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腿骨折術後怎麼功能恢復鍛煉
可以每天用溫水泡泡腳,然後做些按摩,最好請教下理療師,每天做些有助於恢復的小鍛煉。
㈡ 小腿下段粉碎性骨折,手術內固定鋼板 術後九個月一直沒走路,骨痂已經長好了 請問現在要怎麼鍛煉走路
最好先舉雙拐鍛煉一段時間,再單拐鍛煉,再慢慢丟拐,舉拐杖是為了保護防止再次摔倒,
㈢ 脛腓骨骨折功能鍛煉(小腿脛腓骨骨折術後功能康復恢復鍛煉方法流程)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脛腓骨,脛腓大飢骨骨折一般情況下就是指小腿骨的骨折,從骨骼結構圖我們能看出,小腿骨是由兩個骨骼組成,粗壯一點的骨頭叫脛骨,細一點的叫腓骨,在臨床上可以出現單純脛骨骨折(最多),或者脛腓骨同時骨折(次之),或者是腓骨骨折(最少)。
脛骨是連接股骨下方的支承體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連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並承擔1/6的承重。脛腓骨由於其部位的關系,遭受直接暴力打擊、壓軋的機會較多,又因脛骨前後緊貼皮膚,多以開放性骨折多見。嚴重外傷、創傷面積大、骨折粉碎度高、多污染嚴重、組織遭受挫滅傷為脛腓骨骨折的特點,在關於脛腓骨到底哪種處理方法最好上,一直都屬於骨折治療里爭議最多的問題之一。
脛腓骨骨折是下肢骨折的特殊類型,治療時間較長,合並症較多,因功能恢復緩慢,易出現功能障礙,在正常的臨床治療中,完全恢復者,僅能佔到17.6%,尤其偏遠地區,數據更低。
關於脛腓骨骨折的術後康復鍛煉(以下由患者分享的個人鍛煉時間表),我們按照時間,逐一的來講解:
(1)術後第3天:開始趾關節活動。各腳趾輕微活動會有一些不靈便和神經扒仿散麻的感覺。每天3-4次,每次50下。
(2)術後第5天:開始踝關節活動。腳背用力往後拉,為今後下蹲練習打基礎,參照健康的腳的角度,一般80-90度就可以了。每天3-4次,每次100下,要用力。
(3) 術後第7天:開始膝關節活動。這個是一個比較艱巨的鍛煉,非常必要、無法偷懶、耗時長、有時候練起來還有點吃力。一開始會碰到膝蓋彎曲時聽到裡面的筋咔咔直響,很不順暢。膝蓋彎曲,從180度一90度是第一個階段,從90度一45度是第二個階段,從180度一45度是第三個階段,從45度一15度左右是第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每天4-6次,每次10下,正常情況下10天就可以進入第二階段。
(4)術後第10天:開始抬春氏腿練習。練習大腿和小腿的力量恢復,特別是大腿的力量恢復,很重要,避免大腿肌肉萎縮。
(5)術後第12天:開始組合練習——抬腿、屈膝(第一階段)、彎腳背、動腳趾。每天至少4-6次,每次20-50下。屈膝練習要忍住酸脹的疼痛用力下壓,彎腳背段也是要忍住酸麻硬的障礙。但也要注意,只能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不可強來。
(6)術後第20天:屈膝(第二階段)練習。這個階段有時會遭受到醫生給你施加的外力,因為90度是個坎有些人難以突破,同時趾踝和大腿組合練習繼續。
(7)術後第28天:屈膝(第三階段)練習。這個其實是對前面練習的整理和鞏固提高。
