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材市場 > 供給側改革下鋼材企業怎麼辦

供給側改革下鋼材企業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6-28 21:44:07

⑴ 供給側改革對鋼鐵業究竟有什麼意義

促進提高產品質量,削減鋼鐵產量,提高鋼鐵企業的競爭力。目前,我國鋼鐵內12.6億噸產容能,8.5億噸消耗量,1.4億噸極限出口量,過剩產能2.7億噸過剩產能。中國鋼鐵行業長時期的高利潤強烈刺激了過度的,快速的產能擴張,就連農民,軋棉花的,賣香油的,做鋼結構的,做鋼鐵貿易的,村長鎮長都投資煉鋼,收破爛的都是鋼鐵廠董事長,造成鋼鐵產能幾十年的旋風式增長,達到了12億噸之巨,鋼鐵行業這種產能嚴重過剩局面是導致價格下滑,競爭白熱化效益低下的原因,無序擴張不制止,落後產能不淘汰,鋼鐵工業就沒有回暖的跡象,即使一時復甦,也會被立即死灰復燃的小鋼鐵抵消,最終受害的還是建設項目的質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國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這樣---沒有經過審批手續的,近二十年建設的鋼鐵廠一律拆除。

⑵ 鋼企兼並重組進行時!「大鋼企時代」已來臨

SMM6月3日訊:6月3日,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馬鋼股份)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安徽省國資委將向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寶武)無償劃轉其持有的馬鋼集團51%股權。本次劃轉完成後,中國寶武將通過馬鋼集團間接控制本公司45.54%的股份,並實現對本公司的控制,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安徽省國資委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

本次劃轉完成前後股份變動圖:

中國寶武與馬鋼集團重組,一方面將帶動馬鋼實現跨越式發展,壯大安徽省國有經濟,促進鋼鐵及相關產業聚集發展,助推安徽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將推動中國寶武成為「全球鋼鐵業的引領者」的遠大願景,進一步打造鋼鐵領域世界級的技術創新、產業投資和資本運營平台。

近年來作為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國家也一直在推進鋼鐵企業的兼並重組。根據中國鋼鐵協會副會長遲京東介紹,2016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鋼鐵產業兼並重組處置僵屍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60%~70%的產量將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團內,其中包括8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3至4家、4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6至8家。截至2018年,我國前十大鋼鐵集團佔全國粗鋼產量佔比僅為35.26%,遠低於美、日、韓等發達國家水平和設定的總目標。

據新華社報道的數據顯示,我國鋼鐵企業經營規模和經營質量與世界一流鋼鐵企業差距大。從營業收入看,海外鋼企基本是我國鋼企收入規模的2-40倍,從噸鋼收入看,我國鋼企遠低於世界一流水平,從凈利潤看,除寶武集團外,我國鋼企低於世界一流水平,從凈利率看,我國鋼企忽高忽低,平均利潤率低於世界一流水平。2017年我國鋼企凈利潤率普遍高於海外鋼企,但日韓鋼企的平均利潤率是我國鋼企(除寶武集團)的2-5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表示,「對國內的鋼鐵行業來說,2019年除了控制好產量,緊跟需求結構變化,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也要遵循市場化原則,加快推進企業兼並重組。「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中央企業,據了解,中國寶武鋼鐵產能規模7000萬噸,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是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競爭力的鋼鐵聯合企業。據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寶鋼股份利潤總額達到278.2億元,保持了國內碳鋼板材領導地位與國內行業最優業績。公司硅鋼產品銷售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一, 汽車 板銷售規模也進入了全球前三,冷軋 汽車 板持續保持50%以上的國內市場份額,湛江鋼鐵、梅鋼、武鋼有限等主要鋼鐵子公司盈利均大幅增長。

產銷量情況分析表:

