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屈強比說明鋼材屈強比意義
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
屈強比越大,結構零件的可靠性越大,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86。 機器零件的屈強比高,節約材料,減輕重量。
屈強比低表示材料的塑性較好;屈強比高表示材料的抗變形能力較強,不易發生塑性變形。
(1)鋼材的屈強比是用來評價什麼擴展閱讀:
按塑性設計時,鋼材的力學性能應滿足強屈比fu/fy≥1.25。對於有延性要求的結構構件,鋼筋強屈比也不應過大,否則會造成預期屈服構件出現承載力超強而不能實現預期的延性屈服機制。
主要是為了保證縱向鋼筋具有一定的延性,當構件某個部位出現塑性鉸後,塑性鉸處有足夠的轉動能力和耗能能力。一般用來檢測螺紋鋼筋,一般圓鋼不需要檢驗強屈比。
我國混凝土結構工程目前普遍應用的非預應力鋼筋強度為300~400MPa,比發達國家低1~2個等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及《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中規定在非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採用的鋼筋強度分別為fyk=235MPa(HRB235)、fyk=335MPa(HRB335 級)和fyk=400MPa(HRB400 級或RRB400 級)。
而其中400MPa 級的鋼筋用量僅占鋼筋總用量的10%左右。對於更高強度的fyk=500MPa(HRB500 級或超細晶粒500級)的鋼筋尚未列入規范。為節約資源,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盡快使我國混凝土結構用鋼筋實現與國際接軌,在我國工程界中急需推廣和應用更高強度的鋼筋。
⑵ 什麼是鋼筋的屈強比它對結構安全有什麼影響
鋼筋的「復屈強比」即鋼筋的屈服強度制與抗拉強度的比值。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是衡量鋼材強度的兩個重要指標,也是設計中的重要依據。在工程中,希望鋼材不僅有高的屈服點,並且應具有一定的「屈強比」,屈強比是反映鋼材利用率和安全可靠程度的一個指標。在同樣抗拉強度下,屈強比愈小,說明鋼材可利用的應力值愈小,其可靠性則愈高。若萬一超載,會由於其抗拉強遠高於屈服強度,而不至於立刻斷裂;但屈強比過低,有效利用率太低,會造成鋼材的浪費。反之,屈強比過大則鋼材利用率提高,但其安全可靠性卻降低了,所以,選用時應兩者兼顧。即在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盡量提高鋼材的利用率。合理的屈強比一般應在0.6~0.75范圍內,如碳素結構鋼屈強比一般為0.58~0.63,低合金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5左右。
⑶ 什麼是屈強比,以及在建築工程中的作用
1、材料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
2、屈強比在內建築容工程中的的作用:
(1)、一般鋼材的抗拉伸強度可以留有餘地,並且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考量。但是屈強比值最好保持在0.60—0.75之間。
(2)、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86。
(3)、機器零件-------屈強比高,節約材料,減輕重量
(4)、鍋爐壓力容器-------------不要求太高屈強比
(5)、屈強比低表示材料的塑性較好;屈強比高表示材料的抗變形能力較強,不易發生塑性變形。
⑷ 何謂屈強比,屈強比有何意義
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屈強比越大,結構零件的可靠性越大,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86。 機器零件的屈強比高,節約材料,減輕重量。
⑸ 鋼材強屈比和屈強比一樣嗎
是不同抄的概念,兩個比值互襲為倒數。至於書上說的和老師說的其實是習慣表達不同,沒有本質的區別。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屈強比越大,結構零件的可靠性越低,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86。 強屈比相反。
⑹ 什麼是屈強比
問題一:什麼是屈強比,對選用鋼材有何意義? 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
屈強比越大,結構零件的可靠性越大,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86。 機器零件的屈強比高,節約錠料,減輕重量。
問題二:什麼是伸長率、屈強比、硬度 所謂伸長率是指在拉力作用下,密封材料硬化體的伸長量占原來長度的百分率(%).
