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鋼材加工費是怎麼演算法
材料費,按照實際用量,加一定比例的損耗量;
加工費,主要算人工、設備損耗等
最後再加一些管理費、利潤、稅費等等。
材料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運輸成本、消耗成本以及稅收等等。成本材料的計算方法主要有:
㈡ 鋼材怎麼計算加工損耗
1.客戶報價時一般最多加5%損耗,用XSTEEL出圖,加上有套料軟體專人套料,買內材料時板材最多取3%,型材1%,很少出容問題。
2.廠房實際料耗完全能控制在3%以下。
3.碰見懂行的報5%,不懂的就報8%。
4.重鋼,結構復雜的用8%。
5.鋼結構施工手冊中有明文規定,角鋼75*75以下是2.2%,80*80~100*100 是 3.5%,120*120~150*150 是 4.3%,180*180~200*200是4.8%,平均是3.7%;工字鋼14a以下是3.2%,24a以下是4.5%,36a以下是5.3%,60a以下是6%,平均4.75%;槽鋼14a以下是3.0%,24a以下是4.5%,36a以下是4.8%,40a以下是5.2%,平均4.3%;鋼板按厚度1~5mm是2.0%,6~12mm是4.5%,13~25mm是6.5%,26~60mm是11%,平均6%。
㈢ 鋼材業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你司這種繳稅法叫核定徵收 就是稅務局給你司定好的 無論虧盈都要交 是按你收入的總額*10%*25% 就是說你只要有收入要按收入的10%的利潤來徵收所得稅 (稅務局給核定的你司的利潤無論多少都按收入的10%計算利潤)其實是可以和稅務局協商的 這種繳稅法很多企業都不用 按這種法納稅如果企業虧損也的要繳所得稅 對企業不利 當然如果你司的利潤率高於10%這種核定徵收對你司是很有利的 如果是查賬徵收 就是按(收入-費用=利潤)*25% 如果利潤為零或負數都不用繳所得稅
㈣ 鋼材怎麼計算加工損耗
1.客戶報價時一般抄最多加5%損耗,用XSTEEL出圖,加上有套料軟體專人套料,買材料時板材最多取3%,型材1%,很少出問題。
2.廠房實際料耗完全能控制在3%以下。
3.碰見懂行的報5%,不懂的就報8%。
4.重鋼,結構復雜的用8%。
5.鋼結構施工手冊中有明文規定,角鋼75*75以下是2.2%,80*80~100*100 是 3.5%,120*120~150*150 是 4.3%,180*180~200*200是4.8%,平均是3.7%;工字鋼14a以下是3.2%,24a以下是4.5%,36a以下是5.3%,60a以下是6%,平均4.75%;槽鋼14a以下是3.0%,24a以下是4.5%,36a以下是4.8%,40a以下是5.2%,平均4.3%;鋼板按厚度1~5mm是2.0%,6~12mm是4.5%,13~25mm是6.5%,26~60mm是11%,平均6%。
㈤ 怎麼算企業所得稅
應納企業所得稅稅款=應納稅所得額×25%。
根據《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根據《實施細則》規定:企業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數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的l/12或l/4,或者按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所得稅。據此,預繳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月(季)預繳所得稅款=月(季)應納稅所得額×33% 或:月(季)預繳所得稅稅額=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12(或1/4)×25%。
企業應納的企業所得稅,都應在月(季)預繳的基礎上,於年度終了後,在規定的期限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計算公式為:全年應納所得稅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3%;匯算應補(退)所得稅稅額=全年應納所得稅稅額-各月(季)預繳所得稅稅額合計。
假如你第一季度利潤末本年利潤累計為A,那麼你這時候就要預繳A*25*%的企業所得稅,第二季度假如利潤累計額小於A*(為B),那麼你這個月就不要交所得稅,如果高於A,那就要補交(B-A)*0.25的企業所得稅,第三和第四季度依此類推。
也就是說從第一季度開始到後面幾個季度,你就依次比較損益表的利潤累計額,如果後面期的大於前期中大的那個,就要對差額按企業所得稅率預交所得稅,如果小於就不用交。所以你的情況,第四季度應該預交的企業所得稅是10萬減去第三季度繳納的2萬5以後的75000元。
(5)鋼材加工企業所得怎麼算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法定扣除項目是據以確定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項目。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是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以及准予扣除項目的金額。成本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和各項間接費用。費用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等。除此以外,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對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按照稅收規定予以調整。企業所得稅法定扣除項目除成本、費用和損失外,稅收有關規定中還明確了一些需按稅收規定進行納稅調整的扣除項目。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⑴利息支出的扣除。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
⑵計稅工資的扣除。條例規定,企業合理的工資、薪金予以據實扣除,這意味著取消實行多年的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度,切實減輕了內資企業的負擔。但允許據實扣除的工資、薪金必須是「合理的」,對明顯不合理的工資、薪金,則不予扣除。今後,國家稅務總局將通過制定與《實施條例》配套的《工資扣除管理辦法》對「合理的」進行明確。
⑶在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方面,實施條例繼續維持了以前的扣除標准(提取比例分別為14%、2%、2.5%),但將「計稅工資總額」調整為「工資薪金總額」,扣除額也就相應提高了。在職工教育經費方面,為鼓勵企業加強職工教育投入,實施條例規定,除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⑷捐贈的扣除。納稅人的公益、救濟性捐贈,在年度會計利潤的12%以內的,允許扣除。超過12%的部分則不得扣除。
⑸業務招待費的扣除。業務招待費,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業務的合理需要而發生的交際應酬費用。稅法規定,納稅人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業務有關的業務招待費,由納稅人提供確實記錄或單據,分別在下列限度內准予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進一步明確,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也就是說,稅法採用的是「兩頭卡」的方式。一方面,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只允許列支60%,是為了區分業務招待費中的商業招待和個人消費,通過設計一個統一的比例,將業務招待費中的個人消費部分去掉;另一方面,最高扣除額限制為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這是用來防止有些企業為不調增40%的業務招待費,採用多找餐費發票甚至假發票沖賬,造成業務招待費虛高的情況。
㈥ 求解企業所得額計算
會計利潤:來1500-600-100-200-50-500-30=20萬元源
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業務招待費限額1500x0.5%=7.5>4x60%=2.4
應調整所得額1.6萬元。
調整稅收滯納金1萬元,環保部門罰款2萬元
應調增所得額4.6萬元
應納稅所得額為20+4.6=24.6萬元
應納所得稅額24.6x25%=6.15萬元
㈦ 來料加工企業如何計算企業所得稅
利潤總額*所得稅稅率=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