(8) 術後第30天:健腿下地練習カ量。這個有早有晚,因人而異。但是下地之前一定要適應2天,因為長期卧床,健康的腿突然下地也會感覺力量不足,膝蓋打彎,特別要注意別傷及傷腿。
(9)術後第32天:傷腿血液循環訓練。就是人還在床上,但讓傷腿開始垂立,不著地,不承力。傷腿會明顯變色,先變紅,再變黑,再變成紫紅發花,腳也開始腫,有脹的感覺。把腳倒立或是平放,會很快恢復。
(10)術後第35天:單腳落地+架雙拐。這個也是個練習的現固,對健腿力量練習的現固,對傷腿血液循環的現固,同時也開始練習操作拐杖。
(11)術後第45天:傷腿(腳板)嘗試輕輕觸地,但不承力。腳掌會有輕微脹的感覺。
(12)術後第49天:練習正坐。雙腿平放,傷腿從不加力點地到自然放置。期間傷腿會腫,會變顏色,小腿會發硬,大腿會酸,這都很正常,有個過程。
(13)術後第53天:練習雙腳落地+架雙拐,但傷腿不承力。其實就是練習走路的姿勢,傷腿最好不要用力,僅僅是挨著地做個樣子罷了。
(14) 術後第56天:練習傷腿的力量。家裡有條件的,可以買個體重秤,自己用傷腿一點點地踩稱,每天增加2-3kg的目標。注意不要操之過急,一旦感到有不適,立刻停止。
(15)術後第60天:練習「架雙拐+傷腿承力走路」。當傷腿可以踩秤到體重的1/3時,具備了理論上「架雙拐傷腿承力走路」的條件。但為了安全起見,傷腿踩秤到體重的1/2時,再練習,更為穩妥。
(16)術後第63天:爬坡練習。尋找超過30度的斜坡,練習上下。主要是訓練踝關節的彎曲程度,為接下來的上下樓梯腳掌發力打基礎,也為下蹲便便腳踝的彎曲打基礎。
(17)術後第67天:練習「架單拐走路」。當傷腿可以踩秤到體重的1/2時,具備了理論上「架單拐走路」的條件。但為了安全起見,傷腿踩秤到體重的2/3時,再練習更為穩妥。
(18)術後第70天:傷腿應該可以承重全部體重。(19)術後第71天。練習扶拐上下樓梯。扶拐,不是拄拐。其中下樓難度比較大,危險性強,發力及傷腳力量的增加訓練有個過程,要好些時間練習。
(20)術後第77天:下蹲練習。會有些不適應,但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21)術後第80天:脫拐平地行走練習。最好先從扶著拐、扶著牆慢慢練。
(22) 術後第84天:脫拐上下樓梯。最好先從扶著拐、扶著欄桿、扶著牆慢慢練。
(23)術後第90天:行走路程練習。鞏固脫拐練習的成果,練習傷腿負重的耐力。矯正走路姿勢。
(23) 術後第100天:自檢訓練成果。看看有哪些沒有達標,盡快及時補救。達標,就是傷腿跟健腿看齊,除了傷腿不要做旋轉運動外,其他功能都能恢復到健腿的水平。
針對脛腓骨骨折,應當堅持早鍛煉,晚負重原則。
在癒合期:應取平卧位,患側下肢用軟枕稍墊高以利於靜脈迴流。
經骨科處理後3~4天在卧位下開始行保健體操,上肢肌力的練習,患肢、踝、趾的主動練習,患肢股四頭肌肉的等長收縮;
15天左右增加髖、膝、踝關節主動屈、伸和趾的等長收縮、髖部抗阻練習。
45天左右有外固定的患者可持雙腋拐做三點式步行,患肢不著地。
可在足底沿縱軸進行扣擊,每日2次,每次200下
在恢復期:去除外固定後,増加膝、踝關節的主動練習,於斜板床站立,15天後開始在扶持下做起坐練習、雙足站立下做踮足尖、下蹲、練習。
做患肢髖屈、伸、內收、外展和膝踝關節的屈伸抗阻練習
30天後在扶桿站立位練習改為雙下肢交替步行,增加踝內外翻的抗阻練習,以後扶腋拐做四點步行,逐漸增加患肢的負重。
