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很多人說日本車鐵皮薄,難道它的底盤和發動機比歐美車重嗎
我就不懂了,為什麼都2020年了,還有人談著老掉牙的日系車皮薄車輕不安全,這種反智言論為什麼還有生存空間呢?我不是日系車粉絲,你可以說日系車動力弱、技術保守、設計過時,哪怕你說日系車底盤沒有德系車扎實,我都會高看你一眼,但是你要是說日系車皮薄車輕不安全,我連反駁你的慾望都沒有,因為你這種人非蠢既壞,實在沒有辯駁的必要。
但是為了讓更多的 汽車 小白不被誤導,我們還是要說說這個問題,都2020年了,你憑什麼還說日系車皮薄車輕不安全?
日系車車輕?
有些人說話就是張口就來,連網路一下都不會嗎?日系車哪門子輕?同級別最輕的車型是大眾!
不信咱們看數據,凱美瑞最低配整備質量1530kg,雅閣最低配1478kg,帕薩特最低配1470kg,邁騰最低配1440kg。卡羅拉最低配1335kg,別克英朗最低配1220kg,朗逸最低配1225kg,思域最低配1245kg。到底誰是同級別最輕的車型?
如果日系車真的是很多人所說的鐵皮薄,那麼請問鑄鐵缸體,所謂的「鐵皮更厚」的帕薩特,比鋁合金缸體的凱美瑞還輕,請問這些重量都減在哪裡了?順便說一下,新款帕薩特只有最低配重了15KG。
鐵皮越厚越安全?
鐵皮有沒有作用,有作用,但是只是在低速的時候有作用,比如說時速30km/h左右,鐵皮越厚的車,在碰撞時候的車輛的損失越小,給人一種結實安全的假象,但是車速一上來就露陷了。因此鐵皮只關繫到你修車貴不貴,和安全性無關。如果你連這個都不能理解的話,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古代的皮革盔甲能抵擋弓箭,但是你能指望它抵擋子彈嗎?原因很簡單,初速不一樣,動能不一樣。如果把鐵皮做的厚,車身框架強度又高,那自然最好,最怕的是有些車企,把鐵皮做的厚,車身框架強度卻不高,給人安全性高的假象,實際上高速安全性卻是一塌糊塗,我說的是哪家車企,相信你們心中都有數。
吸能設計無用?
網路上還有一種反智言論,「日系車的吸能設計根本沒用,吸能把人都吸沒了。」據我觀察,說這話的人大部分都沒讀過大學,甚至高中都沒畢業。吸能設計是日系車的專利?那是賓士發明的啊,現在所有的家用車都有吸能的設計,請看清楚我說的,是所有。你去問問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家用車品牌,你問問它們的工程師,有一家車企的工程師敢跟你說,他家的車沒有吸能設計嗎?有車企敢嗎?沃爾沃夠安全吧?全球唯一車內零死亡的車型XC90,AB柱用的都是強度超1800Mpa的硼鋼,車頭部分卻使用的是普通鋼板,因為原因很簡單,在高速碰撞中,如果車頭比A柱硬,折斷的就是A柱了啊。等等,我似乎明白了什麼。
說到底, 汽車 的安全性是車架強度、主動安全配置、吸能潰縮區共同作用的結果,跟車皮的厚度沒多大關系,當然, 汽車 本身的安全性固然重要,安全更多的還是掌握在駕駛者的手中。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安全駕駛,才是安全性最大的保障。每一位駕駛者都要謹記,不要把生命寄託在任何的主被動安全配置上,你的安全就在你自己的手上。
新卡羅拉1.2T發動機也小的可憐,輪子還15寸,可車重1.3噸,速騰獨立懸掛車子發動機大又重且是鐵質,也才多沒多少,但門比卡重了很多,我想說新卡重在你們看不到的地方了,如:底盤等。
引言: 汽車 的安全性與鐵皮厚薄無關,更與車門聲無關,車輛的安全性是一個非常系統性的東西,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海內外的碰撞測試機構不斷的升級車輛的評測標准,就是為了嚴格監管車企。
