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焊縫有哪些金相組織特徵區
① 鐵素體 用符號F表示,其特點是強度和硬度低,但塑性和韌性很好。含鐵素體多的鋼(如低碳鋼)就具有軟面韌性好的特點。
② 滲碳體 是碳和鐵的化合物(分子式Fe3C2),其性能與鐵素體相反,硬而脆。隨著鋼中含碳量增加,滲碳體含量也增加,硬度、強度增加,塑性、韌性下降。
③ 珠光體 是鐵素體、滲碳體二者組成的機械混合物,用符號P表示,其性能介於鐵素體和滲碳體之間,其硬度和強度比鐵素體高。但是因為珠光體中的滲碳體要比鐵素體少得多,所以珠光體脆性並不高。在高位顯微鏡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珠光體中的片狀鐵素體與滲碳體一層層地交替分布,隨著片層密度增大、層間距減小,珠光體硬度和強度增高,但塑性和韌性下降,總的評價是,其力學性能介於鐵素體和滲碳體之間,強度較高、硬度適中,有一定的塑性。
④ 奧氏體 用符號A表示,其強度和硬度比鐵素體高,塑性和韌性良好,無磁性。
⑤ 馬氏體 用符號M表示,有很高的強度和硬度,很脆,塑性很差,延展性很低,幾乎不能承受沖擊載荷。馬氏體加熱後容易分解為其他組織。
⑥ 貝氏體 是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介於珠光體和馬氏體之間的一種組織,用符號B表示。根據形成溫度不同分為:粒狀貝氏體、上貝氏體(B上)和下貝氏體(B下)。粒狀貝氏體強度較低,但上仍較好的韌性;B上韌性最差,B下既具有較高的強度,又具有良好的韌性。
⑦ 魏氏組織 是一種過熱組織,由彼此交叉約60°的鐵素體針片嵌入鋼的基體而成的顯微組織。碳鋼過熱,晶粒長大後,高溫下晶粒粗大的奧氏體以一定的速度冷卻時很容易形成魏氏組織,粗大魏氏組織使鋼材(或焊縫)塑性、韌性下降,脆性增加。
⑧ 萊氏體 大於727℃的萊氏體稱為高溫萊氏體;小於727℃的萊氏體稱為低溫萊氏體,萊氏體性能與滲碳體相似,硬度很高,塑性很差。
『貳』 焊接熱影響區金相哪些組織是不允許有的
焊縫的常見缺陷有氣孔、夾渣、未焊透及裂紋
其它的就得具體分析了,不一定,內比如大量的馬容氏體會或者母材晶粒過熱粗化會使焊縫脆性變大,影響焊縫強度等。
一般金相焊縫檢測都看氣孔、夾渣、未焊透及裂紋,其它的看焊縫熔深、熔寬,或者用顯微維氏硬度打梯度硬度等。因為焊縫區的受熱情況復雜,一般都有多種組織相互摻雜、過渡,所以都不會讓看具體組織的。
『叄』 焊接接頭的組成及特點是什麼
(一)焊接接頭由焊縫金屬和熱影響區組成。
1)焊縫金屬:焊接加熱時,焊縫處的溫度在液相線以上,母材與填充金屬形成共同熔池,冷凝後成為鑄態組織。在冷卻過程中,液態金屬自熔合區向焊縫的中心方向結晶,形成柱狀晶組織。由於焊條芯及葯皮在焊接過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往往優於母材,只要焊條和焊接工藝參數選擇合理,焊縫金屬的強度一般不低於母材強度。
2)熱影響區:在焊接過程中,焊縫兩側金屬因焊接熱作用而產生組織和性能變化的區域。
(二)低碳鋼的熱影響區分為熔合區、過熱區、正火區和部分相變區。
1)熔合區 位於焊縫與基本金屬之間,部分金屬焙化部分未熔,也稱半熔化區。加熱溫度約為1 490~1 530°C,此區成分及組織極不均勻,強度下降,塑性很差,是產生裂紋及局部脆性破壞的發源地。
2)過熱區 緊靠著熔合區,加熱溫度約為1 100~1 490°C。由於溫度大大超過Ac3,奧氏體晶粒急劇長大,形成過熱組織,使塑性大大降低,沖擊韌性值下降25%~75%左右。
3)正火區 加熱溫度約為850~1 100°C,屬於正常的正火加熱溫度范圍。冷卻後得到均勻細小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其力學性能優於母材。
4)部分相變區 加熱溫度約為727~850°C。只有部分組織發生轉變,冷卻後組織不均勻,力學性能較差。
『肆』 焊縫金相檢驗怎麼做
焊接工藝評定是確保焊縫質量的重要步驟。這一過程涉及使用與工件相同材料的焊條和焊劑,以及相似的焊接坡口尺寸和冷卻條件。焊接工藝評定還包括對焊接試件進行焊接和焊後處理,隨後按照鋼材材料檢驗規程製作試樣。試樣製作完成後,可以按照常規金相檢驗流程進行檢查。