而馬鋼股份實力也是不俗,2018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19.52億元,同比增長11.91%;實現歸母凈利潤59.43億元,同比增長43.94%。2018年,公司去產能任務全面完成,關停了兩座高爐和兩座轉爐,退出煉鐵產能100萬噸、煉鋼產能128萬噸。至此,公司全面完成了去產能三年任務目標,累計退出煉鐵產能224萬噸、煉鋼產能256萬噸。在有產能退出和一座高爐大修的情況下,本集團全年生產生鐵1,800萬噸、粗鋼1,964萬噸、鋼材1,870萬噸,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2011年至2018年集團生鐵、粗鋼、鋼材產量:

據悉,兩家企業早在10多年前曾經形成過戰略聯盟,雙方交流頻繁,淵源頗深此次與馬鋼集團相聯合,使得中國寶武距其打造億噸鋼鐵集團的發展目標又近了一步。

近年來,我國鋼鐵企業兼並重組的案例越來越多,據中國冶金報統計,從全國來看,原寶鋼集團與原武鋼集團聯合重組為中國寶武集團,成為我國最大的鋼鐵企業集團;江蘇沙鋼集團重整了前東北特鋼集團;建龍集團通過一系列的兼並重組,在山西、東北等地迅速擴張到3000多萬噸的產能;福建省也布局了兩個1000多萬噸的鋼鐵集團;方大集團兼並重組27家企業,資產總額達到700多億元,並且,這一態勢仍在全國范圍內延續。

本文來源於:上海有色金屬網,未獲授權請勿轉載。

⑶ 鋼價暴漲,下游企業該怎麼辦

鋼鐵價格暴漲,緊跟著暴跌!首先是貿易商!鋼價在上漲的過程中,貿易商通過囤積大量的鋼鐵,上漲,從而導致直接生產鋼材的鋼鐵企業開始大幅度提高出廠價格,而貿易商為了使鋼鐵價格更高,就必須從鋼鐵企業購進漲價後的鋼鐵進行大量的囤積!

鋼鐵企業如果是在進行價格上漲,貿易商繼續從鋼鐵企業接盤上漲的鋼鐵!隨著價格的不斷升高,鋼鐵企業開始大規模的加班加點擴大產能,貿易商吞不了那麼多貨!既然吞不了那麼多,鋼鐵企業的競爭現象,即降價潮開始了!

全球經濟有復甦的跡象,而且根據相關機構預測


在此情況下,企業應對策略有兩種:一是維持較高保值比率操作並緊密跟蹤行情調整保值比率;二是通過期權降低采購成本,比如不斷地賣出短期限的虛值看跌期權,起到逢低買入保值或收權力金以降低采購成本的效果。

目前鋁價走至高位且處於高波動率階段,鑒於冶煉企業利潤豐厚,建議這些企業提高賣出套保比例鎖定利潤;加工企業則可根據訂單簽訂和盈利情況,控制風險敞口鎖定加工利潤,也可考慮通過賣出虛值看跌期權小幅降低采購成本。

⑷ 供給側改革對鋼鐵行業會產生哪些影響和作

供給側改革對復於鋼鐵行業來制講就是化解落後產能,提高產品質量,生產適銷對路產品,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保持鋼鐵行業的運行平穩健康有序持續向好。目前來看,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鋼鐵企業利潤大增,產品質量持續提高,新材料新應用新結構層出不窮,地條鋼等危害社會安全的生產能力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民營鋼鐵企業無需擴張得到抑制,小鋼鐵廠隨意污染環境的狀況有所改觀,隨意壓扎工人工資有所節制。

⑸ 鐵礦石屹立不倒,國內鋼企虧損么,如果虧損為何出口

這么說吧,鐵礦石大幅上漲,會給人們一個錯覺,就是鋼企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那麼鋼廠的利潤大減,甚至是虧損。其實,鋼企的日子還是很好過的。

一般正常企業經營,如果虧損,你還大量生產么?我想正常的企業不會這么干。看看棉紡織企業吧,進入消費淡季,不賺錢,就限產或者直接放假好了。國內鋼企的噸鋼利潤只是下降了而已,況且鋼材的產量還大幅增加。

