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剛板上的磁性是怎麼產生的
鋼板偶然感染了磁場就了磁性,有的永磁鋼就是這樣做出來的,鐵是不容易被磁化的,軟磁鐵就是這樣做出來的.磨具鋼感染了磁性,敲打能減輕磁性,完全退磁要用退磁線圈或用加溫處理,
『貳』 為什麼鋼、鐵可以帶磁性
一、物質磁性的起源
如果磁是電磁以太渦旋,一個磁鐵,沒看到任何電磁以太的渦旋,為什麼會有磁性?我們的回答是:物質的磁性起源於原子中電子的運動,電子的運動會產生一個電磁以太的渦旋。
早在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就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第一次揭示了磁與電存在著聯系,從而把電學和磁學聯系起來。
為了解釋永磁和磁化現象,安培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安培認為,任何物質的分子中都存在著環形電流,稱為分子電流,而分子電流相當一個基元磁體。當物質在宏觀上不存在磁性時,這些分子電流做的取向是無規則的,它們對外界所產生的磁效應互相抵消,故使整個物體不顯磁性。在外磁場作用下,等效於基元磁體的各個分子電流將傾向於沿外磁場方向取向,而使物體顯示磁性。
磁現象和電現象有本質的聯系。物質的磁性和電子的運動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烏倫貝克與哥德斯密特最先提出的電子自旋概念,是把電子看成一個帶電的小球,他們認為,與地球繞太陽的運動相似,電子一方面繞原子核運轉,相應有軌道角動量和軌道磁矩,另一方面又繞本身軸線自轉,具有自旋角動量和相應的自旋磁矩。施特恩-蓋拉赫從銀原子射線實驗中所測得的磁矩正是這自旋磁矩。(現在人們認為把電子自旋看成是小球繞本身軸線的轉動是不正確的。)
電子繞原子核作圓軌道運轉和繞本身的自旋運動都會產生電磁以太的渦旋而形成磁性,人們常用磁矩來描述磁性。因此電子具有磁矩,電子磁矩由電子的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組成。在晶體中,電子的軌道磁矩受晶格的作用,其方向是變化的,不能形成一個聯合磁矩,對外沒有磁性作用。因此,物質的磁性不是由電子的軌道磁矩引起,而是主要由自旋磁矩引起。每個電子自旋磁矩的近似值等於一個波爾磁子 。 是原子磁矩的單位, 。因為原子核比電子重2000倍左右,其運動速度僅為電子速度的幾千分之一,故原子核的磁矩僅為電子的千分之幾,可以忽略不計。
孤立原子的磁矩決定於原子的結構。原子中如果有未被填滿的電子殼層,其電子的自旋磁矩未被抵消,原子就具有「永久磁矩」。例如,鐵原子的原子序數為26,共有26個電子,在5個軌道中除了有一條軌道必須填入2個電子(自旋反平行)外,其餘4個軌道均只有一個電子,且這些電子的自旋方向平行,由此總的電子自旋磁矩為4 。
二、 物質磁性的分類
1、 抗磁性
當磁化強度M為負時,固體表現為抗磁性。Bi、Cu、Ag、Au等金屬具有這種性質。在外磁場中,這類磁化了的介質內部的磁感應強度小於真空中的磁感應強度M。抗磁性物質的原子(離子)的磁矩應為零,即不存在永久磁矩。當抗磁性物質放入外磁場中,外磁場使電子軌道改變,感生一個與外磁場方向相反的磁矩,表現為抗磁性。所以抗磁性來源於原子中電子軌道狀態的變化。抗磁性物質的抗磁性一般很微弱,磁化率H一般約為-10-5,為負值。
2、 順磁性
順磁性物質的主要特徵是,不論外加磁場是否存在,原子內部存在永久磁矩。但在無外加磁場時,由於順磁物質的原子做無規則的熱振動,宏觀看來,沒有磁性;在外加磁場作用下,每個原子磁矩比較規則地取向,物質顯示極弱的磁性。磁化強度與外磁場方向一致,
為正,而且嚴格地與外磁場H成正比。
順磁性物質的磁性除了與H有關外,還依賴於溫度。其磁化率H與絕對溫度T成反比。
式中,C稱為居里常數,取決於順磁物質的磁化強度和磁矩大小。
順磁性物質的磁化率一般也很小,室溫下H約為10-5。一般含有奇數個電子的原子或分子,電子未填滿殼層的原子或離子,如過渡元素、稀土元素、鋼系元素,還有鋁鉑等金屬,都屬於順磁物質。
3、 鐵磁性
對諸如Fe、Co、Ni等物質,在室溫下磁化率可達10-3數量級,稱這類物質的磁性為鐵磁性。
鐵磁性物質即使在較弱的磁場內,也可得到極高的磁化強度,而且當外磁場移去後,仍可保留極強的磁性。其磁化率為正值,但當外場增大時,由於磁化強度迅速達到飽和,其H變小。
