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焊的焊接方法有幾種
焊接及相關工藝英文縮寫 AW——ARC WELDING——電弧焊 AHW——atomic hydrogen welding——原子氫焊 BMAW——bare metal arc welding——無保護金屬絲電弧焊 CAW——carbon arc welding——碳弧焊 CAW-G——gas carbon arc welding——氣保護碳弧焊 CAW-S——shielded carbon arc welding——有保護碳弧焊 CAW-T——twin carbon arc welding——雙碳極間電弧焊 EGW——electrogas welding——氣電立焊 FCAW——flux cored arc welding——葯芯焊絲電弧焊 FCW-G——gas-shielded flux cored arc welding——氣保護葯芯焊絲電弧焊 FCW-S——self-shielded flux cored arc welding——自保護葯芯焊絲電弧焊 GMAW——gas metal arc welding——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 GMAW-P——pulsed arc——熔化極氣體保護脈沖電弧焊 GMAW-S——short circuiting arc——熔化極氣體保護短路過度電弧焊 GTAW——gas tungsten arc welding——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 GTAW-P——pulsed arc——鎢極氣體保護脈沖電弧焊 MIAW——magnetically impelled arc welding——磁推力電弧焊 PAW——plasma arc welding——等離子弧焊 SMAW——shielded metal arc welding——焊條電弧焊 SW——stud arc welding——螺栓電弧焊 SAW——submerged arc welding——埋弧焊 SAW-S——series——橫列雙絲埋弧焊 RW——RWSISTANCE WELDING——電阻焊 FW——flash welding——閃光焊 RW-PC——pressure controlled resistance welding——壓力控制電阻焊 PW——projection welding——凸焊 RSEW——resistance seam welding——電阻縫焊 RSEW-HF——high-frequency seam welding——高頻電阻縫焊 RSEW-I——inction seam welding——感應電阻縫焊 RSEW-MS——mash seam welding——壓平縫焊 RSW——resistance spot welding——點焊 UW——upset welding——電阻對焊 UW-HF——high-frequency ——高頻電阻對焊 UW-I——inction——感應電阻對焊 SSW——SOLID STATE WELDING——固態焊 CEW——co-extrusion welding—— CW——cold welding——冷壓焊 DFW——diffusion welding——擴散焊 HIPW——hot isostatic pressure diffusion welding——熱等靜壓擴散焊 EXW——explosion welding——爆炸焊 FOW——forge welding——鍛焊 FRW——friction welding——摩擦焊 FRW-DD——direct drive friction welding——徑向摩擦焊 FSW——friction stir welding——攪拌摩擦焊 FRW-I——inertia friction welding——慣性摩擦焊 HPW——hot pressure welding——熱壓焊 ROW——roll welding——熱軋焊 USW——ultrasonic welding——超聲波焊 S——SOLDERING——軟釺焊 DS——dip soldering——浸沾釺焊 FS——furnace soldering——爐中釺焊 IS——inction soldering——感應釺焊 IRS——infrared soldering——紅外釺焊 INS——iron soldering——烙鐵釺焊 RS——resistance soldering——電阻釺焊 