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的退火方法
(1)完全退火來
應用:碳鋼和合金鋼源的鑄件、鍛件、焊接件及熱軋型材。
(2)球化退火(不完全退火)
應用:高碳合金鋼的刃具、量具、模具等的預備熱處理。
(3)擴散退火(均勻化退火)
應用:主要用於質量要求高的合金鋼鑄錠、鑄件、鍛件。
(4)去應力退火
工藝:一般地,鋼件在 500~650℃;鑄鐵件在 500~550℃;焊接件為 500~600℃。
目的、應用:消除殘余應力,穩定尺寸,減少變形,防止開裂。如機床床身(鑄件),內燃機汽缸體,冷卷彈簧。
(5)再結晶退火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恢復鋼材的塑韌性。
應用:在鋼絲拉拔過程中,中間進行的退火。
Ⅱ 鋼板q345b焊後退火溫度時間是多少
Q345B,熱軋鋼,條件允許的話整體去應力退火,升溫速度5min/mm,650℃保溫2h,緩冷到300℃空冷。不過太浪費,建議振動時效
Ⅲ 急求:鋼材SCM435的用途、熱處理的溫度、硬度、、、
SCM435屬於日標鉻鉬型合金結構鋼,執行標准:JIS G4053-2008
SCM435化學成分如下圖:
Ⅳ 要使不銹鋼鋼絲變軟退火溫度應該是多少
球化退火,需要將鋼絲奧氏體化,並保溫數小時,鋼絲溫度920——950度,視鋼絲直徑大小及成分確定溫度,僅供參考。
鋼絲用途廣泛,可以捆紮物品使用,也可以製造錳系磷化塗層鋼絲繩或不銹鋼絲繩鋼絞線等等
Ⅳ 球化退火一般用多少溫度
普通球化退火,即將鋼加熱到730~740℃保溫足夠時間,然後以小於20℃/h的速度緩冷到650℃出爐。這種退火工藝適用於共析成分附近的碳素工具鋼。
等溫球化退火,一般加熱到800±10℃,保溫後快冷到700±10℃(A1附近)再進行較長時間保溫,之後,以30~50℃/h的速度冷卻到600℃出爐,一般軸承鋼多採用此工藝。
Ⅵ 退火溫度是多少呢
不同金屬材料的退火溫度不同,例如鉑900-1000℃;銅650℃;黃銅600-650℃;鎳銀650-680℃;鋁283-350℃等。
退火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足夠時間,然後以適宜速度冷卻。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殘余應力,穩定尺寸,減少變形與裂紋傾向。
退火的主要目的:
(1) 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便於切削加工和冷變形加工。
(2)改善或消除金屬材料在鑄造、軋制、鍛造和焊接過程中所造成的各種組織缺陷,防止變形或開裂。
(3)細化晶粒,改善組織,提高力學性能。
(4) 為後續熱處理(淬火)作好組織上的准備。根據鋼的成分、原始狀態及退火的目的不同,退火分為擴散退火(均勻化退火)、完全退火、等溫退火、球化退火和去應力退火等。
Ⅶ 請教:Q345B熱處理要求
q345b為碳鋼復,碳鋼一般知採用退制火處理。目的是降低硬度,增加塑性,方便機械加工。
退火熱處理分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和去應力退火,擴散退火,球化退火,再結晶退火。退火材料的力學性能可以用拉伸試驗來檢測,也可以用硬度試驗來檢測。
許多鋼材都是以退火熱處理狀態供貨的,鋼材硬度檢測可以採用洛氏硬度計,測試HRB硬度,對於較薄的鋼板、鋼帶以及薄壁鋼管,可以採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檢測HRT硬度.把鋼加熱到臨界點Ac1以上或以下的一定溫度,保溫一段時間,隨後在爐中或埋入爐中或導熱性較差的介質中,使其緩慢冷卻以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的穩定的組織。
(7)鋼材線材435球化退火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
分別採用LiF和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咯啉(BCP)作為聚3-己基噻吩(P3HT)/[6,6]-苯基-C61-丁酸甲脂(PCBM)體系聚合物光伏電池陰極界面層,研究了高溫後退火處理對不同界面層器件性能的影響。
研究發現,LiF界面層的引入,在活性層和陰極界面之間形成了較強的偶極作用,從而改善了電池的性能,進一步高溫熱退火處理後仍能保持良好的界面作用,使器件的能量轉換效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