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首鋼搬遷到哪裡
首鋼搬遷到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時,北京因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對環境保護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國十大鋼鐵企業之一的首鋼集團將用5年時間把鋼鐵產業從北京搬遷到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這一耗資677億元人民幣的工程將造就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臨海而建的大型現代化鋼鐵基地。
2005年6月30日,首鋼的功勛高爐——五號高爐停產拆遷,標志著具有八十多年輝煌歷史的首鋼這一中國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涉鋼系統搬遷的正式啟動。成群結隊的首鋼人自發地潮水般擁到五號高爐前,懷著悲壯的心情,作最後的告別。
首鋼涉鋼系統搬遷,開世界特大型企業搬遷的先河。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了還首都一片藍天,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十多萬首鋼人背井離鄉。
陸續在冀東地區遷安沙河河灘、撫寧湯河河漢、京唐港岸邊和渤海灣深處的曹妃甸荒涼的處女地上,開始了一業多地的創新、創優、創業的嶄新生活,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的鋼城。
首鋼把搬遷調整的過程作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建設自主創新、發展循環經濟、科學發展的示範工廠,為我國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首鋼願與社會各界加強合作,共創美好明天!
❷ 首鋼在哪裡
首鋼位於北京西部的石景山區,建廠於191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決策層認為北京應該承載更多的生產功能,要建設成全國的「經濟中心」,首鋼成為體現這一決策思想的重要棋子。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首鋼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產業結構完整,基礎設施完善的現代鋼鐵工業社區。
人們對首鋼的感情,首先來源於企業的巨大貢獻。截至2003年末,首鋼資產總額為477億元(其中鋼鐵業資產371億元),凈資產241億元。從1979年到2003年,首鋼累計向國家上繳利稅358億元。首鋼對北京市的社會貢獻平均每年均在60億元左右。
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首鋼是否要搬遷的爭論就開始出現。當時引發爭論的由頭是首鋼已成為北京的重大污染源。住在石景山區的人們都有著這樣的記憶,每天早上起來後,家裡的灰塵都有厚厚的一層。隨著北京城市「攤大餅」式的擴張,首鋼已從「北京西郊」變至北京城區。
首鋼搬遷調整的大幕在2005年拉開,盡管當時的鋼鐵市場一路飄紅,6月30日,首鋼歷史上第一座大型高爐仍准時停產了,它每年可產生鐵90餘萬噸。2006年5月9日,世界上爐齡壽命最長的首鋼二號焦爐停產,它42年來生產焦炭648萬多噸,產出焦爐煤氣26億立方米,曾為北京市民生活提供了優質能源。
人們對首鋼的復雜情愫,並沒有因為首鋼要搬遷的決定而改變。幾十米高的廠房、縱橫的鐵路、巍峨的高爐……首鋼搬遷後,北京的這些「工業記憶」是否也會從人們的視野里永遠消失?人們將如何對待一個城市的工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