TS——torch soldering——火焰釺焊 UUS——ultrasonic soldering——超聲波釺焊 WS——wave soldering——波峰釺焊 B——BRAZING——軟釺焊 BB——block brazing——塊釺焊 DFB——diffusion brazing——擴散焊 DB——dip brazing——浸沾釺焊 EXB——exothermic brazing——反應釺焊 FB——furnace brazing——爐中釺焊 IB——inction brazing——感應釺焊 IRB——infrared brazing——紅外釺焊 RB——resistance brazing——電阻釺焊 TB——torch brazing——火焰釺焊 TCAB——twin carbon arc brazing——雙碳弧釺焊 OFW——OXYFUEL GAS WELDING——氣焊 AAW——air-acetylene welding——空氣乙炔焊 OAW——oxy-acetylene welding——氧乙炔焊 OHW——oxy-hydrogen welding——氫氧焊 PGW——pressure gas welding——氣壓焊 OTHER WELDING AND JOINING——其他焊接與連接方法 AB——adhesive bonding——粘接 BW——braze welding——釺接焊 ABW——arc braze welding——電弧釺焊 CABW——carbon arc braze welding——碳弧釺焊 EBBW——electron beam braze welding——電子束釺焊 EXBW——exothermic braze welding——熱反應釺焊 FLB——flow brazing——波峰釺焊 FLOW——flow welding——波峰焊 LBBW——laser beam braze welding——激光釺焊 EBW——electron beam welding——電子束焊 EBW-HV——high vacuum——高真空電子束焊 EBW-MV——medium vacuum——中真空電子束焊 EBW-NV——non vacuum——非真空電子束焊 ESW——electroslag welding——電渣焊 ESW-CG——consumable guide eletroslag welding——熔嘴電渣焊 IW——inction welding——感應焊 LBW——laser beam welding——激光焊 PEW——percussion welding——沖擊電阻焊 TW——thermit welding——熱劑焊 THSP——THERMAL SPRAYING——熱噴塗 ASP——arc spraying——電弧噴塗 FLSP——flame spraying——火焰噴塗 FLSP-W——wire flame spraying——絲材火焰噴塗 HVOF——high velocity oxyfuel spraying——高速氧燃氣噴塗 PSP——plasma spraying——等離子噴塗 VPSP-W——vacuum plasma spraying——真空等離子噴塗
⑵ 電焊有幾種電焊方法
電焊有三種類型,分別是熔焊,壓焊和釺焊。
1、熔焊,是在焊接過程中將焊件接縫處金屬加熱到熔化狀態,一般不加壓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時,熱源將焊件接縫處的金屬和必要時添加的填充金屬迅速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隨熱源的移動而延伸,冷卻後形成焊縫。
利用電能的熔焊,根據電加熱的方法不同,分為電弧焊、電渣焊、電子束焊和激光焊幾種。熔焊的適用面很廣,在各種焊接方法中用得最普遍,尤其是其中的電弧焊。
2、壓焊。是在加壓條件下,加熱或不加熱使焊件接縫連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在壓焊過程中一般不加填充金屬。壓焊根據焊接機理的不同可分為電阻焊、高頻焊、擴散焊、摩擦焊、超聲波焊等。其中以電阻焊應用最廣。
多數壓焊方法沒有熔化過程,沒有像熔焊那樣有有益合金元素燒損和有害元素浸入焊縫的問題。但壓焊的施焊條件苛刻,適用面較窄。
3、釺焊。是用熔點比焊件低的材料,釺料熔化後粘連焊件,冷卻後使焊件接縫連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
焊工在焊接時注意的事項。
1、防止飛濺金屬造成灼傷和火災。
