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鋼板中PL7.5 / 8t 是什麼意思
PL是指鋼板。日本鋼材(JIS系列)的牌號中普通結構鋼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表示材質,如:S(Steel)表示鋼,F(Ferrum)表示鐵;第二部分表示不同的形狀、種類、用途,如P(Plate)表示板,T(Tube)表示管,K(Kogu)表示工具;第三部分表示特徵數字,一般為最低抗拉強度。如:SS400——第一個S表示鋼(Steel),第二個S表示「結構」(Structure),400為下限抗拉強度400MPa,整體表示抗拉強度為400 MPa的普通結構鋼。SPHC-首位S為鋼Steel的縮寫,P為板Plate的縮寫,H為熱Heat的縮寫,C商業Commercial的縮寫,整體表示一般用熱軋鋼板及鋼帶。(1)鋼板減薄量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中國牌號表示方法:1、冷軋無取向硅鋼帶(片):表示方法:DW+鐵損值(在頻率為50HZ,波形為正弦的磁感峰值為1.5T的單位重量鐵損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如DW470-50 表示鐵損值為4.7w/kg,厚度為0.5mm的冷軋無取向硅鋼,現新型號表示為50W470。2、冷軋取向硅鋼帶(片):表示方法:DQ+鐵損值(在頻率為50HZ,波形為正弦的磁感峰值為1.7T的單位重量鐵損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有時鐵損值後加G表示高磁感。3、熱軋硅鋼板:熱軋硅鋼板用DR表示,按硅含量的多少分成低硅鋼(含硅量≤2.8%)、高硅鋼(含硅量>2.8%)。
2. 熱軋帶鋼,理論最薄能軋多薄,為什麼不能軋太薄,是材質原因還是板型原因
減薄和寬度有關系。但是到一定寬度之後,減薄量就和寬度的關系不大了。熱軋理論能軋到0.8mm,實際上到1.2mm基本上就已經不能用了。原因是多方面的。設備能力問題,氧化鐵皮問題,帶鋼溫度控制,帶鋼板型等等都限制了熱軋帶鋼的最小減薄量。
3. [求助]零件有效厚度如何確定
1以無限長軸類直徑為基本形狀尺寸,例如軸類為直徑,板類為厚度,筒類為壁厚, 2,找出影響基本形狀的尺寸關系,確定系數,例如球類,方快為0.5,板類寬度大於3倍厚度的為1.5-2,筒類孔的直徑小於壁厚的系數為1.5-2。 詳細計算方法書上有,實際生產中還要考慮裝爐量,和裝爐方式,為提高生產率,在設備額定范圍內盡量多裝,影響不大,但裝爐方式的不同對工件加熱和均勻性影響很大,相對時間最大相差4倍,所以避免密集堆放,要合理留出空隙,對加熱和冷卻都有好處。
4. 求助,有效厚度怎麼計算的
GB150-98規定,計算厚度是復指按各章制公式計算得到的厚度;
設計厚度是指計算厚度與腐蝕裕量之和;
名義厚度指設計厚度加上鋼板厚度負偏差後向上圓整至鋼材標准規格厚度,即標注在圖樣上的厚度;
有效厚度指名義厚度減去腐蝕裕量和鋼板厚度負偏差。我們這里討論的厚度是名義厚度。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名義厚度不包括加工減薄量,元件的加工減薄量由製造單位根據各自的加工工藝和加工能力自行選取,只要保證產品的實際厚度不小於名義厚度減去鋼材厚度負偏差就可以。這樣可以使製造單位根據自身條件調節加工減薄量,從而更能主動地保證產品強度所要求的厚度,更切合實際地符合製造要求。
名義厚度就是計算厚度加上腐蝕裕量加上材料負偏差 再向上圓整至鋼材標准規格厚度
5. 鋼板尺背後的數據是什麼意思
1、鋼板尺背後的數據1=25.400是英制公制對照,1英寸=2.539999918厘米。
2、鋼板尺一般是合金剛量具,含碳量為w0.9%到1.5%,通常是淬火後立即進行-80度左右的冷處理,使殘余奧氏體轉化為馬氏體,然後進行低溫回火,最後磨削加工後,進行應力回火,使鋼板尺的殘留應力降低到最小。規格有:0-600mm 0-50mm 0-150mm 0-1000mm。
3、還有另外一種,為直角狀,稱之為拐角尺,長寬之比一般為3:1,也有1:1或2:1的。方便拐角的測量和是否為直角的判斷。
6. 什麼叫壓力容器的最小厚度規定壓力容器最小厚厚度的目的是什麼
指的是殼體加工成型後不包括腐蝕裕量的最小厚度。
最小厚度=(板材名義厚度-鋼板負偏差)-(板材名義厚度-鋼板負偏差)×成形減薄率
壓力容器在化工與石油化工領城,主要用於傳熱、傳質、反應等工藝過程,以及貯存、運輸有壓力的氣體或液化氣體,在其他工業與民用領域亦有廣泛的應用,如空氣壓縮機。
(6)鋼板減薄量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在相應設計溫度下用以確定容器殼體厚度的壓力,亦即標注在銘牌上的容器設計壓力,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值不得低於最高工作壓力。
當容器各部位或受壓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靜壓力達到5%設計壓力時,則應取設計壓力和液柱靜壓力之和進行該部位或元件的設計計算;裝有安全閥的壓力容器,其設計壓力不得低於安全閥的開啟壓力或爆破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確定應按GB 150的相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