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建築鋼材的兩種破壞形式
1.受拉破壞。2.受壓破壞。3.受剪破壞。4.受扭破壞。5.受彎破壞。
材料的破壞分為承載力不足破壞和產生較大變形不足以繼續使用兩種破壞型式。以上所列均為承載力不足造成的破壞。
『貳』 鋼材有哪幾種主要的破壞形式與其化學成分和組織構造有何關系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書籍上有
碳:存在於所有的鋼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於增加鋼材的強度,我們通常希望刀具級別的鋼材擁有0.6%以上的碳,也成為高碳鋼。
磷是鋼中有害雜質之一。含磷較多的鋼,在室溫或更低的溫度下使用時,容易脆裂,稱為「冷脆」。鋼中含碳越高,磷引起的脆性越嚴重。一般普通鋼中規定含磷量不超過 0.045%,優質鋼要求含磷更少。
硫在鋼中偏析嚴重,惡化鋼的質量。在高溫下,降低鋼的塑性,是一種有害元素,它以熔點較低的FeS的形式存在。
鉻:增加耐磨損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蝕性,擁有13%以上的認為是不銹鋼。盡管這么叫,如果保養不當,所有鋼材都會生銹。
錳:重要的元素,有助於生成紋理結構,增加堅固性,和強度、及耐磨損性。
鉬:碳化作用劑,防止鋼材變脆,在高溫時保持鋼材的強度,出現在很多鋼材中。
鎳:保持強度、抗腐蝕性、和韌性。
硅:有助於增強強度。和錳一樣,硅在鋼的生產過程中用於保持鋼材的強度。
鎢:增強抗磨損性。將鎢和適當比例的鉻或錳混合用於製造高速鋼。
釩:增強抗磨損能力和延展性。一種釩的碳化物用於製造條紋鋼。在許多種鋼材中都含有釩。
『叄』 鋼材受力有哪兩種破壞形式它們對結構安全有何影響
鋼材受力的五個階段:
1.先是彈性階段,然後到達屈服點,
2.進入屈服階段,這個階段特點專是鋼材的應屬力不增加,但是應變增大。
3.強度不變然後應變增大到一定地步時,進入強化階段,這個階段鋼材強度顯著提升,但是應變也增大。
4.最後到達強化的頂點時,進入頸縮階段,這個階段強度下降,應變增加。
5.彈性快到頭了的時間點就是屈服點進入屈服階段。
一般分為這兩種:
1. 塑性破壞(也稱為延性破壞)
破壞前有很大的塑性變形和「縮頸」現象,破壞的斷口常為杯形(有與受力方向成45°和垂直的兩部分組成),45°斷面呈纖維狀,破壞前有明顯預兆。
2. 脆性破壞
沒有塑性變形或只有很小塑性變形即發生的破壞,斷口平直,斷面呈晶粒狀。由於變形極小易造成突然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