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開一家廢鐵熔煉加工廠。可是我不懂這行。如要什麼機器。銷往那裡。資金多少利潤怎樣
廢鋼鐵熔煉加工廠:當前煉鋼用的叫中頻爐(小電爐),大約投資萬元左右,如果趕上行情好,每年利潤翻番,盡管各地政府部門三令五申阻止取締小電爐,小煉鋼生產「地條鋼」,在利潤的驅動小,仍有生產。目前有些乾的時間長久的由地下轉為合法生產連鑄鋼坯(也叫立角錠),大部分建立了化驗室,與我國國有鋼企爭奪份額,佔有一席之地,因此獲利頗豐。(以下引用官方新聞對小「地條鋼」的有關文章,僅供參考)「地條鋼」及其製品是指所有以廢鋼鐵為原料,經過感應爐熔化後軋制的鋼材,熔化溫度不夠造成產品材質不均勻,以地槽澆注也不能保證規格統一。從那些小鋼鐵廠內生產出的地條鋼,已被列入《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是「豆腐渣」工程的根源。國家有關部門對地條鋼的打擊態度堅決。2004年6月中旬,國家七部委聯合下發緊急通知,要求進一步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地條鋼建材行為。然而,2005年2月16日(正月初八)記者暗訪到河津市一家「地條鋼」生產廠家非法生產地條鋼的情況後向當地主管產品質量監督的執法部門舉報卻碰了一鼻子灰直到次日該市另外兩家執法單位將該地條鋼廠家查獲後也不見主管產品質量監督部門的一個執法人員。當地百姓驚呼:誰在為「地條鋼」非法企業提供生產便利? 2005年2月16日,根據群眾反映,記者趕到位於河津市108國道旁東黃村汾河大壩下的一個「地條鋼」廠家旁,站在汾河大壩上記者向廠內俯看下去只見廠內幾名工人正在忙著,車間里已經煉好的「地條鋼」坯子整齊的堆放在地上。記者隨即前往該市主管產品質量監督的執法單位,在該單位辦公室一位女工作人員接待了記者,在聽完記者對地條鋼生產廠家暗訪的情況後立即向該局的張龍海局長匯報,電話放下之後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說:「我們局長下午在市政府開會了現在已經回農村老家了離這里有幾十里地過不來,他在電話里也沒說清楚可能是中午喝了酒了。」記者要求和分管稽查的詹副局長聯系被告之聯系不上不過可以聯繫上辦公室主任,在電話里記者向辦公室主任又一次說明了河津市存在地條鋼生產企業希望引起重視。該主任告訴記者他正在開會會開完之後和記者聯系,然而記者一直在該單位等到下班後也沒見到這位主任。當天晚上10時許記者再次來到這家「地條鋼」廠家,只見廠內燈火通明煉好的地條鋼還在車間內擺放著。2月17日中午記者又一次來到該廠只見廠內煉鋼爐已大火熊熊,濃煙騰騰,機器轟鳴,在這里記者發現院子里橫七豎八堆滿了整摞整摞已煉好的成品「地條鋼」,幾名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生產「地條鋼」。「煉鋼爐」旁堆滿了易拉罐、破油箱、舊鏈鎖……這些都是「煉鋼」的原料,工人們把這些收購來的廢鋼爛鐵一股腦兒地塞進爐子里。半個多小時後,廢鋼煉成了「鋼水」。然後,工人們將鋼水盛出,澆倒在自製的模具內,冷卻後便成了長長的鋼坯,整個「煉鋼」過程就此完成。生產出來的「地條鋼」肉眼都能看出遍布「砂眼」粗孔和混摻的雜質。 直到此時記者仍然聯系不到質監執法人員,無奈之下記者撥通了當地工商部門的電話,半小時後由工商局經檢隊和轄區工商所執人員趕到現場,一小時後當地公安局經偵隊和轄區派出所的數名幹警來到現場。在「地條鋼」廠家門口聯合執法人員幾經敲門無果後強行進入該廠,此時廠內煉鋼爐內的熊熊大火已經熄滅只有煉鋼爐和剛煉好的「地條鋼」還留有陣陣燙手的余熱,執法人員隨即勘察了生產現場並對涉嫌非法生產的工具予以封存,對生產出的「地條鋼」予以沒收。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地條鋼屬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非法產品,它有三大突出危害。首先,地條鋼是用中頻爐把廢鋼鐵熔化、再倒入簡單鑄鐵模具內冷卻而成。其間,既不進行任何分析化驗,也無溫度等質量控制,用這種方法煉出的鋼,90%以上質量都不合格。而根據國家產業政策,鋼材生產過程中,對產品質量控制有嚴格要求,加多少硅、去多少硫都有嚴格標准,百分之零點幾的誤差都不是件小事。其次,地條鋼生產嚴重浪費能源。將廢鋼鐵運進電爐里冶煉,由非專業人員司爐操作時往往會耗費大量電能。用巨大的能源為代價,換來的卻是不合格產品,得不償失。浪費能源的同時,還造成環境污染和巨大的安全隱患。第三,地條鋼是「豆腐渣工程」的禍根。成品地條鋼看上去跟普通鋼沒啥兩樣,但質量卻差得很遠,有的甚至用手一掰就會變形,從一米多高的地方掉下去能斷成幾截。這樣的鋼放進預制板內,建築物的安全可想而知。「地條鋼進入市場,無異於謀財害命!」這位人士說。