鋼鐵產量大幅增長的背景下, 鐵礦石供給趨緊導致鐵礦石產業鏈地位抬升,進而大幅侵蝕鋼鐵利潤空間。整體而言,在鋼弱原料強勢格局下, 鋼鐵產業鏈地位邊際趨弱且盈利快速回吐,2019年前4月中鋼協重點鋼企實現利潤總額232.5 億元,同比下降22.83%。

我國是全球鋼鐵產量第一。對於鋼鐵產量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全球產量看中國,中國產量看河北,河北產量看唐山。這么大的產量,僅靠國內地產和基建,是消耗不掉的。只能出口,鋼企虧損盈利與否,都需要出口,否則全都壓在倉庫里么?這部分多餘的產量,就是靠出口來消化的。

所以說,原材料上漲並未讓鋼企虧損,而出口則是一個銷售渠道,消耗多餘的產量而已。

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凡是不針對問題本質回答,只要是黑中國、黑體制,扯到貪污腐敗的就很多贊,真正優秀的圖文分析反而沒人看,真是有趣!

首先需要探討一下鋼廠現在是否是虧損的?

自從年初巴西淡水河發生潰壩事故之後,鐵礦石價格已經漲了8個月了,以青島港61.5%澳洲粉礦為例,目前干基含稅價格960元/噸。 但是很奇怪的是,鐵礦石價格的上漲還沒有傳到到鋼材價格上?

一方面巴西淡水河是突發事件,不是結構性問題,鋼廠很難去改變生產計劃;另一方面,7-8月份是鋼材的消費淡季(夏季炎熱,開工率低;),這就導致了當前鋼材價格並沒有跟隨鐵礦石上漲。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鋼廠的利潤被不斷壓縮。

近期唐山地區鋼廠的螺紋鋼毛利曾跌至500元/噸,但是利潤仍然處於 歷史 的中位,當然還要去除掉費用以及軋製成本等,利潤可能就在200-300左右。當然並不排除一些成本管控較弱的鋼廠已經虧損了,市場上總有做的好做的不好的。 但是這一現象我認為不會持續,隨著鋼廠「金九銀十」的到來,鐵礦石和鋼材的價差肯定會縮小,鋼廠利潤也會隨之增加。

我們假設鋼廠現在就是虧損的,為什麼還要出口?

1、訂單。鋼廠生產的東西並不是我今天生產了,明天我吆喝著去賣,早就已經簽訂好了訂單,下游也是如此,我需要什麼東西肯定是要先備好貨的,臨時去買一方面不一定買得到,另一方面價格肯定會比正常購買要高。所以雙方都願意去簽訂單,那麼有出口貿易的鋼廠就必須要出口。

2、客戶。客戶資源是任何鋼廠都不會去舍棄的,ok,你賺錢的時候你就賣給他,你虧錢的時候就不賣了么?客戶關系怎麼去維系,這種不牢固的關系必然會被其他競爭力撕裂然後形成牢固的合作方,而原來的就只有被淘汰。所以,即使虧損也不得不出口。

最後希望大家能開朗一點,別那麼腹黑,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

從整體看,未來鋼材的產量增速將大於鋼材消費的增速,鋼鐵過剩的危機也會臨近,但就目前而言國內鋼企還不至於到虧損的地步,一方面都有一定的鐵礦石儲存,另一方面利潤空間還是有的。

而且2012年左右國內鋼企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普遍虧損期,因為鋼企大部分會有一定的國家力量在裡面所以是可以支撐的,如果企業不運作可能虧損更加嚴重,所以堅持出口還可以增加收入來源,包括有一些涉及到國家層面的因素

為何虧損仍要出口?緣於國內需求不足,即供大於求。舉個例子,本來國內只要10斤鋼,但生產了20斤。那多餘的10斤呢?出口當然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至於虧損要這樣算,假如不出口,10斤就成為庫存。假如第2年國內還只需10斤。理論上就不需要生產了。那麼鋼鐵行業的上游也構成了大量庫存,這樣對整個行業造成的影響就很大。正是由於私有制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才造成正常經濟周期的自然循環。從而誕生了華爾街模式,即反向推動。但這個模式本身並不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往後拖延一下。且還能造成更大的危機。對中國來說,房地產和基建很多都是由於反向推動而興起。

