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材硬度的測定
其中常用於鋼材硬度試驗的標尺一般為A、B、C,即HRA、HRB、HRC。 硬度值用下式計算: 當用A和C標尺試驗時,HR=100-e 當用B標尺試驗時,HR=130-e 式中e--殘余壓痕深度增量,其什系以規定單位0.002mm表示,即當壓頭軸向位移一個單位(0.002mm)時,即相當於洛氏硬度變化一個數。e值愈大,金屬的硬度愈低,反之則硬度愈高。 上述三個標尺適用范圍如下: HRA(金剛石圓錐壓頭)20-88 HRC(金剛石圓錐壓頭)20-70 HRB(直徑1.588mm鋼球壓頭)20-100 洛氏硬度試驗是目前應用很廣的方法,其中HRC在鋼管標准中使用僅次於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可適用於測定由極軟到極硬的金屬材料,它彌補了布氏法的不是,較布氏法簡便,可直接從硬度機的表盤讀出硬度值。但是,由於其壓痕小,故硬度值不如布氏法准確。 C、維氏硬度(HV) 維氏硬度試驗也是一種壓痕試驗方法,是將一個相對面夾角為1360的正四棱錐體金剛石壓頭以選定的試驗力(F)壓入試驗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試驗力,測量壓痕兩對角線長度。 維氏硬度值是試驗力除以壓痕表面積所得之商,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HV--維氏硬度符號,N/mm2(MPa); F--試驗力,N; d--壓痕兩對角線的算術平均值,mm。 維氏硬度採用的試驗力F為5(49.03)、10(98.07)、20(196.1)、30(294.2)、50(490.3)、100(980.7)Kgf(N)等六級,可測硬度值范圍為5~1000HV。 表示方法舉例:640HV30/20表示用30Hgf(294.2N)試驗力保持20S(秒)測定的維氏硬度值為640N/mm2(MPa)。 維氏硬度法可用於測定很薄的金屬材料和表面層硬度。它具有布氏、洛氏法的主要優點,而克服了它們的基本缺點,但不如洛氏法簡便。維氏法在鋼管標准中很少用。 HB是用一定的力將一定直徑(2.5、5、10)的鋼球壓向被測材料的表面,然後測量被測材料表面鋼球壓痕的直徑以判斷材料的硬度。 材料的原始狀態和鋼材的退火、正火或調質常用HB。 HR有A、B 、C3三種。
其中常用於鋼材硬度試驗的標尺一般為A、B、C,即HRA、HRB、HRC。 硬度值用下式計算: 當用A和C標尺試驗時,HR=100-e 當用B標尺試驗時,HR=130-e 式中e--殘余壓痕深度增量,其什系以規定單位0.002mm表示,即當壓頭軸向位移一個單位(0.002mm)時,即相當於洛氏硬度變化一個數。e值愈大,金屬的硬度愈低,反之則硬度愈高。 上述三個標尺適用范圍如下: HRA(金剛石圓錐壓頭)20-88 HRC(金剛石圓錐壓頭)20-70 HRB(直徑1.588mm鋼球壓頭)20-100 洛氏硬度試驗是目前應用很廣的方法,其中HRC在鋼管標准中使用僅次於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可適用於測定由極軟到極硬的金屬材料,它彌補了布氏法的不是,較布氏法簡便,可直接從硬度機的表盤讀出硬度值。但是,由於其壓痕小,故硬度值不如布氏法准確。 C、維氏硬度(HV) 維氏硬度試驗也是一種壓痕試驗方法,是將一個相對面夾角為1360的正四棱錐體金剛石壓頭以選定的試驗力(F)壓入試驗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試驗力,測量壓痕兩對角線長度。 維氏硬度值是試驗力除以壓痕表面積所得之商,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HV--維氏硬度符號,N/mm2(MPa); F--試驗力,N; d--壓痕兩對角線的算術平均值,mm。 維氏硬度採用的試驗力F為5(49.03)、10(98.07)、20(196.1)、30(294.2)、50(490.3)、100(980.7)Kgf(N)等六級,可測硬度值范圍為5~1000HV。 表示方法舉例:640HV30/20表示用30Hgf(294.2N)試驗力保持20S(秒)測定的維氏硬度值為640N/mm2(MPa)。 維氏硬度法可用於測定很薄的金屬材料和表面層硬度。它具有布氏、洛氏法的主要優點,而克服了它們的基本缺點,但不如洛氏法簡便。維氏法在鋼管標准中很少用。 HB是用一定的力將一定直徑(2.5、5、10)的鋼球壓向被測材料的表面,然後測量被測材料表面鋼球壓痕的直徑以判斷材料的硬度。 材料的原始狀態和鋼材的退火、正火或調質常用HB。 HR有A、B 、C3三種。