鐵磁性物質具有很強的磁性,主要起因於它們具有很強的內部交換場。鐵磁物質的交換能為正值,而且較大,使得相鄰原子的磁矩平行取向(相應於穩定狀態),在物質內部形成許多小區域——磁疇。每個磁疇大約有1015個原子。這些原子的磁矩沿同一方向排列,假設晶體內部存在很強的稱為「分子場」的內場,「分子場」足以使每個磁疇自動磁化達飽和狀態。這種自生的磁化強度叫自發磁化強度。由於它的存在,鐵磁物質能在弱磁場下強列地磁化。因此自發磁化是鐵磁物質的基本特徵,也是鐵磁物質和順磁物質的區別所在。
鐵磁體的鐵磁性只在某一溫度以下才表現出來,超過這一溫度,由於物質內部熱騷動破壞電子自旋磁矩的平行取向,因而自發磁化強度變為0,鐵磁性消失。這一溫度稱為居里點 。在居里點以上,材料表現為強順磁性,其磁化率與溫度的關系服從居里——外斯定律,
式中C為居里常數。
4、 反鐵磁性
反鐵磁性是指由於電子自旋反向平行排列。在同一子晶格中有自發磁化強度,電子磁矩是同向排列的;在不同子晶格中,電子磁矩反向排列。兩個子晶格中自發磁化強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整個晶體 。反鐵磁性物質大都是非金屬化合物,如MnO。
不論在什麼溫度下,都不能觀察到反鐵磁性物質的任何自發磁化現象,因此其宏觀特性是順磁性的,M與H處於同一方向,磁化率 為正值。溫度很高時, 極小;溫度降低, 逐漸增大。在一定溫度 時, 達最大值 。稱 為反鐵磁性物質的居里點或尼爾點。對尼爾點存在 的解釋是:在極低溫度下,由於相鄰原子的自旋完全反向,其磁矩幾乎完全抵消,故磁化率 幾乎接近於0。當溫度上升時,使自旋反向的作用減弱, 增加。當溫度升至尼爾點以上時,熱騷動的影響較大,此時反鐵磁體與順磁體有相同的磁化行為。
三、電子軌道磁矩與軌道角動量的關系
設軌道半徑為r (圓軌道)、電子速率為v
則軌道電流I:
電子的軌道磁矩
對處於氫原子基態的電子,
電子的軌道角動量(圓軌道)
L = mvr
式中m 為電子質量
由於電子帶負電,電子軌道磁矩與軌道角動量的關系是:
(此式雖由圓軌道得出,但與量子力學的結論相同)
在這里要特別強調指出的是:電子軌道磁矩與軌道角動量成正比。
四、電子自旋磁矩與自旋角動量的關系
實驗證明:電子有自旋(內稟)運動,相應有自旋磁矩大小為
自旋磁矩和自旋角動量 S 的關系:
在這里又要特別強調指出的是:電子自旋磁矩又與自旋角動量成正比。磁矩與角動量成正比不是偶然的。因為電子的角動量越大,它所帶動的電磁以太渦旋的角動量也越大,磁矩當然也就越大了。這也就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磁是以太的渦旋。
『叄』 不銹鋼為什麼有磁性
問題一:304不銹鋼為什麼也乎激會有磁性 經常有人認為檢驗不銹鋼好壞用磁鐵,磁鐵不吸,沒磁性,貨真價實;吸的話就有磁性,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極其片面的、不切實的錯誤的辨別方法。通常來說,不銹鋼有帶磁性的,也有不帶磁性的。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的,如201、202、304、316等;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具有磁性的,如430、420、410等。但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有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磁性也就越大。如同一批號的不銹鋼絲,做成直支,無明顯磁感,但是把它折彎成矩形或圓形時,因冷彎變形較大而產生一些磁性,特別是折角部分磁性更明顯。要想完成消除上述304不銹鋼的磁性,可通過高溫處理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從而消去磁性。特別要提醒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磁性,與其他材質的不銹鋼,如430、碳鋼等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也就是說304不銹鋼的磁性始終是弱磁性的。
問題二:不銹鋼為什麼會有磁性 首先糾正你的概念,不是多數不銹鋼沒有磁性,而是多數不銹鋼有磁性。只是日常生活中由不銹鋼製造的用品沒有磁性,所以讓你形成了這個印象。
所有的鋼材,主要成分都是鐵(Fe)。但是同時還包含許多其他元素,如錳、鉬、鎳、鈦、碳、釩、鉻、硅等等等等。