地條鋼有何本領,總能「打而不死」?一位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部分執法單位領導的思想嚴重「錯位」,看不到地條鋼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性,盯著的只是本地小團體的眼前利益,辦起案件受到人情左右,他們認為都是本鄉本土的不願過多的得罪人,能過且過其結果導致行政不作為。其次,巨大的利潤促使非法生產商鋌而走險。正規鋼鐵廠生產鋼材,有著嚴格的產品控制標准,成本偏高,而地條鋼生產廠用廢舊鋼鐵為原料,沒有任何產品控制設備與措施,用的是農村廉價勞動力,成本可以低到1000元/噸以下。目前此案已由當地工商部門在進一步審理之中,本報將對此事繼續予以關注。(來自:互聯網)
2. 一噸的電爐廢鋼加多少
生產鑄件時,都要微調C、Si含量,經驗豐富的爐工師傅,大多都是根據經驗來添加增碳劑或者硅鐵,來調整成分,對經驗不足的爐工師傅來說,就只能不斷的試錯,總結規律,為了降低企業的試錯成本,給大家分享一個元素成分的計算公式。以調整C含量為例:1增碳劑加入量=(目標碳含量-原鐵水碳含量)*鐵水熔煉量÷增碳劑碳含量÷增碳劑吸收率,使用1噸電爐,熔煉600kg廢鋼+200kg回爐料+200kg生鐵,熔煉的廢鋼碳含量是0.02%,回爐料的碳含量是2.8%,生鐵的碳含量是34%
3. 廢鋼煉鋼成本公式
煤氣+氧氣+煤粉進行廢鋼預熱的成本公式為:
轉爐煤氣耗量:50Nm3/噸廢鋼×0.2元/Nm3+=約10元或(高爐煤氣:85Nm3/噸廢鋼)
煤粉能耗:10Kg/t廢鋼(熱值5500大卡/千克)×0.6元/kg=10.8元
氧氣:27Nm³×0.4元/Nm³=10.8元
氮氣及循環冷卻水:約1元/t廢鋼
精煉提溫電極消耗:0.26kg×20000元/t=5.2元
精煉提溫耗電量:26×0.7元/度=18.2元
差補鐵合金:20kg×6000/t=120元
廢鋼預熱人工費用:約1元/t廢鋼
4. 廢鋼材直接送煉鋼廠是多少錢一噸,量過幾千萬噸
不同地區的價格不一樣,一般是每噸廢鋼價格一般在700到1300之間。下圖是部分地區近期廢鋼價格表。
看圖。
5. 鋼鐵企業的大概成本構成是怎樣的
鋼鐵企業的稅前大概成本構成是:礦石及廢鋼等含鐵原料50%;煤炭以及天然氣等版燃料15%;製造成本10%;折舊權以及財務費及攤銷13%;石灰石螢石白雲石耐火磚等冶金輔料4%;人工成本及其他8%。只提問不確認佛祖不饒!
6. 廢舊鋼材煉成地條鋼的加工費用大概是多少請問
廢鋼鐵冶煉鋼坯:用中頻爐根據電價大約每需要550元左右
7. 鋼鐵的成本構成是怎樣的電力成本在其中呢
.成本構成分析
煉鐵工藝的生產成本構成主要為原材料(球團、鐵礦石等)、輔助材料(石灰石、硅石、耐火材料等)、燃料及動力(焦炭、煤粉、煤氣、氧氣、水、電等)、直接工資和福利、製造費用、成本扣除(煤氣回收、水渣回收、焦炭篩下物回收等)。根據高爐冶煉原理,生產1噸生鐵,需要1.5-2.0噸鐵礦石、0.4-0.6噸焦炭以及0.2-0.4噸熔劑。
煉鋼工藝的生產成本構成主要為生鐵、廢鋼、合金、電極、耐火材料、輔助材料、電能、維檢和其他等費用。中國目前主要的煉鋼設備為轉爐和電爐,基於冶煉原理的不同,轉爐和電爐在主要的原料(生鐵、廢鋼)配比有一定的差異,轉爐工藝一般需配置10%的廢鋼,而電爐工藝廢鋼的使用量則佔到80%。
結合國內鋼鐵企業的平均情況,煉鐵工藝中影響總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原料(鐵礦石、焦炭)成本,而包括輔料、燃料、人工費用在內的其他費用與副產品回收進行沖抵後僅占總成本的10%左右,而煉鋼工藝中因為耗電量的增加、合金的加入以及維檢費用的上升使得除主要原料外的其他費用佔到煉鋼總成本的18%左右。煉鐵、煉鋼工藝中的其他費用波動不大。
本文以1噸鋼生鐵需要1.6噸鐵礦石、0.45噸焦炭為計算依據,並參照2007年中國鋼鐵行業的平均鐵鋼比(0.96)和廢鋼單耗(0.15噸)作為測算依據,形成以下模型:
生鐵噸製造成本=(1.6×鐵礦石+0.45×焦炭)/0.9
粗鋼噸製造成本=(0.96×生鐵+0.15×廢鋼)/0.82
鋼鐵企業的粗鋼成本因受多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工藝、不同的爐況、冶煉不同的產品均會使成本發生很大變化。上述模型僅是從行業研究角度,對整個鋼鐵行業所測算的一個平均水平。
在實際研究時,考慮到煉鐵、煉鋼工藝中其他費用波動不大,一般僅對價格波動大且對成本有較大影響的鐵礦石、焦炭、廢鋼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粗鋼成本的變動值進行測算。
本文以2008年鐵礦石長協礦價格變動而引發粗鋼成本的增加值為例,做簡單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