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隔層搭建的幾種方法
做隔層一般有兩種方法:
1..用鋼結構做隔層和現澆混凝土做隔層。
鋼結構做隔層的方法不外乎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型鋼焊接成縱橫交錯的鋼網,上鋪木板下吊阻燃石膏板頂而成。這裡面最重要的是鋼結構的可靠性,它不僅依靠型鋼的焊接質量,還有主梁的抗彎性選擇,但更重要的是依靠鋼結構與牆體合理的連接方式。所以做鋼結構隔層並不是想像的那樣簡單,一定要請有設計和施工資質的隊伍做。
一般做隔層的鋼結構主梁大多用工字鋼和槽鋼,副梁用方管或角鋼。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同等截面積的型鋼,其抗彎性強度遞減依次是H型鋼、工字鋼、槽鋼。這里我提到的H型鋼可能有些人不熟悉它,而它是目前建築工程上推薦用的節約型型鋼,不熟悉的人可查有關的資料或向行內的人了解,當然這些型鋼在市場上均可買得到的。
4米寬的房型可選擇10 號的槽鋼加部分工字鋼做主梁,若有可能選擇H 型鋼的話,其高度還可降低一些。至於副梁,要求可適當放低,總之要綜合考慮可靠性與經濟性。有資料介紹一種鋼結構的搭接工藝:去除水泥保護層,用比主梁大一號的槽鋼按照設計高度焊接在預埋鐵上,沿圈樑焊接成封閉的一周,形成一個用槽鋼做的鋼圈樑,然後用¢20mm粗的膨脹螺絲將它與混凝土圈樑等距離排列連接;將主梁卡在槽鋼內與之焊接,再按設計要求焊接副梁。從受力的合理性、鋼結構的可靠性以及對牆體結構破壞性的分析,這種工藝是可取的。
2..現澆混凝土做隔層
是另外一種與用鋼結構做隔層完全不同的方法。首先它需要請土建結構工程師根據樓房的梁、牆體承重、抗震和基礎等因素進行分析及計算,確定所在位置做混凝土隔層的可能性,然後計算混凝土隔層所需主、負筋的直徑,設計布筋方式;根據計算確定附加梁的位置和尺寸,同樣通過計算,設計梁內鋼筋大小及布筋方式。
⑵ 方管工字鋼和槽鋼哪個做隔層好
個人認為現澆比鋼結構好,鋼結構易銹蝕,價格偏高,使用壽命沒有那麼久;鋼結構中工字鋼最好。
⑶ 10×5壁厚2.5毫米方管做鋼結構隔層是否承重
這種方案是可行的,關鍵是槽鋼與圈樑的固定方案要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