其中常用於鋼材硬度試驗的標尺一般為A、B、C,即HRA、HRB、HRC。 硬度值用下式計算: 當用A和C標尺試驗時,HR=100-e 當用B標尺試驗時,HR=130-e 式中e--殘余壓痕深度增量,其什系以規定單位0.002mm表示,即當壓頭軸向位移一個單位(0.002mm)時,即相當於洛氏硬度變化一個數。e值愈大,金屬的硬度愈低,反之則硬度愈高。 上述三個標尺適用范圍如下: HRA(金剛石圓錐壓頭)20-88 HRC(金剛石圓錐壓頭)20-70 HRB(直徑1.588mm鋼球壓頭)20-100 洛氏硬度試驗是目前應用很廣的方法,其中HRC在鋼管標准中使用僅次於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可適用於測定由極軟到極硬的金屬材料,它彌補了布氏法的不是,較布氏法簡便,可直接從硬度機的表盤讀出硬度值。但是,由於其壓痕小,故硬度值不如布氏法准確。 C、維氏硬度(HV) 維氏硬度試驗也是一種壓痕試驗方法,是將一個相對面夾角為1360的正四棱錐體金剛石壓頭以選定的試驗力(F)壓入試驗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試驗力,測量壓痕兩對角線長度。 維氏硬度值是試驗力除以壓痕表面積所得之商,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HV--維氏硬度符號,N/mm2(MPa); F--試驗力,N; d--壓痕兩對角線的算術平均值,mm。 維氏硬度採用的試驗力F為5(49.03)、10(98.07)、20(196.1)、30(294.2)、50(490.3)、100(980.7)Kgf(N)等六級,可測硬度值范圍為5~1000HV。 表示方法舉例:640HV30/20表示用30Hgf(294.2N)試驗力保持20S(秒)測定的維氏硬度值為640N/mm2(MPa)。 維氏硬度法可用於測定很薄的金屬材料和表面層硬度。它具有布氏、洛氏法的主要優點,而克服了它們的基本缺點,但不如洛氏法簡便。維氏法在鋼管標准中很少用。 HB是用一定的力將一定直徑(2.5、5、10)的鋼球壓向被測材料的表面,然後測量被測材料表面鋼球壓痕的直徑以判斷材料的硬度。 材料的原始狀態和鋼材的退火、正火或調質常用HB。 HR有A、B 、C3三種。
❷ 硬度的表徵方法有哪些他們有哪些局限性
硬度的表徵方式目前應用的無非有兩類。
一、類似於指數的方式。如洛氏、里氏、肖氏硬度等。其硬度值並沒有非常明確的物理意義(無單位)。只是對硬度的相對高低進行描述。礦物的莫氏硬度和漆膜的鉛筆硬度更是直觀地用刻劃來比較硬度的高低。
二、有物理上的定義。比如布氏硬度、維氏硬度、努普硬度等可以說成壓痕單位表面積所能承受的壓力,Mayer硬度可定義成單位壓痕投影面積所能承受的壓力。各類邵氏硬度可以表述為在一定的壓力下所能壓入的深度。
這兩類表徵方法如果把握「它們僅僅是表明硬度的相對高低程度」而已,那麼在實際應用中都沒有絲毫問題。
但如果將第二類表徵嚴格按其定義去理解則會帶來許多困惑。比如能說「硬度400HB比硬度200HB的材料硬度一倍」碼?。
硬度這個概念本身並沒有一個簡單明確的物理定義。從邏輯上講難以用單純的物理量、幾何量的組合來完美地表述。
所以,用過於明確測試方法或理解方法會很難成功。第二類表徵的成立的本身加入了無數的約束條件,如壓頭的形狀和尺寸、試驗力的大小及施加的方式、試驗力保持時間,試料本身的機械特性、化學特性、治金學特性等等。
正因為如此,不同硬度試驗方法、甚至同一試驗方法但不同試驗條件下所得出的硬度數值之間的換算也就「不能太當真,僅供參考」了。
應用「硬度」這一參數時,要時時刻刻牢記:1 相對性 2 特定性 3 工具性 4 傳統性
1 相對性:硬度值只是表明其相對的高低。同一試驗條件得出的硬度值之間可以比較高低,但數值倍數的比較沒有意義。
2 特定性:每個硬度值的背後都帶著許多試驗條件的約束,離開了這一點比較也是無意義的。硬度換算如果拋開這些約束條件會有很大的誤差。
3 工具性:日常生產和科研中採用硬度這一參數的根本原因還因為它易於測試和基本上對試驗件無損或很少損壞。藉助它來推斷材料的其他與應用密切相關的機械性能,如耐磨、抗拉壓、金相特性等。同時可用來控制製造工藝。
4 傳統性:硬度使用中充滿了「約定俗成」和「傳統沿習」,有鮮明的行業特點,有很多應用並不是技術上合格、最佳,僅僅是傳統習慣罷了。但不遵從的話,與同行交流、與歷史數據比對等就變得很困難了。
長期以來一直有人試圖創造一種明確的、統一的硬度試驗方式和度量方法,但好像沒有哪個能令別人滿意。
宇宙都有「大一統」理論了,可小小的「硬度」.....