2、防止電弧光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3、防止某些有害氣體中毒。
4、在焊接壓力容器時,要防止焊接發生爆炸。
5、高空作業時,要系安全帶和戴安全帽。
6、注意避免發生觸電事故。
⑶ 激光焊接、電子束焊接、超聲波焊接與電弧焊等傳統焊接方法有何區別
網上資料,供參考。
焊接是一種連接金屬或熱塑性塑料的製造或雕塑過程。焊接過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區域(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形成材料之間的連接。這一過程中,通常還需要施加壓力。普通焊接與硬釺焊(brazing)和軟釺焊(soldering)的區別在於軟釺焊通過融化熔點較低(低於工件本身的熔點)的焊料來形成連接,無需加熱熔化工件本身。
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激光、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除了在工廠中使用外,焊接還可以在多種環境下進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無論在何處,焊接都可能給操作者帶來危險,所以在進行焊接時必須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焊接給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包括燒傷、觸電、視力損害、吸入有毒氣體、紫外線照射過度等。
19世紀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藝是鐵匠沿用了數百年的金屬鍛焊。最早的現代焊接技術出現在19世紀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氣焊,稍後出現了電阻焊。20世紀早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軍用設備的需求量很大,與之相應的廉價可靠的金屬連接工藝受到重視,進而促進了焊接技術的發展。戰後,先後出現了幾種現代焊接技術,包括目前最流行的手工電弧焊、以及諸如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埋弧焊、葯芯焊絲電弧焊和電渣焊這樣的自動或半自動焊接技術。20世紀下半葉,焊接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激光焊接和電子束焊接被開發出來。今天,焊接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研究人員仍在深入研究焊接的本質,繼續開發新的焊接方法,並進一步提高焊接質量。
弧焊
弧焊(Arc welding)使用焊接電源來創造並維持電極和焊接材料之間的電弧,使焊點上的金屬融化形成熔池。它們可以使用直流電或交流電,使用消耗性或非消耗性電極。有時在熔池附近會引入某種惰性或半惰性氣體,即保護氣體,有時還會添加焊補材料。
弧焊過程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可以通過多種焊接電源來供應能量。最常見的焊接電源包括恆流電源和恆壓電源。在弧焊過程中,所施加的電壓決定電弧的長度,所輸入的電流則決定輸出的熱量。恆流電源輸出恆定的電流和波動的電壓,多用於人工焊接,如手工電弧焊和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因為人工焊接要求電流保持相對穩定,而在實際操作中,電極的位置很難保證不變,弧長和電壓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恆壓電源輸出恆定的電壓和波動的電流,因此常用於自動焊接工藝,如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葯芯焊絲電弧焊和埋弧焊。在這些焊接工藝中中,電弧長度保持恆定,因為焊頭和工件之間距離發生的任何波動都通過電流的變化來彌補。例如,如果焊頭和工件的間隔過近,電流將急速增大,使得焊點處發熱量驟增,焊頭部分融化直至間隔恢復到原來的程度。