焊接可以被視為一種「煉鋼」過程,對焊縫質量的要求非常高。焊接工藝的技術含量也很高,尤其是在重要焊接件、新材料的應用、新結構和新產品的開發中,焊接工藝評定變得尤為重要。通過焊接工藝評定,可以改進和固化焊接工藝,確保焊接件的質量和可靠性。
焊接工藝評定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根據工件材料和焊接要求選擇合適的焊條和焊劑。然後,按照選定的焊接參數進行焊接,包括焊接電流、電壓、焊接速度等。焊接完成後,需要對焊縫進行適當的冷卻,以確保焊縫的性能穩定。接下來,按照鋼材材料檢驗規程製作試樣,包括切割、研磨、拋光等步驟。最後,按照常規的金相檢驗流程對試樣進行檢查,以評估焊縫的質量。
焊接工藝評定是確保焊接件質量的重要手段,通過這一過程,可以確保焊縫達到預期的質量標准。特別是在重要焊接件、新材料的應用、新結構和新產品的開發中,焊接工藝評定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焊接工藝評定,可以改進和固化焊接工藝,確保焊接件的質量和可靠性。
在焊接過程中,高要求的焊縫質量、焊接工藝的技術含量都非常高。重要焊接件、新材料應用、新結構、新產品等常常需要通過焊接工藝評定來改進和固化焊接工藝。焊接工藝評定不僅關注焊接過程本身,還關注焊接後處理和焊縫性能的評估。通過這一過程,可以確保焊接件的質量和可靠性,滿足各種工程和工業應用的需求。
『伍』 焊縫接頭的金相檢測是檢測焊縫焊接接頭的什麼
焊接接頭金相檢驗:檢驗焊接接頭各區的金相組織、晶粒大小、缺陷和雜質等,包括焊縫區、焊接熱 影響區和母材的宏觀檢驗和微觀檢驗。 宏觀檢驗用肉眼或用30倍以下的放大鏡進行檢驗,包括:(l)磨片檢驗。一般在焊縫的橫截面取樣, 有時根據需要沿焊縫縱向取樣。可以了解焊縫組織的 粗細程度和方向性,焊縫形狀、尺寸,焊接接頭各區域 的界線,以及各種焊接缺陷,如未焊透、夾渣、裂紋和氣 孔等缺陷。磨片檢驗取樣可以採用機械加工方法,亦可 用火焰切割割出。採用火焰切割時,除去smm的受熱 影響的金屬層。取樣部位分別距起弧點、收弧點各 3omm左右。(2)斷口檢驗。一般是在焊接接頭力學試 驗後的斷口上觀察,也可以在焊接接頭擬檢驗的截面 表面開一溝槽,用拉力機拉斷後觀察斷口。可以判斷金 屬是塑性破壞或是脆性破壞,檢驗斷口處是否有焊接 缺陷。(3)鑽孔檢驗。對焊縫進行局部鑽孔。使用成900 角、直徑較焊縫寬度大2~3mm的鑽頭鑽取。為了便於 發現缺陷,可對孔內金屬磨光並用10%的硝酸水溶液 浸蝕。可以檢驗焊縫金屬內的氣孔、夾渣、裂紋和未焊 透等缺陷。一般在不便用其他方法檢驗的產品上,才用 鑽孔檢驗,它只能在不得己的情況下使用,檢查後鑽孔 處要補焊好。微觀檢驗在超過50倍(通常為100~ 150。倍)的顯微鏡下進行,用來分析焊接接頭內各區 的金相組織和顯微缺陷。 微觀檢驗其試樣採用磨片,從試件或產品上截 取,截取的試樣要有代表性,取樣方法與宏觀檢驗磨片 的相同。然後對觀察面進行粗磨、磨光、拋光腐蝕和顯 微鏡觀察。微觀檢驗可以確定焊接接頭各部分的組織 特徵、晶粒大小,近似地估計焊縫和熱影響區的冷卻速 度、力學性能,確定選用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是否合 適,焊接工藝、焊接規范是否正確,並可據此提出改進 方案。還可以檢驗焊接接頭的顯微缺陷(氣孔,夾渣,裂 紋等)和組織缺陷(如合金鋼中的淬火組織,鑄鐵中的 白口,鋼中的氧化物、氮化物夾雜和過燒現象等)。
『陸』 理化試驗中焊縫的宏觀金相和微觀金相有什麼區別
宏觀金復相一般是指通過肉眼或放大鏡制觀測到的,放大倍數一般不大,十幾倍左右,主要觀測焊縫的宏觀形貌(如夾雜、宏觀裂紋等),現在通過數碼相機就可以完成。
微觀金相需要通過:取樣-制樣(打磨及拋光)-腐蝕-顯微鏡觀察(包括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100-1000(光學顯微鏡)、200-10000(電子顯微鏡)。主要觀測材料的組織形態,以分析材料的均勻性、工藝的穩定性等。
『柒』 這是T91管子焊接接頭的金相組織,請問這是啥組織謝謝,求高手解答
這張照片焊縫貌似沒腐蝕好,沒有看到晶界。
T91焊接接頭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焊縫組織,焊縫組織為近似針片狀馬氏體和鐵素體,且晶粒較細;應該還有些析出的碳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