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體壓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屬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暢指標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
問題三:屈強比是什麼 就是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之比。
問題四:什麼叫屈強比,它的單位是什麼 屈強比材料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
其作用是衡量鋼材強度儲備。
一般鋼材的抗拉伸強度可以留有餘地,並且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考量。但是屈強比值最好保持在0.60―0.75之間。
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86。
機器零件-------屈強比高,節約材料,減輕重量
鍋爐壓力容器-------------不要求太高屈強比
屈強比低表示材料的塑性較好;屈強比高表示材料的抗變形能力較強,不易發生塑性變形。
由於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單位相同,故屈強比只是一個數值,沒蔽慎有單位。
問題五:鋼筋的屈強鏈返比的定義是什麼? 首先鋼筋在受力過程中有大致四個過程:彈性階段,塑性階段,應變硬化,縮頸和斷裂
這里的屈指的是:鋼筋屈服階段的下屈服點所對應的強度
而這里的強指的是:鋼筋典型應力應變曲線最高點所對應的強度
兩者的比值就是屈強比。
問題六:什麼是屈強比,以及在建築工程中的作用? 30分 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屈強比越大,土木結構的可靠性越小(考慮抗震,屈強比太小就變脆性破壞,脆性破壞在土木里是嚴禁的),屈強比越大,機械零件越好,考慮節材料,減輕重量。
問題七:請問力學性能的屈強比范圍在多少值比較好? 任何機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過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種形式外力的作用。如起重機上的鋼索,受到懸吊物拉力的作用;柴油機上的連桿,在傳遞動力時,不僅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且還受到沖擊力的作用;軸類零件要受到彎矩、扭力的作用等等。這就要求金屬材料必須具有一種承受機械荷而不超過許可變形或不破壞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學性能。金屬表現來的諸如彈性、強度、硬度、塑性和韌性等特徵就是用來衡量金屬材料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現出力學性能的指標。強度強度是指金屬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抵抗變形和斷裂的能力。強度指標一般用單位面積所承受的載荷即力表示,符號為σ,單位為。工程中常用的強度指標有屈服強度和抗拉強
問題八:什麼是鋼筋的屈強比 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屈強比越小,結構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86。
機器零件-------屈強比高,節約材料,減輕宏喚敬重量
鍋爐壓力容器-------------不要求太高屈強比
屈強比低表示材料的塑性較好;屈強比高表示材料的抗變形能力唬強,不易發生塑性變形。
問題九:什麼是鋼筋強屈比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鄲大於1.3。詳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中的5.2.2條規定。
⑺ 鋼材的屈屈比強屈比是什麼意思
屈屈比就是實際測量屈服強度與標准屈服值之比;
強屈比就實際測量的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實測值之比
⑻ 屈強比是反應什麼的
屈強比(σs/σb)
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屈強比越大,結構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86。
1.屈服點(σs)
鋼材或試樣在拉伸時,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即使應力不再增加,而鋼材或試樣仍繼續發生明顯的塑性變形,稱此現象為屈服,而產生屈服現象時的最小應力值即為屈服點。
設Ps為屈服點s處的外力,Fo為試樣斷面積,則屈服點σs=Ps/Fo(MPa),MPa稱為兆帕等於N(牛頓)/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強度(σ0.2)
有的金屬材料的屈服點極不明顯,在測量上有困難,因此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規定產生永久殘余塑性變形等於一定值(一般為原長度的0.2%)時的應力,稱為條件屈服強度或簡稱屈服強度σ0.2。
3.抗拉強度(σb)
材料在拉伸過程中,從開始到發生斷裂時所達到的最大應力值。它表示鋼材抵抗斷裂的能力大小。與抗拉強度相應的還有抗壓強度、抗彎強度等。
設Pb為材料被拉斷前達到的最大拉力,Fo為試樣截面面積,則抗拉強度σ
b=Pb/Fo(MPa)。
4.伸長率(δs)
材料在拉斷後,其塑性伸長的長度與原試樣長度的百分比叫伸長率或延伸率。
參考資料:鋼鐵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