所用的電的類型對焊接有很大影響。耗電量大的焊接工藝,如手工電弧焊和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通常使用直流電,電極可接正極或負極。在焊接中,接正極的部分會有更大的熱量集中,因此,改變電極的極性將影響到焊接性能。如果是工件接正極,工件將更熱,焊接深度和焊接速度也會大大提高。反之,工件接負極的話將焊出較淺的焊縫。 耗電量較小的焊接工藝,如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可以通直流電(採用任意接頭方式),也可以使用交流電。然而,這些焊接工藝所採用的電極都是只產生電弧而不提供焊料的,因此在使用直流電時,接正電極的時候,焊接深度較淺,而接負電極時能產生更深的焊縫。交流電使電極的極性迅速變化,從而將生成中等穿透程度的焊縫。使用交流電的缺點之一是,每一次變化的電壓通過電壓零點後,電弧必須重新點燃,為解決這一問題,一些特殊的焊接電源產生的是方波型的交流電,而不是通常的正弦波型,使得電壓變化通過零點時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手工電弧焊
手工電弧焊(Shielded metal arc welding,SMAW)是最常見的焊接工藝。在焊接材料和消耗性的焊條之間,通過施加高電壓來形成電弧,焊條的芯部分通常由鋼製成,外層包覆有一層助焊劑。在焊接過程中,助焊劑燃燒產生二氧化碳,保護焊縫區免受氧化和污染。電極芯則直接充當填充材料,不需要另外添加焊料。
這種工藝的適應面很廣,所需的設備也相對便宜,非常適合現場和戶外作業。操作者只需接受少量的培訓便可熟練掌握。焊接時間較慢,因為消耗性的焊條電極必須經常更換。焊接後還需要清除助焊劑形成的焊渣。此外,這一技術通常只用於焊接黑色金屬,焊鑄鐵、鎳、鋁、銅等金屬時需要使用特殊焊條。缺乏經驗的操作者還往往難以掌握特殊位置的焊接。
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 ,又稱為金屬-惰性氣體焊或MIG焊,是一種半自動或自動的焊接工藝。它採用焊條連續送絲作為電極,並用惰性或半惰性的混合氣體保護焊點。和手工電弧焊相似,操作者稍加培訓就能熟練掌握。由於焊絲供應是連續的,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和手工電弧焊相比能獲得更高的焊接速度。此外,因其電弧相對手工電弧焊較小,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更適合進行特殊位置焊接(如仰焊)。
和手工電弧焊相比,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所需的設備要復雜和昂貴得多,安裝過程也比較繁瑣。因此,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的便攜性和通用性並不好,而且由於必須使用保護氣體,並不是特別適合於戶外作業。但是,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的焊接速度較快,非常適合工廠化大規模焊接。這一工藝適用於多種金屬,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屬。
另一種相似的技術是葯芯焊絲電弧焊(Flux-cored arc welding,FCAW),它使用和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相似的設備,但採用敷蓋粉末材料的鋼質電極芯的焊條。和標準的實心焊條相比,這種焊絲更加昂貴,在焊接中會產生煙和焊渣,但使用它可以獲得更高的焊接速度和更大的焊深。
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或稱鎢-惰性氣體(TIG焊)焊接(有時誤稱為氦弧焊),是一種手工焊接工藝。它採用非消耗性的鎢電極,惰性或半惰性的保護氣體,以及額外的焊料。這種工藝擁有穩定的電弧和較高的焊接質量,特別適用於焊接板料,但這一工藝對操作者的要求較高,焊接速度相對較低。
