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昌族是怎樣生活的
阿昌族的生活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許多阿昌族農民內生活已開始丟容掉羞於經商的觀念,紛紛投身商海。有的阿昌族農民到國家二級口岸章鳳經營布匹或從事木材、玉器、中葯材、土特產品、鋼材、日用品等的邊境貿易。在熱鬧的農貿市場內,阿昌族賣戶撒刀、農具及進行農業機械加工、鋼材銷售、開雜貨店,開飲食店、理發店、服裝店、傢具店、旅社的隨處可見。還有一些阿昌族從事客、貨運輸。
❷ 阿昌族戶撒刀的製作工藝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打制的刀具煉極精純,柔可繞指,剁專鐵如泥,用屬木、皮、銀等材料配製的刀鞘也極為精美。
戶撒刀製作過程須經下料、制坯、打樣、修磨、飾葉、淬火、創光、做柄、制帶、組裝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藝最為突出,通過熱處理使刀葉的硬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如史所稱是柔可繞指,吹發即斷,剛可削鐵。採用的工具有木製風箱、鐵、泥、石混合做成的火爐,以及錘、鉗、鐵枕等。制刀時,選用保山、騰沖一帶出產的鋼材,放到爐火中反復加熱、鍛打、刮磨成刀坯後,再蘸水淬火。淬火技術要求很高,刀劍質量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淬火技術的高低,有一種薄韌可彎的背刀就是蘸水後經過香油回火,反復加工製成的。
❸ 什麼鋼材做菜刀好
本公司5CR15MOV、6CR14、6CR14MOV、7CR17MOV、8CR14MOV、8CR17MOV、9CR13MOV、9CR14MOV、9CR18MO、9CR18MOV、D2、SK2、SK5等,以及可根據客戶需求定製的個性化回鋼種。全部采答用1.5~8噸大鋼錠鍛造工藝生產,鍛成鍛柸後再熱軋成鋼帶和棒材,通過先進的鍛造工藝和合理的鍛造比,達到細化晶粒、改變碳化物形態、清除偏折、增加密度等效果。使鋼的內部組織、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勻。通過客戶合理的熱處理工藝,使鋼擁有最佳的機械性能。
❹ 什麼刀的鋼火最好
一把是大師級別的刀匠刀最好,一把刀的硬度才62.要是有名的刀匠可以利於鍛造和淬火技術能使刀的硬度提升到67.這種刀我在主題名品網看到的是威廉亨利。
❺ 劈砍的冷兵器用什麼鋼材才好
西藏的卡卓刀
❻ 柔軟可繞手指,鋒利削鐵如泥,阿昌族的戶撒刀有多厲害
眾所周知,中國少數民族有三大名刀:甘肅保安族的腰刀、新疆維吾爾族的英吉沙小刀以及阿昌族的戶撒刀。我們今天討論的主角,就是三大名刀之一的阿昌族戶撒刀。
阿昌刀在今天被視作阿昌族文化的象徵,也是各大收藏家趨之若鶩的珍品。它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刀具本身的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它承載了阿昌族人民千百年來的文化變遷。時間可能改變了阿昌族人民居住的那片土地,科技和高樓取代了慢工藝和土樓,但是阿昌族人身上那種專心做事、不驕不躁的氣質卻一直留存在他們的靈魂里。
然而由於加強社會治安的需要,近年來我國對刀具的銷售和流通愈發嚴格,戶撒刀的市場日益萎縮,甚至有逐漸退出市場的趨勢,戶撒刀製作的技藝也瀕臨著失傳的危險。
事實上,戶撒刀不僅是屬於阿昌族的文化遺產,也是整個中華民族寶貴的物質財富,如何在發展的過程中保護和傳承戶撒刀,仍然是值得我們重視的話題。
❼ 什麼刀很好
白鯊 飛刀之王
❽ 戶撒刀講解,歷史文化。做工。民族文化
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它是因產於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戶撒刀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享有一定盛名,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戶撒刀品種繁多而且極富民族特色,有景頗族、傈粟族喜愛的背刀,有傣族、阿昌族喜愛的尖刀和砍刀,還有專為藏族打制的腰刀和長刀,以及其他民族用的菜刀和鐮刀等。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西北部的戶撒鄉,主要集中在潘樂、戶早、隆光、相姐、明社、曼炳6個村。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因隴川縣戶撒鄉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區而得名。戶撒盛產刀具,而且極富民族特色,遠銷緬甸及境內怒江以西地區,為各民族所喜愛,有景頗族、僳僳族最喜愛的背刀,有傣族、阿昌族喜愛的尖刀和砍刀,還有專為藏族打的腰刀和長刀,以及其他民族用的菜刀、鐮刀……戶撒刀工藝獨特,質地精良,鋒利耐用,有"柔可繞指,削鐵如泥"之譽,在省內外久享盛名。