對於鐵來說,它存在同素異構體,即在不同的溫度下,鐵的晶體結構是不同的,恰恰是由於這種晶體結構的不同造成它磁性的變化。簡單講,鐵的晶體結構是體心立方結構(鋼鐵中稱為鐵素體時,通常室溫下是這種結構)時,具有磁性;鐵的晶體結構是面心立方結構(鋼鐵中稱為奧氏體,通常高溫下結構),就沒有磁性。
有些不銹鋼中,由於加入了上面所說的其它元素,使得它們在室溫下也能夠以奧氏體的狀態穩定存在,所以表現出沒有磁性。它們常常被稱作奧氏體不銹鋼。但是,還有大量其它類型的不銹鋼是處於鐵素體狀態,那麼它們就表現出磁性,它們在工業上大量的應用,比如被稱為鐵素體不銹鋼的。
在一些日用品中,使用的不銹鋼必須沒有磁性,比如機械手錶,它們採用的不銹鋼表殼和表帶,就不能有磁性,因為磁性會造成手錶的機械零件磁化而不能正常工作。
問題三:為什麼不銹鋼會有點帶磁 不銹鋼的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幾類:
1.奧氏體型:
304、321、316、310等;
2.馬氏體或鐵素體型:
如430、420、410等;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或鐵素體是有磁性的。通常用作裝飾管板的不銹鋼多數是奧氏體型的304材質,
一般來講是無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工狀態不同也可能出現磁性。
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明橋而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
問題四:304不銹鋼帶有磁性正常嗎?為什麼有人說話不一? 304不銹鋼也有帶磁性的
――――――――――――――――――――――――――――――
經常有人認為檢驗不銹鋼好壞用磁鐵,磁鐵不吸,沒磁性,貨真價實;吸的話就有磁性,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極其片面的、不切實的錯誤的辨別方法。
通常來說,不銹鋼有帶磁性的,也有不帶磁性的。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的,如201、202、304、316等;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具有磁性的,如430、420、410等。
但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有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磁性也就越大。如同一批號的不銹鋼絲,做成直支,無明顯磁感,但是把它折彎成矩形或圓形時歲槐襪,因冷彎變形較大而產生一些磁性,特別是折角部分磁性更明顯。
要想完成消除上述304不銹鋼的磁性,可通過高溫處理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從而消去磁性。
特別要提醒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磁性,與其他材質的不銹鋼,如430、碳鋼等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也就是說304不銹鋼的磁性始終是弱磁性的。
------------------------------------------------------------------------------第一、304不銹鋼大約近似我國鋼號0Cr18Ni9,不是說完全就是一樣,不銹鋼的牌號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定義標准,很少有一模一樣的,只能說大致不差,認真對照的話可能有小的差別。
第二、你說的「鋼材好壞」沒有嚴格標准啊,什麼叫好,什麼叫壞?是說強度呢,還是耐腐蝕性?要求什麼環境下的耐腐蝕性?這些指標不但和材料本身有關,更和熱處理有關。總之,問得不清楚。不過樓主的意思似乎主要在意材料的耐腐蝕性吧。
人們常以為磁鐵吸附不銹鋼材,驗證其優劣和真偽,不吸無磁,認為是好的,貨真價實;吸者有磁性,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不切實的錯誤的辨別方法。
