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瑪鋼做管件和碳鋼是一樣的嗎
瑪鋼管件是鑄造的,和一般的碳鋼管件製作工藝不一樣,一般的管件有鍛制,推制,焊制,或車床加工等,瑪鋼件一般用於低壓管道如暖氣等,而鍛制和推制等管件可用於高壓。
Ⅱ 請問下碳鋼和瑪鋼哪種好點,具體有什麼區別!
瑪鋼可鍛鑄鐵俗稱瑪鋼,馬鐵.蠕墨鑄鐵的生產過程是:首先澆注成白口鑄鐵件,然後經可鍛化退火(可鍛化退火使滲碳體分解為團絮狀石墨)而獲得可鍛鑄鐵件.
1.可鍛鑄鐵的化學成分
可鍛鑄鐵的化學成分是: wC=2.2%~2.8%,wSi=1.0%~1.8%,wMn=0.3%~0.8%,wS≤0.2%,wP≤0.1%.
2.可鍛鑄鐵的組織類型
可鍛鑄鐵的組織有二種類型: 鐵素體(F)+團絮狀狀石墨(G);珠光體(P)+團絮狀石墨(G).
3)可鍛鑄鐵的性能
由於可鍛鑄鐵中的石墨呈團絮狀,對基體的割裂作用較小,因此它的力學性能比灰鑄鐵高,塑性和韌性好,但可鍛鑄鐵並不能進行鍛壓加工.可鍛鑄鐵的基體組織不同,其性能也不一樣,其中黑心可鍛鑄鐵具有較高的塑性和韌性,而珠光體可鍛鑄鐵具有較高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
主要指碳的質量分數小於2.11%而不含有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的鋼。有時也稱為普碳鋼或碳素鋼。 碳鋼也叫碳素鋼,指含碳量Wc小於2.11%的鐵碳合金。 碳鋼除含碳外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
編輯本段二、分類
(1)按用途可以把碳鋼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易切削結構鋼三類,碳素結構鋼又分為工程構建鋼和機器製造結構鋼兩種; (2)按冶煉方法可分為平爐鋼、轉爐鋼; (3)按脫氧方法可分為沸騰鋼(F)、鎮靜鋼(Z)、半鎮靜鋼(b)和特殊鎮靜鋼(TZ); (4)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鋼分為低碳鋼(WC ≤ 0.25%),中碳鋼(WC0.25%—0.6%)和高碳鋼(WC>0.6%); (5)按鋼的質量可以把碳素鋼分為普通碳素鋼(含磷、硫較高)、優質碳素鋼(含磷、硫較低)和高級優質鋼(含磷、硫更低)和特級優質鋼。 說明:一般碳鋼中含碳量較高則硬度越大,強度也越高,但塑性較低。
碳鋼好點
Ⅲ 有知道現在碳鋼卡壓管件有沒有市場啊
碳鋼卡壓管件為什麼可以代替瑪鋼管件
1. 簡單可靠;從1959年瑞典人發明的卡壓管件至今,卡壓管件已經在歐美國家使用了很多年,2000年國內引進了卡壓管件,由此在中國應用,並在飲用水,天然氣領域迅速推廣,2016年開始在燃氣,消防推廣了碳鋼卡壓管件,並在中然的煤改氣的工程中獲得了廣泛應用。
2. 成本優勢,和傳統的瑪鋼管件相比,材料費用可以降低20-30%。人工費用減低30-50%。隨著卡壓管件的推廣,大批量生產後,原材料還會進一步的降低。這無論是甲方還是乙方都會從中受益。
3. 綠色產品。碳鋼卡壓管件的生產是機械加工,沒有鑄造的煙氣排放,在現場也不需要螺紋加工,而瑪鋼都是鑄造生產的,這個產業的推動興起對於落實國家環保排放指標,凈化環境,有好的作用。
4. 在國內各地尤其是一線城市有許多的案例,獲得了中燃,中鐵,中交等集團的認可和使用,設計院開始吧碳鋼卡壓管件作為消防管的選擇,認可並推動卡壓管件的的消防公司也越來越多,碳鋼卡壓管件在消防領域的應用正在發展階段。
5. 有限解決用工困難,傳統的螺紋連接需要工人師傅加工及安裝,一般需要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這些人員工資高,有經驗的師傅少,而卡壓連接簡單易學,一般一個工人一天就能培訓成熟練工,降低了用工難度,保障施工交期。
Ⅳ 瑪鋼與碳鋼區別
一、物質不同
1、瑪鋼
瑪鋼也就是可鍛鑄鐵,由一定化學成分的鐵液澆注成白口坯件,再經退火而成的鑄鐵,有較高的強度、塑性和沖擊韌度,可以部分代替碳鋼。
2、碳鋼
也叫碳素鋼,含碳量小於2.11%,除鐵、碳和限量以內的硅、錳、磷、硫等雜質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鐵碳合金。工業用碳鋼的含碳量一般為0.05%~1.35%。碳素鋼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含碳量。
二、用途不同
1、瑪鋼
可鍛鑄鐵(malleablecastiron)汽車用金屬材料。由一定化學成分的鐵液澆鑄成白口坯件,經過石墨化退火,石墨主要呈團絮狀、絮狀,有時呈少量團球狀的鑄鐵。
可鍛鑄鐵與灰鑄鐵相比,具有較高的強度、韌性和沖擊韌性。可鍛鑄鐵根據化學成分、熱處理工藝、性能以及組織不同分為黑心可鍛鑄鐵、珠光體可鍛鑄鐵以及白心可鍛鑄鐵和球墨可鍛鑄鐵四類。
2、碳鋼
碳素鋼的冶煉通常在轉爐、平爐中進行。轉爐一般冶煉普通碳素鋼,而平爐可以冶煉各種優質鋼。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技術發展很快,有趨勢可代替平爐煉鋼。
將煉好的鋼液注入鋼錠模,就得到各種鋼錠。鋼錠經過鍛壓或軋制後便加工成鋼板、鋼帶、鋼條和各種斷面形狀的型鋼。碳鋼一般在熱軋狀態下直接使用。當用於製造工具和各種機器零件時,則需要根據使用要求進行熱處理;至於鑄鋼件,絕大多數都要進行熱處理。
三、分類不同
1、瑪鋼
1)白心可鍛鑄鐵
白心可鍛鑄鐵,由法國人R.A.F.de羅茂於1722年研製成功。將碳、硅含量較低的白口鑄鐵密封在氧化介質中,在950~1050℃溫度下保持幾十個小時進行脫碳退火處理,就得到外層為鐵素體、中心殘留著少量珠光體和團絮狀石墨的顯微組織。其心部斷口呈白色,故稱為白心可鍛鑄鐵。
2)黑心可鍛鑄鐵
黑心可鍛鑄鐵,由美國人S.博伊登於1826年在引進製造白心可鍛鑄鐵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將碳、硅含量較低的白口鑄鐵放在中性介質中進行石墨化處理後,在850~950℃溫度下保持幾十小時,爐內冷卻至720~740℃再保溫十幾小時,最後得到鐵素體基體和團絮狀石墨的鐵素體黑心可鍛鑄鐵
2、碳鋼
按化學成分分類
碳素鋼按化學成分(即以含碳量)可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