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幾乎適用於所有的可焊金屬,最常用於焊接不銹鋼和輕金屬。它往往用於焊接那些對焊接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如自行車、飛機和海上作業工具。與之類似的是等離子弧焊(Plasma arc welding,PAW),它採用鎢電極和等離子氣體來生成電弧。等離子弧焊的電弧相對於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更集中,使對等離子弧焊的橫向控制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這一技術對機械繫統的要求較高。由於其電流較穩定,該方法與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相比,焊深更大,焊接速度更快。它能夠焊接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所能焊接的幾乎所有金屬,唯一不能焊接的是鎂。不銹鋼自動焊接是等離子弧焊的重要應用。該工藝的一種變種是等離子切割,適用於鋼的切割。
埋弧焊(Submerged arc welding,SAW),是一種高效率的焊接工藝。埋弧焊的電弧是在助焊劑內部生成的,由於助焊劑阻隔了大氣的影響,焊接質量因此得以大大提升。埋弧焊的焊渣往往能夠自行脫落,無需清理焊渣。埋弧焊可以通過採用自動送絲裝置來實現自動焊接,這樣可以獲得極高的焊接速度。由於電弧隱藏在助焊劑之下,幾乎不產生煙霧,埋弧焊的工作環境大大好於其他弧焊工藝。這一工藝常用於工業生產,尤其是在製造大型產品和壓力容器時。其他的弧焊工藝包括原子氫焊(Atomic hydrogen welding,AHW)、碳弧焊(Carbon arc welding,CAW)、電渣焊(Electroslag welding,ESW)、氣電焊(Electrogas welding,EGW)、螺柱焊接(Stud welding)等。
使用可燃氣焊接金屬部件
最常見的氣焊工藝是可燃氣焊接(Oxy-fuel welding),也稱為氧乙炔焰焊接。它是最古老,最通用的焊接工藝之一,但近年來在工業生產中已經不多見。它仍廣泛用於製造和維修管道,也適用於製造某些類型的金屬藝術品。可燃氣焊接不僅可以用於焊接鐵或鋼,還可用於銅焊、釺焊、加熱金屬(以便彎曲成型)、氣焰切割等。
可燃氣焊接所需的設備較簡單,也相對便宜,一般通過氧氣和乙炔混合燃燒來產生溫度約為3100攝氏度的火焰。因為火焰相對電弧更分散,可燃氣焊接的焊縫冷卻速度較慢,可能會導致更大的應力殘留和焊接變形,但這一特性簡化了高合金鋼的焊接。一種衍生的應用被稱為氣焰切割,即用氣體火焰來切割金屬[5] 。其他的氣焊工藝有空氣乙炔焊、氧氫焊、氣壓焊,它們的區別主要在於使用不同的燃料氣體。氫氧焊有時用於小物品的精密焊接,如珠寶首飾。氣焊也可用於焊接塑料,一般採用加熱空氣來焊接塑料,其工作溫度比焊接金屬要低得多。
電阻焊
電阻焊(Resistance welding)的原理是:兩個或多個金屬表面接觸時,接觸面上會產生接觸電阻。如果在這些金屬中通過較大的電流(1,000—100,000安培),根據焦耳定律,接觸電阻大的部分會發熱,將接觸點附近的金屬熔化形成熔池。一般來說,電阻焊是一種高效、無污染的焊接工藝,但其應用因為設備成本的問題受到限制。
點焊機
點焊(Spot welding),或稱電阻點焊,是一種流行的電阻焊工藝,用於連接疊壓在一起的金屬板,金屬板的厚度可達3毫米。兩個電極在固定金屬板的同時,還向金屬板輸送強電流。該方法的優點包括:能源利用效率較高,工件變形小,焊接速度快,易於實現自動化焊接,而且無需焊料。由於電阻點焊的焊縫強度明顯較低,這一工藝只適合於製造某些產品。它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業,一輛普通汽車上由工業機器人進行的焊接點多達幾千處。一種特殊的點焊工藝(Shot welding),可用於不銹鋼點焊。
與點焊類似的一種焊接工藝稱為縫焊(Seam welding),它通過電極施加壓力和電流來拼接金屬板。縫焊所採用的電極是軋輥形而非點形,電極可以滾動來輸送金屬板,這使得縫焊能夠製造較長的焊縫。在過去,這種工藝被用於製造易拉罐,但現在已經很少使用。其他的電阻焊工藝包括閃光焊(Flash welding)、凸焊(projection welding)、對焊(Upset welding)等。
能量束焊接
能源束焊接工藝包括激光焊接(Laser beam welding,LBW)和電子束焊接(Electron beam welding,EBW)。它們都是相對較新的工藝,在高科技製造業中很受歡迎。這兩種工藝的原理相近,最顯著的區別在於它們的能量來源。激光焊接法採用的是高度集中的激光束,而電子束焊接法則使用在真空室中發射的電子束。由於兩種能量束都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能量束焊接的熔深很大,而焊點很小。這兩種焊接工藝的工作速度都很快,很容易實現自動化,生產效率極高。主要缺點是設備成本極其昂貴(雖然價格一直在下降),焊縫容易發生熱裂。在這個領域的新發展是激光復合焊(Laser-hybrid welding),它結合了激光焊接和電弧焊的優點,因此能夠獲得質量更高的焊縫。