磁性是由分子排布是否規則、同向決定的,而耐腐蝕性是由其他很多因素決定,比如晶粒的均勻性什麼的吧。
所以我覺得磁性是材料的物理性質,而耐腐蝕性是化學穩定性。大概相關性很小吧,尤其是對於同種材料。
說不銹鋼是不帶磁性是錯誤的。鐵素體不銹鋼好象是磁性的,而奧氏體一般認為是無磁的,但是也可能帶微弱磁性。不銹鋼裡面有幾種專用的品種分類為「無磁不銹鋼」,指標是剩磁低於某個很低的指標,這才是比較嚴格的磁性極小的,就是說其它一般的不銹鋼可能或多或少帶磁性。樓主的304不銹鋼樣品帶磁性就能說明問題,機械加工是可能使材料帶磁性的,和樓主的說法「兩頭經過螺紋加工的部分卻帶有磁性」是符合的。帶的磁性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消磁退磁。
問題五:不銹鋼也有磁性嗎?為什麼不銹鋼也上磁?不銹鋼有磁性的原理?不銹鋼有沒有磁性 不銹鋼的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幾類: 1、奧氏體型:如304、321、316、310等;2、馬氏體或鐵素體型:如430、420、410等; 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或鐵素體是有磁性的。通常用的不銹鋼多數是奧氏體型的304材質,一般來講是無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工狀態不同也可能出現磁 性,但這不能認為是冒牌或不合格,這是什麼原因呢?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而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少量馬 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號的鋼帶,生產Φ89管,無明顯磁感,生產Φ9.5管。因泠彎 變形較大磁感就明顯一些,生產方矩形管因變形量比圓管大,特別是折角部分,變形更激烈磁性更明顯。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鋼的磁性,可通過高溫固溶處理開恢復穩定奧氏體組 織,從而消去磁性。特別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的磁性,與其他材質的不銹鋼,如430、碳鋼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也就是說304鋼的磁性始終顯示的是弱磁性。不銹鋼有磁性的互理 通常來說,奧氏體不銹鋼(以304為代表)是無磁性的,但是也可能帶有弱磁性,而鐵素體(主要有430、409L、439和445NF等)和馬氏體(以410為代表)一般都是帶有磁性的。 不銹鋼里 面有一些鋼種(如304等)分類為「無磁性不銹鋼」的是指其磁性指標低於某個值而已,也就是說,一般不銹鋼都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磁性。 此外,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者弱磁性,而鐵 素體和馬氏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出現少量的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出現弱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磁性也會越強。 想要完全消除304不銹鋼的磁性,可以通過高溫固溶處理恢復穩定奧氏體 組織,從而消除磁性。 因此材料的磁性是由分子排布是否規則及電子自旋的同向性決定的,我們認為是材料的物理性能,而材料的耐腐蝕性能則是由材料的化學成分決定的,是材料的化學性能,與材料是否有磁 性無關。 從不銹鋼發展前景來看,400系代替300系可謂大勢所趨。而200系材料由於廢鋼回收面臨著諸多困難,系非環保不銹鋼,如果加大該鋼種的使用,不利於整個不銹鋼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所 以現在很多有深謀遠慮的大型企業都向200系說不,而將眼光投向了更具有發展潛力的400系不銹鋼。 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不銹鋼帶弱磁性或完全不帶磁性,一般可以判別為304或316材質;如果與碳鋼的磁性一樣,顯示出強磁性,因判別為不是304材質。但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201/200 等材質,因而單純的憑是否有磁性來判斷的准確性不是太高。