很多朋友都說「日系車不安全,因為鐵皮太薄」,這是一個非常荒謬而且無知的觀點,而且還有不少的消費者認為日系車就一定要比其他品牌更輕。其實日系車一點東都不輕,甚至一部分日系品牌的車型,質量上要比德系車更重。 比如說這對CP,朗逸來自於大眾,1.6L入門級朗逸自重為1210kg,卡羅拉入門級車型自重為1265kg,兩台車均為最低配,而且兩台車的車身尺寸相差不大。但是質量上分析,卡羅拉要比朗逸更重,大約為一個成年男子的質量。你還在說日系車輕?日系車不安全是因為車輕、鐵皮薄的言論從何而來?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 汽車 鐵皮的厚度在多少,一台車的鐵皮厚度大概在1.0mm左右,一些車型鐵皮厚度在0.7mm左右,比如說捷達,雷克薩斯CT,一些車型鐵皮厚度達到1.5mm左右,比如說路虎攬勝、三菱歐藍德,人體可以按壓的極限在1.2mm左右,所以說有的鋼板我們按壓很輕松,有的按壓很困難,也就是這個原因。其實1mm左右的鋼板厚度在車速超過30km/h之後猶如紙糊一般,起不到任何的防護作用,鋼板鐵皮的真正作用在於美化車身,密閉駕駛艙。
有的車輛鐵皮薄,但是質量重,有一部分原因是車體框架更為粗壯,比如說車輛的防撞梁、A、B、C柱使用高強度鋼,這部分鋼材重量要比普通鋼材更重,而防撞梁以及主結構尺寸較大,這部分結構占很大一部分質量。
底盤方面,底盤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因為車企的設計理念在不斷的改變,現在的底盤結構與之前的底盤結構有很大的 改變,他不是變得重了,而是變得更輕了,更為緊湊規整的底盤要比之前復雜的底盤,左圖為目前流行的底盤,右圖為10年前的底盤設計,從結構上,實際現在的底盤更為簡潔,但是現在的底盤強度更高,安全隱患更少。 其實我認為內飾的用料以及配置的不同,是影響車輛重量的重要原因,同級別的車型骨架設計不會差距很大,但是一些細節用料的差距,可以拉開車輛的質量,比如說同級別車型,有的使用更為厚重的座椅,三張座椅可以拉開最起碼20kg的重量,內飾用料更好,線路綁扎更復雜,也會提升整車的質量。
小結:車輛的安全性與鐵皮厚度無關,真正關繫到車輛安全性的是車身的骨架設計以及用料,主被動安全配置越高的產品安全性也會加分,綜合分析的因素全方位進行考究,而不是摸摸鐵皮,聽聽關門聲。
其實根據鐵皮厚度來衡量一輛車的安全性確實有點扯淡,但是,個人認為鐵皮厚點確實比薄的要好。
因為漆皮厚或者薄的話,對大型碰撞的安全性是幾乎沒有影響的,因為影響安全的是框架。不過呢,大家可以考慮下我們的車出大事故的情況確實很少,但是平常小磕小碰的非常多。這樣鐵皮厚薄確實有用處了。德系車相對一般鐵皮比較厚,然後漆面也比較厚。而日系車漆面薄鐵皮也薄,前幾天看了一個測試,菠蘿低速碰撞的時候,幾乎沒有痕跡,而思域低速碰撞的時候前臉碎了,然後發動機艙就冒白煙。這就是低速碰撞的差距。很多時候小磕小碰的話,大眾車只需要打個蠟就行了。而是日系車動不動就被扣出露出底漆,一不小心就要鈑金,甚至換配件。在這方面卻是相差不少。所以車皮後的還是有用處的。
日本車在防撞鋼梁外面還有一層泡沫,目的是保護被撞的人,不至於小撞死亡,所以日系車大多被撞後樣子很狼狽,其實只是傷了外殼而已和泡沫,對人對車可以減少撞擊力。有些車防撞鋼梁外一層薄薄的泡沫或者沒有,一旦撞上人就相當於用榔頭砸人,小碰也可能死人。謝謝!回答完畢。不用鼓掌
為什麼日本車很少在網上公布車身抗扭鋼性數據,而歐美車則大多都能查到數據;為什麼日本車後備箱蓋多用兩根彈簧,而歐美多用液壓桿,使用效果差不多,但後者明顯可靠性不如兩根彈簧,而且更換下來還貴;還有操控感受,歐美車明顯感覺車身緊實,高速穩重,而日本車大多操作輕便,駕駛輕松。反正各有特點,而且日本車在美國IIHS中表現不錯,但換另一側就慘不忍睹,很明顯另一側沒有做加強,說明日本人很聰明,只做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的高質量產品,而不是做高品質產品。可以理解歐美車商和日本車商共同目的就是賺錢,他們並不是慈善家,只是由於地域,文化,民族特徵等等導致所生產的車輛有著不同的追求和特性。
什麼鐵皮薄,只是漆面薄,鐵皮並不薄,原來看過一個數據,日系車使用的鐵皮並不薄,只是漆面薄。發動機應該是日系的最輕吧,基本都是全鋁的,看歐美車還用的是鑄鐵的,這樣看來應該是日系發動機輕些,那麼問題來了,整車質量日系並不輕,除了鐵皮和發動機外,那就是底盤重了。
2016年的美國IIHS 汽車 安全測試排名,小型車前6都是日系,你還敢說日系不安全?