固態焊接
和最早的焊接工藝鍛焊類似的是,一些現代焊接工藝也無需將材料熔化來形成連接。其中最流行的是超聲波焊接(Ultrasonic welding),它通過施加高頻聲波和壓力來連接金屬和熱塑塑料製成的板料和線。超聲波焊接的設備和原理都和電阻焊類似,只是輸入的不是電流而是高頻振動。這一焊接工藝焊接金屬時不會將金屬加熱到熔化,焊縫的形成依賴的是水平振動和壓力。焊接塑料的時候,則應該在熔融溫度下施加垂直方向的振動。超聲波焊接常用於製造銅或鋁質地的電氣介面,也多見於焊接復合材料。
另一種較常見固態焊接工藝是爆炸焊(Explosion welding),它的原理是使材料在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作用下形成連接。爆炸產生的沖擊使得材料短時間內表現出可塑性,從而形成焊點,這一過程中只產生很少量的熱量。這一工藝通常用於連接不同材料的焊接,如在船體或復合板上連接鋁制部件。其他固態焊接工藝包括擠壓焊(Co-extrusion welding)、冷焊(Cold welding)、擴散焊(Diffusion welding)、摩擦焊(Friction welding)(包括攪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高頻焊( High frequency welding)、熱壓焊(Hot pressure welding)、感應焊(Inction welding)、熱軋焊 (Roll welding)。
接頭型式
常見的焊接接頭類型:(1)I形對接接頭;(2)V形對接接頭;(3)搭接接頭;(4)T形接頭。
工件之間的焊接連接可以有多種接頭形式。五種基本接頭類型分別是:對接接頭、搭接接頭、角接接頭、端接接頭、T形接頭。還有一些由此衍生的接頭形式存在,例如雙V形對接制備接頭,它的特點是把兩個待連接的材料都切屑成V型尖角形狀。單U型和雙U型對接制備接頭也很常見,它們的接頭被加工成曲線狀的U形,和V形接頭的直線型不同,搭接接頭可以用來連接兩件以上的材料,這取決於焊接工藝和材料的厚度,一個搭接接頭可以焊接多個工件。
通常情況下,某些焊接工藝不能或幾乎完全不能加工某些類型的接頭。例如,電阻點焊、激光焊和電子束焊時常常採用搭接接頭。然而,一些焊接工藝,如手工電弧焊,幾乎可以採用任何接頭類型。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焊接工藝允許進行多次焊接:在一次焊接的焊縫冷卻之後,在其基礎上再焊一次。這樣就能夠以V形對接接頭來焊接較厚的工件。
一個焊接接頭的橫截面,顏色最深的部分是焊接區或稱熔化區,較淺的部分是熱影響區,顏色最淺的部分是母材
焊接結束之後,焊縫附近的材料顯示出幾個區別明顯的區域。焊縫被稱為熔化區,更具體地說就是助焊劑融化後填充的區域,熔化區的材料特性主要取決於所使用的助焊劑,以及助焊劑和母材的兼容性。熔化區周圍的是熱影響區(HAZ),該區域的材料在焊接過程中產生了微觀結構和特性上的變化,這些變化取決於母材在受熱狀態下的特性。熱影響區的金屬性能往往不如母材和熔化區,殘余應力就分布在這一區域[28]。
[編輯] 焊接質量
衡量焊接質量的主要指標是焊點及其周邊材料的強度。影響強度的因素很多,包括焊接工藝、能量的注入形式、母材、填充材料、助焊劑、接頭設計形式,以及上述因素間的相互作用。通常採用有損或無損檢測來檢查焊接質量,檢測的主要對象是焊點的缺陷、殘余應力和變形的程度、熱影響區的性質。焊接檢測有一整套規范和標准,來指導操作者採用適當的焊接工藝並判斷焊接質量。
[編輯] 熱影響區
圖中藍色部分顯示了在600°C左右的焊接過程中造成的金屬氧化。通過顏色來判斷焊接時的溫度是很准確的,但是顏色區域不代表熱影響區的大小。真正的熱影響區實際上是焊縫周圍很窄小的區域。
焊接工藝對焊縫附近的金屬特性的影響是可以標定的,不同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藝會形成大小不一、特性各異的熱影響區。母材的熱擴散系數對熱影響區的性質有很大的影響:較大的熱擴散系數使得材料能以較快速度冷卻,形成相對較小的熱影響區。與之相反的是,如果材料的熱擴散系數較小,散熱困難,熱影響區相對就較大。焊接工藝的熱能輸入量對熱影響區也有顯著的影響,如氧乙炔焊接中,由於熱量不是集中輸入的,會形成較大的熱影響區。而諸如激光焊接這樣的工藝,能夠把有限的熱量集中輸出,所造成的熱影響區較小。弧焊所造成的熱影響區則位於兩種極端情況之間,操作者水平往往決定了弧焊熱影響區的大小[29][30]。
