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出口前十商品是什麼
中國出口前十商品分別是電機設備、發電設備、玩具、傢具、鞋類、針織品、非針織品、塑料產品、鋼鐵和車輛。
注意:
1、車輛。2018年,中國汽車出口達到1060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31%。2016年恢復10%,中國汽車出口再次大幅增長。出口方面,奇瑞、江淮、長城、長安排名前四。
2、鋼鐵。根據中國商業工業研究院資料庫,2018年6月至10月,中國鋼鐵出口總體呈下降趨勢,2018年10月中國鋼鐵出口總額為550萬噸,同比增長10.4%。從金額上看,2018年10月中國鋼鐵出口金額有所下降,2018年10月中國鋼鐵出口金額為4826.5百萬美元,同比增長21.3%。
3、塑料及塑料製品。根據中國商業研究院的資料庫,2018年11月,中國塑料製品出口量大幅反彈,2018年11月,中國塑料製品出口量為130.5萬噸,同比增長24.3%。
4、服裝-非針織。服裝-非針織。據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基本穩定結束。全年累計出口2767.3億美元,增長3.5%,其中紡織品出口1191億美元,增長8.1%,服裝出口1576.3億美元,增長0.3%。2018年,紡織行業不僅遭受了國內環境保護的嚴格調查,而且面臨著國際貿易摩擦。紡織圈在這個縫隙中逐漸縮小,艱難生存。
5、服裝-針織品。針織工業服裝是織物的後起之秀。特別是在過去的10年裡,它已經從過去的單一針織內衣演變為今天的時尚服裝。針織品發展迅速,平均年銷量增長15%。針織品加工織物製成的產品稱為紡織品。按用途可分為服裝紡織品、裝飾紡織品和工業用品。
6、鞋類。據中商集團產業研究院資料庫查詢表明,20181-3年度我國鞋品產銷量呈提高發展趨勢,提高發展趨勢慢慢增加;20184一季度我國鞋品產銷量發生降低,對比3一季度降低15.17%。2018十二月我國鞋品產銷量為38。八萬噸,同比減少0.5%。
7、傢具。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2018年全年進出口數據。總體而言,2018年家居行業相關外貿進出口實現穩步增長。出口方面,傢具及其零部件出口額達到536.9億美元,同比增長7.6%。
8、玩具。根據中國商業研究院資料庫,2018年1-3季度中國玩具出口額呈增長趨勢,2018年4季度中國玩具出口額有所下降;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玩具出口額較第三季度下降7.85%。2018年12月,中國玩具出口額為2087.300萬美元,同比增長3.1%。
9、發電設備。根據中國商業研究院資料庫,2018年1-3季度中國電機和發電機出口穩步增長,2018年4季度中國電機和發電機出口下降;2018年12月,中國電機和發電機出口量為2.3億台,同比下降7.6%。
10、電器機械設備。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主要以有線電話、電報機、數據處理設備、監視器、投影儀為主。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由聯合國統計署創建,是目前全球最大、最權威的國際商品貿易數據型資源庫),2017年美國從中國進口金額超過5000億美元商品,其中電氣設備和機械設備佔比約50%。
但聯合國統計署對電氣設備與機械設備的行業劃分包含通信、電子、汽車等等製造業,與A股行業劃分差異較大,我們對85和84二位碼目錄下的四位碼目錄進一步梳理發現主要是以有線電話、電報機、數據處理設備、監視器、投影儀為主。
⑵ 鋼鐵的產業現狀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八一鋼鐵(600581)、首鋼股份(000959)、南鋼股份(600282)、本鋼板材(000761)、中信特鋼(000708)、山東鋼鐵(600022)、安陽鋼鐵(600569)、華菱鋼鐵(000932)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粗鋼產量、粗鋼表觀消費量、生鐵產量及增速
受調控影響粗鋼產銷下降
2021年上半年,受國內外需求拉動,全國累計粗鋼產量5.63億噸,同比增長11.80%,創同期歷史新高。下半年,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落實,鋼鐵產量過快增長得到有效遏制。自7月以來,粗鋼產量連續6月保持同比下降。2021年累計粗鋼產量10.33億噸,同比減少約3200萬噸,下降3.0%。
2021年全年,我國累計粗鋼表觀消費量約9.92億噸,同比下降5.3%。
生鐵市場震動下行
盡管處在21世紀,鋼鐵依舊是人類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工業水平的重要指標。我國是鋼鐵工業大國,每年為全球供應超過一半以上的鋼鐵。但2021年由於徐州生鐵企業因2020年去產能關停而影響產量,同時受制於原料成本高企,生鐵企業利潤倒掛,整體開工積極性維持低位。
2021年我國累計生產生鐵8.69億噸,累計同比下降4.30%。
鋼材進口數量重回疫情前水平
2021年全年,我國累計生產鋼材13.37億噸,累計同比增長0.60%,累計日產366.21萬噸、同比增長0.88%。
近十年我國鋼材進口總量保持平穩,尤其是近五年進口總量在1300萬噸上下。2020年中國鋼材進口量因國內需求率先復甦、海外資源價格優勢顯著等原因大幅增長至2023.3萬噸,2021年鋼材進口量重回疫情前平均水平,但高基數效益下同比降幅較為顯著。從單月進口變化來看,全年進口量保持平穩,運行區間在100-142萬噸。2021年海外需求恢復力度超過預期,供應存在缺口,導致海外鋼價高於國內,出口資源向美歐等高價區域流動,進口成本顯著提升,抑制了國內企業進口積極性等原因造成了全年進口量同比大幅減少。
2021年,鋼鐵鋼業雖然整體產量有所下降,但行業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積極應對國內外需求形勢變化,積極保供穩價,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行業總體運行態勢良好,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⑶ 中國從哪些國家進口鋼鐵