注意事項提醒:
1、在鍛煉過程中,都應注意防止過度運動或劇烈活動,如不耐受,應立刻停止。
2、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確的鍛煉,不盲目,不急躁。
3、戒煙戒酒,吸煙不利於傷口的癒合,易增加骨不連的發生概率(在門診接診的骨不連患者中,仍在抽煙的患者的確佔有一部分,關於這個問題,有時間重點進行講解),對於飲酒,癒合期嚴禁飲酒,恢復期,不建議飲酒。
4、合理均衡的飲食。這里討論最多的就是骨頭湯,骨頭湯對骨折的癒合並無太多幫助,反而弊大於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關於飲食的問題,可以看一下「談骨論津」之前發布的關於飲食的內容,詳細了解)。
5、合理休息、保持心情愉悅。
6、多曬太陽。
7、忌房事(在這塊上,與西醫朋友有過很多的交流,但是在這塊的說辭較為模糊,有說沒有影響,有說不建議,原因是擔心劇烈運動會造成二次損傷[捂臉],作為中醫,我的觀點始終是建議患者----忌)
8、注意預防骨折肢體的深靜脈血栓。骨折後由於局部損傷、血流慢及一些凝血因子的作用會在骨折肢體處形成深靜脈血栓。一旦形成血栓,治療起來還是很麻煩的。特別是下肢更易形成。
針對脛腓骨骨折術後康復鍛煉,應早鍛煉、晚負重,循序漸進,謹遵醫囑,方可早日康復。如有需要了解的問題,可給我留言。
㈣ 醫生您好,我右小腿的脛骨腓骨骨折,然後打了鋼板,手術做完1個月,已經拆線,需要怎樣進行訓練
問題分析:
你好,所述的情況為右側小腿處脛、腓骨幹骨折,予以切開復位鋼板內內固容定手術後一個月。
意見建議:
現在手術後已經一個月,患肢是不能下地負重行走活動的,但為了避免肌肉萎縮、關節僵直、有、骨質疏鬆等並發症的出現,應該在不負重的前提下進行功能練習,可進行膝及踝部的伸屈活動,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等練習,定期拍片復查骨折的癒合情況。
㈤ 小腿骨折後怎樣進行功能恢復鍛煉
啊,我腿斷過呢,醫生囑咐我鋼板手術後3周(2周拆線)就開始鍛煉腳背上勾,自己(一定要本人,別人掌握不了力度)用一隻手往回板,另一隻手抓緊踝關節(保護傷處)這個非常重要的,需要很長時間的,一直要到下地走路還要鍛煉,我好象半年就差不多了。1個月問題不大,鍛煉吧。這些現象都很正常,大拇指沒什麼問題,以後自然會正常,但腳背不能上勾這個不及時鍛煉就壞了,我見過一個傢伙,骨折後家人讓他100天後下地,結果現在上坡都很難! 醫生沒說功能鍛煉,是失職! 不過最好咨詢醫生,我只是結合個人經驗談一下。
㈥ 脛腓骨粉碎性骨折,拆完鋼板後多久才能運動如何做康復訓練
您好!拆完鋼板後在2到3個月內不能做劇烈活動,因為骨頭上面有釘孔,需專要時間癒合。可嘗試屬不負重的下肢各個關節的屈伸功能鍛煉和大腿小腿肌肉的力量練習。康復訓練的內容很多,詳細請咨詢您的主治醫生或當地醫院的康復科。
㈦ 小腿骨折現在術後一年半,鋼板取出來前跑不步,現在鋼板取出來了,需要進行怎樣的康復鍛煉,
不知你現在取出來多長時間了。
一般是取內固定術後最好卧床休息2周(除大小便最好專不要下床),然後屬扶拐下地鍛煉至術後一月。然後正常走路,術後三月內不要做跑步鍛煉,期間可以在床上做直腿抬高鍛煉股二頭肌肌力,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