計算弧焊的熱輸入量,可以採用以下的公式:
Q = \left(\frac{V \times I \times 60}{S \times 1000} \right) \times \mathit{Efficiency}
式中Q為熱輸入量(kJ/mm),V為電壓(V),I為電流(A),S為焊接速度(mm/min)。Efficiency(效率)的取值取決於所採用的焊接工藝:手工電弧焊為0.75,氣體金屬電弧焊和埋弧焊為0.9,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為0.8[31]。
[編輯] 扭曲和斷裂
由於焊接時金屬被加熱到熔化溫度,它們在冷卻時會產生收縮。收縮會產生殘余應力,並造成縱向和圓周方向的扭曲。扭曲可能導致產品形狀的失控。為了消除扭曲,有時焊接時會引入一定的偏移量,以抵消冷卻造成的扭曲[32]。限制扭曲的其他方法包括將工件夾緊,但是這樣可能導致熱影響區殘余應力的增大。殘余應力會降低母材的機械性能,形成災難性的冷裂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多艘自由輪就出現過這種問題[33][34]。冷裂紋僅見於鋼材料,它與鋼冷卻時形成馬氏體有關,斷裂多發生在母材的熱影響區。為了減少扭曲和殘余應力,應該控制焊接的熱輸入量,單個材料上的焊接應該一次完工,而不是分多次進行。
其他類型的裂紋,如熱裂紋和硬化裂紋,在所有金屬的焊接熔化區都可能出現。為了減少裂紋的出現,金屬焊接時不應施加外力約束,並採用適當的助焊劑[35]。
[編輯] 可焊性
焊接的質量還取決於所採用的母材和填充材料。並非所有的金屬都能焊接,不同的母材需要搭配特定的助焊劑。
[編輯] 鋼鐵
不同鋼鐵材料的可焊性與其本身的硬化特性成反比,硬化特性指的是鋼鐵焊接後冷卻期間產生馬氏體的能力。鋼鐵的硬化特性取決於它的化學成分,如果一塊鋼材料含有較高比例的碳和其他合金元素,它的硬化特性指標就較高,因此可焊性相對較低。要比較不同合金鋼的可焊性,可以採用以一種名為當量碳含量的方法,它可以反映出不同合金鋼相對於普通碳鋼的可焊性。例如,鉻和釩對可焊性的影響要比銅和鎳高,而以上合金元素的影響因子比碳都要小。合金鋼的當量碳含量越高,其可焊性就越低。如果為了取得較高的可焊性而採用普通碳鋼和低合金鋼的話,產品的強度就相對較低——可焊性和產品強度之間存在著微妙的權衡關系。1970年代開發出的高強度低合金鋼則克服了強度和可焊性之間的矛盾,這些合金鋼在擁有高強度的同時也有很好的可焊性,使得它們成為焊接應用的理想材料[36]。
由於不銹鋼含有較高比例的鉻,所以對它的可焊性的分析不同於其他鋼材。不銹鋼中的奧氏體具有較好的可焊性,但是奧氏體因其較高的熱膨脹系數而對扭曲十分敏感。一些奧氏體不銹鋼合金容易斷裂,因此降低了它們的抗腐蝕性能。如果在焊接中不注意控制鐵素體的生成,就可能導致熱斷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採用一隻額外的電極頭,用來沉積一種含有少量鐵素體的焊縫金屬。鐵素體不銹鋼和馬氏體不銹鋼的可焊性也不好,在焊接中必須要預熱,並用特殊焊接電極來焊接[37]。
[編輯] 鋁
鋁合金的可焊性隨著其所含合金元素的不同變化很大。鋁合金對熱斷裂的敏感度很高,因此在焊接時通常採用高焊接速度、低熱輸入的方法。預熱可以降低焊接區域的溫度梯度,從而減少熱斷裂。但是預熱也會降低母材的機械性能,並且不能在母材固定時施加。採用適當的接頭形式、兼容性更好的填充合金都能減少熱斷裂的出現。鋁合金在焊接之前應清理表面,除去氧化物、油污和鬆散的雜質。表面清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鋁合金焊接時,過多的氫會造成泡沫化,過多的氧會形成浮渣[38]。
[編輯] 極端環境下的焊接
水下焊接