中國的鋼鐵進口國家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德國和比利時等鋼鐵冶煉技術和軋制技術發達的回國家。答2016年1月~12月份,我國累計出口鋼材10843萬噸,同比下降3.5%。而據海關總署介紹,2016年我國鋼材進口1321萬噸,增長3.4%;
⑷ 美國對鋼鐵徵收關稅中國鋼鐵是漲還是跌
北京時間3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命令,15天後對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關稅。該稅針對向美國出口鋼鐵、鋁的所有國家,但加拿大、墨西哥獲得30天的關稅豁免,後續是否延長將取決於正談判中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進展。
特朗普政府一名官員表示,相關國家的關稅豁免將帶來其他國家關稅的上升,以維持美國國內(鋼鐵和鋁)生產商80%的產能利用率目標。
直接而言,這一政策對中國鋼鐵業和鋁業的影響有限,尤其對鋼鐵業影響有限。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進口國。美國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進口鋼鐵產品3812.1萬噸,同比增長15.4%。其中成品鋼材2955.8萬噸,同比增長12.2%。在成品鋼材進口排名中,中國位列第7位,進口81.3萬噸,較2016年下降5.7%,佔美國成品鋼材進口總量的2.75%。
中國鋼鐵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左右,出口量也穩居世界首位。2011年以來,中國鋼材出口連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至2015年出口量到達頂峰1.12億噸。2015年後,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及國內供給側改革影響,鋼材出口進入下降通道,2016年出口1.08億噸,同比下降3.5%,2017年出口7541萬噸,同比大降三成。
美國徵收25%關稅對中國鋼鐵出口影響有多大?
盡管出口總量一路上揚,但中國對美國鋼鐵出口卻逐年遞減。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出口美國鋼材產品540萬噸,佔中國當年鋼材出口總量12.56%;到2017年,中國出口美國鋼材產品118萬噸,僅佔中國鋼材出口總量的1.56%。在中國鋼材出口國排名中,美國由2006年的第2位下降至2017年的第18位。
中國對美鋼鐵出口萎縮是受美國頻繁的貿易調查影響。
美國是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最多的國家。據美國商務部數據,截至2018年底,美國有169項針對鋼鐵產品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其中29項針對中國,同時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多項保障措施或特別保護調查,用多種形式的關稅限制中國鋼鐵產品出口美國。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告訴《財經》記者,從中國鋼鐵產品整體出口規模看,美國這次關稅保護涉及的中國鋼鐵產能規模並不大,但中國對美鋼材出口可能會進一步萎縮。
中國鋁出口量約占年產量的10%。2017年,對美出口約佔中國鋁產品出口總額的14%。由於國際鋁價大幅上漲,受雙反關稅打壓的中國鋁產品在美國競爭力上升。今年1-2月,中國未鍛軋鋁和鋁材對美出口合計81.7萬噸,同比增長26%。
特朗普政府對鋁徵收的關稅要遠低於鋼鐵。今年2月27日,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重要鋁出口類鋁箔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作出最終裁定,涉案中方鋁企最高面臨186%的「雙反」稅率。相比之下,10%的新增關稅並不是中國鋁業的優先考慮事項。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對《財經》記者表示,他更擔心美國的保護關稅產生壞的示範效應,在全球掀起新的貿易保護潮流,進而波及中國對其他國家的鋼鐵出口。
美國的貿易措施常常引起其他國家跟隨。以光伏行業為例,2011年11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一年之後,歐盟也跟隨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在鋼鐵行業,中國也時常遭受歐盟的雙反調查。
由於歐美的雙反保護關稅,中國鋼鐵出口重心已經向歐盟、美國之外的國家轉移。2016年,中國向東盟、中東地區和韓國出口鋼材6909.29萬噸,同比增加395.61萬噸,增長6.07%,占出口總量的63.69%。
東盟是中國鋼材出口的主要地區。2016年,中國向東盟出口鋼材3893.75萬噸,同比增長12.62%,占出口總量的35.89%,比2015年提高5.13個百分點。2016年,中國鋼鐵出口前5名的國家分別為韓國、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尼。
2017年4月,美國商務部分別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啟動「232調查」(指美國商務部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立案調查)。今年2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調查報告,認為進口鋼鐵產品嚴重損害國內產業,威脅國家安全。
美國商務部在鋼鐵領域建議三種制裁措施:1、所有進入美國的鋼鐵出口國統一徵收24%的進口關稅;2、對特定國家或地區(巴西、中國、哥斯大黎加、埃及、印度、馬來西亞、韓國、俄國、南非、泰國、土耳其及越南)徵收至少53%的關稅,其他國家實施和2017年等額的進口配額;3、對所有鋼鐵進口國實施等額於2017年進口量63%的配額制度。