雖然2019年鐵礦石價格的漲幅已經達到80%,但並不一定會造成鋼企原材料真實成本的升高同樣的幅度,除了匯率影響以外,還要看企業有沒有為鐵礦石原料做風險對沖計劃,因此並不一定因為原料價格上漲就會出現虧損,還是要看具體的運營情況和市場情況。

國內大型鋼企都是規模化經營,采購的鐵礦石和煤等原材料的數額都是非常巨大的,而根據生產的特點和計劃,都不是馬上采購馬上排單生產,需要做比較長一些時間的采購計劃,特別是需要進口優質鐵礦石的企業,海運時間並不短,需要考慮價格的變化對成本產生的影響,需要提前做好計劃,在金融市場上預先買入等值的合約進行風險對沖,以鎖定成本。

因此如果控製得當,計劃得好的話可以控制住成本,比如年初做好計劃的鋼企,如果當時用了對沖的策略,即使現在購買,也可以把價格鎖定在年初的價位,實際成本並沒有漲得那麼大。

至於產品的出口,完全是市場行為,與市場需求和鋼企的銷售策略相關。我國是鋼鐵生產大國,而鋼鐵是全球通用的必用產品,在建築、 汽車 、家用電器等等很多行業使用廣泛。布局海外,是很多企業都在做的事,可以根據營虧調整產能和優化成本,沒有一家企業會長期虧損地做生意。

總的來說,鐵礦石原材料上漲並不是對所有的企業都會產生致虧的影響,而產品出口是市場行為,海外市場是鋼企重要的銷售市場,只要不是支撐不下去,應該都不會輕易放棄。

這個問題太好回答了,剛開始大力的補貼,用於傾銷戰爭,等我們佔領了市場以後,我們再來慢慢的增加它的價格,就像以前的美團外賣一樣,以前的外部美團外賣和餓了嗎平台,大量的補貼用戶,讓用戶產生這么一種依賴感,讓用戶產生這么一種吃東西必須要點外賣這種習慣。等他們100%控制市場以後,他們再來慢慢的採摘成果,收獲勝利的果實,這個時候就可以慢慢的提價格了,因為市場都被你控制了,人家沒得選,所以鋼鐵市場也是這樣,剛開始大量的補貼用戶,甚至於虧本做這個生意,等我們控制了全球鋼鐵市場以後,我們中國鋼鐵企業就可以慢慢的提高價格了,因為到時候人家沒得選,到時候就是我們中國鋼鐵企業的天天下。

中報業績檔口,投資人還是暫時迴避鋼鐵水泥,但是整體上看,中國鋼鐵行業經歷了產業調整情況正在好轉。

其實鋼鐵行業直觀行情如下兩張圖:

這是過去一年鐵礦石的走勢圖,一條毫無疑問的上漲曲線

上圖來自鋼之家,提取國內的鋼鐵價格走勢,你會發現實際上鐵礦石的漲價因素沒有傳導到鋼鐵的價格,也就是國內鋼鐵價格在下跌或者平行走勢。

對於出口,那是不是存在國內外的價差呢?

不能說一定國際鋼鐵價格就高於國內,實質上國內和國際鋼鐵價差在不停的變化,由於我國是鋼鐵的主要生產國,佔到一半以上的產量,所以基本上國際市場鋼鐵的定價可以以我們國內的定價為參照。但各國的需求和各國國內房地產建造的具體情況掛鉤,比如歐洲依然有些蕭條,而美國需求略微強勁。

總結:實際上很好理解為什麼要出口。從行業來看,鐵礦石連續上漲,而鋼鐵價格沒有出現明顯的上漲。因為全球需求增長並沒有那麼快,而鐵礦石由於1月份巴西水災導致整體的出口量減少。但預計這種狀況是暫時的,鋼廠不能因為一些短期的因素而改變生產計劃退出市場。那麼一些富餘產能的鋼鐵出口也無可厚非。

