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板不同的軋制方向對沖壓件有什麼影響
板厚方向性系數
於鋼錠結晶和板材軋制時出現纖維組織等因素,板料的塑性會因為方向不同而出現差異,這種現象稱為板料的塑性各項異性。各向異性包括厚度方向的和板平面的各向異性。厚度方向的各向異性用板厚方向性系數 r 表示。 r 值越大,板料在變形過程中愈不易變薄。是分析沖壓件變形程度,設計工藝性及擬訂工藝規程的前提。如果板料形狀合適,不僅變形沿板料分布不均勻的現象能夠得到明顯改善,而且成形極限也可有所提高,並能降低突耳高度,減少切邊餘量。此外,對於某些落料後直接成形的零件,若能給出精確的板料形狀及尺寸,則能減少試模調模的次數,從而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率。
② 軋鋼冷軋的優缺點是什麼
冷軋的優點:
1、冷軋板卷產品尺寸精確,厚度均勻,板卷厚度差一般不超過0.01-0.03mm或更小,完版全可以符合高權精度公差的要求;
2、可獲得熱軋無法生產的極薄帶材(最薄可達0.001mm以下);
3、軋產品表面質量優越,不存在熱軋板卷常常出現的麻點、壓入氧化鐵皮等缺陷,並且可根據用戶的要求,生產出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板卷(光澤面或麻糙面等),以利於下道工序的加工;
4、軋板卷距又很好的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如較高的強度、較低的屈服極限、良好的深沖性能等);
5、實現高速軋制和全連續軋制,具有很高的生產率。
冷軋的缺點:
1、成型過程中沒有經過熱態塑性壓縮,但截面內仍然存在殘余應力,對鋼材整體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產生影響;
2、冷軋型鋼樣式一般為開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轉剛度較低。在受彎時容易出現扭轉,受壓時容易出現彎扭屈曲,抗扭性能較差;
3.冷軋成型鋼壁厚較小,在板件銜接的轉角處又沒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載的能力弱。
冷軋和熱軋是兩種不同的軋鋼技術
1、冷軋是在常溫狀態下由熱軋板加工而成;
2、一塊鋼坯在加熱後(就是電視里那種燒的紅紅的發燙的鋼塊)精過幾道軋制,再切邊,矯正成為鋼板,這種叫熱軋。
③ 軋鋼冷軋的優缺點是什麼
冷軋的優缺點:
優點:成型速度快、產量高,且不損傷塗層,可以做成多種多樣的截面形式,以適應使用條件的需要;冷軋可以使鋼材產生很大的塑性變形,從而提高了鋼材的屈服點。
缺點:
1.雖然成型過程中沒有經過熱態塑性壓縮,但截面內仍然存在殘余應力,對鋼材整體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產生影響;
2.冷軋型鋼樣式一般為開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轉剛度較低。在受彎時容易出現扭轉,受壓時容易出現彎扭屈曲,抗扭性能較差;
3.冷軋成型鋼壁厚較小,在板件銜接的轉角處又沒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載的能力弱。
④ 影響鋼材強度因素有哪些
(1)由於某種因素的影響而使鋼材強度提高,塑性、韌性下降,增加脆性的現象稱之為硬化現象。一般為重復荷載作用下彈性極限提高(進入塑性階段後發生)。
(2)冷加工時(常溫進行彎折、沖孔剪切等),鋼材發生塑性變形從而使鋼材變硬的現象稱之為冷作硬化。
(3)鋼材中的C、N,隨著時間的增長和溫度的變化,而形成碳化物和氮化物,使鋼材變脆的「老化」現象稱之為時效硬化。
2、溫度的影響
(1)正溫影響
總體影響規律為溫度上升,鋼材的強度降低,塑性、韌性提高,溫度達450-600℃左右時,鋼材的強度幾乎降至為零,而塑性、韌性極大,易於進行熱加工,此溫度稱之為熱煅溫度。
需要說明:鋼材在250℃左右時,強度提高,塑性、韌性下降,鋼材表面呈藍色,這一現象稱之為藍脆現象。鋼材在200℃以上時應採取隔熱措施。
(2)負溫影響
隨著溫度的降低鋼材的強度提高,塑性、韌性降低,脆性增大,稱之為低溫冷脆,當溫度降至某一特定溫度時鋼材的脆性急劇增大,稱此溫度點為轉脆溫度。
3、生產工藝的影響
(1)冶煉過程主要控制化學成分。
(2)澆鑄的影響主要為脫氧方法:沸騰鋼用Mn為脫氧劑,時間快,價格低,質量差;鎮靜鋼用Si為脫氧劑,時間慢,價格高,質量好。
(3)反復的軋制可使得鋼材規格變小,改善鋼材的塑性,同時可以使鋼材中的氣孔、裂紋、疏鬆等缺陷焊合,使金屬晶體組織密實,晶粒細化,消除纖維組織缺陷,使鋼材的力學性能提高。同一牌號的鋼材,厚度或直徑越小,強度越高。
⑤ 鋼材經過軋制可以起什麼作用
達到要求的厚度如6,8,10毫米厚板,
達到預定的外形如槽鋼,工字鋼,
同時在微觀上使晶專粒大小屬分布更均勻,宏觀上一定程度消除鋼材內部的缺陷如氣孔,縮松等。
對大體積的毛胚件冷卻不均勻而產生的內應力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