環保的清洗劑有福世泰克清洗劑,PH為1但皮膚可直接接觸,對設備無腐蝕,清洗效果很好,對板式換熱器的清洗有詳細的案例說明。
而腐蝕等問題,如果採用焊補的方式,焊縫形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凹陷、氣孔、夾渣等,焊縫應力的分布也不均勻。使用時管板部分一般與工業冷卻水接觸,而工業冷卻水中的雜質、鹽類、氣體、微生物都會構成對管板和焊縫的腐蝕。推薦採用高分子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粘著性能及抗溫、抗化學腐蝕性能,材料為100%固體,沒有可揮發性物質,在封閉的環境里可以安全使用而不會收縮,特別是材料良好的隔離雙金屬腐蝕和出色的耐沖刷性能,從根本上杜絕了修復部位的腐蝕滲漏,可以為部件提供一個長久的保護塗層。
個人空間里有相應的案例,感興趣可以去看下。
Ⅳ 常見的焊接缺陷及防治方法
1.幾何形狀不符合要求
焊縫外形尺寸超出要求,高低寬窄不一,焊波脫節凸凹不平,成型不良,背面凹陷凸瘤等。其危害是減弱焊縫強度或造成應力集中,降低動載荷強度。造成該缺陷的原因是:焊接規范選擇不當,操作技術欠佳,填絲走焊不均勻,熔池形狀和大小控制不準等。預防的對策:工藝參數選擇合適,操作技術熟練,送絲及時位置准確,移動一致,准確控制熔池溫度。
2.未焊透和未熔合
焊接時未完全熔透的現象稱為未焊透,如坡口的根部或鈍邊未熔化,焊縫金屬未透過對口間隙則稱為根部未焊透,多層焊道時,後焊的焊道與先焊的焊道沒有完全熔合在一起則稱為層間未焊透。其危害是減少了焊縫的有效截面積,因而降低了接頭的強度和耐蝕性。在GTAW中為焊透是不允許的。焊接時焊道與母材或焊道與焊道之間未完全熔化結合的部分稱為未熔合。往往與未焊透同時存在,兩者區別在於:未焊透總是有縫隙,而未熔合則沒有。未熔合是一種平面狀缺陷,其危害猶如裂紋。對承載要求高和塑性差的材料危害性更大,所以未熔合是不允許存在的。產生未焊透和未熔合的原因:電流太小,焊速過快,間隙小,鈍邊厚,坡口角度小,電弧過長或電弧偏離坡口一側,焊前清理不徹底,尤其是鋁合金的氧化膜,焊絲、焊炬和工件間位置不正確,操作技術不熟練等。只要有上述一種或數種原因,就有可能產生未焊透和未熔合。預防的對策:正確選擇焊接規范,選擇適當的坡口形式和裝配尺寸,選擇合適的墊板溝槽尺寸,熟練操作技術,走焊時要平穩均勻,正確掌握熔池溫度等。
3.燒穿
焊接中熔化金屬自坡口背面流出而形成穿孔的缺陷。產生原因與未焊透恰好相反。熔池溫度過高和填絲不及時是最重要的。燒穿能降低焊縫強度,一起應力集中和裂紋而,燒穿是不允許的,都必須補好。預防的對策也使工藝參數適合,裝配尺寸准確,操作技術熟練。
4.裂紋
在焊接應力及其它致脆因素作用下,焊接接頭中部地區的金屬原子結合力遭到破壞而形成的新界面而產生的縫隙,它具有尖銳的缺口和大的長寬比
的特徵。裂紋有熱裂紋和冷裂紋之分。焊接過程中,焊縫和熱影響區金屬冷卻到固相線附近的高溫區產生的裂紋叫熱裂紋。焊接接頭冷卻到較低溫度下(對於鋼來說馬氏體轉變溫度一下,大約為230℃)時產生的裂紋叫冷裂紋。冷卻到室溫並在以後的一定時間內才出現的冷裂紋又叫延遲裂紋。裂紋不僅能減少焊縫金屬的有效面積,降低接頭的強度,影響產品的使用性能,而且會造成嚴重的應力集中,在產品的使用中,裂紋能繼續擴展,以致發生脆性斷裂。所以裂紋是最危險的缺陷,必須完全避免。