特朗普最終選擇了第一種方案,並將稅率提升至25%。關稅保護政策已經引發了美國鋼材的價格上漲。蘭格鋼鐵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以鋼產品熱軋卷板為例,2月初美國中西部鋼廠出廠價格為718美元/噸,月末已漲至789美元/噸;螺紋鋼月初為606美元噸,月末已漲至694美元/噸。
3月9日,中國最大的幾家鋼鐵出口企業股價均微跌。多年來排名第一的沙鋼股份(002075.SZ)處於停牌中。本鋼板材(000761.SZ)開盤價5.10元,收於5.08元,微跌0.59%;太鋼不銹(000825.SZ)開盤價6.71元,收於6.59元,跌2.37%;寶鋼股份(600019.SH)開盤價9.42元,收於9.10元,跌2.99%;鞍鋼股份(000898.SZ)開盤價6.75元,收於6.62元,跌2.07%。
⑸ 鋼材進口增加出口減少說明什麼
鋼材出口量減少出口額上升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鋼材累計出口4099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28.0%;累計出口金額19194689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12.3%。其中,今年1-6月,我國鋼鐵棒材累計出口972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59.1%;累計出口金額3192724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33.7%。今年1-6月份,我國角鋼及型鋼累計出口201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25.8%;累計出口金額739187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6.4%。今年1-6月份,我國鋼鐵板材累計出口數量2285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3.0%;累計出口金額10461779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44.9%。今年1-6月份,我國鋼鐵線材累計出口105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7.3%;累計出口金額653528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8.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6月,我國鋼材累計進口680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5.3%;累計進口金額5040811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20.5%。今年1-6月,我國鋼鐵棒材累計進口63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9.0%;累計進口金額590168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32.3%。今年1-6月份,我國角鋼及型鋼累計進口21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31.1%;累計進口金額112595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37.9%。今年1-6月份,我國鋼鐵板材累計進口566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4.0%;累計進口金額3485250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24.2%。
多因素影響鋼鐵出口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國有企業出口鋼鐵581.9億元,同比上升20.4%,出口量達1446萬噸,同比下降26%;私營企業出口鋼鐵企業538億元,同比下降0.15%,出口量達1170萬噸,同比下降40.1%。我國鋼鐵出口最多的地區為韓國,出口量達645.9萬噸,同比下降6.5%,出口額達265.8億元,同比增長47.5%,佔中國出口鋼鐵總額的35.4%;其次是越南;再次為菲律賓。」卓創資訊分析師胡雪飛表示。
胡雪飛認為,今年以來疲弱的市場投資和中國房地產市場嚴控使全球鋼鐵需求並不樂觀,鋼鐵市場總體呈現弱勢下行的趨勢。但是中國國內的鋼價在今年卻再次攀升至新高,價格增長後國內鋼材的優勢不再,出口的份額減少了,但是因為價格高漲,出口金額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當前隨著我國徹底出清『地條鋼』等落後產能,我國鋼鐵去產能效果明顯。再者,2017年上半年我國鋼鐵行業貿易摩擦持續升溫,遭受10起貿易摩擦案件,影響了出口。」胡雪飛表示。
蘭格鋼鐵中心主任王國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由於國內鋼價持續高位運行,鋼材出口價位優勢減弱,且國內利潤可觀,企業出口鋼材的積極性下降,導致中國鋼材出口量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震盪回落。目前,中國國內的鋼材社會庫存和鋼廠庫存都處於低位,說明國內鋼鐵生產企業需求較好、出貨順暢。
⑹ 中國哪些鋼材出口美國
華盛頓時間2018年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命令,認為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決定將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全面征稅,稅率分別為25%和10%,暫時排除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產品,而美國其他的安全及貿易夥伴則可通過談判避免徵收。本文藉此淺談該政策對我國鋼材出口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
