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碳鋼熱處理後的硬度能達到多少
1、滲層深度對表面硬度檢測有影響,一般滲層在0.8以上的硬度在52-60之間 ,取決於選擇的內回火溫度。
2、鋼的容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1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碳鋼淬火的硬度隨碳含量的變化不同,隨著碳含量的增加,淬火硬度逐漸增加,但是當碳含量達到0.7%左右以後,隨著碳含量增加,其淬火硬度會有所下降。T8鋼水淬的話應該達到60HRC以上。
鐵分子中摻有碳分子後,經過淬火後型成一種被稱為馬氏體的晶格,硬度達到HRC60-70度。但碳含量太多,過飽和了也會從鐵中釋出,生成了石墨,變成鑄鐵。
B. 給鋼材沾火有幾種方法45#鋼沾火溫度多少
正火淬火回火調質
1. 45號鋼淬火後沒有回火之前,硬度大於HRC55(最高可達HRC62)為合格。
實際應用的最高硬度為HRC55(高頻淬火HRC58)。
2. 45號鋼不要採用滲碳淬火的熱處理工藝。
45號鋼調質件淬火後的硬度應該達到HRC56~59,截面大的可能性低些,但不能低於HRC48,不然,就說明工件未得到完全淬火,組織中可能出現索氏體甚至鐵素體組織,這種組織通過回火,仍然保留在基體中,達不到調質的目的。
C. 鋼材金屬是如何沾火的
你說的是淬火吧
將金屬工件加熱到某一適當溫度並保持一段時間,隨即浸入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常用的淬冷介質有鹽水、水、礦物油、空氣等。
淬火工藝主要用於鋼件。常用的鋼在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時,原有在室溫下的組織將全部或大部轉變為奧氏體。隨後將鋼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卻,奧氏體即轉變為馬氏體。與鋼中其他組織相比,馬氏體硬度最高。
淬火時的快速冷卻會使工件內部產生內應力,當其大到一定程度時工件便會發生扭曲變形甚至開裂。為此必須選擇合適的冷卻方法。根據冷卻方法,淬火工藝分為單液淬火、雙介質淬火、馬氏體分級淬火和貝氏體等溫淬火4類。
D. 高分求助什麼模具鋼材能熱處理到HRC62-65
理論上要達到HRC62以上是個成本很高問題》
如果放寬到HRC60-63可能在成本上會低很多(非常多)
用最便宜的料:T13工具鋼,可以熱處理HRC63,工件小的話變形量就不大,,如果圖形復雜就難說了,一般價格RMB18元/公斤
一般可用油鋼:最高可以熱處理HRC60,,熱處理變形量最小,價格22元/公斤
更多問題135手6079機9747
E. T13鋼和T8鋼在力學性能上有什麼區別
t13淬火硬度比t8高。
T13A碳素工具鋼是標准為GB/T 1298-1986的工具鋼。
材料名稱:碳素工具鋼
牌號:T13
標准:GB/T 1298-1986
特性及適用范圍:
T13碳是碳素工具鋼中含碳量最高的鋼種,其硬度極高,耐磨性最好,但力學性能較低,不能受沖擊。T13碳素工具鋼適於製造不受震動而需要極高硬度的各種工具,如剃刀、刮刀、銼刀、刻字工具、拉絲工具、鑽頭以及堅硬岩石加工用工具等。
化學成份:
碳 C :1.25~1.35
硅 Si:≤0.35
錳 Mn:≤0.40
硫 S :≤0.020
磷 P :≤0.030
鉻 Cr:答應殘余含量≤0.25、≤0.10(製造鉛浴淬火鋼絲時)
鎳 Ni:答應殘余含量≤0.20、≤0.12(製造鉛浴淬火鋼絲時)
銅 Cu:答應殘余含量≤0.30、≤0.20(製造鉛浴淬火鋼絲時)
註:答應殘余含量Cr Ni Cu≤0.40(製造鉛浴淬火鋼絲時)
力學性能:
硬度 :退火,≤217HB,壓痕直徑≥4.10mm;淬火,≥62HRC
熱處理規范及金相組織:
熱處理規范:試樣淬火760~780℃,水冷。
交貨狀態:
鋼材以退火狀態交貨。經雙方協議,也可以不退火狀態交貨。
F. 鋼銼的硬度是多少可以用來制刀嗎
鋼銼硬度非常高。62到67HRC左右。
材料正規的是T12或則T13這兩種碳素工具鋼的最高含碳量的材料,銼刀的狀態是非常脆,使用的時候是不允許當錘或則撬棍使用,在正常操作高度跌落造成斷裂也是正常的,做日常刀具是不合適。
一般鋼銼的硬度通常都是達到60HRC以上。
從化學成分方面來看,含碳量很高,一般需要達到1.0~1.3%的含碳量,同時必須經過熱處理,否則即使含碳量高,還是達不到那麼高的硬度的,一般情況下,通常採用淬火+低溫回火的熱處理,這樣才能夠得到高硬度的馬氏體組織,才能夠保持高硬度。
(6)T13鋼材沾火最高能到多少度擴展閱讀:
鋼銼硬度非常高。
鋼銼,材質中碳含量過高,所以質地偏硬。鋼性足夠,韌性不足。
所以在開鋒時,會比較困難,韌性不足會便開鋒非常困難,必需用非常細的砂輪進行打磨開鋒。
做出來的刀,切個肉什麼的還行,但是切個骨頭什麼的,要麼沒事,要有事就是直接會掉個口子什麼的。平時的刀具頂多會卷個刃。
煉鋼生鐵是一種含碳量>2%的鐵碳合金,同時也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等元素,其中硅和錳是有利元素,按一定比例存在於鋼鐵中可以顯著提高材料的強度.硬度和耐腐耐磨性,而硫和磷則有害,會分別造成鋼鐵的熱脆性和冷脆性,降低材料性能。
G. Q195 45 T8A T13強度最大的是哪種
不清楚你問的是什麼強度。1、Q195,是一種碳素結構鋼。屈服強度195MPA。2、GB/T699-1999標准規定的45鋼推薦熱處理制度為850℃正火、840℃淬火、600℃回火,達到的性能為屈服強度≥355MPa 。45鋼抗拉強度為600MPa,屈服強度為355MPa,伸長率為16%,斷面收縮率為40%,沖擊功為39J。3、T8A T13為工具鋼,T8、T8A 共析鋼。淬火加熱時容易過熱,變形也大,塑性和強度比較低,不宜製造承受較大沖擊的工具,但經熱處理後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用於製造切削刃口在工作時不變熱的工具,如木工工具、風動工具、鉗工工具、簡單模具、鉚釘沖模、中心孔銃和沖模、切削鋼材用工具、軸承、刀具、鋁錫合金壓鑄板和型芯,以及各類彈簧等。 T13、T13A 過共析鋼。由於碳含量高,淬火後有更多的過剩碳化物,所以硬度更高,韌性更差;又由於碳化物數量增加且分布不均勻,故力學性能較差。不適用於製造承受沖擊負荷和較高速度的切削工具。
H. 什麼是熱處理沾火
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保溫一定的時間後,以一定的速率降溫回到答常溫或更低,從而達到改善材料組織結構獲得性能優異的材料,一般是指對金屬材料特別是鋼材的處理。
常用的分類方法是以下四種(「四把火」):正火(在台灣稱為正常化)、退火、回火和淬火(淬火和高溫回火兩個過程通常稱為調質)。然而在如德國的西方國家,正火只是退火的一個子類。
(8)T13鋼材沾火最高能到多少度擴展閱讀
工業生產中,熱處理可以視為一系列的用來改變材料的物理性質,偶爾也用來改變材料的化學性質冶金工程步驟。熱處理在冶金學方面有非常普及的應用,但是是陶瓷、玻璃材料的生產過程中也常有熱處理程序的出現。熱處理用升高或冷卻的方式進行,通常涉及極端的溫度,以期改變材料的硬度、韌性等一系列性質。
隨著熱處理技術的進步,熱處理可以改成透過溫度的控制與冷卻速率的調整,來改變材料的特性。比如說深冷技術(或稱深冷處理),便是將鋼材在淬火後冷卻到零下七八十度到一百多度的熱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