我們習慣把日系叫「鐵皮薄」,你車要是鐵皮做的,幾年就給銹蝕光了。
汽車 外殼是車用鋼板,那是用鋼水澆注,冷卻後壓制而成的平板狀鋼材。鋼板按厚度分,薄鋼板
② 請問捷達夥伴的車身鋼板是不是比春天和前衛的薄呀
一樣,我的就是夥伴
③ 一般汽車車身鋼板厚度大約是多少
15mm。汽車鋼質部件重量佔比達55~50%,其中板材約佔52%,優特鋼佔31%、帶材、型材和管材佔16%。
注意事項: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轎車車身鋼板採用鍍鋅薄鋼板。鍍鋅薄鋼板廣泛應用在汽車上,這是因為它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早年人們在試驗中發現,將鐵和鋅放入鹽水中,二者無任何導線聯結時,鐵和鋅都會生銹,鐵生紅銹,鋅生「白銹」。
若在二者間用導線聯結起來,則鐵不會生銹而鋅生「白銹」,這樣鋅就保護了鐵,這種現象叫犧牲陽極保護。
(1)「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2)「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3)「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注意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
④ 汽車車身的鋼板通常多厚
如果是小轎車現在生產的質量而言,車身鋼板厚度一般大約在:0.8MM-1MM之間。
⑤ 捷達轎車的鋼板厚度是多少
車廠 車型 零件名稱 厚度 種類 牌號 北京賓士 JSC 車頂 0.7 冷板 軟鋼長安福特/南京 J64E 車頂 0.65 冷板 軟鋼長安福特/南京 J64K 車頂 0.65 冷板 軟鋼東風本田 思域 車頂 0.65 冷板 軟鋼 東風本田 07CRV 車頂 0.7 冷板 軟鋼東風日產 L42 F 車頂 0.75 冷板 軟鋼東南 LIONCEL 車頂 0.8 冷板 軟鋼東南 菱紳 車頂 0.9 冷板 軟鋼上海大眾 POLO 車頂 0.75 鍍鋅 軟鋼上海大眾 桑3000 車頂 0.8 冷板 軟鋼上海通用 凱迪拉克 車頂 0.7 冷板 軟鋼上海通用 景程 車頂 0.75 冷板 軟鋼神龍汽車 206 車頂 0.7 鍍鋅 軟鋼神龍汽車 富康 車頂 0.8 鍍鋅 軟鋼 神龍汽車 307 車頂 0.8 鍍鋅 軟鋼 NISSANMOTOR P32L 門外板 0.7 鍍鋅 高強鋼 NISSANMOTOR P32E 門外板 0.85 鍍鋅 軟鋼北京賓士 JSC 門外板 0.7 鍍鋅 高強鋼 北京賓士-戴克 300C 門外板 0.75 鍍鋅 高強鋼北京賓士-戴克 JSC 門外板 0.7 鍍鋅 高強鋼昌河汽車 YK5 門外板 0.7 冷板 軟鋼長安福特 P11 門外板 0.68 鍍鋅 軟鋼長安鈴木 奧拓 門外板 0.8 冷板 軟鋼長豐汽車 V73 門外板 0.8 鍍鋅 高強鋼成都一汽豐田 考斯特 門外板 0.7 鍍鋅 軟鋼東風本田 思域 門外板 0.75 鍍鋅 高強鋼東風日產 P32L 門外板 0.65 鍍鋅 軟鋼東風日產 U13 門外板 0.8 鍍鋅 軟鋼東風日產 JA 門外板 0.8 鍍鋅 軟鋼東南汽車 PS 門外板 0.75 鍍鋅 高強鋼 東南汽車 LIONCEL 門外板 0.85 鍍鋅 軟鋼東南汽車 DELICA 門外板 0.75 鍍鋅 軟鋼東南汽車 PS 門外板 0.8 鍍鋅 軟鋼東南汽車 FREEA 門外板 0.9 冷板 軟鋼廣州本田 08雅閣 門外板 0.8 鍍鋅 高強鋼 廣州本田 Fit 門外板 0.7 鍍鋅 軟鋼哈飛汽車 賽豹 門外板 0.7 冷板 高強鋼南京汽車 MG75 門外板 0.8 鍍鋅 高強鋼南京汽車 MG75 門外板 0.8 鍍鋅 高強鋼上海大眾 Model Y 門外板 0.7 鍍鋅 高強鋼 上海大眾 桑3000 門外板 0.7 冷板 軟鋼上海通用 T250 門外板 0.65 鍍鋅 軟鋼 神龍汽車 206/C2 門外板 0.7 鍍鋅 高強鋼神龍汽車 凱旋 門外板 0.8 鍍鋅 高強鋼天津豐田 107L 門外板 0.65 鍍鋅 軟鋼一汽大眾 新捷達 門外板 0.7 鍍鋅 軟鋼一汽大眾 A2 門外板 0.7 冷板 軟鋼一汽大眾 新捷達 門外板 0.7 冷板 軟鋼一汽海馬 普里馬 門外板 0.7 鍍鋅 高強鋼一汽海馬 普里馬 門外板 0.75 鍍鋅 高強鋼 鄭州日產 帕拉丁 門外板 0.8 鍍鋅 軟鋼鄭州日產 D22皮卡 門外板 0.8 鍍鋅 軟鋼
⑥ 重卡縱梁鋼板厚度是多少
4.0至8.0mm。汽車大梁鋼板主要用於製造汽車縱梁、橫梁、前後車橋、保險杠等結構件,重卡縱梁鋼板厚度是4.0至8.0mm,是汽車結構鋼板中需求量大,性能指標要求較高的鋼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