1)直接影響:2017年我國直接出口鋼材至美國118萬噸,僅占鋼材出口總量1.57%
據美國商務部2018年2月公布的《》(以下簡稱「影響報告」)報告中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共進口鋼材3593萬噸,前20大鋼材來源國佔美國鋼材進口總量的91%。其中,加拿大(580萬噸)、巴西(468萬噸)、韓國(365萬噸)、墨西哥(325萬噸)、俄羅斯(312萬噸)為美國前5大鋼鐵產品進口國,合計佔美國鋼材進口總量的57%;進口中國鋼材產品78.4萬噸,位居第11位,僅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2%。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出口鋼材7524萬噸,其中出口至美國118萬噸,僅占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1.57%。事實上,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在近幾年中佔比都較低,2015年為2.16%,2016年為1.08%,而這一比例在2006年時為12.22%。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我國鋼材出口總量同比增加19.9%,而出口至美國的鋼材卻同比下降了28.7%,2016年又繼續同比大幅下降51.8%。
在「影響報告」中統計了截止2018年1月11日,美國對全球鋼鐵行業已生效的反傾銷反補貼情況,其中有28項是針對進口自中國的鋼材。2001-2017年期間美國對進口自中國的鋼材「雙反」呈逐年疊加形勢,也就導致了我國鋼材出口至美國的情況每況愈下。故而時至今日,美國新的關稅政策對於我國直接出口至美國的鋼材影響量也就非常有限了。
從當前我國直接出口至美國的鋼材品種結構來看,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主要為其他鋼材(如鋼絲、鋼管接頭等),2017年其他鋼材占出口至美國鋼材總量的45%。其次為管材、板材、棒線材等,其「雙反」主要針對的品種為管材、板材、棒線材,如果說「雙反」貿易救濟舉措對這類品種的出口影響已經體現,那麼後期加征的25%關稅或將更直接的體現在其他鋼材出口品種類別上。
2)間接影響:美國主要鋼材進口國是中國鋼材主要出口目的地,或產生較大間接影響
美國作為全球鋼鐵進口大國,中國作為全球鋼鐵出口大國,不論美國自中國進口的鋼材占其進口總量的比重還是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佔中國出口總量的比重都明顯過於偏低,加之美國鋼價長期以來處於全球高位,國內鋼材是具有明顯價格優勢的,市場上對出口數據是不信服的。普遍認為,中國鋼材出口至美國的量被低估了,其轉口貿易和加工成成品從其他國家出口的量或更大。而美國本次的全球鋼鐵25%的關稅,也將對這部分的鋼材出口情況造成影響。
在美國的前20進口國中,除了白俄羅斯和瑞士,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是我國鋼材出口的主要目的地,2017年我國合計出口到這些國家和地區3445萬噸(不包括加拿大),占出口總量的46%;而美國從這些國家和地區合計進口2274萬噸,占其進口總量的63%。美國主要鋼材進口國和中國鋼材主要出口國的高度重合,加大了我國間接出口至美國的可能性,也就更有可能對我國鋼材出口產生較大不利影響。不過關稅調整也有可能抬升整體國際出口報價,間接增加中國鋼材出口機會。同時,「影響報告」中顯示美國對全球鋼鐵行業已生效的164起貿易救濟案件中,已經涉及了其主要進口國和主要進口品種,在美國需求較穩定的情況下,新關稅對各國鋼材現有的出口情況影響或相對有限。但,隨著特朗普關於基建、製造業等下游用鋼行業的相關政策出台,美國國內鋼材需求有望提振,而國際市場或被當前的新關稅政策拒之門外,當然更包括中國。
⑺ 中國進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一,鐵礦砂
2019年累計近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9.7億噸,累計進口額929億美元,是中國進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鐵礦砂即鐵礦石,凡是含有鐵元素或鐵化合物的礦石都可以叫做鐵礦石,但是,在工業上或者商業上來說,鐵礦石不但是要含有鐵的成份,而且必須有利用的價值才行。
中國進口鐵礦石的主要國家有澳大利亞、巴西、印度、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加拿大、南非等國。
⑻ 中國鋼鐵產量是多少
2020年1-12月全國粗鋼產量為78159.3萬噸。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12月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8.88億噸、10.53億噸和13.2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4.3%、5.2%和7.7%。
2020年1-12月全國累計進口鋼材2023.3萬噸,同比增長64.4%,均價831.6美元/噸。而同期全國累計出口鋼材5367.1萬噸,同比下降16.5%,均價847.2美元/噸。
全球鋼鐵行業競爭格局: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鋼鐵產量達到18.78億噸,比2019年增長0.48%。其中,中國鋼鐵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為10.65億噸,同比增長11.52%,佔比達到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印度,產量為1.0億噸,同比下降9.96%,佔全球鋼鐵總產量的5.34%;日本居第三位,產量為0.83億噸,同比下降16.16%,佔全球鋼鐵產量的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