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氣割如何判斷火焰為中性焰,碳化焰,氧化焰
氧化焰:
是在氧氣過剩的情況下產生的,其焰芯呈圓錐形,長度明顯地縮短,輪廓也不清楚,亮度是暗淡的;同樣,還原區和外焰也縮短了,火焰呈紫藍色,燃燒時伴有響聲,響聲大小與氧氣的壓力有關,氧化焰的溫度高於正常焰。如果使用氧化焰進行切割,將會使切割質量明顯地惡化。
碳化焰:
是在乙炔過剩的情況下產生的,其焰芯沒有明顯的輪廓,其焰芯的末端有綠色的邊緣,按照這綠色的邊緣來判斷有過剩的乙炔;還原區異常的明亮,幾乎和焰芯混為一體;外焰呈黃色。當乙炔過剩太多時,開始冒黑煙,這是因為在火焰中乙炔燃燒缺乏必須的氧氣造成的。
中性焰:
焰芯有鮮明的輪廓(接近於圓柱形)。焰芯的成分是乙炔和氧氣,其末端呈均勻的圓形和光亮的外殼。外殼由赤熱的碳質點組成。焰芯的溫度達1000℃。還原區處於焰芯之外,與焰芯的明顯區別是它的亮度較暗。
還原區由乙炔未完全燃燒的產物——氧化碳和氫組成,還原區的溫度可達 3000℃左右。
(1)氣割低碳鋼用什麼火焰擴展閱讀
焰切割精度是指被切割完的工作幾何尺寸與其圖紙尺寸對比的誤差關系,切割質量是指工件切割斷面的表面粗糙度、切口上邊緣的熔化塌邊程度、切口下邊緣是否有掛渣和割縫寬度的均勻性等,而火焰切割精度依靠其工藝參數來保證。
影響火焰切割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種:
1、可燃氣體種類;2、割炬型號;3、切割氧純度、壓力、流量、氧流形狀; 4、切割速度、傾角;5、火焰調整;6、預熱火焰能率;7、割嘴與工件間的傾斜角、割嘴離工件表面的距離等。
其中切割氧流起著主導作用。切割氧流既要使金屬燃燒,又要把燃燒生成的氧化物從切口中吹掉。因此,切割氧的純度、流量、流速和氧流形狀對火焰切割質量和切割速度有重要的影響。
2. 請問搞風割,氣割的溫度有多高……
氣割時有三種火焰,火焰不同,所能達到的最高溫度也不一樣。分碳化焰、中性焰、氧化焰三種。中性焰和氧化焰火焰溫度較高,氣割時一般用這兩種火焰。 另外不同燃料所能達到的溫度也不一樣:乙炔-氧氣火焰最高溫度3000-3300度、丙烷-氧氣火焰溫度在2000-2850度、液化氣-氧氣在2000-2750度。現在有一種新型的汽油切割 汽油氣-氧氣 火焰溫度在2950-3200度左右。 溫度的高低主要由調火和燃料決定。
3. 乙炔氧氣和煤氣氧氣割槍的火焰溫度各是多少
乙炔氧氣割槍的火焰溫度是大於3000℃。
煤氣氧氣割槍的火焰溫度大於1840℃。
在金屬的切版割和焊接中。是用純度93.5%~權99.2%的氧氣與可燃氣(如乙炔)混合,產生極高溫度的火焰,從而使金屬熔融。純乙炔在空氣中燃燒2100度左右,在氧氣中燃燒可達3600度。
煤氣火焰,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運用於炊事的一種化學火焰。發火溫度560℃,燃燒速度55cm/s,火焰溫度1840℃。是一種低溫火焰,使用方便、安全;火焰透明、穩定、背景低。
(3)氣割低碳鋼用什麼火焰擴展閱讀:
乙炔,分子式C2H2,俗稱風煤和電石氣,是炔烴化合物系列中體積最小的一員,主要作工業用途,特別是燒焊金屬方面。乙炔在室溫下是一種無色、極易燃的氣體。純乙炔是無臭的,但工業用乙炔由於含有硫化氫、磷化氫等雜質,而有一股大蒜的氣味。
純乙炔為無色芳香氣味的易燃氣體。工業上是在裝滿石棉等多孔物質的鋼瓶中,使多孔物質吸收丙酮後將乙炔壓入,以便貯存和運輸。為了與其它氣體區別,乙炔鋼瓶的顏色一般為乳白色,橡膠氣管一般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紋一般為左旋螺紋(螺母上有徑向的間斷溝)。
4. 用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屬時,氧氣和乙炔的比例各是多少
僅供參考:
