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鋼材的化學成分中,應嚴格控制哪些有害成分的含量為什麼
在鋼材的化學成分中,應嚴格控制以下有逗棗滾害成分的含量:
1. 硫(S)和磷(P):這兩種元素存在於原料中,如果其含量太高,會影岩含響鋼材的力學性能和可焊性。硫和磷也會引起鋼的脆性,使其易於開裂。
2. 氫(H)和氧(O):這些元素通常來源於潮濕的原料或某些生產過程。如果鋼中的氫和氧含量過高,則會導致氫脆性和氧化,從而破壞鋼的強度。
3. 氮(N)和鉛(Pb):氮的含量過高會導致鋼材的氮化物形成,從而降低其強度。鉛是一種有毒金山余屬,有害於人體健康,因此其在鋼材中的含量應嚴格控制。
控制以上有害成分的含量是為了確保鋼材的質量和安全性能。過量的有害成分會降低鋼材的強度和韌性,從而對構造系統和使用帶來危險。
⑵ 合金中的鉻有什麼用鉻含量高好嗎
鉻本身硬度很高(莫氏硬度可達9,金剛石為10),但合金中使用鉻主要並不是為了增加硬度,鉻最大的優勢在於其與空氣接觸後會產生一層極薄的氧化層,能阻止氧氣進一步腐蝕金屬,而且氧化層被破壞後可以迅速再生,使其抗腐蝕的能力很強,因此向鐵中摻入一定比例的鉻即可製造出不銹鋼,另外自行車的輪圈和鋼管等之所以光亮如鏡不易受雨水等的腐蝕也是由於其表面鍍了一層鉻的緣故。
三價鉻鹽和六價鉻酸鹽具有一定毒性,但由於上述的金屬鉻不易腐蝕的性質,從不銹鋼等進入人體的鉻的量很少,基本沒有健康危害
⑶ 鋼材碳含量超標有什麼情況發生
鋼材含碳量越高強度、硬度越高,加工越困難;熱處理開裂傾向越大,但如果超標范圍不大於10%的話,基本上不用考慮
⑷ 鋼材中硫的含量超過規定標准會導致鋼材出現什麼情況
鋼材中硫的含量超過規定標准會導致鋼材會導致鋼材在高溫工作時變脆。
硫是煉鋼時由礦版石和燃料帶入鋼權中的。硫在鋼中與鐵形成化合物FeS,FeS與鐵則形成低熔點(985°C)的共晶體分布在奧氏體晶界上。當鋼材加熱到1100-1200°C進行鍛壓加工時,晶界上的共晶體已熔化,造成鋼在鍛壓過程中開裂,這種現象稱為熱脆。因此,硫是有害元素,其含量(Ws)一般應嚴格控制在0.03%-0.05%以下。
⑸ 鋼材鉻含量4%容易銹嗎
不易生銹。
鍍鋅是典型的防銹電鍍層,在工程中應用極廣,不易生銹,鍍鎳和鍍鉻,則不瞎森是單純的防銹鍍層,是裝飾—防護性鍍層,即兼有防護和裝飾的作用,主要用於對外觀有高裝飾要求的情況下使用,如自行車、摩托車、小轎車等。就單純的防銹性能。
防銹性能以鍍鋅(鈍化)為好,鍍鋅是典型的防銹電鍍層搏此,在工程中應用極廣,如室外輸電塔、高速公路護欄,汽車配件、日用五金等金屬件無不採用鍍鋅防銹。從成本上講,鍍鋅(鈍化)的價格還不及鍍鎳、鉻的1/5,所以鍍鋅(鈍化)是名符其實的價廉物美,物有所值的防銹鍍層。但是因為鋅是以自我「犧牲」來保護鋼鐵基體,在使用過程中鋅表面會變色、起粉等腐蝕性變磨銀畝化,非專業者就誤會認為其防腐性不如鎳、鉻好。
⑹ 鋼中含硫量太多會引起鋼材的什麼含磷量太多會引起鋼材的什麼
硫是由生鐵及燃料帶入鋼中的雜質。在固態下,硫在鐵中的溶解度極小,而是以FeS的形態存在於鋼中。由於FeS的塑性差,使含硫較多的鋼脆性較大。更嚴重的是,FeS與Fe可形成低熔點(985℃)的共晶體,分布在奧氏體的晶界上。當鋼加熱到約1200℃進行熱壓力加工時,晶界上的共晶體已溶化,晶粒間結合被破壞,使鋼材在加工過程中沿晶界開裂,這種現象稱為熱脆性。為了消除硫的有害作用,必須增加鋼中含錳量。錳與硫優先形成高熔點(1620℃)的硫化錳,並呈粒狀分布在晶粒內,它在高溫下具有一定塑造性,從而避免了熱脆性。硫化物是非金屬夾雜物,會降低鋼的機械性能,並在軋制過程中形成熱加工纖維組織。因此,通常情況下,硫是有害的雜質。在鋼中要嚴格限制硫的含量。但含硫量較多的鋼,可形成較多的MnS,在切削加工中,MnS能起斷屑作用,可改善鋼的切削加工性,這是硫有利的一面。
