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板理論重量表
各種低合金鋼和碳素鋼的密度都是7.85噸/立方米(即7.85克/立方厘米)
Q235鋼板的理論重量=(公稱厚度*公稱寬度*公稱長度)*密度
有理重附加值的鋼板將「公稱厚度」替換為「理重附加厚度」即可。
鋼材計算公式:
1、 圓鋼每m重量=0.00617×直徑×直徑
2、 方鋼每m重量=0.00786×邊寬×邊寬
3、 六角鋼每m重量=0.0068×對邊直徑×對邊直徑
4、 八角鋼每m重量=0.0065×直徑×直徑
5、 螺紋鋼每m重量=0.00617×直徑×直徑
6、 等邊角鋼每m重量=邊寬×邊厚×0.015
7、 扁鋼每m重量=0.00785×厚度×寬度
8、 無縫鋼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9、 電焊鋼每m重量=無縫鋼管
10、鋼板每㎡重量=7.85×厚度
11、黃銅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徑-壁厚)
12、紫銅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徑-壁厚)
13、鋁花紋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14、有色金屬比重:紫銅板8.9黃銅板8.5鋅板7.2鉛板11.37
15、有色金屬板材的計算公式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方管: 每米重量=(邊長+邊長)×2×厚×0.00785
不等邊角鋼 每米重量=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❷ 5、有一塊鋼板;長6米,寬2米,厚為50毫米,問能否用最大起重為5 噸的汽車
每平米1mm厚度的鋼板是7.85千克,
那麼,7.85×50×6×2=4710千克,也就是4.71噸,可以用載重量為5噸的汽車。如果是汽車吊裝,需要用8噸的。
❸ 50mm厚度鋼板立著高度600能承受多少噸
50mm厚度鋼板立著高度600能承受40噸。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公分的厚鋼板可以承受8噸,50個厚鋼板一起能承重40噸。
❹ 鋼板的噸位怎麼計算
首先來知道長、寬、厚、長、寬自的單位是米。厚的單位是厘米或者毫米。接下來計算就行了。長乘寬乘厚再乘78.5 這時厚的單位是厘米長乘寬乘厚再乘7.85 這時厚的單位是毫米將結果除以1000,噸位出來。
❺ 已知:一塊長5m寬2m厚50mm的鋼板,求鋼板多少噸
鋼板密度是7.85克/立方厘米 =7.85噸/立方米,
體積是 長度乘寬乘以厚度,就是5*2*50/1000=0.5立方米
所以鋼板重量是0.5*7.85=3.925噸
❻ 鋼板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厚*寬*長*7.85(這個是鋼板的1平方的理重)
例:鋼板尺寸為,6mm(厚度)*1.5米(寬度)*6米(厚度)
計算:6*1.5*6*7.85=423.9kg=0.424噸
鋼材的理論重量鋼材的理論重量是按鋼材的公稱尺寸和密度(過去稱為比重)計算得出的重量稱之為理論重量。這與鋼材的長度尺寸、截面面積和尺寸允許偏差有直接關系。由於鋼材在製造過程中的允許偏差,因此用公式計算的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為估算時的參考。
鋼材的實際重量鋼材實際重量是指鋼材以實際稱量(過磅)所得的重量,稱之為實際重量。實際重量要比理論重量准確。
3.鋼材重量的計算方法毛重是「凈重」的對稱,是鋼材本身和包裝材料合計的總重量。運輸企業計算運費時按毛重計算。但鋼材購銷中是按凈重計算。
凈重是「毛重」的對稱。鋼材毛重減去包裝材料重量後的重量,即實際重量,稱之為凈重。在鋼材購銷中一般按凈重計算。
皮重鋼材包裝材料的重量,稱之為皮重。
重量噸按鋼材毛重計算運費時使用的重量單位。其法定計量單位為噸(1000kg),還有長噸(英制重量單位1016.16kg)、短噸(美製重量單位907.18kg)。
計費重量亦稱「計費噸」或「運費噸」。運輸部門收取運費的鋼材重量。不同的運輸方式,有不同的計算標准和方法。如鐵路整車運輸,一般以所使用的貨車標記載重作為計費重量。公路運輸則是結合車輛的載重噸位收取運費。鐵路、公路的零擔,則以毛重若干公斤為起碼計費重量,不足時進整。
❼ 50mm鐵板一張有多重
先測量鐵板的長寬厚。相乘得到體積。單位用厘米。再乘以鐵的密度7.86克每立方厘米。
比如鐵板尺寸是500*100*10CM。
就是500*100*10*7.86=3930000克=3930千克=3.93噸
拓展資料:
重量是物體受重力的大小的度量,重量和質量不同,單位是牛頓。它是一種物體的基本屬性。在地球引力下,質量為1公斤的物質的重量為9.8牛頓。
在物理學界過去有一種提法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稱為「重量」。
地球表面上的物體,除受地球對它的重力作用外,由於地球的自轉,還將受到慣性離心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合力的大小稱為該物體的重量。習慣上人們認為:物體所受到的重力就是它本身的重量。
對重量的解釋有許多說法,例如,重量就是重力;物體的重量就是地球對該物體的萬有引力;重量即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重量是物體靜止時,拉緊豎直懸繩的力或壓在水平支持物上的力。上述幾種講法,有的強調重量即重力,是矢量,它們的本質是引力。
有的強調重力不是矢量,重量是重力的大小,是標量。還有的是以測量法則作為重量的定義。這些不同的定義只是解釋的不同而已,談不到對與錯。
在地球引力下, 重量和質量是等值的, 但是度量單位不同。質量為1千克的物質受到外力9.8牛頓時所產生的重量稱為1千克重。一般常用質量單位來代替重量,隱含乘以重力加速度。在中國舊時用斤、兩作為重量單位。磅、盎司、克拉 等也作為重量單位。
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微克(ug)、毫克(mg)、克(g)、千克(kg)、噸(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