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的密度是多少
鋼的密度為:7.85g/cm3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回.
其基本公答式為:W(重量,kg
)=F(斷面積
mm2)×L(長度)
鋼,是對含碳量質量百分比介於0.02%至2.06%之間的鐵碳合金的統稱。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只含碳元素的鋼稱為碳素鋼(碳鋼)或普通鋼
❷ 普通鋼材的密度和不銹鋼材的密度分別是多少
普通鋼材的密度約為7.85噸/m³,而不銹鋼材則有很多種類,密度也都各不相同。
各種不銹鋼材的密度:
Ti鈦、TP270C:4.51噸/m³
439:7.73噸/m³
443、409L:7.74噸/m³
405、410、410s、420、430:7.75噸/m³
黑鐵、高強鋼、鍍鋁美鋅:7.85噸/m³
雙相鋼:7.90噸/m³
304、304L、201、201L、202、305、321:7.93噸/m³
316、316L、309s、310s、347:7.98噸/m³
2205:8.00噸/m³
317L:8.25噸/m³
(2)一般鋼材的密度是多少錢擴展閱讀:
溫度范圍
鋼液不是純金屬,而是以Fe為基的含有一定量C、Si、Mn及其他一些元素的多元合金。因此,它的結晶過程不是在某一固定的溫度(熔點)進行,而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完成的。
在平衡結晶條件下,鋼液溫度降至其液相線溫度(tL)時開始出現晶體,而達到固相線溫度(ts)時結晶方告結束。此液相線和固相線間的溫度區間,即tL-ts=Δtc。便稱為該合金的結晶溫度范圍。
某一鋼種的結晶溫度范圍主要取決於所含元素的性質及其含量,並可由鐵與相應元素的二元或三元相圖來確定。各元素對結晶溫度范圍的影響可近似地看成可加和的。即某一具體鋼種的結晶溫度范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密度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304不銹鋼
❸ 鋼的密度是多少
鋼的密度為: 7.85g/cm3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為:
W(重量,kg )=F(斷面積 mm2)×L(長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種鋼材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如下:
名稱(單位)
計算公式
符號意義
計算舉例
圓鋼 盤條(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徑mm
直徑100 mm 的圓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紋鋼(kg/m)
W= 0.00617 ×d×d
d= 斷面直徑mm
斷面直徑為12 mm 的螺紋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鋼(kg/m)
W= 0.00785 ×a ×a
a= 邊寬mm
邊寬20 mm 的方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鋼
(kg/m)
W= 0.00785 ×b ×d
b= 邊寬mm
d= 厚mm
邊寬40 mm ,厚5mm 的扁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鋼
(kg/m)
W= 0.006798 ×s×s
s= 對邊距離mm
對邊距離50 mm 的六角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鋼
(kg/m)
W= 0.0065 ×s ×s
s= 對邊距離mm
對邊距離80 mm 的八角鋼,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邊角鋼
(kg/m)
=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邊寬
d= 邊厚
R= 內弧半徑
r= 端弧半徑
求20 mm ×4mm 等邊角鋼的每m 重量。從冶金產品目錄中查出4mm ×20 mm 等邊角鋼的R 為3.5 ,r 為1.2 ,則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邊角鋼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長邊寬
b= 短邊寬
d= 邊厚
R= 內弧半徑
r= 端弧半徑
求30 mm ×20mm ×4mm 不等邊角鋼的每m 重量。從冶金產品目錄中查出30 ×20 ×4 不等邊角鋼的R 為3.5 ,r 為1.2 ,則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槽鋼
(kg/m)
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 – r 2 )]
h= 高
b= 腿長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內弧半徑
r= 端弧半徑
求80 mm ×43mm ×5mm 的槽鋼的每m 重量。從冶金產品目錄中查出該槽鋼t 為8 ,R 為8 ,r 為4 ,則每m 重量=0.00785 ×[80 ×5+2 ×8 ×(43 – 5 )+0.349 ×(82–4 2 )]=8.04kg