有時也覺得「硬度」很可愛,有些像我們古代哲學的概念。
❸ 想讓鋼材變硬怎麼辦
加入合金材料、增加鋼材含碳量、熱處理改變內部結構。採用淬火工藝版可以使鋼變硬。淬火,權滲碳。
普通鋼材要看材料的含碳量,含碳量在0.25%以上的中、高碳鋼可以通過淬火來提高硬度,低碳鋼需要滲碳淬火,只能提高表面硬度。
這個問題問的很籠統。如果需要提高的硬度不是很大時,可以通過擠壓、滾壓的加工方法;如果需要顯著的提高硬度,就要熱處理了。低碳鋼是不能直接淬硬的,一般是滲碳淬火,表面硬、心部軟。中碳鋼、高碳鋼可以直接淬硬的。
冷做硬化,中\高含碳量的可以淬火,低碳鋼滲碳\淬火.
鋼材有很多種變硬方法不一樣,如淬火 滲碳 鍛打等
那要看你的坯料是什麼狀態的,一般可以通過控制正火後空冷的速度來調整正火後硬度,比如常溫+空冷<207HBW、常溫+風冷217-237HBW、噴霧(可不是淬火的方式)231-255HBW。
如果本身就是正火的,基本上不會變(當然均是正火,也會有硬度的差別)。
如果是鑄件+退火,那硬度略有是升高。
以上為個人意見,希望有幫助。供參考!
❹ 鋼材的硬度太大,怎樣可以讓其變軟,使它益於加工
退火!
先高溫加熱!然後自然降溫!
❺ 金屬材料的硬度測試方法有哪些
金屬的硬度,是指金屬表面局部體積內抵抗因外物壓入而引起的塑性變形的抗力,硬度越高表明金屬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越強,金屬產生塑性變形越困難。硬度試驗方法簡單易行,又無損於零件。實際常使用的硬度試驗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三種。三種硬度試驗值有大致的換算關系,機械、機械工藝或金屬材料的手冊上面一般都有換算關系表。
[布氏硬度HB]
布氏硬度是用載荷為P的力把直接D的鋼球壓入金屬表面,並保持一定的時間,測量金屬表面上的壓痕直徑d,據此計算出的壓痕面積AB,求出每單位面積所受力,用作金屬的硬度值,叫布氏硬度,記作HB.