熱裂紋的產生是冶金因素和焊接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預防對策:減少高溫停留時間和改善焊接時的應力。冷裂紋的產生是材料有淬硬傾向,焊縫中擴散氫含量多和焊接應力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預防措施:限制焊縫中的擴散氫含量,降低冷卻速度和減少高溫停留時間以改善焊縫和熱影響區的組織結構,採用合理的焊接順序以減小焊接應力,選用合適的焊絲和工藝參數減少過熱和晶粒長大傾向,採用正確的收弧方法填滿弧坑,嚴格焊前清理,採用合理的坡口形式以減小熔合比。
5.氣孔
焊接時,熔池中的氣泡在凝固時未能逸出而殘留下來所形成的孔穴。常見的氣孔有三種,氫氣孔多呈喇叭形,一氧化碳氣孔呈鏈狀,氮氣孔多呈蜂窩狀。焊絲焊件表面的油污、氧化皮、潮氣、保護氣不純或熔池在高溫下氧化等都是產生氣孔的原因。氣孔的危害是降低焊接接頭強度和緻密性,造成應力集中時可能成為裂紋的氣源。預防的對策,焊絲和焊件應清潔並乾燥,保護氣應符合標准要求,送絲及時,熔滴過度要快而准,移動平穩,防止熔池過熱沸騰,焊炬擺幅不能過大。焊絲焊炬工件間保持合適的相對位置和焊接速度。
6.夾渣和夾鎢
由焊接冶金產生的,焊後殘留在焊縫金屬中的非金屬雜質如氧化物硫化物等稱為夾渣。鎢極因電流過大或與工件焊絲碰撞而使端頭熔化落入熔池中即產生了夾鎢。產生夾渣的原因,焊前清理不徹底,焊絲熔化端嚴重氧化。夾渣和夾鎢均能降低接頭強度和耐蝕性,都必須加以限制。預防對策,保證焊前清理質量,焊絲熔化端始終處於保護區內,保護效果要好。選擇合適的鎢極直徑和焊接規范,提高操作技術熟練程度,正確修磨鎢極端部尖角,當發生打鎢時,必須重新修磨鎢極。
7.咬邊
沿焊趾的母材熔化後未得到焊縫金屬的補充而留下的溝槽稱為咬邊,有表面咬邊和根部咬邊兩種。產生咬邊的原因:電流過大,焊炬角度錯誤,填絲慢了或位置不準,焊速過快等。鈍邊和坡口面熔化過深使熔化焊縫金屬難於充滿就會產生根部咬邊,油漆在橫焊上側。咬邊多產生在立焊、橫焊上側和仰焊部位。富有流動性的金屬更容易產生咬邊,如含鎳較高的低溫鋼、鈦金屬等。咬邊的危害是降低了接頭強度,容易形成應力集中。預防的對策:選擇的工藝參數要合適,操作技術要熟練,嚴格控制熔池的形狀和大小,熔池要飽滿,焊速要合適,填絲要及時,位置要准確。
8.焊道過燒和氧化
焊道內外表面有嚴重的氧化物,產生的原因:氣體的保護效果差,如氣體不純,流量小等,熔池溫度過高,如電流大、焊速慢、填絲遲緩等,焊前清理不幹凈,鎢極外伸過長,電弧長度過大,鎢極和噴嘴不同心等。焊接鉻鎳奧氏體鋼時內部產生菜花狀氧化物,說明內部充氣不足或密封不嚴實。焊道過燒能嚴重降低接頭的使用性能,必須找出產生的原因而制定預防的措施。
9.偏弧
產生的原因:鎢極不筆直,鎢極端部形狀不精確,產生打鎢後未修磨鎢極,焊炬角度或位置不正確,熔池形狀或填絲錯誤等。
10.工藝參數不合適所產生的缺陷
工藝參數不合適所產生的缺陷:電流過大:咬邊、焊道表面平而寬、氧化和燒穿。電流過小:焊道寬而高、與母材過度不圓滑且熔合不良、為焊透和未熔合。焊速太快:焊道細小、焊波脫節、未焊透和未熔合、坡口未填滿。焊速太慢:焊道過寬、過高的余高、凸瘤或燒穿。電弧過長:氣孔、夾渣、未焊透、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