相傳明代屯駐戶臘撒的軍隊中,有一部分是專門製作兵器的,他們具有較高的鍛造技術。後來,這些匠人與當地人通婚,逐漸融合於阿昌族中。阿昌人繼承和發展了明軍的冶煉和鍛造技術,生產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刀具,而且工藝越來越精湛。村寨之間分工較細,各寨有自己的名牌產品。整個戶撒地區好比一座手工業加工廠,各寨就是它的車間,各以一種產品聞名。如來福寨的黑長刀、花鋼刀,芒東寨的腰刀、小尖刀,臘姐寨的鋸齒鐮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鞘等。戶撒刀之所以經久耐用,一是選料講究,二是淬火技術掌握的好,加之刮磨的漂亮美觀,所以他們打的刀拿來隨便磨一下即鋒利無比。一些老藝人能夠把刀打製得剛柔兼備,乃至可以任意彎曲。比如一把長刀,不使用時,可像腰帶一樣圍系在腰間,需要時解下,立即自然伸直,其技藝堪稱一絕。
戶撒刀製作過程須經下料、制坯、打樣、修磨、飾葉、淬火、創光、做柄、制帶、組裝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藝最為突出,通過熱處理使刀葉的硬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如史所稱是"柔可繞指,吹發即斷,剛可削鐵"。採用的工具有木製風箱、鐵、泥、石混合做成的火爐,以及錘、鉗、鐵枕等。制刀時,選用保山、騰沖一帶出產的鋼材,放到爐火中反復加熱、鍛打、刮磨成刀坯後,再蘸水淬火。淬火技術要求很高,刀劍質量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淬火技術的高低,有一種薄韌可彎的背刀就是蘸水後經過香油回火,反復加工製成的。
花鋼背刀採用紅、白鐵皮和青鋼混合打制面成,具體為紅鐵皮一層,白鐵皮一層,疊起,然後燒化鐵皮的表面讓它們粘成一塊鐵條,刀口背上加青鋼,打成刀型後,把它鏟白,磨光滑,刀面上就呈現出紅、白、青三種顏色,花鋼背刀由此得名,花鋼背刀刀體美觀,刀口鋒利,深受滇緬邊境各族男子青睞,既是顯示英武的裝飾品,也是農業耕伐木的生產工具和防身武器。藏刀寬而厚,工藝精巧,長短不一,部分刀把上鐫刻有"猛虎長嘯","飛燕迎春"等精製花紋,藏族人民配掛在身上是一種裝飾品。
阿昌族人民不僅擅長打刀,也非常愛刀。每家至少有把長刀。青年男子結婚時,總是要身背長刀,方顯得英姿勃勃。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戶撒刀長短不一,有生產用刀、生活用刀、狩獵者護身用的長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數十個品種。如今阿昌族利用精湛的冶鑄和鍛造技術,生產出的刀具越來越精。製作刀具的村寨之間形成了較細的分工,各寨都有自己的名牌產品。整個戶撒壩好比一座手工業加工廠,各寨就是它的車間,各以一種產品聞名,如來福寨的黑長刀、花鋼刀,芒東寨的腰刀、小尖刀,臘姐寨的鋸齒鐮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李芒寨的加工銀刀。
戶撒刀已發展出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裝飾性工藝品等三大類120多種。由於工藝精湛,戶撒刀不僅本民族視若珍寶,而且深受附近漢、傣、景頗、僳僳、藏、白等民族的喜愛。如今,阿昌刀已走出了雲南,不僅銷往北京、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甚至還遠銷緬甸、泰國、印度等國。
❾ 刀具常用的鋼材都有哪些
冷作鋼有:9CrSi,Cr12MoV,Cr12Mo1V,Cr12Mo1V1,DC53,LD
高速鋼版有:M2,M35,M42,M7
粉末鋼權有:ASP23,ASP30,ASP60,T15
熱作鋼有:H13,H12,H21,
不銹鋼有:440B,440C,2Cr13,3Cr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