問題六:304不銹鋼為什麼會帶有磁性 304不銹鋼帶有弱磁性。通常用作裝飾用不銹鋼管的多數是奧氏體型的304不銹鋼,像304不銹鋼管,一般來講是無磁或弱磁的,但是在冶煉或加工時會讓其帶上磁性。那是因為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便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管中有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管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另外304不銹鋼管在經過冷加工後其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不銹鋼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時,馬氏體轉化的就越多,鋼的磁性也就越大。像是用同一批號的鋼帶,生產大管比如114管,磁性不明顯,但是生產小管像19、22管,磁性就會大一些,生產方矩形管時變形量比圓管要大,特別是折角部分,變形更激烈磁性更明顯。304不銹鋼管是無磁或者帶有弱磁性的。
參考:xyw1688/...g
問題七:不銹鋼為什麼會有磁性,能被磁鐵吸住??? 人們常用磁鐵吸附不銹鋼板材,來驗證其優劣和真偽,不吸無磁,認為是好的,貨真價實;吸者有磁性,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辨別方法。不銹鋼的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幾類:A、奧氏體:如304、310、316、321等;B、 馬氏體/鐵素體:如410、420、430等;
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鐵氏體是有磁性的,通常用作裝飾板的不銹鋼多數是奧氏體型的304材質,一般來講是無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式狀態不同也可能出現磁性,但這不能認為是冒牌或不合格,這是什麼原因呢?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而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或者鍛壓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含有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號的鋼帶,生產直徑6cm的鋼管,無明顯磁感,生產直徑2cm的鋼管,因冷彎變形較大磁感就明顯一些,生產方矩形管因變形量比圓管大,特別是折角部分,變形更激烈磁性更明顯,同樣的原理,原本無磁性的304不銹鋼板在製做水槽的冷拉伸工藝處理中,就有磁性的產生,在水槽中體現較明顯的位置就是折角部位,也就是變形度最大的部位。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板材的磁性,可通過高溫固溶處理可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也就是將馬氏體或鐵素體轉變為奧氏體),從而消去磁性(專業術語:消磁處理)。特別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有磁性的產生是屬於正常現象,建議大家不要用這一點來衡量不銹鋼板材的好壞,我們建議,購買不銹鋼產品應選有信譽的廠家的產品,不要貪便宜,謹防上當。
所以能否吸住,不能做為驗證是否為不銹鋼的方法。購買需要謹慎。
更多詳情
mp.weixin.qq/...KGS#rd