除了在工廠和修理店這樣的可控制環境下工作外,一些焊接工藝還可以在多種環境下進行,如戶外、水下、真空(如太空)。在戶外作業,如建築建設和修理工作中,常採用手工電弧焊。需要保護氣體的焊接工藝通常不能在戶外進行,因為空氣的無序流動會導致焊接失敗。手工電弧焊還可用於水下焊接,如焊接船體、水下管道、海上作業平台等。水下焊接較常用的工藝還有葯芯焊絲電弧焊等。在太空中進行焊接也是可行的:1969年,蘇聯宇航員第一次在真空環境下試驗了手工電弧焊、等離子弧焊和電子束焊接。在那以後的幾十年中,太空焊接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今天,研究者們仍在嘗試將不同的焊接技術轉移到真空中進行,如激光焊接、電阻焊和摩擦焊等。這些焊接技術在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透過真空焊接技術,在地面搭建好的空間站子模塊得以在太空中組裝成型[39]。
[編輯] 保護措施
焊工穿著防護頭盔、手套和防護服進行弧焊操作
在缺乏保護的情況下進行焊接作業是十分危險而且有害健康的。通過採用新技術和合適的保護措施,焊接時發生事故和死亡的危險可以大大降低。常用的焊接技術往往採用開放式電弧或火焰,很容易造成燒傷。焊工通過加穿個人防護設備,如橡膠手套、長袖防護夾克等來避免人體暴露在高溫和火焰下。除此之外,焊接區域的強烈光照會造成電光性眼炎之類的疾病,因為焊接時產生的大量紫外線會刺激並破壞角膜和視網膜。在進行弧焊時,必須佩帶保護眼睛的護目鏡或防護頭盔。近年來開發的新型防護頭盔,可以隨著入射紫外線的強度改變護目鏡片的透光度。為了保護焊工之外接近焊接現場的人,焊接工作現場往往用半透明的保護幕圍起來。這些保護幕通常是聚氯乙烯製成的塑料幕布,能夠保護附近的無關人員免受電弧產生的高強度紫外線的照射,但是保護幕不能完全代替護目鏡和頭盔[40]。
焊工還會受到危險氣體和飛濺材料的威脅。諸如葯芯焊絲電弧焊和手工電弧焊這樣的焊接工藝會產生含有多種氧化物的煙霧,可能會造成金屬煙熱之類的職業病。焊接煙霧中的小顆粒也會影響工人的健康,顆粒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另外,很多的焊接工藝會產生有害氣體和煙氣,常見的如二氧化碳、臭氧和重金屬氧化物。這些氣體對沒有經驗和有效通風措施的操作人員危害很大。值得注意的還有,很多焊接工藝所採用的保護氣體和原材料是易燃易爆的,需要採用適當的防護措施,如控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將易燃易爆材料分開堆放等[41]。焊接排煙設備常用來抽散有害氣體,並通過高效率有隔板空氣過濾器來過濾。
[編輯] 經濟性和發展趨勢
焊接的經濟成本是其工業應用的重要影響因素。影響焊接成本的因素很多,如設備、人力、原材料和能量成本等。焊接設備的成本對不同工藝來說變化很大,手工電弧焊和可燃氣焊接相對成本低廉,激光焊接和電子束焊接則成本較高。由於某些焊接工藝的成本高昂,一般只用於製造重要的部件。自動焊接設備和焊接機器人的設備成本也很高,因此它們的使用也受到相應的限制。人力成本取決於焊接的速度、每小時工資和總工作時間(包括焊接和後續處理)。原材料成本包括購置母材、焊縫填充材料、保護氣體的費用。能量成本則取決於電弧工作時間和焊接的能量需求。
對於手工焊接來說,人力成本往往占總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手工焊接成本的降低往往著眼於減少焊接操作的時間,有效的方法包括提高焊接速度、優化焊接參數等。焊接之後的除渣也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因此,減少焊渣能夠提高安全性、環保性,並降低成本,提高焊接質量[42]。機械化和自動化作業也能有效地降低人力成本,但另一方面增加了設備成本,還需要額外的設備安裝和調試時間。當產品有特殊需求時,原材料成本往往隨之水漲船高。而能量成本通常是不重要的,因為它一般只佔總成本的幾個百分點[43]。
近年來為了減少高端產品中焊接的人力成本,工業生產中的電阻點焊和弧焊大量採用自動焊接設備(尤其是汽車工業)。焊接機器人能夠有效地完成焊接,尤其是點焊。隨著技術的進步,焊接機器人也開始用於弧焊。焊接技術的前沿發展領域包括:異型材料之間的焊接(如鐵和鋁部件的焊接連接)、新型焊接工藝,如攪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磁力脈沖焊(magnetic pulse welding)、導熱縫焊(conctive heat seam welding)和激光復合焊(laser-hybrid welding)等。其他研究則集中於擴展現有焊接工藝的應用范圍,如將激光焊接應用於航空和汽車工業。研究者們還希望進一步提高焊接質量,尤其是控制焊縫的微觀結構和殘余應力,以減少焊縫的變形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