工字鋼(kg/m)
W= 0.00785 ×[hd+2t (b – d )+0.615 (R2 – r 2 )]
h= 高
b= 腿長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內弧半徑
r= 端弧半徑
求250 mm ×118mm ×10mm 的工字鋼每m 重量。從金屬材料手冊中查出該工字鋼t 為13 ,R 為10 ,r 為5 ,則每m 重量= 0.00785 ×[250 ×10+2 ×13 ×(118 –10 )+0.615 ×(102 –5 2 )]=42.03kg
鋼板(kg/m2)
W= 7.85 ×d
d= 厚
厚度 4mm 的鋼板,求每m2 重量。每m2 重量=7.85 ×4=31.4kg
鋼管(包括無
縫鋼管及焊接
鋼管(kg/m)
W= 0.02466 ×S (D – S )
D= 外徑
S= 壁厚
外徑為60 mm 壁厚4mm 的無縫鋼管,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2466 ×4 ×(60 –4 )=5.52kg
❹ 鋼的密度是多少
鋼的密度是7.85g/cm³ρ(密,度,g/cm3)1/1000=W(重量,kg )÷F(斷面積 mm²)÷L(長度,m)。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回單位為公斤答( kg ),普通碳素鋼密度為7.85克/立方厘米,鋼種不同略微有些不同,如錳鋼為7.81。
鋼是對含碳量質量百分比介於0.02%至2.11%之間的鐵碳合金的統稱。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只含碳元素的鋼稱為碳素鋼(碳鋼)或普通鋼;
在實際生產中,鋼往往根據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錳、鎳、釩等等。人類對鋼的應用和研究歷史相當悠久,但是直到19世紀貝氏煉鋼法發明之前,鋼的製取都是一項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
影響鋼的淬透性的決定性因素是臨界冷卻速度(vk),臨界冷卻速度越小,淬透性越大。影響因素有:
1、含碳量 :共析點附近淬透性最好,遠離S點差。
2、合金元素: 除Co外,幾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都降低鋼的臨界冷卻速度,即提高鋼的淬透性。
3、奧氏體化:溫度越高,保溫時間越長,鋼的淬透性增大。
❺ 45號鋼的密度是多少
基本和鐵的密度一樣,是7.85g/cm*3,普通碳素鋼都差不多,45號鋼和A3更是專相近。
45鋼是GB中的叫法,也叫"油鋼"。市場現貨熱軋居多;冷軋規格1.0~4.0mm之間。
45號鋼為優質碳素結構用鋼,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來做模板,梢子,導柱等,但須熱處理。
一般用於表面耐磨、芯部耐沖擊的重載零件,其耐磨性比調質+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況下採用0.35%)。經熱處理後,表面可以獲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沖擊。
如果用45號鋼滲碳,淬火後芯部會出現硬脆的馬氏體,失去滲碳處理的優點。現在採用滲碳工藝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強度已經可以達到很高,應用上不多見。
❻ 鋼板的密度是多少!
不同的鋼板,密度是不同的,具體如下下表(單位:kg/m³):
鋼板(包括帶鋼)的分類介紹:
1、按厚度分類:、薄板,厚度不大於3mm(電工鋼板除外)、中板,厚度在4-20mm、厚板,厚度在20-60mm、特厚板,厚度大於60mm。
2、按生產方法分類:熱軋鋼板、冷軋鋼板。
3、按表面特徵分類:鍍鋅板(熱鍍鋅板、電鍍鋅板)、鍍錫板、復合鋼板、彩色塗層鋼板。
4、按用途分類:橋梁鋼板、鍋爐鋼板、造船鋼板、裝甲鋼板、汽車鋼板、屋面鋼板、結構鋼板、電工鋼板(硅鋼片)、彈簧鋼板、耐熱鋼板、合金鋼板、其他。
❼ 鋼結構那個鋼材的密度是多少
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05-95規定,當鋼材表面有銹蝕,麻點或劃痕等缺陷時,其深度不得大於鋼材厚度負偏差值的1/2
❽ 我想知道鋼的密度是多少越詳細越好!
不同鋼的密度依據其成分的不同而不同,至於7.8g/cm
3
只是純鐵的密度,鋼的密度可以根據下面的回公式計算:
1/ρ答=w
1
%/ρ
1
+w
2
%/ρ
2
+…,
其中,ρ就是你要求的鋼的密度,而w
1
%、w
2
%…則是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ρ
1
、ρ
2
…是各成分對應的密度。例如,某種鋼的成分是鐵佔90%,鎳佔10%,由於鎳的密度是8.9g/cm
3
,則有:
1/ρ=90%/7.8+10%/8.9,
解此方程得:ρ=7.9,也就是說此種鋼的密度為7.9g/cm
3
。一般而言,鋼的牌號已經告訴了其成分組成,而每種成分的密度查閱是很方便的(例如狗狗一下就知道了),那麼根據上面說的公式計算密度是很方便的。順便說一句,該公式是目前求多組分物質密度的通用公式,不管在理論還是工程領域都是如此。當然,如果有相關儀器,實際測量也可以。
註: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