HB=P/AB=P/(πDh)=2P/(πD(D-SQD(D2-d2)))
單位:P-kgf,D,h-mm
對鋼來說,一般選用的鋼球D為10mm,載荷P為3000kgf,壓入時間為10秒。試驗所得直徑d應在0.25D-0.6D的范圍內。布氏硬度的使用上限是HB450,適用於測定退火、正火、調質鋼、鑄鐵及有色金屬的硬度。
[洛氏硬度HR]
洛氏硬度是工業生產中最常用的硬度測量的方法,因為操作簡便、迅速,可以直接讀出硬度值,不損傷工件表面,可測量的硬度范圍較寬。但洛氏硬度也有一些缺點,如因壓痕小,對材料有偏析及組織不均勻的情況,測量結果分離度大,再現性較差。
洛氏硬度(HR)也是用壓痕的方式試驗硬度。它是用測量凹陷深度來表示硬度值。洛氏硬度試驗用的壓頭分硬質和軟質兩種。硬質壓頭為頂角為120º的金剛石圓錐體,使用於淬火鋼等硬的材料。HRA以60kgf的負荷試驗,硬度有效范圍是>70,適用於硬質合金、表面淬火層及滲碳層;HRC以150kgf的負荷試驗,硬度有效范圍是20-67(相當於HB230-700),適用於淬火鋼及調質鋼。
軟質壓頭由直徑1.588mm(1/16")的鋼球製成,使用於退火鋼、有色金屬等,以HRB表示,硬度有效范圍是25-100(相當於HB60-230)。
這三種洛氏硬度在表盤上刻度的顏色有所規定,HRA和HRC為黑色刻度,HRB為紅色刻度。
[維氏硬度HV]
維氏硬度也是利用壓痕面積上單位應力作為硬度值計量。維氏硬度所使用的壓頭是錐面夾角為136º的金剛石四方錐體。
試驗時,在載荷P的作用下,在試樣試驗面上壓出一個正方形壓痕。測量壓痕兩對角線的平均長度d,藉以計算壓痕面積AV,以P/AV的數值表示試樣的硬度,以HV表示。
HV=P/AV=1.8544P/d2
載荷P的大小可根據試樣的不同選擇,一般為5-100kgf。
一般硬度測量方法對應的處理范圍:
1. HRA:(洛氏A)用於量測熱處理硬質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及其它軟硬材質的硬度測試。
2. HK:(Knoop 努氏)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3. HRC:(Rockwell C洛氏)用於量測熱處理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等。
4. HRB:(Rockwell B洛氏)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5. HR30T:(Rockwell 30T洛氏) 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6. HB5:(Brinell 布氏5)用於量測鋁、軟質鋁合金、鑄鐵、銅、黃銅等。
7. HB30:(Brinell 布氏30)用於熱處理鋼、退火深冷處理鋼材、沖拉材料鋼、深沖鋼帶料等。
8. HV:(Vickers維氏)適用於量測各類材料。
9. R:(Tensile mole拉伸模數 N/mm2)用於熱處理鋼、退火深冷處理鋼材、沖拉材料鋼、深沖鋼帶料等。
10. HR15N:(Rockwell 洛氏HR15N)用於量測熱處理硬質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等。
❻ 鋼材變硬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
加入合金材料抄、增加鋼材含碳量、熱處理改變內部結構。採用淬火工藝可以使鋼變硬。淬火,滲碳。
普通鋼材要看材料的含碳量,含碳量在0.25%以上的中、高碳鋼可以通過淬火來提高硬度,低碳鋼需要滲碳淬火,只能提高表面硬度。
這個問題問的很籠統。如果需要提高的硬度不是很大時,可以通過擠壓、滾壓的加工方法;如果需要顯著的提高硬度,就要熱處理了。低碳鋼是不能直接淬硬的,一般是滲碳淬火,表面硬、心部軟。中碳鋼、高碳鋼可以直接淬硬的。
冷做硬化,中\高含碳量的可以淬火,低碳鋼滲碳\淬火.
鋼材有很多種變硬方法不一樣,如淬火 滲碳 鍛打等
那要看你的坯料是什麼狀態的,一般可以通過控制正火後空冷的速度來調整正火後硬度,比如常溫+空冷<207HBW、常溫+風冷217-237HBW、噴霧(可不是淬火的方式)231-255HBW。
如果本身就是正火的,基本上不會變(當然均是正火,也會有硬度的差別)。
如果是鑄件+退火,那硬度略有是升高。
以上為個人意見,希望有幫助。供參考!