磷有強烈的固溶強化作用,使鋼的強度、硬度增加,但塑性、韌性則顯著降低。這種脆化現象在低溫時更為嚴重,故稱為冷脆。一般希望冷脆轉變溫度低於工件的工作溫度,以免發生冷脆。而磷在結晶過程中,由於容易產生晶內偏析,使局部地區含磷量偏高,導致冷脆轉變溫度升高,從而發生冷脆。冷脆對在高寒地帶和其它低溫條件下工作的結構件具有嚴重的危害性,此外,磷的偏析還使鋼材在熱軋後形成帶狀組織。因此,通常情況下,磷也是有害的雜質。在鋼中也要嚴格控制磷的含量。但含磷量較多時,由於脆性較大,在製造炮彈鋼以及改善鋼的切削加工性方面則是有利的。磷由生鐵帶入鋼中,在一般情況下,鋼中的磷能全部溶於鐵素體中。
⑺ 檢驗鋼材的鉻含量的儀器對人體有危害嗎
沒有,金屬態的物質很少會危害人的生命
⑻ 做法蘭的鋼材鉻高會有什麼影響
鉻的作用由於鉻合金性脆,作為金屬材料使用還在研究中,鉻主要以鐵合金(如鉻鐵)形式用於生產不銹鋼及各種合金鋼。金屬鉻用作鋁合金、鈷合金、鈦合金及高溫合金、電阻發熱合金等的添加劑。氧化鉻用作耐光、耐熱的塗料,也可用作磨料,玻璃、陶瓷的著色劑,化學合成的催化劑。鹼式硫酸鉻(三價鉻鹽)用作皮革的鞣劑。[8] 鉻礬、重鉻酸鹽用作織物染色的媒染劑、浸漬劑及各種顏料。
鉻提高鋼材的硬度
高壓法蘭
不過含量復合材質標准要求。
⑼ 鉻(Cr)對鋼性能的影響
馬氏體鋼材中的鉻是在鋼材中和碳形成碳化鉻,或者和氮形成氮化鉻,碳化鉻和氮化鉻的硬度是HV2200,這個硬度並不高,金剛石的硬度是HV7000,碳化鎢和碳化釩硬度是HV2800。鉻會讓鋼材晶粒長大,韌性降低,鉻還會讓鋼材的奧氏體區域擴大,淬火後殘余奧氏體比例增高,殘余奧氏體會造成未來鋼材的尺寸慢慢長大。鉻和空氣中的氧形成氧化鉻鈍化膜起到耐腐蝕的作用,鉻元素相對比較便宜。
⑽ 鋼材中硫和氧的含量過量會導致鋼材熱脆
鋼除了鐵和碳這兩種基本元素外,還含有一些其他元素,這些元素對鋼的性能和質量都有一定的影響。
(1)碳。碳是決定鋼的性能的主要元素。隨著碳含量的增加,鋼的強度和硬度增加,但塑性和韌性下降。然而,當碳含量大於1時。0%時,鋼的抗拉強度因其脆性而降低。
(2)硅和錳。硅和錳是鋼中的有益元素。硅和錳是煉鋼時加入硅鐵和錳鐵脫氧時殘留在鋼中的合金元素。
硅含量小於1%時,可提高鋼的強度,但對塑性和韌性無明顯影響。然而,當硅含量超過1%時,鋼的冷脆性增加,焊接性變差。
當錳含量為0.8%~1%時,可明顯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但幾乎不降低塑性和韌性。當含量超過1%時,強度提高,而塑性和韌性下降,焊接性變差。
(3)硫和磷。硫和磷是鋼中的主要有害元素,是煉鋼過程中由原料帶入的。
硫會引起熱脆性,嚴重降低鋼的熱加工性和焊接性。硫的存在還會降低鋼的沖擊韌性、疲勞強度、焊接性和耐腐蝕性。
磷能提高鋼的強度、硬度和耐蝕性,但顯著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尤其是低溫沖擊韌性,使鋼變脆。這種現象被稱為冷脆。冷脆會降低鋼的沖擊韌性和焊接性能。
(4)氧氣和氮氣。氧和氮是鋼中的有害元素,在煉鋼過程中進入鋼水中。這些元素的存在降低了鋼的強度、冷彎性能和焊接性能。氧也增加鋼的熱脆性,氮也增加鋼的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
(5)鋁、鈦、釩和鈮。鋁、鈦、釩、鈮等元素是鋼中的有益元素。都是煉鋼的強脫氧劑,也是合金鋼中常用的合金元素。適當添加這些元素可以改善鋼的組織,細化晶粒,顯著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