乙炔在空氣中燃燒化學反應式:2C2H2+5O2=4CO2+2H2O
從化學反應式看:乙炔和氧的體積比為2:5:質量比為:(2×26):(5×32)=13:40
這是從理論上講的焊接時中性焰。實際焊接時調節氧氣、乙炔氣體的不同混合比例可得到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三種性質不同的火焰。
1)中性焰氧與乙炔充分燃燒,沒有氧與乙炔過剩,內焰具有一定還原性。最高溫度3050~3150℃。主要用於焊接低碳鋼、低合金鋼、高鉻鋼、不銹鋼、紫銅、錫青銅、鋁及其合金等。
2)氧化焰氧過剩火焰,有氧化性,焊鋼件時焊縫易產生氣孔和變脆。最高溫度3100~3300℃。主要用於焊接黃銅、錳黃銅、鍍鋅鐵皮等。
3)碳化焰乙炔過剩,火焰中有游離狀態碳及過多的氫,焊接時會增加焊縫含氫量,焊低碳鋼有滲碳現象。最高溫度2700~3000℃。主要用於高碳鋼、高速鋼、硬質合金、鋁、青銅及鑄鐵等的焊接或焊補。
點火時,先微開氧氣閥門,再打開乙炔閥門,隨後點燃火焰。這時的火焰是碳化焰。然後,逐漸開大氧氣閥門,將碳化焰調整成中性焰。同時,按需要把火焰大小也調整合適。滅火時,應先關乙炔閥門,後關氧氣閥門。
切割時:氧氣消耗更多,因為一部分氧用於預熱工件,一部分要用於切割。氧和乙炔消耗體積比約7:2。質量比約56:13。
請點擊插圖放大,從插圖中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壓力(壓力大並不代表流量大)。氧氣消耗實際上比在空氣燃燒時要大,因為有氧的消耗有二,一是切割氧的壓力為7~8Kg/cm2,二是預熱氧壓力約為3~4Kg/cm2,而乙炔壓力僅僅是大於0.3Kg/cm2就可以。
切割時一般先預熱一段時間然後再進行切割。
實際使用時我們通常這樣進行調整:
火焰的調整通過調整氧氣和乙炔的比例可以得到三種切割火焰:中性焰(即正常焰),氧化焰,還原焰,正常火焰的特徵是在其還原區沒有自由氧和活性碳,有三個明顯的區域,焰芯有鮮明的輪廓(接近於圓柱形)。焰芯的成分是乙炔和氧氣,其末端呈均勻的圓形和光亮的外殼。外殼由赤熱的碳質點組成。焰芯的溫度達1000℃。還原區處於焰芯之外,與焰芯的明顯區別是它的亮度較暗。還原區由乙炔未完全燃燒的產物——氧化碳和氫組成,還原區的溫度可達3000℃左右。外焰即完全燃燒區,位於還原區之外,它由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氮氣組成,其溫度在1200~2500℃之間變化。
氧化焰是在氧氣過剩的情況下產生的,其焰芯呈圓錐形,長度明顯地縮短,輪廓也不清楚,亮度是暗淡的;同樣,還原區和外焰也縮短了,火焰呈紫藍色,燃燒時伴有響聲,響聲大小與氧氣的壓力有關,氧化焰的溫度高於正常焰。如果使用氧化焰進行切割,將會使切割質量明顯地惡化。
還原焰是在乙炔過剩的情況下產生的,其焰芯沒有明顯的輪廓,其焰芯的末端有綠色的邊緣,按照這綠色的邊緣來判斷有過剩的乙炔;還原區異常的明亮,幾乎和焰芯混為一體;外焰呈黃色。當乙炔過剩太多時,開始冒黑煙,這是因為在火焰中乙炔燃燒缺乏必須的氧氣造成的。
預熱火焰的能量大小與切割速度、切口質量關系相當密切。隨著被切工件板厚的增大和切割速度的加快,火焰的能量也應隨之增強,但又不能太強,尤其在割厚板時,金屬燃燒產生的反應熱增大,加強了對切割點前沿的預熱能力,這時,過強的預熱火焰將使切口上邊緣嚴重熔化塌邊。太弱的預熱火焰,又會使鋼板得不到足夠的能量,逼使減低切割速度,甚至造成切割過程中斷。所以說預熱火焰的強弱與切割速度的關系是相互制約的。
一般來說,切割200mm以下的鋼板使用中性焰可以獲得較好的切割質量。在切割大厚度鋼板時應使用還原焰預熱切割,因為還原焰的火焰比較長,火焰的長度應至少是板厚的1.2倍以上。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你不要給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