❼ 使鋼鐵變得更加堅硬要經過什麼方法去處理
※均質退火處理 簡稱均質化處理(Homogenization),系利用在高溫進行長時間加熱,使內部的化學成分充分擴散,因此又稱為『擴散退火』。加熱溫度會因鋼材種類有所差異,大鋼錠通常在1200℃至1300℃之間進行均質化處理,高碳鋼在1100℃至1200℃之間,而一般鍛造或軋延之鋼材則在1000℃至1200℃間進行此項熱處理。 ※完全退火處理 完全退火處理系將亞共析鋼加熱至Ac3溫度以上30~50℃、過共析鋼加熱至Ac1溫度以上50℃左右的溫度范圍,在該溫度保持足夠時間,使成為沃斯田體單相組織(亞共析鋼)或沃斯田體加上雪明碳體混合組織後,在進行爐冷使鋼材軟化,以得到鋼材最佳之延展性及微細晶粒組織。 ※球化退火處理 球化退火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由熱處理使鋼鐵材料內部的層狀或網狀碳化物凝聚成為球狀,使改善鋼材之切削性能及加工塑性,特別是高碳的工具鋼更是需要此種退火處理。常見的球化退火處理包括:(1)在鋼材A1溫度的上方、下方反復加熱、冷卻數次,使A1變態所析出的雪明碳鐵,繼續附著成長在上述球化的碳化物上;(2)加熱至鋼材A3或Acm溫度上方,始碳化物完全固溶於沃斯田體後急冷,再依上述方法進行球化處理。使碳化物球化,尚可增加鋼材的淬火後韌性、防止淬裂,亦可改善鋼材的淬火回火後機械性質、提高鋼材的使用壽命。 ※軟化退火處理 軟化退火熱處理的熱處理程序是將工件加熱到600℃至650℃范圍內(A1溫度下方),維持一段時間之後空冷,其主要目的在於使以加工硬化的工件再度軟化、回復原先之韌性,以便能再進一步加工。此種熱處理方法常在冷加工過程反復實施,故又稱之為製程退火。大部分金屬在冷加工後,材料強度、硬度會隨著加工量漸增而變大,也因此導致材料延性降低、材質變脆,若需要再進一步加工時,須先經軟化退火熱處理才能繼續加工。 ※弛力退火處理 弛力退火熱處理主要的目的,在於清除因鍛造、鑄造、機械加工或焊接所產生的殘留應力,這種殘存應力常導致工件強度降低、經久變形,並對材料韌性、延展性有不良影響,因此弛力退火熱處理對於尺寸經度要求嚴格的工件、有安全顧慮的機械構件事非常重要的。弛力退火的熱處理程序系將工件加熱到A1點以下的適當溫度,保持一段時間(不需像軟化退火熱處理那麼久)後,徐緩冷卻至室溫。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加熱時的速度要緩慢,尤其是大型對象或形狀復雜的工件更要特別注意,否則弛力退火的成效會大打折扣。 ※正常化處理 正常化熱處理有兩個重要的功用,一是使工件結晶粒微細化而改善材料機械性質;另一個目的是調節軋延或鑄造組織中碳化物的大小或分布狀態,以利後續熱處理時碳化物容易固溶於材質,以便提升材料切削性,並使材質均勻化。正常化熱處理的熱處理程序,系將工件加熱至A3(亞共析鋼)或Acm(過共析鋼)點溫度以上30℃至60℃的高溫(此即為正常化溫度)保持一段時間,材質成為均勻沃斯田體後,靜置於空氣中使之冷卻。正常化時間的估算,可以每25mm厚度持溫30分鍾來估算需持溫時間。正常化熱處理又可分為二段正常化、恆溫正常化及二次正常化等多種改良式正常化熱處理。 ※淬火處理 淬火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將鋼材急速冷卻以便獲得硬度極大的麻田散體組織。鋼的淬火處理有三個要件,缺一不可,分別是:(1)在沃斯田體區域內加熱一段時間(即沃斯田體化);(2)冷卻時要能避開Ar』(波來體)變態;及(3)使鋼材產生麻田散體或變韌體而硬化。 淬火處理可分為兩個程序來實施,一是加熱;一是冷卻。通常加熱溫度又稱為淬火溫度或沃斯田體化溫度,依熱處理鋼材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亞共析鋼的淬火溫度在Ac3溫度以上30℃至60℃范圍內,共析鋼及過共析鋼的淬火溫度則是加熱至Ac1溫度以上30℃至60℃溫度范圍內。冷卻時要分兩個階段來冷卻,鋼從加熱爐取出的鋼件,一直冷卻到Ar』』變態前的臨界區域,要盡量迅速冷卻;在Ar』』以下的溫度區域則需采緩慢冷卻的方式,否則易造成鋼材的淬裂或淬火變形,此溫度區域又稱為危險區域。 ※回火處理 一般回火處理常繼在淬火處理之後實施,以便消除淬火處理之不良影響而保留並發揮淬火之功效,其主要目的是使淬火生成的組織變態或析出更加安定(使形成回火麻田散體),減少殘留應力並改善相關機械性質(提升材料延展性)。回火溫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機械強度與延展性組合,一般回火溫度大多在600℃以下,因為更高的回火溫度,任何鋼材都會呈現急速軟化的趨勢,此時碳化物逐漸凝聚而球化、肥粒體會再結晶而成長為連續基地,是軟化的主要原因。 ※回火脆性 回火處理要避開幾個會產生回火脆性的溫度范圍,這些脆化溫度范圍視鋼材種類而有所不同,包括:(1)270℃至350℃脆化(又稱低溫回火脆性或A脆性),大多數的碳鋼及低合金鋼,都在此溫度范圍內發生脆化現象;(2)400℃至550℃脆化,通常構造用合金鋼在此溫度范圍內會產生脆化現象;(3)475℃脆化(特別指Cr含量超過13%的肥粒體系不銹鋼);(4)500℃至570℃脆化,針對工具鋼或高速鋼在此溫度范圍加熱,會析出分布均勻的碳化物,產生二次硬化效果,但也易導致脆性。 ※麻淬火處理 麻淬火處理的主要目的,在降低淬火時工件內外溫度的巨大差異,並使於較低溫度時工件內外一起產生麻田散體變態,可避免淬火破裂,並使淬火變形量降至最低而無損任何淬火硬度。其主要操作程序系將鋼材淬入至溫度在Ms點微上之熱浴中,短暫持溫使工件內外溫度相同後,再提出空冷,使工件形成麻田散體變態的熱處理方法。 ※麻回火處理 麻回火處理是將鋼材淬入Ms與Mf溫度范圍之間的熱浴,經過長時間持溫後,使過冷合金沃斯田體一部分變態成麻田散體,一部分變態成下變韌體。此種熱處理後,可不必再行回火處理,且可降低一般淬火回火之急劇程度;其最終組織為回火麻田散體及變韌體之混合,因此擁有高硬度和高韌性的組合。主要的缺點是需要保持恆溫的時間甚久,在工業應用上較不經濟。 ※沃斯回火處理 沃斯回火處理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熱處理方法,主要程序是將鋼材淬入溫度介於S曲線鼻部與Ar』』(Ms點)溫度之間的熱浴,直到過冷沃斯田體完全變態成變韌體才取出空冷的一種熱處理方法,亦稱為變韌淬火,它不需要再行回火處理。沃斯回火的最大特色是可得高硬度、高韌性兼具的材質,一般而言,變態溫度愈高,強硬度愈低,但可增進低溫韌性;變態溫度愈接近Ms溫度,所得之強度、硬度皆大增,且伸長率及斷面收縮率亦大增,頗適合小型工件之大量生產。
❽ 用什麼方法熱處理能提高鋼材最高的硬度
淬火。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工藝過程:加熱、保溫、冷卻。
淬火的實質:是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
(8)要鋼材硬度發生變化有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鋼鐵工件在淬火後具有以下特點:
① 得到了馬氏體、貝氏體、殘余奧氏體等不平衡(即不穩定)組織。
② 存在較大內應力。
③ 力學性能不能滿足要求。因此,鋼鐵工件淬火後一般都要經過回火。
淬火冷卻時,除需合理選用淬火介質外,還要有正確的淬火方法,常用的淬火方法,主要有單液淬火,雙液淬火,分級淬火、等溫淬火,局部淬火等。
缺點:冷卻能力不穩定,易使工件變形或開裂。在C曲線的「鼻子」區(500~600℃左右),水處於蒸汽膜階段,冷卻不夠快,會形成「軟點」;
而在馬氏體轉變溫度區(300~100℃),水處於沸騰階段,冷卻太快,易使馬氏體轉變速度過快而產生很大的內應力,致使工件變形甚至開裂。當水溫升高,水中含有較多氣體或水中混入不溶雜質(如油、肥皂、泥漿等),均會顯著降低其冷卻能力。
❾ 鋼板熱處理後,鋼板的硬度有什麼變化
鋼板的硬度的變化,處決於鋼板熱處理的方式。淬火了就硬,退火了就軟。正火了就是個常態硬度。
❿ q355鋼材硬度怎樣會改變
硬度問題那是含C量問題
你想改變、、?看看質保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