由於供給側改革,和產能優化退出,實質上鋼鐵業今年1-4月情況還算可以,在鐵礦石漲價大背景下,利潤率平均在3.5%,2018年利潤率曾達到過7%,這說明政策層面的動作是有效的,提高了現有鋼鐵行業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了產品質量,壓縮了粗鋼低效率產量。

而現階段,個人認為也許鋼鐵的巨大產能輸出會成為一種利器,擠壓他國的鋼鐵產業,逐漸控制全球鋼鐵產業鏈。當然了,需要保持正的利潤率,還要應對他國貿易保護主義主導的反傾銷調查。

但投資人依然不可能在年中看好鋼鐵股票,要等待鐵礦石和鋼鐵價格之間的倒掛被逐步的磨平,畢竟鋼鐵行業屬於周期性行業,和房地產又掛鉤,而最近房地產貸款方面正在收緊。當然倒過來的價格壓力也會讓鋼鐵行業加速產業轉型和優勝劣汰,提高產品附加值,這條路任重而道遠,但如今不得不走。

虧損是假!利潤進了官員腰包是真!還記得那年澳大利亞礦石暴漲幾百倍的事嗎?那是把國家的錢給了澳大利亞!賣了國後,然後國內官員得到了幾十倍的回扣!!!高管沒有好東西!為了私利他們可以賣國啊!!~

中國少建點房子,鐵礦口怎麼漲,鋼鐵企業需求大,帶來高房價,高污染,美國那麼有錢,為何高樓大廈沒中國多呢?

國企越虧老闆一一年薪越高、回扣越多

⑹ 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前瞻產業抄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指出受宏觀經濟形勢低迷,全球經濟運行不確定性增加的影響,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遇到一定困難,主要表現為產能過剩較為嚴重,下游需求不振,出口不暢,鋼鐵產品價格不斷回落,企業經濟效益下滑。根據行業發展周期以及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預計未來五年到十年鋼鐵行業的發展將是一個"逐步消化產能,積極優化結構,大力拓展技術"的過程,隨著國家鋼鐵「十二五」規劃的深入貫徹和推進,鋼鐵行業有望在五年到十年內逐步擺脫現階段的被動局面。

⑺ 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有哪些內涵

對於我國鋼鐵工業產能過剩的形成原因,產業界及學界都進行過大回量的分析,從經濟層面來說低答端產品重復建設以及低集中度是直接原因,但涉及如此大范圍的供需錯配,根本原因是凱恩斯主義需求側管理的缺陷所引起。從理論特徵上來看,需求側管理主張的是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來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財政赤字,刺激經濟維持繁榮。
2008年後我國的宏觀調控採取的是較為激進的刺激措施,其中透露出的是薩繆爾森的「逆周期」調控思想,由於投資的領域絕大多數是基礎設施,而釋放的大量資金令房地產投資出現了一波小高峰,鋼鐵產業得益於資金的流入和需求預期的增加同樣出現了投產高峰。

閱讀全文

與供給側改革下鋼材企業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材的抗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763
ps位移怎麼做無縫隙 瀏覽:110
鋼鐵廠工作鞋什麼樣 瀏覽:423
鋼板取出後多久鑒定 瀏覽:386
窗戶護欄怎麼計算平方 瀏覽:452
拔鋼板樁後注漿量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453
鋼鐵之軀怎麼賣食物 瀏覽:666
焊接機焊接後有什麼需清除干凈 瀏覽:295
煙台市鋼管舞哪裡有 瀏覽:888
模具減膠拔模是什麼 瀏覽:868
1寸半無縫管直徑是多少 瀏覽:100
鋼材黑皮料是什麼 瀏覽:566
芙蕾雅附魔鋼鐵還是什麼 瀏覽:770
一噸14螺紋鋼有多少根 瀏覽:56
如何在鋼管上打鋼印 瀏覽:119
鋼筋原材不分樓號隱蔽怎麼寫 瀏覽:837
鋼鐵俠一共幾部都是什麼內容 瀏覽:918
管道平面焊接是什麼意思 瀏覽:286
無縫鋼管重量多少 瀏覽:80
鋼板松動了怎麼辦 瀏覽: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