問題八:加工後的不銹鋼為什麼會帶有磁性 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而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金一鼎不銹鋼加工部在加工時候發現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可通過高溫固溶處理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從而消去磁性。
問題九:不銹鋼為什麼也會帶磁? 人們經常用磁鐵來判斷是否不銹鋼,認為磁鐵能吸上的就是不銹鐵,吸不上的是不銹鋼。看來人們對不銹鋼的認識還有誤區。其實這只是區別了奧氏體類不銹鋼和其他類不銹鋼的有無磁性。
一般來說,奧氏體不銹鋼和奧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無磁性(磁鐵不能吸住),其他不銹鋼中都有鐵素體,有鐵磁性(磁鐵能吸住)。但是不銹鋼卻不能僅僅用有無磁性來判別。對於不銹鋼來說,不管磁鐵吸得上與否,只要符合其質量標准,都是不銹鋼。
如果往鋼水裡加入了鉻和較高的鎳等,煉成的奧氏體鋼就是磁鐵吸不上的不銹鋼。如果鋼水裡主要合金元素是鉻、鐵、碳和龔量鎳(或不加鎳),煉成的鋼就是磁鐵吸得上的不銹鋼,也叫鐵素體不銹鋼或馬氏體不銹鋼。除了奧氏體不銹鋼磁鐵吸不上外,鐵素體、馬氏體不銹鋼都具有磁性。由於鎳元素在世界上儲藏量很少,價格比較昂貴,因此,鎳含量高的不銹鋼在市場上價格也較高,而且磁鐵還吸不上。目前由於奧氏體不銹鋼在不銹鋼中所佔的比例仍很大,因此使人們產生了所有不銹鋼都無磁性的錯誤概念。
其實,還有一種不銹鋼磁鐵是吸不上的,那就是高含錳或氮而低鎳或不含鎳的不銹鋼,即鉻錳奧氏體不銹鋼。所以不能根據有無磁性來判斷是否為不銹鋼。
『肆』 精扎螺紋鋼為什麼會有磁性,求高手指點,謝謝
鋼是永磁性材料,一旦被磁化就會在很長時間內帶有磁性,不易消退。
但是在螺紋鋼的生產工藝中不應該會被磁化,應該是意外引起的磁化吧。例如用起重電磁鐵搬運的時候,受磁場影響時間過長。
『伍』 不銹鋼為什麼會有磁性
不銹鋼有磁性的原因是大多數不銹鋼中含有馬氏體、奧氏體或者是鐵元素內。馬氏容體或鐵元素會顯示磁性,所以有的不銹鋼會有磁性。而奧氏體是不顯示磁性的,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不銹鋼顯示磁性,而有的又沒有磁性的原因。
拓展資料:
不銹鋼的種類繁多按照組織分為奧氏體型、馬氏體或鐵元素體型。
奧氏體型:有304、321、316、310; 馬氏體或鐵素體型:430、420、410;
奧氏體型304材質一般作為裝飾不銹鋼管,顯示無磁性或者是弱磁性。但是在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產生少量馬氏體或者鐵元素體型,使得304不銹鋼有弱磁性。如果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
『陸』 碳素鋼為什麼有磁性
內部保留了一定的拉應力,此應力使其內部磁疇發生一定角度的偏轉,所以對外呈現出磁性.隨著鋼的含碳量增多,由於弱鐵磁相Fe3C的存在,其飽和的磁場強度會減小,而且內部的雜質會給磁疇的轉動造成阻力.
『柒』 16mn無縫鋼管為什麼會有磁性以及如何消磁
16Mn是老國標牌號,現在將其歸入了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現在的牌號稱為Q345,但是Q345鋼是老牌號的12MnV、、18Nb、16MnRE、16Mn等多個鋼種的替代,而並非僅替代16Mn鋼一種材料.在化學成分上,16Mn與Q345也不盡相同.更重要的是兩種鋼材按屈服強度的不同而進行的厚度分組尺寸存在較大差異,而這必將引起某些厚度的材料的許用應力的變化.因此,簡單地將16Mn鋼的許用應力套用在Q345鋼上是不合適的,而應根據新的鋼材厚度分組尺寸重新確定許用應力.
Q345鋼的主要組成元素比例與16Mn鋼基本相同,區別是增加了V、Ti、Nb微量合金元素.少量的V、Ti、Nb合金元素能細化晶粒,提高鋼的韌性,鋼的綜合機械性能得到較大提高.也正因為如此,鋼板的厚度才可以做得更大一些.因此,Q345鋼的綜合機械性能應當優於16Mn鋼,特別是它的低溫性能更是16Mn鋼所不具備的.Q345鋼的許用應力略高於16Mn鋼.
含碳量小於等於0.2%,此類鋼在出廠時保證其機械強度,而不對合金成分進行要求,也就是說按設計要求的機械強度直接選用,而不經熱處理.Q345的含意是該材料的屈服強度可達345MPa.
16mn是合金鋼 是具有磁性的 沒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